城管无敌(校对)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5

  于是,在对黑死病的恐惧和教会的宣扬之下,欧洲人终于进入了一个全民不洗澡的“臭气熏天时代”。
  ——曾经生意兴隆的公共浴室,全都被火速关闭,人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沾水。洗澡被当作一种酷刑和医疗手段,医治的对象则是精神病患者……类似现代的杨教授用电击疗法治网瘾。
  根据医嘱,贵族们为清洁起见,每天早晨用一块干燥的白布擦擦脸,但是绝对不用水洗——欧洲的庸医们建议人们只用干燥的白布清洁脸和眼睛。因为用水清洗有损势力,会引起牙病和感冒,使脸色苍白,而且对天气的冷热更加敏感……
  哪怕是到了17世纪的法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如果没有医生的吩咐,最爱干净的法国贵妇人每年也仅洗两次澡,平时主要用干毛巾擦身。
  而法王路易十四本人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地沐浴,从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间才洗过一次澡——这一惊人记录,迄今依然被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医每天为他做的身体状况记录本上。
  到了18世纪,法王路易十五一生只洗了三次澡,一是诞生日,二是大婚日,三则是入殓。
  (唉,想想路易十五那位著名情妇蓬巴杜夫人还真是可怜,每天要跟这么一块臭气熏天的腐肉上床。)
  但人不洗澡就要发臭,而欧洲人似乎还没有变态到以臭为美的程度——在法国,“整个贵族阶级,甚至国王身的臭气就像猛兽一样,王后的气味又像一只老山羊一样,夏天和冬天都是如此。”
  于是,法国人只好潜心研究香水——香水最早发明于古代印度和波斯,而在欧洲,则是由继承了古罗马遗产的意大利人,建立起了第一批生产香水的作坊。
  但法国的香水工艺一直很落后,直到后来才突然繁荣起来……因为大家都不洗澡了!
  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自然使得香水成为生活必需品!
  ——法国贵族们先是大量从意大利进口香水,然后觉得这样不划算,便自己琢磨着开办香水作坊。在路易十六的年代,更是动用举国之力将意大利香水工业高手挖过来,一举奠定法国香水工业的基础。
  到了拿破仑时期,热爱科学的拿破仑鼓励科学家投入对有机化学的研究,从而使法国的香水工业开始引领世界潮流,直到今天……
  但是要注意的是,全欧洲基本上只有笃信天主教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才在禁止洗澡方面搞得这么变态。其他国家从16、17世纪开始,又开始慢慢地恢复了洗澡的习惯,尤其是新教国家,通常恢复得最早。
  而西班牙人由于有很多殖民地位于热带,普通人到了那边不洗澡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在洗澡禁令上也不如法国人执行得严格。法国人却一直撑到了18世纪后期的大革命前夕,才基本废弛了洗澡禁令。
  因此,在中世纪末期的欧洲,后世号称优雅典范的法国人,实际上却是全欧洲卫生习惯最糟糕的。油画里那些文质彬彬的法国绅士和淑女,其实都是肉体上充满污垢、头发里爬满虱子的邋遢鬼,全仗着香水来解决问题。要是把衣服都脱了,现代的不少乞丐都绝对比他们干净!
  举个例子来说,5世纪的英国传奇亚瑟王和15世纪的法国圣女贞德,虽然相隔近千年,但我敢打赌亚瑟王的身上肯定比贞德干净——既然是圣女,怎么能堕落腐败地洗澡呢?
  所以,贞德这个男人婆估计不用香水也不洗澡……再加上皮革味,马粪味,血腥臭……那些兴冲冲跑过去向她要签名的穿越者,千万得小心别给熏得一个跟头晕过去!
  (附带一提,贞德好像不识字,不过自己的名字或许还是会写的吧!实在不行还可以摁手印。)
  相反,在亚瑟王的年代,古罗马帝国的洗澡传统和遗留的浴场,估计还没有完全崩坏。
  综上所述,中世纪前期的欧洲人不洗澡,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贫穷和卫生上的不讲究,对于经济上不成问题的贵族来说,纯属个人爱好的区别——有人很喜欢洗澡,也有人很讨厌洗澡。
  当时,在身份尊崇的贵族骑士造访某座城堡的时候,女主人不仅要安排宴席,如果客人提出要求的话,还要准备沐浴的热水和花瓣香料。在爱尔兰地区,还有着城堡的女主人要亲自陪同客人沐浴以显示热情的风俗。但那年头的欧洲人并不以浑身肮脏为耻,所以喜不喜欢洗澡就跟我们现在抽不抽烟一样,请客人洗澡也跟请客人抽烟一个概念,愿不愿意洗澡是客人的自由。
  不过,那年头讨厌洗澡的贵族似乎比较多……
  穿越到那个时期,只要你有钱置办豪华浴室,想要天天洗澡并不困难,最多被人说是太奢侈太堕落。
  到了中世纪的中后期,由于十字军从东方带来的新时尚,以及维京海盗的贡献,各种沐浴方式在欧洲一度蔚然成风,只要有钱就能洗澡,还附带餐饮和色情服务,太穷的人则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很脏。
  当然,前提是你不能去教会当神职人员,否则若是没点背景和靠山,就绝对不能破戒去洗澡了。
  最后,如果你不幸穿越到了黑死病爆发之后的中世纪末期,直至17世纪之前的近代西欧,那么你可就太惨了!由于对黑死病的恐惧,当时欧洲人对洗澡的痛恨程度,是我们现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最危险的年代里,如果你背着别人偷偷洗澡被发现的话,小心让正愁缺少替罪羊的牧师们给载上一个天大的黑锅,诬陷成传播瘟疫的女巫或巫师,然后被愤怒的民众绑到柴堆上用火烧掉啊!
  就算你手脚灵敏,可以偷偷洗澡而不被发现,但其他人可不会为了迎合你的喜好,而“冒着生命危险”去洗澡。于是,在你的城堡里,到处都是几十年没洗过澡的人形垃圾堆……生活在这种悲催的环境下,根本就不用刺客来暗杀,只要在吩咐事情的时候,让他们往你身边一凑,恐怕不出十分钟,你就能被这些人型移动毒气弹给打发到天堂,跟那位安排你穿越到中世纪的衰神大人抱怨去了。
  由于在这个年头,整个欧洲的女人,除了犹太人和伊斯兰教徒之外,全都是臭气熏天的,你说不定还会因此对女人失去兴趣——想想看,当你浓情蜜意地呼唤着恋人的名字,百般奉承讨好,好不容易逗得她咧嘴一笑,却当即露出满口参差不齐的坏牙,从红唇中喷出宛如粪坑的吐息……
  嗯嗯,突然有点理解在那个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王子和国王喜欢搞基,还有阿拉伯女奴为什么这样受欢迎了……
第七章
随地大小便的中世纪欧洲人
  好了,就算你运气好,穿越到了黑死病爆发之前的中世纪欧洲,附在一个富有的贵族继承人身上,也没有一个狂信徒老妈或老爸逼着你浑身烂掉也不准洗澡,家里有很多钱可以置办一个豪华浴盆,还精选了一位漂亮侍女陪你入浴……但是,看着她毫不介意地在浴室墙根拉了一坨大便,然后若无其事地爬进浴缸,你还能够在粪便的臭气里欣然洗浴吗?
  ——如果说欧洲人“千年不洗澡”是夸张的说法,那么欧洲人“千年随地大小便”,则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世纪的欧洲,对普通人来说,地板就是他们的厕所,拉完以后用铲子往墙角一铲,就算了事。况且他们平时都被体臭味给熏惯了,自然对近在咫尺的粪便尿水觉得无所谓。
  只有最讲究的贵族和高级牧师,才会在起居室设置专门的厕所,并且布置得很优雅舒适——由于厕所这个词汇太不雅,就隐晦地称为“私室”、“舒适之所”或“祈祷室”。
  嘿嘿,这样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了吧,教堂的祈祷室最初就是当厕所用的,或者说后来把厕所改成了祈祷室。神父们每天一边拉大便一边手捧圣经向上帝祈祷忏悔……末了再撕一页圣经擦屁股?
  嗯,这说法似乎有点太亵渎神灵了,而且圣经也太贵了,擦屁股太浪费……
  但问题是,伺候贵族的仆人们依然随地大小便,所以城堡内的大部分地方还是污秽不堪,通常能够保证老爷和太太们平常待的地方不太脏,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老爷们也会命令仆人定期打扫清理自己的住处。不过,懒惰的仆人为了省事,通常都把粪便和垃圾直接倒进护城河……久而久之,城堡就成了粪水环绕之中的臭气室。
  事实上,很多贵族也都喜欢随地大小便。例如在1665年夏天,查理二世和王室成员带着大票仆役到牛津度假,事后,当地一位古董商人的日记中写道:“虽然他们看上去衣冠齐整、快乐,但他们非常无礼和粗鲁。在他们离开时,所有的地方,烟囱里、书房里、卧室里、地窖里,到处都是粪便。”
  而自诩浪漫优雅的法国人,甚至比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还要更加不讲卫生,就连皇宫和贵族府邸里也没有厕所,最多弄一个木头马桶——于是,大家便在壁炉、门后、墙上和阳台上随地大小便。宫中甬道的每块石头上、宏伟的迎宾台阶上到处是大小便,一直到中世纪结束也毫无改观,枫丹白露的人们还在“随地屙屎,街上粪便随处可见”……
  伟大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为了解决凡尔赛宫、罗浮宫和枫丹白露宫到处是大小便的问题,只有采用一个办法,那就是轮流搬家——每月搬一次家,在贵人们糟蹋这一处时,安排仆人去清扫另一处。
  总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后的法国人,始终都是全欧洲最肮脏,最不讲卫生的邋遢鬼。哪怕是在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里,也没有下水道、厕所和浴室……大家有没有一种梦想幻灭的感觉?
  ——事实上,在我们这边一家师范大学的历史系,就有一个不修边幅,闻起来浑身散发下水道气息的著名邋遢鬼,不仅被老师逼着勤换衣服多洗澡,还被同学们嘲笑说他是“最纯真的法兰西风情”……
  同理,联系前文所述有关圣女贞德的故事,对于诸位女读者而言,如果有人说你像圣女一样的话,那么有可能并不是在夸你英勇善战,而是隐晦地提醒你太久没洗澡了。
第八章
建立在粪堆之上的欧洲名城
  好吧!如果你是城堡的主人,自然可以用严刑酷法约束仆人,把他们赶到院子外边大小便,并且找个远离居室的地方堆积垃圾和粪便。但是,总是看着城堡里的这么几十个人,还有外面一成不变的田野和山林,时间久了你肯定会腻……那么,不如到城里去逛逛?
  嗯,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地广人稀,到处都是乡村和荒野,贵族老爷们都蹲在城堡里,但究竟还是能找出那么几个像样的城市——比如说德国的科隆,奥地利的维也纳,法国的巴黎和马赛,还有伟大的罗马……虽然这些城市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通常只有几万人口,但总归比小小的城堡要热闹。
  不过,你在进城之前,最好往鼻子上捂一块布,有条件的话再喷点儿香水。
  呃?为什么?在这里扯一些题外话,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在西方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里面,代理首相“小恶魔”提利昂阁下,带着他包养的乡下妓女进了王都君临城,那妓女在床上就整天跟提利昂抱怨这地方太臭——那还是首相大人金屋藏娇的高级别墅呢!
  然后,提利昂无奈地对情人说,在大城市生活,就是要忍受这种气味。
  之后,提利昂到城门去迎接一位从沙漠里来的多恩亲王“红毒蛇”奥柏伦,这位亲王也是在城门口就被臭气熏得久久驻足,最后才捏着鼻子老大不情愿地进了城。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大多数确实都是这样很脏很臭,所以人们总是喜欢边走边拿一束熏衣草。
  那个年代的欧洲人基本没想过要新建下水道,就算继承了古罗马帝国的遗产,几百年荒废下来,也都堵塞得差不多了——修建地下排水系统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战乱频繁,领主自己都没把握他们的统治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在贵族老爷们的眼里,人民不过是制造税金的工具,哪有精力去为人民的幸福着想?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欧洲人都不懂得使用粪肥,在城市和乡村的道路上,自然也就没有了捡粪的农民——在东方世界,他们可都是免费的清洁工!
  如此一来,区区几十人的小城堡,都能被不讲卫生的中世纪欧洲人搞得这么脏乱,而几万人的“大城市”,更是铁定会处处散发着恶臭,脏得令人毛骨悚然。
  总之,在进城之后,你不仅要像现代人一样当心踩狗屎(中世纪主要是人屎和马粪),更要注意高空坠物——根据从罗马帝国时代传承下来的糟糕生活习惯,欧洲城市居民都喜欢直接从窗口倾倒粪尿。
  区别是罗马帝国时代的城市还有人负责清扫,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则堆着满街粪便没人管,直到被鞋子、马蹄和车辆碾压成新的路面为止……现在明白这地方为啥会臭了吧!街道的路面都是用陈年大便铺的啊!
  而且,中世纪城市的街道很狭窄,想要躲避突然从天而降的屎尿,如果不全神贯注的话还真是不容易。在17世纪的法国巴黎,法令规定市民在白天不许从楼上倾倒粪尿,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倾倒之前必须要先喊一声“注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纠纷……而在更古老的中世纪年代,则是白天晚上都可以随便倾倒,至于在倾倒粪尿之前会不会吱一声给路人提个醒,则要看这位市民的素质和心情了。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1776年,富兰克林漂洋过海到法国来求援,结果才刚进巴黎就被臭气熏昏,而那时的巴黎卫生状况,其实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所以,有很多人刻薄地评论说,如果有谁能够在中世纪的巴黎过得很习惯,那么他的鼻子绝对可以扛得住一战时期的毒气弹!
  于是,踩着肮脏的粪便和泥水,提防着随时都有可能从头顶泼下的屎尿,闻着堪比一战时期毒气弹的恐怖臭气,你终于提心吊胆地在中世纪的城市里转悠了一圈,从心底里给这鬼地方贴上了肮脏、愚昧、落后、人间地狱等等恶心的标签。只怕是连看木偶戏和听教堂圣歌的心思也没有了,只想着赶快离开。
  事实上,这些建筑在粪堆上的欧洲城市,在中世纪的年代里,还远远没有发展到它们最恐怖的时候。
  中世纪的欧洲毕竟人口稀少,哪怕是在城市里,粪便堆积也还不是最急迫地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工业革命前夕,欧洲大城市已经有了几十万人口,卫生观念却并未随之提高的时候,情况还要更加恐怖和荒谬。
  到了中世纪晚期,巴黎人为了清理市容,总算开始把粪便集中起来,堆积在城墙外侧,用以减少城内的污秽。但不幸的是,随着巴黎的繁荣昌盛,其粪堆也日渐庞大。
  最后,粪堆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以至于人们出于安全的考虑,而不得不将围墙筑高,以防敌军踩着粪堆直接冲上巴黎城墙——上帝啊,从中世纪以来积累的“巴黎环城粪便带”,已经高得可以把城墙给淹没了,巴黎城就是一颗被粪堆环绕和保卫的明珠!!!
  而且,情况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巴黎人还要偷懒不想着怎么把堆积如山的大粪拉走,而是直接在粪堆上加高城墙……你们难道就这么喜欢粪便吗?这是什么花都巴黎啊!根本就是一座大便之都好不好!!!
  至于英国人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确实是较早地修筑了公共厕所和下水道,但却直接把粪便排入流经市区的河道内。然后由于粪便太多,细小的河流很快就开始慢慢地被淤塞……
  例如,伦敦的弗利特河就负责收集了几个世纪的粪便,等到河水终于停止流动的时候,弗利特河也变成了弗利特街——这么奇葩而又绿色环保的填海造陆方式,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小结
寒冷黑暗的欧罗巴
  自从近代以来,随着国门被西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以及欧风美雨的侵袭,中国人普遍将欧洲看做是文明、富裕、民主的典范,甚至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
  但事实上,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宜居程度,欧洲是远不如东亚的——我们中国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