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612

  阶级斗争嘛,哪个时代都有,也不可避免。
  就算匠人参与朝政,与文武争锋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别的利益上有摩擦是必然的。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张世杰又不傻,也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精。
  他觉得,这事儿麻烦就麻烦在将来,一旦有什么齿舌碰撞,那他就尴尬了。
  他代表的武人,武人抬匠人上位,属于无形捆绑,以后想分开就难了,很麻烦。
  张世杰不想掺和这些事儿,因为他没有士大夫那么多心眼儿和闲工夫。
  “为什么?殿下不会是有心要害我吧?”
  张世杰依旧压低了声音,可是话却是直的不能再直。
  赵维坑陈宜中、陆秀夫他们的时候,他可是知道的,防不胜防啊!
  “哈!!”赵维一听,却是笑了。
  朗声道:“本王要是说,就是故意的,太尉信吗?”
  这话说的不像张世杰,动静不小,不但身后的一众相公,什么苏刘义、际秀夫、陈宜中都听到了,连阿尔克也听到了,不由靠了过来。
  张世杰皱着眉,也不管那么多了,“信!”
  赵维说啥,他都信,因为这货干得出来。跟张简之学了一肚子坏水儿,谁他都算计。
  赵维那边,见众人都靠了上来,也不隐瞒。
  “这回没什么算计,实话实说,就是故意的。原因也简单,就是让匠人掺和进来,解决一个比技术更难的难题。”
  “什么难题?”众人无不凝眉发问,不知道赵维葫芦里卖什么药。
  张世杰更是急了,苦笑道:“殿下就别卖关子了,知道你纯熟此道还不行吗?”
  赵维果然利索,“文武之争!”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怔怔地看着赵维。
  “文武之争,这个难题...好难!”
  陈宜中仗着现在和赵维走的近了些,肆无忌惮,比陆秀夫他们敢说话。
  “殿下言重了吧?这个事儿已经没人提了。”
  确实没人提了,其实自高宗南渡之后,这一百多年都没人再提这个老生长谈的调调。
  后世常说,北宋的半璧江山怎么丢的,谁心里都有数,就是文武之争闹的。把武人压的太狠,以至于养兵百万,却无可用之将,可战之兵。
  所以,到了南宋,其实文人也在反思,给了武人不少的空间。
  这个话题,已经百年无人提及了。
  但是,赵维今天提出来了  “不提,不代表没有。”扫视一众相公,“你们敢说,心里没有这个心思?”
  众人无言,还是陈宜中,“家国危亡,这个心思不能有啊!”
  赵维,“可是...以后呢?”他反问,“假如有一天,大宋重得天下,文武之争会不会再现?”
  长叹一声,“这个难题一直都存在,源头于何处,你们比我更清楚。”
  “可这是这个难题不解决,我大宋江山早晚还有变故,这是痼疾!!”
  听赵维这么说,张世杰与众人对视一眼,“那殿下有解题之法?”
  “不算有。”赵维摇着头,“三百多年,比我赵维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想解题的人也不是没有,他们都解不开,我怎么解?”
  “那殿下还......?”
  赵维来了一句,“我不解题,但我要毁题!”
  “......”
  “......”
  “......”
  众人无语之间,赵维嘿嘿一乐,“我让你们没有文武之分,你们还争个屁!?”
  “嘎?”大伙儿更不懂了,差点没噎着。
  啥意思,咋听不明白呢?没有文武之分?
  让张世杰去羽扇纶巾的当文人?陆秀夫穿上铁甲上阵?不能吧?
  “不懂了吧?”赵维高深一笑,“关键就在匠人!”
  “匠人?匠人怎么了?”
  “他们是纽带。”
  “怎么讲?”
  “怎么讲?”赵维却是沉吟了一下,这还真不太好解释。
  半晌方道:“严格地来说,还不是匠人,而是技术!”
  “技术的飞速进步,毕竟结果就是让各行各业更为精分与细节化,让战争更为升级。这样的后果就是,文人和武人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啊?”陈宜中下巴没掉下来,“模糊?”
  “对!”赵维点头。
  “说句难听得,现在技术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但越往后越复杂。复杂到,光学孔孟之学已经当不了相公了;复杂到,兵、工、户、礼、吏、刑各朝廷属司,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领导的地步。”
  “包括太尉。而且,最早受到冲击的,就是太尉。太尉如果还抱着原本的思维,原本的战场能力不放,可能三五年之后,太尉已经无法指挥大宋全军了!”
  “不能吧?”张世杰汗都下来了。
  “我可是堂堂大宋三军主帅啊!大宋军神一般的存在。你说我指挥不了三军?吓唬谁呢?”
  ......
第213章
阿尔克很慌
  张世杰真懵了,赵维说他马上就指挥不了全军了。
  这这!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还真不是吓唬太尉。”赵维冷然一笑,“在本王看来,太尉已经落伍了。”
  “新技术层出不穷,已经出现的小钢炮也好,正在研制的后膛炮也罢,还有飞剪船、热气球。”
  “包括可以预见的,一体式炮弹、氢气飞艇,各种先进装备,太尉都了解吗?这么多新技术、新装备整合入编,会形成多少新战法、新思路,太尉想过吗?”
  “如果亦思马因的蒸汽机问世,那可以不用牛马驱动的蒸汽动力车、动力船,也许只是二三十年的问题。这么高的机动性,完全打乱了原有的思路,太尉有准备吗?”
  张世杰被问的浑身都湿透了,懵了,彻底懵了!
  赵维则是继续道:“这不是吓太尉,而是事实。太尉如果想不落伍,不但要重新学习,重新了解各种装备、各种细节,而且您不得不去重读诗书经义。”
  “因为光了解了装备还不足,你还得有相应的视野。就像我一样,就算有再好的脑子,也得去读书,因为书里有见识。”
  “不光是太尉,将来,我大宋掌兵之人,不说学富五车,起码不能再是大字不识,只会冲杀的莽夫了。每位将者都要学,因为不学,你就不能掌控自己的军队。就是这么简单!”
  “甚至说的再难听一点,将来,想当好一个兵都不容易。因为不识字,不会算数,你连炮码子都看不懂,连海图都分不清反正。还有什么武人,都得给我从头学起!”
  张世杰:“......”
  张世杰有点后悔了,这就是宁王所说的匠人纽带?技术纽带?他怎么感觉,这是把武人玩死的节奏呢?
  王五朗...可是他亲手抬上去的啊!
  而文人们听罢,却是乐开了花。
  哈哈哈!!!陈老爷心里笑死了。
  文武之争,还争个屁!?等你们一死
军队里都是舞文弄墨的文化人
哪还有文武?
  哈哈哈哈!!傻眼了吧?宁王干的漂亮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