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胆(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12

  船是正午靠岸的,吓的赵维甚至差点开炮。
  因为镰仓港随处可见皆有武装的守卫,各色披甲武臣更是挤的满满的。
  赵维还以为这是要拿了他们,向元人求和呢!
  结果,有府臣上前接洽,问了才知道,这都是来迎接大宋亲王的。
  而且,让赵维、赵晔稍等片刻,执权北条时宗已经聚列府臣,于码头等候。后宇多天皇正在从东京都赶来的路上,同行的还有当代关摄,不刻便到。
  弄的赵维和赵晔有点懵,不至于吧?
  他哪知道,这个时代的东瀛对中原王朝简直就是爱极,平时请一位有德高僧都得极尽礼仪,何况是两个赵家直系亲王来访。
  还真没让赵维多等,不到一个时辰,便有府臣来传,说是宁、璐二王可以下船了,天皇偕百官在外候迎
  对此,赵维、赵晔也只能坦然受之。更没什么不适应,因为迎送之礼与中原基本无异。
  至于言语交流,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因为来接使的府臣全都是宋人。
  你就说,你想听什么吧?
  荆湖腔调,还是吴侬官话,又或是蜀音、客家话,全程翻译那叫一个全哟!
  走流程的间隙,赵维贴到赵晔耳边:“备礼单了吗?”
  赵晔一缩脖子,“却不早说!况且,你只是说来看看,也没说送礼啊?”
  “嚓!”赵维一窘,“怠慢了啊!”
  这么大阵仗,你要不回点礼啥的,赵维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正在为难,想着要不要让谢明现去写一份。
  结果,却是一个镰仓府臣无意间听到了二人的嘀咕,不着痕迹地靠到两人身边,用汉话道:“二位殿下要送什么,小人让人去列出礼单。”
  赵维一愣,心说,这特么是什么操作?
  他就没懂,这是帮忙啊,还是直接张嘴就要礼物了。
  那府臣见赵维错愕,露出一丝笑容,“殿下切莫多心,小人谢中原,也是宋人。”
  赵维登时释怀,向谢中原点头示好,“那就有劳了!就写...金银各千两吧。”
  噗!!
  谢中原差点没噎死,瞪眼看着赵维几近失态:“千...千两?”
  “怎么?”赵维心说,给少了?寒酸了?
  “两千也行。”
  谢中原:“......”
  无语良久,”殿下给多了!东瀛小邦,如此厚赐,反而被人轻视。“
  “哦。”赵维哪懂这个?却是露了怯。
  回身瞪了赵晔一眼,意思是:你特么书都读哪去了?怎么不提醒我?
  赵晔也是委屈,关我屁事?
  赵维为免继续丢人,干脆让谢中原看着写吧,反正船上能送的东西也就金银。
  最后,谢中原写了金两百、银五百的礼单,悄悄地塞给大宋这边。等到两方过礼之时,保住了上邦的颜面。
  通过此事,谢中原自然与赵维等人亲近不少,当其是自己人。
  不得不说,当对面有自己人的时候,那可是舒服多了。就像开团六打四,怎么打怎么有。
  也是通过谢中原,赵维、赵晔对东瀛来迎接的队伍也有了初步了解。
  怎么说呢?
  居首的自然是东瀛后宇多天皇,在其左侧居次席乃是关摄,相当于大宋的宰相。右侧是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的名义首官。
  在三人身后,居于末席的,才是大名鼎鼎的幕府执权——北条时宗。
  赵维就奇了怪了,“不说北条时宗才是东瀛三岛的主政之人吗?怎么他前面除了天皇,还有俩儿呢?”
  谢中原则道:“关摄即是关白与摄政的合称,代天皇理政。原本是东瀛的实权人物,可惜镰仓大兴,关摄也就成摆设。”
  赵维不解:“那征夷大将军呢?他不是幕府首官吗?我听说,大将军之下还有‘别当’,乃幕府副手,怎么也轮不到执权吧?”
  谢明,“殿下不知,征夷大将军之职一直由清河源氏世袭,偶也有天皇子嗣出任。只是到了北条时政时期,大将军也被北条得宗家架空,而‘别当’自此亦由得宗家兼任。所以,执权便成了幕府的实控者,由得宗家世袭。”
  “哦。”赵维懂了,就是北条得宗家干掉了天皇,干掉了关摄,还干掉了大将军。
  中原王朝权臣都是架空皇帝一人,权倾朝野。这倒好,连宰相和大将军都是摆设,全在上面当吉祥物。
  这让赵维不得不佩服得宗家的能力...
  不由得向北条时宗那边竖起大拇指,意思是:你牛!
  结果被北条时宗正看在眼里,也是多看了赵维几眼。
  其实,北条时宗年纪也不大,还不到三十岁。像赵维那么大的时候,就已经接任幕府执权了,所以对大宋的两个少年亲王并无轻视。
  但是,他之前更关注的是璐王赵晔。
  毕竟崖山一战,璐王胆气过人唤醒残宋的事迹,连东瀛都略知一二。
  今天特请天皇出迎,也算是慕名而来,想见一见大宋璐王的风采。
  然而观察下来,北条时宗发现,璐王也不过如此。反而是那个宁王隐隐为首,气度不凡。
  此时,迎着赵维的拇指,知道那是赞赏之意。飒然一笑,向赵维点了点,算是谢过。
  ......
  ————————————
  PS:北条得宗,并不是哪一个人名,而是对北条氏之中的一支,得宗家族的称呼。简称也叫得宗家,而不是北条家。
  然后就是,这一家子人起名很怪,老子、儿子,甚至老子的老子,名字只都只差一个字,看着像兄弟似的。
  北条时宗、北条时赖、北条义时、北条经时之类的,其实并不都是兄弟。
第52章
试探
  接下来,后宇多天皇设宴款待宋使,且邀宋王同车赴会。
  和一个大男人做一辆车,赵维没这个嗜好,便打发赵晔去应付。
  走之前还嘱咐他,“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说!”
  把赵晔气的,“本王比你有见识,何需多言!”
  送走赵晔,这边谢中原也为赵维安排了单独的车驾。
  不过,又不是去百里之外的天皇皇宫,问过谢中原,宴会就设在得宗家府宅,离此不远。
  赵维便以在船上憋闷许久为由,拒绝车驾,步行前往。
  至于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看见北条时宗也是步行。
  而北条时宗见宋王放弃用车,也已经走了过来。
  二人于迎典之时已经见过礼,如今更不生疏,寒暄几句,便结伴同行。
  好吧,不和男人坐车,却是改成和男人散步了。
  一众幕府武臣,还有赵维这边的人,也是自觉落后一段距离,给二人留出空间。
  “早闻时宗执权大名,今日得见,果然不凡。”
  对于赵维的客套,北条时宗依旧淡然一笑,用流利的汉话回道:“上邦宁王也非凡人,时宗亦心驰仰慕啊!”
  “哦?”赵维挑眉,这话客套的过了。
  结果,北条时宗向赵维比了个大拇指,示意他刚刚在迎典之时也向他比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