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635

  “太后安歇吧,臣告退。”
  余舒来的时候一身轻松,走的时候更是无忧无虑。薛凌南和湘王先后落入法网,薛太后的把柄被她抓在手心里,整座安陵城,再没有能威胁到她性命的人,她不必再战战兢兢地活着了。
  这种肆无忌惮的感觉真好。
  余舒脚步轻快地走出宫闱,离开皇宫,回到了司天监。正是下午半晌时候,她摇着扇子进到坤翎局的院子,就见前面楼里走出来一个人,和她打了个照面,挂起一张生硬的笑脸就迎了上来。
  “余大人。”
  是天文局的副官崔秀一,余舒站住脚,身后给她撑伞遮阳的小吏也停下来,她挑着下巴瞅着他道:“崔大人没事儿跑我这里做什么?是不是攒够了银子要还账啦。”她曾在崔家大易馆赌易,一局爆彩赢了好几万两银子,崔秀一的亲闺女崔芯给她打了张欠条想赖账,她就找上她老子要钱,借机讹着崔秀一替她办了好几件事。
  崔秀一一脸尴尬道:“那笔银子下官肯定会还,今天来找余大人,却是另外有事相求。”
  余舒多看了他一眼,就猜到他所为何事,勾动嘴角,要笑不笑地说道:“若是为了我下面那个女御官的职位,你就不要提了,我心中已有人选,不日便会举荐她上任。”
  “啊,”崔秀一大失所望,干愣了片刻,待要厚着脸皮再求上一求,余舒却绕过他往里走,完全不给他说情的机会。
  他没好意思再撵上去,只得怏怏不乐地走掉了。
  余舒进到楼里,文少安上前接过她手里的扇子,给她端了一杯放凉的梅子茶,望了望外面,对她道:“崔大人走了?”
  “唔,”余舒喝了凉的,舒坦地吁了一口气,回头看着文少安唉声道:“你要是个女人,这女御官的职位也轮不到别人来坐。”
  文少安笑道:“大人不必安慰我,我能有今天已经很知足了。”又问她:“您跟崔大人怎么说的?”
  余舒托着下巴懒懒道:“还能怎么说,他一定是想求我举荐他那宝贝女儿,我没空理他。”
  崔芯的确是个人才,但她坏就坏在和余舒有过节,当初她没少帮着息雯郡主出孬点子对付她。虽然时过境迁,余舒现在不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她可以既往不咎,却不会以德报怨,傻到养虎为患。
  “太史书苑教习奇术一科的方院士,他的外孙女司徒晴岚你见过没有,我欲举荐她出仕,你以为如何?”
  
  第七百七十九章
番外(三)
  
  司徒晴岚做梦也没想过这等好事会落到她头上,她自认为余舒和她的关系比不上辛六亲密,她又是世家的外姓人,那个坤翎局女御官的职位轮也轮不到她来宵想。
  所以她在听闻余舒升任了右令郎的好消息后,并没有急着上门巴结,反而有意避嫌,这几个月都没有主动去见她,以免余舒也将她当成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这是司徒晴岚在太史书苑的最后一年,再过几个月就要卒业,她人也满二十岁了,舅舅和舅母一心要将她嫁出去,她再不情愿,也不能赖在方家不走。可是她这样孤苦伶仃的身世,年纪又不小了,能寻到什么好人家,现在外公是能护着她,等过几年老人家走了,谁还会拿正眼瞧她,更有那恶毒者背后说她是个克父克母的丧门星。
  她原以为自己的一生不过如此了,谁知会有惊喜等在前面。
  文少安在太史书苑找到司徒晴岚,谁也没有声张,将她带往司天监去见余舒。司徒晴岚一路上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虽然文少安没有对她说明,但她猜到了余舒为何找她,她不敢多想,唯恐会是一场妄想。
  这是她第一次进到坤翎局内部,整洁的庭院和繁多的花草不似一般官衙威严,笼罩在绿荫下的楼台让她心生向往,再一次唤醒她对平庸的不甘。
  大厅里办事的官员向她投来好奇的目光,但还是各忙各的,没有好事者上前问询,文少安将她领到二楼,花厅西边是阳台,东边是四扇雕花门,他走上前轻叩门扉。
  “大人,司徒姑娘到了。”
  听到门内传出一声“进来”,文少安将推开中间两扇屋门,司徒晴岚两耳空空地走进去,抬头只见东窗下摆着一张紫檀八足螭纹大书案,余舒背着光坐在椅子上,看不清面容,两肩北斗星宫熠熠生辉,近在眼前,却高高在上,一身荣华不可冒犯。
  司徒晴岚不由地局促起来,一时也不知该不该行礼问候。却见余舒放下卷宗,起身绕出来,朝她招手,语调轻快道:“你来了,这边坐。”
  文少安无声地退下了,司徒晴岚束手束脚地坐到了茶座上,这时抬头,才看清了余舒的面容,毫不设防地被她眉心的火焰灼痛了眼睛,只一眼便垂下视线不敢与她对视。
  余舒仿佛没有察觉到她的拘谨,自顾自地开口寒暄:“我们有几个月没见了吧,方院士近来身体可好?”
  司徒晴岚道:“外公身骨健朗,只是先皇去后颇多伤神,有些精神不济。”其实方子敬的身体这半年大不如前了,若不是为了一群不争气的子孙后代,早该辞去院士一职,效仿辛老院士归家颐养天年了。
  余舒竟好像学了读心术一般,顺着她的话说道:“方院士年事已高,不该再过操劳,教书累人,你怎么不劝劝他尽早卸任回家荣养。”
  司徒晴岚苦笑,“我劝过了,可他老人家脾气倔,哪里听得进去我的话。”
  余舒淡淡一笑,意有所指道:“只怕他不是脾气倔,而是放不下心。”京城十二府世家表面风光,却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好一点的像是辛家,辛雅人到中年,又在司天监供职,能为自家谋划。而像方家之流,不是后继无人,便是挤破头都进不来司天监,只能守着一座大易馆勉强维护世家的脸面。
  司徒晴岚脸色一黯,膝上十指紧缠,内心的煎熬让她无法再假装淡定,她起身站到了余舒面前,鼓足了勇气开口:“我知道坤翎局女御官的职位你还留着,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试试?”
  余舒手臂搭在桌面上,瘦长的手指轻叩着彩瓷茶盖,每一下仿佛都敲在人心头,她目光审视着司徒晴岚,放缓了语气问她道:“你现在是以朋友的名义拜托我,还是以司徒晴岚的身份请求我?”
  司徒晴岚愣了愣,随即便明白了余舒的意思,她有短暂的犹豫,然后便躬身拜下——
  “今日来的是司徒晴岚,没有别人。”她要投靠余舒,便不能再假借朋友之名,这个选择看似为难,却恰恰让她认清了自己。
  余舒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手肘,将她扶起来,顺手在她肩膀上拍道:“明日我便到大提点面前举荐你出任女御官,事成之前,你先不要对人提起。”
  司徒晴岚按捺不住欣喜,点头应承。
  直到她走出司天监的大门,脚步仍有些虚浮,她婉拒了文少安相送,头顶烈日,一路走回了方府。像往常一样进门先到上房去见她外祖母,面对两位舅母一如既往的冷嘲热讽,她的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平和。
  因为她知道,很快她就不必再做个寄人篱下的孤女了。
  * * *
  余舒推举了司徒晴岚,大提点只是问了问其人的来历与品性,便由她做主。
  “下个月就是登基大典,我会选个合适的时机,让你接替我的位置,”朱慕昭带着她在太曦楼菊花的凉亭坐下,交待起后事。
  “任奇鸣还任少监,坤翎局右令郎我欲使吕夫人复职,有他们两个人听命于你,介时就算有人不服,也影响不了大局。”
  “全凭太书安排。”余舒心中不是没有成算,司天监三司两局,会记司的主事官辛雅被她抓着把柄,天文局的崔秀一不足为患,坤翎局早就被她收服了。等她做了大提点,宗正司就是她囊中之物,任奇鸣骑不到她的头上,余下一个太承司独木难支,曹左令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和她过不去。
  朱慕昭满意地看着她愈发沉稳的气度,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对她道:“别的我不担心,你的手段不差,镇住司天监不难,只是时早时晚。我怕的是你因为手中权势,就荒废了易学上的精进,需知大提点这三个字,拥有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更是全天下千千万万学易之人的表率,你要掌控司天监,要辅佐皇帝,就必须要有独占鳌头的能为。”
  余舒把他的劝诫听进去,不由地皱眉凝思。
  朱慕昭又道:“若是有《玄女六壬书》在手,你大可无虞。但你没有那等通天的本领,就要博采众家,取长补短。你确有一门断死奇术,却是诸多极限,不能信手拈来,倒不如我的大洞明术可以练到极境,另人生畏。我在任这十几年,从未有一日放松懈怠,不仅是朱家秘术,就连其他世家的独门绝学,我也都有涉猎。你不要小看京城十二府世家,若无过人之处,他们的先辈又岂能助得圣祖打下江山,可惜他们后人平庸无志,糟蹋了各种稀世绝学,不能将它们发扬光大。”
  余舒抬起头,双目如炬地望着他,眼中写满了想往与期待。
  朱慕昭豁达地笑了,伸出手掌一一细数:“吕家的风月宝鉴,方家的千面相术,崔家的灵言术,任家的九阴堪舆学,秦家的降雨诀,孔家的八阵图……最后便是我朱家的大洞明术,这十二般绝学,我可以破例传给你一样,由你自己来选,至于能够学到何种境界,就看你的机缘了。”
  闻言,余舒面泛潮红,略有些失态地问道:“太书所言当真?”
  “何故骗你。”
  余舒起身道:“容我考虑一下。”
  朱慕昭摆摆手,由她去了。余舒一个人行至湖边,低头看着脚下碧波,投映出她年轻却毫无朝气的脸,她心头那一团火热瞬间便被浇熄了,冷静下来后,她才原路走回凉亭。
  “想好了?”朱慕昭问。
  “太书,我能否学习朱家的大洞明术。”十二府绝学任她挑选,听起来十分诱人,可是以她的资质,只有学习大洞明术,才有机会在朱慕昭的亲身教导下得到真传。
  同样是作为没有《玄女六壬书》的大提点,朱慕昭可以凭借大洞明术威慑朝堂,她何必要另辟奇径,舍近求远呢?朱家的大洞明术,加上她的祸时法则,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朱慕昭看起来毫不意外,他点点头,面色和蔼地对她道:“自明日起,卯时你到太曦楼来。”
  余舒拜谢。
  。……
  三天后,司徒晴岚的任命告身从司天监发往太史书苑,一时间人人称羡。且不说方家上下听到了这个好消息是会哭会笑,方子敬是老怀大慰,要不是国丧未过,不能大摆宴席,他非要为外孙女庆贺一番不可。
  方子敬听闻此事幸有余舒撮合,回到家便从他压箱底的好东西里翻出来两件,忍痛割爱,让司徒晴岚拿去谢礼,想了想,又提笔手书一封,捎给余舒,聊表谢意。
  他捧着司天监发来的告身文书反复看了好几遍,私下单独对司徒晴岚说道:“你日后到坤翎局供职,千万莫失了本分,这样大好的机遇,旁人求都求不来,你更要珍惜才是,切不可狂妄自大,惹得上司厌烦。”
  司徒晴岚温顺道:“外公的话我都懂得,我与莲房虽是好友,到了官场上,却只是上官与属下,我不会得寸进尺的。”
  方子敬叹了口气,眼神飘忽道:“人各有命,余莲房前程了得,你竟是遇见贵人了。”
  
  第七百八十章
番外(四)
  
  朱慕昭十五岁习得大洞明术,后又用了五年时间达到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境界,到他三十五岁时候,大洞明术已经化为他的本能,心念一动,便可识破眼前虚妄。论及精通,就连他的父亲,上一代大提点朱昶都不如他良多。
  这世上只有两类人能够在他面前撒谎,一类是佩带了七星子的人,比如皇帝和云华,另一类则是根本不会说话的哑巴。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朱慕昭用了三日时间将六十纳音之法传授给余舒,又用了三天时间给她讲解口诀,最后用了三天时间教会她养目和锻炼耳力的窍门,前后一共九日,填鸭式地将大洞明术强塞进她的脑子里。
  余舒只当他拔苗助长,并未察觉到朱慕昭一举一动之下暗藏的迫切。所幸大洞明术不似六爻奇术,对修习者的资质和悟性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学会,就可以使用。她自认为缺少天赋,就全靠勤勉刻苦,所以这些天学得相当认真,朱慕昭当天教给她的东西,她哪怕整晚不睡觉,也要死记硬背下来,第二天他考校她的时候,即使不能对答如流,也要做到有问必答。
  朱慕昭嘴上不说,心里却暗自惊讶她居然勉强能跟得上他的进度,不说是一点即通,她却称得上是机灵了,往往教给她一点,第二天她就能举一反三,实在出乎他意料。
  到了最后一天,他再没什么好教她的,便将她带到太曦楼最顶层,她从未跨足过的地方。
  这是一间幽僻的灵堂,供桌上摆放了几盘新鲜的果子和糕点,四周打扫的一尘不染,余舒看到那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牌位,她默默地数了数,一共是有九块,看到最左边那一块牌位上一片空白,最右边那一块牌位上刻着“九代司天监大提点朱昶之神位”,她便知这些牌位上面供奉的都是历代大提点。
  朱慕昭点亮了供桌两旁的蜡烛,取了三炷香,在烛火上引燃,然后示意余舒后退两步,他径自在蒲垫上跪下了,举起香至额头,沉声道:“十代大提点朱慕昭告罪列位先辈,在任十五载,未能寻回《玄女六壬书》,亦未能制成天命太骨,失尽本职,虽死难辞其咎,来日九泉之下,自甘受惩。”
  说完,便举香三拜叩首,再起身放入香炉,又重新取了三炷香,递给余舒,郑重其事道:“该教你的,我都教给你了。自今日起,我便指定你为司天监第十一代大提点,你现在跪下,在祖宗先辈的灵位面前立誓,有生之年,务必要将司天监发扬光大,寻回《玄女六壬书》,誓与司天监共存亡,如若有违誓言,来生来世便做牛马,饱尝畜生疾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