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635

  孤鸿一动不动,看向余舒,眼里透着不耐烦。
  余舒知道这会儿不该笑,可是姜嬅此时的傻样逗乐了她,她轻笑出声,忍不住调侃道:“公主与其求他,不如求我,只要你低头向我认个错,我就考虑一下饶过你。”
  “哼!”姜嬅恨极了余舒,怎会向她低头认错,倒不如死了算了。
  薛睿仍举着剑,转头看着余舒,神色莫名:“你几时学得心软了,今日你饶过她,来日她可会饶过你?”
  余舒,见他固执要杀姜嬅,不顾后果要为她铲除后患,不得不说她心中很是畅快。但是,她不能真就看着他一时冲动杀了姜嬅,杀了皇帝的亲妹妹。
  她伸出手,按在了薛睿持剑的那只手腕上,轻轻往下压,与他四目相对,无声制止。他眼中怒气不减,可还是顺着她的意思放下了剑,打算看看她要怎么办。
  “我还没死呢,你就发这么大的火,万一我真的死在她手上,你该怎么办?”
  薛睿不假思索道:“我会先杀了她替你报仇,再到黄泉与你相会。”这世间没了她,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余舒不自觉地运转大洞明术,凝视他片刻,忽而灿然一笑,扭头对姜嬅说:“你都看见了也听见了,你要杀我,他必会为我报仇,除非是你把我们两个一起杀了,否则你也难逃一死。我且问你,我和你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我——”姜嬅本来理直气壮,在她看来,她早已认定薛睿是她未来的驸马,谁想半路杀出一个余舒,坏了她的好事,当然是余舒的错,她心中有气,只想杀了余舒解恨。
  但是余舒这样正经追问起来,她又有些说不出口,横刀夺爱算什么深仇大恨呢?说出来倒显得她小肚鸡肠似的。
  看她一脸纠结,余舒收起笑容,去问薛睿讨要他手上的剑,在他幽深的目光中,两手托起重剑,走到姜嬅面前,将剑柄递向前道:“我知道你喜欢他,可我比你更喜欢他,此生若不能与他长相厮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于我无用。所以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现在就杀了我们两个,免得他日后找你寻仇。否则的话,就请公主高抬贵手放过我们,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没看到身后的薛睿骤然灼热的双眸,没看到他嘴角扬起的温柔,可是她面前的姜嬅看得到,那刺眼的笑容。
  “你以为我不敢吗?”姜嬅神情阴沉地伸手握住剑柄,只要她稍稍用力向前一刺,余舒就难逃一死,可是站在不远处的薛睿一动不动,不加阻拦,像是做好了准备要与她一同赴死。
  余舒松开手,任由姜嬅持着剑指向她心窝,毫不在意下一刻是死是活,回过头来与薛睿的目光纠缠住,两人眼中只有彼此,再无其他。
  “可恶!”“哐当!”
  姜嬅用力将剑扔在地上,低声怒骂道:“不就是个臭男人,当我非他不可么,你们要想一起死就去投湖,去投缳,去服毒好了!”
  孤鸿被她突然发疯的样子吓了一跳,于是多看了她几眼,不经意发现她红红的眼角滑过一抹湿润的痕迹,让他心里头有些别扭。
  余舒被她骂了却不生气,笑吟吟地问道:“公主还要杀我吗?”
  “不杀了不杀了,”姜嬅气呼呼地瞪她一眼,再瞪薛睿一眼,阴阳怪气道:“本公主一言九鼎,若哪一天她遭人凶手,你可不要冤枉我。”
  话虽难听,但是真话。
  余舒终于放下心,走到薛睿身边,低声劝了他几句,他犹豫了一会儿,到底是听了她的,对姜嬅道:“我姑且饶你一回,再有下一次,我绝不手软。”
  说完,就拥着余舒离开了,留下姜嬅和孤鸿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既然没事了,那我走了。”姜嬅嘴上逞强,实则暗松一大口气,心里一阵的后怕,头晕脑胀只想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孤鸿一声不响地揪住了她的衣领,把人扯了回来。
  “唉哟!你抓着我干什么,放手、你给我放手!”
  “主人没有开口放行,你还不能走。”
  “你瞎啦!没看见他们两个都走了,你还不快放了本公主,信不信我让人把你大卸八块拿去喂狗?”
  “哼。”
  他才不怕呢,蠢女人。
  
  第八百零六章
番外(三十)
  
  城外大营夜间失火一事被薛睿想办法掩盖过去,并未掀起多大风波,更无人得知长公主夜探军营。
  姜嬅生嫌这回丢了人,杀人不成反而差点丢了性命,自是守口如瓶。她蛮横归蛮横,但说出口的话还算得数,当时余舒把剑递到她手里,她没有动手,过后就绝不会再对余舒喊打喊杀,哪怕她心里仍有怨气,只会撒在别处。
  隔日一早,薛睿安排了一辆气派轩敞的马车,亲自护送余舒返回京城,先在定波馆稍事休息,随后偕同她一起进宫面圣。燕帝单独在泰安殿诏见了他们。
  “启禀君上,臣弟不辱使命,劝服余氏归顺我朝,特来参见。”
  燕帝点点头,不露声色地打量着跟在薛睿身后的高挑女子,但见她穿着一身素青长袍,一头青丝整整齐齐地挽在脑后,脂米分未施、不见珠钗,肤色过白略显病弱,难揣年岁几何,最特别的不是她眉心竖起的那一道朱砂,而是她望向他的眼神,那样平静而从容,出乎他的意料。
  “余氏,你可知晓,归顺我大燕,你就要效忠于朕,身为朕的臣子,从此以后摒弃前朝种种,你是否自愿?”他远在辽东时候就曾听闻过这女子的大名,今日一见,单就这份气度,倒是不负她盛名。
  余舒进门至今没有行跪拜大礼,此时闻言,她抬起头,挺直了脊梁,毫无畏惧地直视燕帝,不卑不亢地说道:“罪臣有一个条件,敢请大燕皇帝陛下亲口允诺。”
  “阿舒,休要放肆。”薛睿出声喝止。
  “无碍,”燕帝冲他摆摆手。有些兴味地看着余舒:“你要朕答应你什么条件,说吧。”她自称罪臣,称他陛下,可见她现在是在以前朝大臣的身份来同他对话,胆量真是不小。
  “请陛下允诺,无论何时,不伤我大安皇帝性命。保他寿终正寝。安度余生。”
  余舒此举,并非画蛇添足,燕帝是下令监禁了崇贞皇帝没有杀他不错。但是他眼下没有杀他,多半是为了安抚人心,彰显他仁义之举,不代表日后他不会暗下杀手斩草除根。留着前朝皇帝的性命。始终是一个祸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等到崇祯皇帝失去作用的那一天,就是他的死期。
  她要的这一个承诺,是给崇贞皇帝讨要一张保命符,只要她在一日。他就永无性命之忧。
  毕竟君臣一场,这是她身为安朝司天监大提点,最后能为大安做的一件事。否则她良心有愧。况且,她曾答应过夏江皇后。有生之年,给他们夫妻团聚的机会。
  “你提的这个条件,真是叫朕难为啊,”燕帝摇头失笑,他没有生气,因为余舒的要求恰恰表明了她的忠心,证明她不是一个贪慕权势之徒。但也没有立刻就答应她,因为他很清楚她的这个条件代表着什么,他在考虑,她值不值得他给出承诺。
  余舒看得出他的犹豫,果断地抛出了诱惑:“如若陛下答应,罪臣不仅誓死效忠大燕,并且愿意献上一件稀世珍宝。”
  燕帝浓眉挑起,对她后半句话感了兴趣,于是问:“何谓稀世珍宝?”
  “大安开国六器其一,纯钧剑。”
  燕帝愣了一愣,随即瞪起眼睛,他不无动容地转头看向薛睿,用眼神询问:不是传说大安的开国六器早就遗失了吗?
  薛睿眼神十分无辜:臣弟不清楚哇。
  “咳咳,”燕帝清了清嗓子,板起威严的脸孔:“据朕所知,前朝的开国六器早在多年前就不知所踪,又怎会出现在你手中,你如实说来,不得有瞒。”
  余舒低头回答,讲起了一段故事:“事情经过是这样——大约三百年前,宁真皇后去世,安武帝曾下密旨将六器作为陪葬,埋藏在皇陵深处。谁想时隔两百年后,朝中出了一位离经叛道的皇子,他和一名女将军私奔闯入皇陵,误入宁真皇后墓穴,将开国六器一半毁坏,一半盗走,其中就有那柄尊贵无双的纯钧剑。再后来几经周转,纯钧剑流落到了龙虎山道派,又历尽波折,终于是在数年前回归司天监,罪臣接掌司天监之时,前任大提点便将这一柄举世无双的宝剑交付给了我,由我保管。”
  燕帝同薛睿对视一眼,对于她的说辞半信半疑,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她敢将纯钧剑拿出来,以此作为说服他的筹码,足可见她一定是知道有关开国六器的秘密的。
  燕帝颇为心动,难掩好奇地问她:“这纯钧剑,究竟有何用处,堪称国器?”
  余舒淡然一笑,语气不无矜傲道:“举凡我大安子民,鲜有人不曾听闻当年圣祖皇帝开辟山河的史诗传说,但也有一则传闻秘而不宣——圣祖皇帝能够一举夺得天下,凭借的正是开国六器的威力。此六器者,一为书,一为剑,一为尺,一为鼎,一为如意,一为罗盘,俱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开国六器随着宁真皇后的逝去演变成了一团迷雾,经过了三百年,这世上就连能够完整叫出它们名字的人都所剩无几。安武帝的后世子孙违背祖训,私自从皇陵取出《玄女六壬书》,篡改了它的内容,在其背面加注了一篇《治国要术》,又一部奇术《太骨神课》。
  ——指掌天下是玄女书,无坚不摧是纯钧剑,斗转星移是七星尺,圆融智通是太清鼎,逢凶化吉是石如意,镇守山河是伏羲盘。
  这是余舒亲眼目睹过云华仿造的玄女书上的内容,寥寥几句,却涵盖了开国六器的威力,震撼人心。
  “纯钧剑之所以称为开国之器,除却它本身就是一把神兵利器之外,它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用处。”余舒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再次抬头看向皇帝。
  燕帝竖着耳朵。听得聚精会神,正到关键的地方,她却不肯讲下去了,他于是催促:“你接着说。”
  余舒轻轻摇头,眼中藏笑,气定神闲地提醒他:“陛下,事关安朝太平昌盛三百年的隐秘。罪臣若是泄露给您听。岂不是成了卖主求荣之辈。”
  听她软语要挟,燕帝气地一乐,伸出一根手指虚空向她头上点了点。转过头去与装聋作哑的薛睿道:“你听听,你听听,这是要逼朕先答应她的条件呢,你来说。朕该不该如她所愿?”
  薛睿扭头看了一眼余舒,满面无奈地向燕帝摇摇头。道:“她的脾气一向乖张,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君上莫怪,要让臣弟来说。您不如就先应了她,听听她还有什么说辞,如果她言之有物也罢。如果她与您使诈,您亦无需守诺。介时臣弟与她同罪就是了。”
  燕帝如何会听不出他言语中的袒护,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道:“朕答应的事,岂有反悔的道理,”说着,他朝余舒抬了抬下巴,中气十足地说道:“朕就答应你,留得刘昙一命。”
  余舒眼中有异光流转,顷刻间便收敛了矜傲的姿态,沉吸一口气,屈膝跪下,双手过顶深深拜倒在地,口中长呼:“吾皇圣明,臣余舒誓死效忠,有违此言,便遭五雷轰顶,死无全尸之惩。”
  燕帝满意地笑了,能够收服这样一个世间少有的奇才为己所用,不得不说是颇有成就感。这正是由于余舒没有一开始就向他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她先前的矜持与自负,反而让她此刻的臣服显得可贵了许多。
  “很好,起来说话吧。”
  “谢圣上。”余舒慢条斯理地站起来,一手抚平衣摆,简短整理了仪态,这才垂着头恭恭敬敬地说话:“方才说到纯钧剑的另一个用处,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件开国之器——《玄女六壬书》。”
  开国六器最大的秘密就隐藏在《玄女六壬书》上,但是,她不会真地将它告诉燕帝。她破命人的身份,就应该随着安朝的灭亡一起成为过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玄女书身为六器之首,说是一部天书也不为过,当年宁真皇后掌握玄女书,知尽天下事,万事万物在她眼中,根本无所遁形。使用玄女书,她可以推算未来,回望过去,那是真真正正有了神仙的本领,本不该存于人间的奇迹。”
  她最善于编织谎言,骗皇帝,也不是头一次了。
  “然而物极必反,宁真皇后屡次窥探天机,终于招来天罚,她虽母仪天下,又深得安武帝厚爱,所育子息却接连夭折,一生无后,最终芳华早逝,以此偿报。”史书上确有记载,宁真皇后先后生下过两子一女,却没有一个孩子活过五岁,最后继承安武帝皇位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嫔妾所生的皇子。
  “所以宁真皇后死后,安武帝痛心疾首,于是将六器随她陪葬,以免睹物思人,也是为了防止后世子孙滥用国器,招致不祥。但是为了稳固江山社稷,每逢传宗接代新君即位之际,就会有一任大提点进入皇陵深处,开坛祭祖,使用《玄女六壬书》占卜国运,以此延续太平盛世。”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连她都不清楚安武帝当年为何会同意将六器作为宁真皇后的陪葬,是愧疚,还是忌惮?他大概也想不到后世子孙会违背他的遗愿,擅自取用《玄女六壬书》吧。
  “玄女六壬书,”燕帝默默念叨,这短短几个字仿佛带着魔力,诱惑着他心中的欲念,让他不假思索地脱口问道:“此物现在何处,是被当初那名皇子偷去了,还是毁掉了?”
  他当然希望这样的宝物没有毁坏,若能借用它的威力,何愁他的江山不能世世代代永传下去。
  “可惜,它遗失了,不过不是被那名皇子盗走,而是另有一段原由。”余舒摇头叹息,声音中暗藏着一缕难以察觉的苦涩,“正因为它的遗失,司天监未能尽职尽责,无法推算出百年之后,会出现您这样一位惊天动地的至尊。”
  这一句不像恭维的恭维,却逗笑了燕帝,看着她的模样越发顺眼起来。薛睿的目光也在余舒身上打转。心中有喜有酸,他的阿舒已经从一个至情至性的姑娘蜕变成了一个睿智坚忍的女人,可想而知这些年她的经历,可恨他没能守护她经历那时成长的痛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