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635

  “纯钧剑是在百年前遗失的,玄女书则是在大约三十年前,宝太年间失窃。”余舒陈述道:“据朱大提点所说,那盗窃玄女书的贼人。必然同百年前那名叛逃的皇子有所牵连。只是对方神出鬼没,得手后就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无从抓捕。这些年。司天监一直都在暗中苦苦寻找《玄女六壬书》的下落,然而直到五年前,才有了新的线索。”
  燕帝沉思片刻,忽然接过了她的话尾:“你口中的线索。难道就是纯钧剑?”
  余舒神情复杂地抬头望了一眼皇帝,苦笑:“皇上猜到了。不错,欲知《玄女六壬书》的下落,就要从纯钧剑上查找线索。”
  燕帝这时才意识到,余舒愿意献上纯钧剑。究竟意味着什么,思及此处,他的呼吸不禁有些急促。心跳也一拍重过一拍。于是,他微微阖上眼。靠进身后的椅背,放松了手脚,放慢了呼吸,冷静地考虑了一会儿,免得自己被情绪左右。
  再睁开眼,他已是拿定了主意,双目擒住了余舒,说道:“朕欲重新任命你为司天监大提点,许你高官厚禄,你可愿为朕追查寻找《玄女六壬书》?”为了他的江山稳固,此物他势在必得。
  余舒面不改色道:“臣并无十分把握可以寻回玄女书。”
  燕帝听出她话中意愿,朗声笑道:“只要你尽力寻找,三年五载不成,那便十年八年,总有一日可以找到。”
  有这一句话,放宽了期限,等于是说就算她找不到,也不会治罪于她。再换言之,只要她一日没有找到《玄女六壬书》,燕帝就一日不会搁浅她。
  余舒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便不再说废话,当即应承道:“臣领旨。”
  燕帝心情大好,今日见过余舒,不光是得知了安朝开国六器的秘密,另有收获,于是乎不等他们离去,便叫了秉笔太监进来,当场拟一道旨意,重启司天监,任命余舒为大提点,比照前朝旧制放还她职权,暂定为一品朝臣。
  那边拟旨,这边燕帝又好奇地问起余舒话来:“朕偿听闻余卿传言,说你师从仙家,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果真?”
  余舒哑然失笑,“民间传闻多为夸大,不过臣的确是拜过一位老神仙为师,承蒙他老人家启智开悟,略比凡人通透几分。”
  “哦?那你都会些什么本领?”
  余舒慧然一笑,眉心朱砂突显,她只说了六个字:“知福祸,断生死。”
  燕帝非是易学中人,不知这六字厉害,脸上神情还是迷糊,就见薛睿上前一步,喟然作解:“自安朝开国以来,易学盛行,三百年间不知出现过多少惊采绝艳之人,然而真正做得到‘知福祸,断生死’六字者,古来今往,朝中不出三人,堪称百年难得一遇,比如宁真皇后,又比如六十年前昙花一现的青阳易子。”
  说完,他转头看向余舒,目光惊奇,难以置信地问出声:“你是何时达到这一步?”他竟不知。
  余舒也扭头看他,似笑非笑对他道:“先前你是何身份,我是何身份,何必要对你说呢。”这话是说,今日之前,他们还不是一路人。
  薛睿被她噎了一句,无言语对。
  “哈哈哈,”燕帝听在耳中,只觉得他们二人有趣,对余舒这个新任的大臣愈发重视,当即想起另一个人来,话锋一转道:“朕是不通易学,但我们大燕有一位料事如神的大国师,你可知晓他是谁?”
  余舒颔首道:“应当是平王殿下的父亲。”
  “那你也该知道他的另一重身份,不瞒你说,朕原来是属意由他主持司天监,”他顿了顿,看了看她的表情,方又笑道:“不过既然许了你,朕却是不好再反悔。”
  余舒低头谢恩,并未有谦让之词。薛睿早就和她交待了,如今安朝破灭,云华心愿已了,存有归隐山林之意,何况他对司天监成见之深,这大提点的位置,就是她让给他做,他也一定不会接受。
  。……
  到黄昏,余舒和薛睿踏着薄暮走出了皇城宫阙,脚步是从未有过的轻松,更是从未有过的平稳。短短半日,恍如隔世,他们合力在皇帝面前演了一出好戏,瞒天过海,成功地骗过了他们头顶上的那一片天。
  薛睿一手扶着她坐上马车,随后跟了进来,卷帘垂下,遮住了两人相视的笑容,和握在一起的双手。
  “阿舒,去哪儿?”
  “回家。”
  “那我呢?”
  “同去。”
  事了归家去,她那一家老小担惊受怕了这些日子,总得先回去报个平安,带上她未来的夫婿。
  
  第八百零七章
番外(三十一)
  
  余舒做了五年的司天监大提点,单凭忘机楼一门营生就敛财无数,外加逢年过节收上来的孝敬,不声不响地就积攒起一份惊人的家产。然而这些年过去,她仍旧居住在宝昌街上的老宅子里,同着她的胞弟余修,还有赵慧一家几口人。
  “王爷,到地方了。”
  薛睿和余舒先后下车,余府大门紧闭,门头高悬的世家牌匾多日未曾打扫蒙上一层薄薄的灰尘,因而折损了气派,门前更是萧索,丝毫不见往昔车水马龙的风光。
  薛睿一面让随行的亲兵上前叫门,一面望着头顶的匾额,回想往事,不无唏嘘道:“凭一己之力号称世家,阿舒,你真了不得。”
  余舒走到他身边,负手而立:“我这世家的确是天底下头一份了。”自安武帝开国以来,多少易学世家争鸣,无不是奠基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似她这般孤身一人撑起世家之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道是富贵险中求,她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却是经历了几番生死所得来的。
  说话间,余府大门被叫开了,门房老刘头探身出来张望,见到站在大门前的余舒,愣了一下子,紧接着便惊喜地大喊一声,扭头就往里面跑去报信,一把年纪蹿得比兔子都快——
  “回来了!咱家大人回来了!”
  余舒摇头失笑,对薛睿道:“走吧,先进去再说。”
  老刘头跑得贼快,他一路吵吵得满园子都听见了,余舒同薛睿走到后院洞门口,身后已是跟了一群闻风而出的下人。个个地热泪盈眶,看见自家主人全须全尾的回到家来,而不是同传闻一样殉了国,一时激动地忘了规矩,簇拥着她往里走。
  余舒没撵他们,远远瞧见回廊那一头匆匆赶来一群人,当先一个就是余修。一阵风似地奔着她跑过来。一把就将她搂住了,撞得她后退,被薛睿在后头扶住。
  “姐!”余修用力搂紧了她。声音哽咽道:“我还以为、以为你已经……”
  余舒拍拍他肩膀,又抬高手摸摸他脑袋,不知不觉间她这弟弟竟是长得比她高了,她咽下喉头一点酸涩。取笑他道:“多大个人了,还哭鼻子呢。快放手,你要勒死我么。”
  余修连忙松开她,飞快地蹭了蹭眼角,一抬头。就看见了站在她身后的男子,似曾相识的面容让他顿时呆住了。
  “薛、薛、薛——”
  他结结巴巴咬着一个字就是说不出口,这时候。赵慧和翠姨娘他们也赶了上来,团团围住余舒。笑得笑,哭得哭。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阿弥陀佛老天爷保佑。”“我的闺女啊,你这回可是遭罪了,快叫娘看看。”
  北大厢的一群丫鬟们同样是泪眼汪汪地瞅着她,余舒挪不开脚,她最见不得人哭,被她们的眼泪催得头晕,劝也劝不住,只好将薛睿拉出来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都别哭了,我不是好好的么,这里还有客人在呢。我来介绍,这位乃是大燕平王殿下,我这次能够平安回来,全靠他在朝中为我周旋。”
  一家老小这才将目光挪到薛睿身上,这一看可不得了,赵慧“啊”了一声,掩住了嘴,众人之中凡是认出薛睿的都吃了一惊——这、这、这不是薛大公子么,怎地成了大燕的什么王爷?!
  “薛大哥!”余修总算回过神来,叫出了声。
  薛睿面不改色,一副初次相见的模样,面对余舒几位长辈,不失礼貌:“本王刘世宁,不久前同余大人一见如故,听闻她有一位义兄,与我样貌相似,想来诸位是认错人了。”
  众人半信半疑,这世上确有样貌相似之人,但天底下哪来那么多巧事,偏偏都被余舒给碰上了。何况,同样的事情之前也有发生过,余修和赵慧都清清楚楚记得,他们进京之前,薛家大公子分明化名曹子辛在义阳城逗留过。说不得眼前这位如假包换的平王爷其实就是薛睿呢?
  余舒看他们脸色,就知道他们仍是怀疑,于是笑道:“莫说他们,就连我也认错过。”
  一句话带过,她没有多做解释,余修赵慧他们总不能在人前追问,只好陪她打起了马虎眼,先请平王殿下移步到客厅小座,容他们一家团聚,再议长短。
  因不好让客人枯坐,贺芳芝陪同薛睿去了前院客厅喝茶。这几年来,随着余舒水涨船高,一家老小见多了达官贵人,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位大燕王爷,贺芳芝固然吃惊,却没有畏首畏尾。
  。……
  余舒回到后院,身后一群下人都被她的大丫鬟芸豆板起脸来打发了,只留两个贴身伺候的。暑热,她进宫一趟再走出来就和汗蒸了一样浑身粘腻,好一通梳洗过后,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裙,这才清清爽爽地坐在凉榻上同家里人说话。
  不等他们细问,她先将这半个月的经历说了个大概:“那日我带兵出城救驾,可惜去晚了一步,皇帝已经被人生擒了,我只好缴械投降,平王将我关押在城外军营中,并未苛待,而是一心劝服我归顺大燕,我起先不肯就范,他也没有逼迫我。只是后来,京城不断有消息传来——燕帝进京之后,一边收编朝廷兵力,复用旧臣,一边安抚黎民百姓,大赦天下。眼看着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大安已成亡国。我心灰意冷之下,既不能尽忠,退一步却要保全我们一家老小,唯有低头服软了。多亏平王为我周旋,我才能归家。”
  面对家人,她虽然不能实话实说,却也不想用应付皇帝那一套,拿什么大忠大义来唬弄他们。
  翠姨娘听了一半,便捂着心口念叨:“真是谢天谢地,万幸你这回机灵。管他皇帝老子是谁做,都没活命要紧,真个你犯糊涂要当什么忠臣,咱们这一大家子都别活了。”
  赵慧也是长吁短叹,一脸后怕:“你不知道,打从燕兵打进京城的消息传过来,多少人想着逃命去。可是连城门都出不去。当官的一个个都被抓了,我们也不知道上哪儿找你去。隔壁侍郎府闹得鸡飞狗跳,当天晚上周侍郎就被抓去了。关在大狱里,一去就是七八日,连个音讯也无,周夫人苦求无门。整日以泪洗面,隔了墙都能听见。没想又过了两日。周侍郎突然就回来了。”
  “干爹干娘跑到隔壁去打听你的下落,”余修总算逮着机会说话,咬牙切齿道:“那周侍郎也不知打哪儿听得的谣言,说是皇上被燕人掳了去。你救驾不成反被擒拿,还说你在燕人手中受尽折磨,含含糊糊。竟是说你以身殉国了!”
  害得他们一家人都以为她已经遭遇不测,浑浑噩噩过了这几日。生怕哪一日官府上门来知会他们去殓尸。
  余舒心道难怪她进门时就觉得府里死气沉沉的,一个个见了她都要哭鼻子抹眼泪,原是有人假传了噩耗。这位周侍郎是崇贞帝登基之后提拔的官员,也是后来搬到这条街上的,满打满算同她家做了两年邻居,一个五品官儿,站在她面前就要矮半截身子,印象中是个油嘴滑舌之人,她懒得搭理,两家人不常走动,所以关系一般。
  按说,前两天宫中宴会,薛睿众目睽睽之下为她正名,那周侍郎就在头一批复用的官员之列,当时在场听见了,应当知道她平安无事,事后却没有向她家里说个明白,反倒装聋作哑将错就错,这就可恶了。
  看来前朝中人巴不得她余舒“以身殉国”的,大有人在。指望着她失了势,谁都能踩上一脚呢。真想看看他们得知她卷土重来,重新掌管司天监的时候,脸上有多精彩。
  余舒暗自斟酌,先记上一笔,等回头她腾出手来,先将她司天监的属下都从大理寺捞出来,再把这座老宅子向外扩上几间,将隔壁打通了正好。
  “姐,外面那位平王爷,当真不是薛大哥吗?”余修忍不住询问起来,他虽然这些年对薛睿的印象模糊了,但毕竟是他小时候崇拜过的兄长,如今见了面,总不可能一点都认不出来。
  赵慧也都竖着耳朵瞅着她。
  “不是。”余舒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他就是大燕的平王爷刘世宁,你们千万不要再认错了,这话也不要再提。”
  她要和薛睿成就好事,他就要抛却过去的身份,更不能对外人承认,否则当年的结拜兄妹今朝要做夫妻,岂不荒谬。
  “哦。”余修垂下脑袋,难掩失望之色。
  翠姨娘却不关心那平王到底是哪一个,她见余舒平安无事,便又打起别的算盘,往前凑了凑,苦着脸道:“皇帝都换了人,你这一品大官也算做到头了,趁着手头上的家当还没被抄去,咱们不如尽快收拾收拾回义阳老家,介时多买几亩田地,老老实实当个富户也好。”
  过了几年富贵日子,翠姨娘身上的坏毛病改掉不少,人也学着机灵了。余舒看她愁眉苦脸,暗自好笑,装模作样叹了一口气,故意逗她:“晚了,我们走不掉了。”
  翠姨娘大惊失色:“他们不是把你放了吗?”赵慧和余修也跟着紧张起来,只怕难关还没有度过。
  余舒道:“放是放了我,不过我已承蒙大燕皇帝恩典,留任朝中,官复原职。因而不能带你们回老家去种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6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