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470

  然而,未待其他清军舰船前去救援这些水兵,明军佛郎机炮的第三个子铳在被换上后继续向水面泼洒着河岸上明军的愤怒……
  在付出了更多舰船的损失后,清军水营也只得狼狈的向西岸退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子铳。至于那些被抛下的清军水兵则只得在绝望的呼救声中向西岸游去,而此刻,一队队操着竹筏、小舟的明军则纷纷向他们驶去,复制此前他们对落水明军所做的事情!
  从上午开始,除了午间用饭,明清两军始终在清军水营耀武耀威和明军开炮还击的节奏下进行着。到了下午,奉命暗度成仓的南塘营也从隐蔽的集结地点出发,迅速抵达了上游的乌龟山一带,准备在此地偷偷渡过灵溪,随后再沿着灵溪北上配合明军主力突破清军的防线。
  一路上搜集来的和在隐蔽点制造的船筏数量不多,一次最多只能运送一个哨的步兵的部队,若是再算上骑兵、炮队、和其他营属部队,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整个南塘营运送到彼岸,而这期间断不能被清军所干扰。
  只不过,无论是对此报以极大的期待的陈文,还是南塘营的指挥李瑞鑫,亦或是其他明军将士,没有人知道,就在这时,一支兵力不匪的清军正在急行军向这里赶来。
第三十八章
暗度(完)
  龙游镇的明军主力刚刚抵近河岸,位于衢州绿营的灵溪防线侧后,与此地和龙游县城形成掎角之势的督标营大营便得到了消息。
  从明军进入衢州地界以来,陈锦便将手中仅有的督标营、金华镇标营、衢州绿营和水营放置在灵溪西岸进行布防,以为衢州府治西安县城的屏障。至于那些用以探查敌情的哨探们也没有全部退回到灵溪西岸,而是留下了极少数的部分隐藏了一些比较安全的所在,以便为援军集结完毕后的反攻做准备。
  虽说手中这些军队在数量上与明军相差无几,水营更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是陈锦却丝毫不敢大意,去年围剿金华的结果以及自张国勋那里得到的答案使得他对于在兵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于明军野战并不敢报任何信心。这种感觉对他而言是很熟悉,似乎在十几年前也曾有过,唯一不同的便是彼此的角色出现了互换——那时的他还是在后世号称“九千破十万”的大关宁铁骑之中,而给他这种感觉的却是那个尚且作乱于辽东的建奴!
  当然,在陈锦看来,现在的这支明军和他的满洲真夷主子们还是有着不小差距的,至少那个时候他是连打这个想法都不敢有的,而现在至少还敢带着马进宝这等猪一样的队友出来借地利的优势来进行防御。只是不知道这是因为他的胆子更大了,还是更小了。
  陈锦并不是很明白,一支成军至今不到两年的新军是如何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的,但是在他看来,想在浙江成事,光有步兵强悍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足够强大的水营是无法在这个水网纵横的省份横行无忌的,而他对于那些已经按照计划自龙游出发执行协防任务的水营充满了信心。
  很快,明军强渡失败,被迫撤回到岸上的消息传来,陈锦将那份明军气急败坏之余也只得用火炮向灵溪发射炮弹泄愤的报告交给了麾下的幕僚们传阅后,弹冠相庆之余无不赞颂陈锦神机妙算、用兵如神,阿谀之声登时便充斥其间。似乎只有陈锦本人的心中还略有些不安,或许是来自于他常年领兵的经验吧。
  不对,还有一个人!
  “李推官,可是想到什么了吗?”
  见陈锦出言相讯,李之芳便拱手说道:“回禀制军,下官这些日子以来查过一些关于大兰贼陈文的记录,也咨询过王守备。从应对杭州驻防八旗和提标营围剿四明山开始,到台州大乱,以及出兵金华府,其人用兵似乎热衷于使用诈术。这可能和他兵力始终处于劣势有关,但是此番进攻衢州却规规矩矩的驻扎在东岸,试图在水战极端劣势的情况下以强渡的方式渡过灵溪,这似乎有些,有些太过不符合他的风格了。”
  “李推官言之有理,这大兰贼陈文此番用兵确实透着些诡异,那么,李推官以为那大兰贼会如何行事?”
  这个问题李之芳这两日已想过多次,也咨询过一些相熟的武将,若非已有成算他也不会故意如此。“下官以为,大兰贼陈文今日八成还是诈术,其人强攻是假,偷渡是真,只是这什么时候偷渡,亦或是选在什么地点偷渡,却尚未可知。”
  一个时间,一个地点,见李之芳把偷渡的可能已经算计到了这个地步,陈锦在继续着这个与他此前的不安几乎相同的思虑的同时也没有吝啬他的欣赏之情。
  “李推官果然是知兵之人,本部堂没有看错,很好!”
  陈锦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诸到这个最近被陈锦无限看好的年轻文官身上,纷纷流露出了嫉妒的目光。哪怕他现在的官职还在明军的占领区,但若是清军重新占据金华府,以着陈锦的看重,一个知府估计还是跑不了的。
  羡慕——嫉妒——恨!
  古今同理,当你拥有只得他人羡慕的地方时便势必会引出嫉妒这种情愫,因为那些人只看到了你的辉煌而看不到你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就像李之芳,此刻陈锦的赞同在其他幕僚看来是李之芳反应稍快得了头筹,他们相信若是再给些时间他们也一定能够想到,可是这些人却完全无视了李之芳花费时间去查阅关于陈文的记录,并结交与陈文有过些交集的叛将王升的诸般努力。
  收获着陈锦的赞扬,即便是初入官场不过数年的李之芳也意识到了旁人的敌意,然而此刻的他却并不是很在意这些,身份、根脚天差地别,此刻尚且还有些年轻气盛的李之芳自然懒得理会那些“庸人”的困扰。
  只不过,未待着锐气正盛的李之芳在顶头上司面前继续有所表现,大帐外陈锦的亲兵却在通报后带进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哨探,而待那人禀告了军情后,那些表情已有些复杂了的幕僚们尚未作出反应,陈锦便立刻下令全军向灵溪毗邻丘陵地带的上游进发。
  而此刻,督标营驻扎的大营距离南塘营的偷渡点若是急行军的话也不过只有几个时辰的路程而已。
  ……
  陈锦动员督标营的同时,负责执行潜渡任务的南塘营也从石凉亭的集结地点出发,在哨骑的指引下以着极快的速度向乌龟山附近的潜渡地点行进。
  之所以选择这里,其实原因很是简单,此地河道较窄利于明军迅速潜渡,而且西岸不远地形便向高处凸起,比较利于隐蔽。只要渡过了灵溪,南塘营便可以迅速沿着灵溪北上,协助明军主力渡河。至于那些驻扎在龙游县的清军,却全然不在陈文、李瑞鑫这些明军武将的眼里。
  携带着有限的船筏,午后时分南塘营便如期抵达了潜渡地点,在前卫部队将左近的丁壮全部编为民夫,并且将他们的船筏征用后,尚且吃着干粮的明军将士们便开始了渡溪的工作。
  与强渡不同,潜渡的明军期初先是将一队营属骑兵连人带马一起运了过去,而他们的任务则是在抵达西岸后迅速对明军的潜渡行动进行遮蔽。而当第一批骑兵渡过灵溪,在确认了周围没有敌军的情况下南塘营的步兵队便开始以哨为单位潜渡。
  南塘营的步兵有四个局,每个局四个哨,每个哨四个步兵队,而每个步兵队则是由一个肉搏作战的杀手队和一个火器队组成。这个四四制的编制看上去还是和去年一样,其实则不然。
  比起去年,现在每个步兵队的杀手队却是由两个老版的鸳鸯阵杀手队和两个长枪阵杀手队组成,就连火器队也是鸟铳手和弓箭手皆有,甚至一向号称战斗力最强的甲哨的火器队更是换装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鲁密铳。只可惜直到出兵前夕,军器司生产出来的合格的鲁密铳也就只有那么多,根本没办法彻底完成换装工作。
  按照参谋部给出的建议,潜渡之时,除了第一批运输探马外,先要将步兵队渡过一般,以确保明军能够站稳脚跟,随后开始运输炮兵、工兵以及营属的军官,最后再将留守东岸的步兵再运输过去,以策万全。
  潜渡工作还在缓慢的进行,作为南塘营的指挥,已经升到了总兵官的李瑞鑫深知其肩负的重担。陈文率领的明军主力还在为他们吸引清军的注意力,负责潜越的南塘营越快渡过灵溪,便越是有着充分的时间能够用来将清军的野战部队挤出这片区域,从而拿下攻略衢州的第一个关键点——龙游县城。而若是能够保持其突然性,彻底击溃清军野战部队也存在着可能,那样的话,便是对进攻衢州府城也是大有好处的。
  潜渡的速度越快,突然性就越强,这个浅显的道理即便是李瑞鑫这等半文盲武将也能够轻松理解。目视着麾下的士卒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渡过灵溪,哪怕手心中已满是汗水,他却依旧强撑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架势以稳定同样焦急的部下们。
  奈何,明军的渡河速度远比他想象中的要慢,甚至要慢上很多。船筏的数量极少,每次最多只能完成一个步兵哨的运输,况且事实上这还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根本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再加上渡河的先后顺序以及那些诸如火炮、马匹之类的必要物资远比仅仅手持着兵器的步兵更加难以运输,这些无疑都影响到了明军的进度。
  将为军胆,即便此刻心急如焚,李瑞鑫还是学着他当年的偶像,享誉明末的猛将靖国公黄得功那般坐在马扎上注视麾下将士们渡河,只是把饮酒改成了喝水罢了。
  时间缓缓的推移着,似乎过去了很久,作为第二批潜渡的第一局和第二局这两个步兵局总算是尽数到达了对岸,并且开始以哨为单位向河滩外布防,而作为第三批的炮兵和工兵们则开始了更加缓慢的渡河工作。
  只不过,协助布防的工兵刚刚渡过灵溪,而方便运输的轻型虎蹲炮则还在靠近东岸的一侧奋力向西划行。西岸的远处,一骑快马几乎是四蹄离地般的向河岸飞奔而来。
  抵达河岸边,那探马没有理会正在河岸边布防的明军,而是挥动着手中的小旗向对岸的明军偏师主将李瑞鑫打起了信号。
  “督标营前锋已至山后,其主力正在迅速跟进,三刻钟左右便会与我部遭遇!”
第三十九章
半渡而击(一)
  陈锦得到的那份情报来自于清军此前留在东岸的斥候,虽然衢州地处金衢盆地,明军一路行来所辐射到的区域除了自西向东的衢江和交错的溪流外都是平坦的地形,但是在南部的丘陵地带,像明军中那些初到此地的斥候们却远不是这些清军地头蛇的对手,所以南塘营的动向很快便被他们所察觉,进而在确定了一切后便送到了陈锦的案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衢州也敢如此,陈文小儿,你便是如此小视本部堂吗?!”
  将不因怒兴兵,这个道理陈锦很明白,但是明军打算潜渡的消息还是让他不由得为之一振,因为此前他已经下令将灵溪上的船筏尽可能的全部带到西岸,明军的船筏数量极少,即便情报中的登陆点河道较窄,并不利于清军水营进行拦截,但若是能够在明军渡河时发起进攻的话,一战摧毁陈文赖以成名的南塘营,那么对于后续的围剿也必是大有益处的。
  半渡而击,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失败可能的战术促使着陈锦立刻下令动员整个督标营,并以着急行军赶往明军的登陆点,唯恐南塘营顺利渡过灵溪,从而牵制住西岸的清军,为明军主力渡河提供便利。
  随着陈锦的命令下达,整个督标营迅速动员起来,浩浩荡荡的向着预定地点进发,就连王升那个降将以及他麾下那支刚刚补入督标营不久的前四明山明军也没有例外。
  ……
  “督标营前锋已至山后,其主力正在迅速跟进,三刻钟左右便会与我部遭遇!”
  读出了探马向东岸打出来的信号后,李瑞鑫一屁股重新坐到了马扎。隔着灵溪,三刻钟的时间他既不可能把剩余的军队尽数运送过去,也不可能把已经运过去的部队重新运回来,甚至连一小半都不可能。
  在天台山上时,陈文倒是有把《孙子兵法》继续讲完,其中的那句“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的段落更是拿春秋时的一个笨蛋做过反例,所以他可谓记忆犹新。
  而现在,李瑞鑫在处境和那句话中讲的几乎是一模一样。只可惜,此刻的他却没有如宋襄公那般拥有选择的机会,因为他率领的这支明军偏师便是可能遭到对手半渡而击的对象,而久历战阵的陈锦、张国勋等人也绝不可能突然间变得仁义无双起来。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且清军很快便会抵达,也没有什么时间可以留给他去思考。到了这个情势紧迫且进退两难的局面,李瑞鑫反倒冷静了下来,因为在他的人生中,并非没有人在类似的局面下做出过抉择!
  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南下,一边是刚刚击退却势力犹存的左梦庚大军,另一边是已经投降清军且正在竭力劝降于他的广昌伯刘良佐,弘光天子逃奔军中的黄得功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选择与清军决战,最后壮烈殉国,可谓虽败犹荣。
  永历四年,浙江清军调集杭州驻防八旗和提督标营围剿四明山,直浙经略王翊集结大军与清军决战遭逢惨败,此前刚刚遭到排挤的陈文却还是选择遵从王翊的遗命掩护百姓撤离。可是眼看着即将出了四明山的范围却被尾随的大股清军追上,在退一步便可轻松脱险,进一步却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精锐的情况下,陈文却选择留下来为百姓殿后,最终更是一举击溃了清军,完成了那场旁人几乎无法想象的翻盘。
  这两个人,一个是他曾经的偶像,另一个是他如今誓死效忠的主帅,他们在遭逢绝境的时刻都选择了毅然决然的冲上去,真足以壮英雄之义胆。而一向以武勇过人自居的李瑞鑫,刚刚却还在犹豫,甚至是畏惧,实在让他感到了无比的羞愤。
  身为偏师的主将,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如许的压力压在了他的身上,但这却并不是犹豫不决的理由。这不仅仅是在于那份将门子弟视若珍宝的骄傲,更重要的是陈文以及麾下将士们的信任,绝不可以辜负!
  想到这里,李瑞鑫长身而起,摘下了挂在得胜钩上的佩剑和弓矢,整理了一番衣甲便向还在热火朝天的搬运军需、火炮的河滩走去。
  “李帅!”未待李瑞鑫开口下达命令,南塘营的军法官在读出信号的含义后愣了片刻,可是待他反应过来李瑞鑫已经走到了河滩旁,咬了咬牙便赶忙冲过去进言。
  “李帅乃是大军偏师的主将,理应坐镇此地指挥全军。若是不放心对岸,末将愿意亲领督战队渡河督战!”
  陈文自领兵起便治军极严,虽说他的军法官职务直接向金华镇总军法官齐秀峰负责,与李瑞鑫的南塘营指挥互不统辖,但是作为军法官,他却是再清楚不过,失陷主将部下无功便是必死之罪。这条军法在戚继光时代便是铁律,到了现在更是死路一条,就连身在金华的家人也要受到连累,还不如亲自带队督战赌上一把,赢了便注定会高升,就算是输了也能做个烈士。
  军法官的心思李瑞鑫很清楚,也很能理解,但是主将为一军之胆,这是他在黄得功军中时便学到的关键,到了陈文军中更是亲眼见到过,对岸的部下们即将面对的乃是清军的督标营,容不得半点的轻视。
  只见李瑞鑫摇了摇头,便向几个同样围上来旨在劝阻的军官们下达命令。“鞑子已到了山后,其主力很快便会抵达,本帅心意已决,亲自到对岸指挥作战。诸君还是把劝说的气力留下来尽快渡河吧,你们进度越快,我军成功的可能性便越高!”说罢,李瑞鑫便推开众人,跳上了一条空竹筏,在撑船民夫的划动下向着对岸驶去。
  眼见着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东岸的军官们只得尽力加快渡河的速度,军法官则更是把那些作为督战队的镇抚兵们指挥个团团转,将其余的男女老幼号召起来为明军搬运辎重。
  两刻钟后,大队的清军在驱逐了明军的游骑后,很快便到达了预期的地点——灵溪西岸的明军登陆点,可是待他们站稳脚跟,看到的却是一队队的明军正在严阵以待,而大队明军的背后则是那面自出道以来便让浙江清军吃尽了苦头的南塘营营旗和金华镇团练总兵官李瑞鑫的将旗,此刻正迎着山谷中吹来的风将旗帜上的文字和图案尽情展现在清军眼前。
第四十章
半渡而击(二)
  灵溪在明军登陆点的河道前后数里大致走向乃是呈自西南到东北的,而明军登陆后,其西侧的山势虽说称不上陡峭二字,但是沿着山向明军所处的平坦地段的下坡却是一大片浓密的树林,想要以大部队进行小范围的迂回却也并非易事。
  当清军绕过了山势和树林,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如斥候们所说的那般,渡过灵溪的明军先头部队已经在严阵以待,可是眼前的这支南塘营,却是和从前有着极大的差别,以至于张国勋和王升等人险些没有认出来。
  眼前的明军战阵,一排虎蹲炮在前,其后便是有火铳手和弓箭手所组成的火器队,这些都不出意料,但若是再往后看,却是一排排的长枪林立,反倒是此前特别让清军记忆犹新的狼筅不仅数量锐减,而且还被放置在了更后面的队列中,也不知道明军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国勋骑在战马上远远的观察着明军的阵线,显然是和去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王升则更是惊诧,因为他上一次亲身与这支明军交战时却还是去年围攻王江的护卫部队,那批南塘营所使用的还是最初版的编制,而非张国勋所见到的那种杀手队和火器队混编的编制。
  可是不管编制如何变化,那一片长枪林的用意所在却是显而易见的!
  回到中军的位置,张国勋便将瞭望到的详情告知与陈锦。从清军的角度去看,明军的阵型立于那一片平坦地形的正中,向东乃是河滩,向西便是树林,其间并非没有可以实现包抄的空间,但却首先要设法压制住明军才行,将其分割、包围,最后彻底吃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只不过,眼下他麾下的这支大军在兵力上约莫有这支渡过溪流的明军三倍有余,而尚在溪流对岸的明军却很难实现有效的支援。
  经过了一番急行军,陈锦很欣慰他的督标营没有出现太多的掉队。这支军队虽然在今年重新整顿过一番,但现在看来战斗力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依旧还是那支浙江清军中的绿营精锐部队。但是再精锐的部队在急行军之后也需要稍事休息,这样才能保持较好的状态来向明军发起进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