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470

  福建那边的线报,陈文和郑成功之间好像已经产生了交集,所以浙南和闽北便是首当其冲的。
  杭州方向,两千人杭州城守协扩编为杭州镇。同样的道理,一千六百人的绍兴绿营,两千战兵的宁波、嘉兴、湖州这四个协也全部升级为镇。另外将苏松水师改隶浙江,番号也改为钱塘水师。
  这样想来在兵力上不至于太过于吃亏,而这些地方绿营的任务也只是固守城池。野战,洪承畴是不打算用他们的,因为他们去了八成也是送死。
  除此之外,抚标营扩编到三千,提标营扩编到五千。杭州驻防八旗虽然洪承畴没有敢去插手,但是满清朝廷的决议却已经下来了,两千满洲八旗、两千蒙古八旗和两千汉军八旗,足足六千大军。负责统帅这支大军的,据洪承畴在京城的政治盟友提及,好像是鳌拜的提议。抽调了西南战场的一个叫做章佳·达素的武将以西南战场上击溃明军偏师的功劳加巴牙喇纛章京,充任平南将军。
  只不过,满清朝廷从西南战场上抽调了达素,刚刚被任命为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西南五省的大学士范文程却把他此前属意的南一魁扣了下来,辅以另外两个北方绿营的武将组建西南经标。
  东南经标这边,甘肃总兵张勇、徽州总兵胡茂祯和李本深分列经标中镇、右镇和左镇的提督,各扩编到五千战兵,配上张大元和王1辅臣负责的左右虾营,兵力也超过了一万六千。
  上一次的败兵,南线除了福建的那三支绿营外,李本深率领的这一路被俘的也大多是辅兵,明军似乎是不愿意浪费粮食所以都放回来了,只有河南抚标和江西提标的损失比较大。一支是自成系统以至接到撤退的命令较晚,一支则是去年惨败的后遗症发作。相较之下,李本深、胡茂祯和杨捷的部队受损情况较低,这也成了洪承畴在江西的依仗。
  另外,江西抚标和广信府绿营也分别由两千的协和六百战兵的营扩编到三千人的规模。广信府绿营的任务就是死守广信府城及棱堡,而抚标营则是援应各地。
  军队大幅度扩编,浙江那边满清还有着杭嘉湖这三个最是富庶的所在,支应着大军所需还不成问题,可江西这边却是截然不同。
  经过了清军南下、金声恒王得仁反正、谭泰镇压以及贯彻期间的抗清起义,江西这个原本的人口大省早已残破不堪,甚至时人张岱以亲身见闻记载道:“癸巳八月,余上三衢,入广信,所过州县,一城之中,但茅屋数间,余皆蓬蒿荆棘,见之堕泪。讯问遗老,具言兵燹之后,反覆再三……”
  无论是为了供给大军钱粮,还是缴纳税赋,恢复江西民生都是当下必须要着手去做的。否则仅仅依靠着江南的供给,拖不垮浙江明军,弄不好先会把东南四省的清军拖垮了。
  东南战场上清军想要速胜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西南战场上虽然孙可望的势头暂且被压下去了,但是那个李定国却依旧是活跃如初。
  既然如此,招抚郑成功以及靠重兵、棱堡和山河阻隔浙江明军,这些对于洪承畴来说都只能说是暂时的,归根到底还是要设法提高军队的野战能力。
  只可惜,那个耶稣会的教士只是对于建筑比较有研究,而棱堡正好在这个范畴之内。想要用西法练兵,还得等这个耶稣会教士写信去请的另一位教士抵达南昌,编练个小部队瞧瞧效果如何才好上奏朝廷,在经标营中展开。毕竟洪承畴在朝中也是有颇多政敌的,落个陈锦那般的下场实非其所愿。
  在此之前,洪承畴能做的,也仅仅是设法抑制住浙江明军发展速度。当然,此消彼长,更重要的还是设法提升自身的实力。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洪承畴传召了江西各府县的官员,打算其中挑选出一些干才来专门负责大军及钱粮的转运。
  这是洪承畴与蔡士英达成的默契,既然要在南昌待上一段时间,事权上总要划分开来。蔡士英作为江西巡抚,恢复民生便是首当其冲的,而洪承畴这边,更多的还是在军事上,大军、物资的转运以及一应事务都将由即将挂牌成立的南昌幕府来负责。
  大堂上,端坐着几个品级不同的官员,正在接受着洪承畴的问询。这已经是洪承畴召见的第三批官员了,其中饶南道胡全才、南康府推官张道澄还有毛遂自荐的江西生员宋成名三人或许可堪大用,洪承畴准备将他们的官职调整到赣东北及鄱阳湖一带,以备转运等事。
  点茶送客后,洪承畴使人将这三个人留下来,又传来了军前供事官吴弘道、郝宗福、彭琦以及彭琦刚刚介绍来的江南上元同乡汪文达。这些人将搭起南昌幕府的架子,用以协助洪承畴处理对浙江明军和福建明军的一应军务。
  “蔡抚军已经在着手恢复民生,只是这江西的地面不靖,尤其是赣西和广信府。如何展布,诸君可有成算?”
  赣西的所谓不靖,指的便是那里的云霄山抗清义军,此前李定国的偏师杀入赣西,两军配合之下在赣西大肆攻城略地。
  原本镇压他们的阿尔津当时奉命死守南昌以防陈文,紧接着又调到了湖广参加岔路口之战;江西提督刘光弼两败于陈文之手,南赣总兵胡有升因刘光弼、杨捷皆出兵援浙而始终未敢轻动。以至于,虽然张胜和高必贵二人在衡阳大捷后撤出了江西,但是江西清军依旧无力恢复地方。原本在今天被俘的刘京连清军主力部队的影子都没见到,在大半年前就被清军擒获的王辅臣也还好好的在前不久刚刚攻陷的吉安府城里高乐呢。
  赣西的局势越加的恶劣起来,广信府这边,不提已经占据了玉山县的浙江明军,九仙山义军在浙江明军撤离后也占据了永丰县城,声势愈加壮大起来。
  暂时拿浙江明军还没什么办法,但是洪承畴并不打算浪费时间,已经决定先行清剿江西当地的义军,以防再度出现江西抗清义军与浙江明军合流或是配合作战的事情。
  当然,也是为了尽快给满清朝廷一个说法,否则朝中的不满也会导致一些施政的不顺遂。
  “吉安府刘京、王辅臣,广信府杨文。这两支贼寇,先从哪个开始着手,诸君不妨将想法写下来,明日午前送来。”
  这件事情其实洪承畴早有计较,不过是打算借此看看这些人的才具,尤其是见识上他是否有看走眼的地方罢了。
  到了第二天,条陈一份份送到案前。洪承畴一份份的看过来,发现所有人都将目标指向了赣西,竟然没有一个打算先动九仙山的。
  “看来,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第十五章
争竞
  论声势,云霄山义军已经在吉安大肆攻城略地大半年了,而九仙山义军对清军的骚扰还仅限于乡间。
  论实力,云霄山义军已经占据了吉安一府之地,大军号称十万,据情报上说也怎么也得有两三万男丁;而九仙山义军仅仅是接手了浙江明军放弃的永丰一县,男女老幼不过万余人,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刚刚附逆的。
  论威胁,赣西只有袁州府还有一个协的清军,其他各地不过几百人而已,云霄山义军占据吉安一段时间后势必将会对其他府县造成威胁;而九仙山义军这边,向东、向北是浙江明军的地盘,向西是清军重兵云集的广信府以及棱堡,向南则是福建的山区和关隘,根本没有扩张的空间。
  无论怎么看,赣西都应该是清军镇压本地抗清义军的第一站!
  “亨九,有些话,他们看来还是不敢说啊。”
  坐在洪承畴对面的这个文官叫做黄志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士,被称之为是清初泉州第一翰林。
  其人刚刚从湖广左布政使的位置上调过来,乃是洪承畴专门的请的旨意,为此还背上了一个任用私人的罪过。不过相比其他人,洪承畴还是更加信任这个黄志遴,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同乡,还是姻亲的关系,远比其他人更值得信任。
  “确实如此,他们是在照顾我这个老头子的面子呢。”
  九仙山义军的位置就在他们与浙江明军之间,据说二者虽然没有合流,但是多少还有些牵绊,如果围剿九仙山义军把浙江明军给招来了,弄不好又得是一次目标为广信府城的长跑。上一次可以说是洪承畴至今难得的一次败绩,谁还敢把话题往这上面扯。
  “好在这些人的见识都还不错,尤其是胡全才和张道澄二人,果不负所望矣。”
  “确是如此。”
  胡全才,山西文水人士,崇祯年间就做到过兵部郎中。降清后先是在兵部,接下来在西北从陕西汉羌道一路升迁到宁夏巡抚。守过城池、挫败过汉中总兵贺珍叛乱、平过马德叛乱、招抚过大批降将、制定过《捕蝗法》造福地方。全才二字,虽尚且有所不及,但是能员干才四字却已经不足以形容了。甚至可以说,若非是与汉羌总兵尤可望之间那次互相攻讦,他也不至于落到现在的地步。
  至于张道澄,乃是原辽东御史张铨的儿子,崇祯十六年曾自备兵马“儒衣从军”。在南康府的官声不错,其人的条陈之中,对于战备和营造等方面颇有些独到的见解,洪承畴本就是能力卓著之人,是否空谈还是看得出来的。
  如洪承畴在上一次的《东南剿抚》一疏中所说的“多得贤良,安民劝农,以守为战;简拔将领,练兵制胜,以战为守”那般,使人才为满清所用,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将东南的局面继续撑下去,待到兵精粮足之日再行围剿。
  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洪承畴此前也给黄志遴写过书信,请他帮忙找一些可用的人才来充实南昌幕府。只是范文程已经被任命为西南经略,前不久还截胡了洪承畴属意的南一魁所部绿营以及一个镶白旗的阿达哈哈番周师忠,这使得在人才上即将成立的范氏长沙幕府和洪氏南昌幕府之间在与明军之前便产生了内部的竞争。
  其实比起范文程,洪承畴不像他那样只在辽东和中枢为官,所了解和熟识的不过都是些旗下官,明时曾在多地为官,降清后亦是出任过江南总督,人脉上自不是范文程可比的。但是已经两番被范文程截走了人才,洪承畴心中没有不满那是不可能的,此番强要了黄志遴便是一次爆发。
  对于这些内幕,黄志遴岂非不知,但洪承畴是他的同乡加姻亲,自不可能为范文程这个外人坏了自家的关系。
  “旁人或许还有人会说些什么,常德卫指挥邹卓明乃是江西吉水人士,为人有机略,敦行好义,当为亨九所用。”
  “姓邹,还是吉水人,不会是吉水小东门邹家的子弟吧?”
  “正是,而且还是那位南皋先生的孙子。”
  南皋先生,指的便是当初东林党的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并列为三君的邹元标。东林党在东南势力极大,邹元标曾弹劾张居正夺情,还数落过万历皇帝,而后讲学三十载,为天下士人所重。如今邹元标早已去世,洪承畴若能用邹卓明,对于江西缙绅中普遍性的反清情绪必然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削弱。
  “此子,吾势在必争。”
  ……
  “不行,这回绝对不行!”
  “怎么就不行了?”
  “我说,罗兄弟,你那个小部队,百十来人的编制,你这都从各部抽调了多少人了,还往我们哨来要人,这还有完没完啊。”
  军官口中的罗兄弟正是罗永忠,大半月前,陈文任命他为特别行动队的队长,给了他挑选人员的权利。大半个月的精挑细选,总算是从抽出了近百人,最后还有几个名额,正准备落在他的老部队南塘营里面,谁知道反而是遭到了一些同袍的抵制。
  “我说尤兄弟,知道大伙不愿意自己带出来的兵被抽调走,我前面一直没回咱南塘营来抽调,现在就剩下最后几个名额了,这点儿面子都不能给我?怎么说我罗永忠也是南塘营出去的啊。”
  “罗兄弟,若是平日里也就罢了,这回扩军,咱南塘营出了不少人去补充新建的营头以及那个新兵遍地的丽水营,还有什么骑骡子的也从咱这要人,连番号还没定下来的骑兵营也来要会骑马,甚至是会骑骡子驴子的。都知道咱南塘营能战,可要是老兵都调走了,剩下一帮子新兵,光靠名声有个屁用。”
  “放你娘的屁!”
  每次去别的部队调人,他都跟求爷爷告奶奶一般,这次回了老部队结果还是这样,罗永忠憋了半天的火气,可是未待他说什么,只听到门外的一声暴喝,随即屋子里的一帮军官连忙起身行礼。
  “侯总兵。”
  “侯振威。”
  先声夺人,而后大步走了进来的正是南塘营指挥侯国远。这一次的功赏,侯国远晋升为团练总兵,军衔也升为振威校尉,比起原本的致果校尉还要高上两阶,称呼上自然也开始有所改变。
  对于特别行动队,侯国远知道的远比这些军官要多。一百来人的编制,但是要的却都是军中的猛士,而且还要训练什么野外生存、巷战、潜伏突袭之类的战法。骑斗,弓箭和火铳的射击,近身搏杀,几乎都要训练,甚至用陈文的话说,便是双手双脚被缚,用头撞、用牙咬也得能做到把鞑子宰了。
  这样的部队,不同于正规军,更像是一把匕首,绝不轻易亮出来,但是出手了就一定会攻击要害,一击致命!
  “特别行动队的困难,某知道。”拍了拍罗永忠的肩膀,侯国远继而说道:“但是我要说说你,罗永忠,你是看不上咱南塘营的兵,是不是?别的营都跑遍了,最后剩下几个回来凑数。你奶奶的,这让别的营听了,还不得笑话死老子。我就问你,咱南塘营什么时候落在别人后面过,嗯?”
  听了这话,原本还满肚子气的罗永忠一下子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吱吱呜呜的只剩下跟老上司解释自己的想法。而其他军官也登时便是脸色一变,他们绝没有想到,侯国远竟然会如此看重这个小部队,甚至把能够入选比作是全营的荣誉。
  数落过了罗永忠,侯国远立刻又把火力对准了刚刚出言抵制的军官。“尤老四,谁告诉的你,没了老兵南塘营就是个屁的,啊?”
  “卑职,那个。”
  “你问问罗永忠,当初南塘营在大兰山时,哪一个不是初上阵的新兵,还不是照样干翻了提标营。要照你说的,还能有咱们浙江王师的今天?”
  “振威,卑职不是那个意思。”
  “行了,老子知道你嘛意思,不就是怕被别的营比下去吗。老子明白的告诉你,只要这面飞虎旗还在,南塘营就绝不落于人后!”
第十六章
李定国
  永历七年八月,广西柳州府江口的芦苇荡里,李定国及其麾下的一部西南明军便潜伏在这里,观察着江口的动静。
  自弃守永州后,李定国便迅速的越过了龙虎关,经贺县收复梧州,接着师出广东。三月十四,李定国经封川县攻占开建和德庆州,于二十五日进抵肇庆城下。次日,定国亲临肇庆城外,指挥部队从东、西、北三面强攻,同时分兵占领四会、广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