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470

  封建化始终是陈文所要尽力革除的,但是身处于这个时代,这个大环境之中,尤其是满清这一华夏大敌以及那些猪一样的队友始终存在,实力的弱小使得他不得不对一些东西进行妥协。
  但是,妥协的方面从来都不是军队,军事近代化是他面对满清的最大优势,甚至比对历史的了解都要重要。
  现在,孙可望想借助于类似于推恩令的方法来分化陈文与他麾下的这五个伯爵一级的部将。成与不成另说着,既然已经有了这份心思了,陈文也不得不加速改革的进程。
  到了第二天,会稽郡王府南昌行辕一连下达了数条政令,尚处在对大规模分地的惊喜和不安中的占领区各色人物的吸引力登时就被吸引到了《江西邸报》上面。
  首先,江西一省的旧卫所全部取缔,新卫所正式挂牌成立。
  这件事情的发生,乃是很多人都有着心理准备的,毕竟新的卫所军官们早已就位,至于那些旧卫所的军官,陈文直接以身为武人不能行卫国之事反倒像满清出丁纳粮的罪名关进了大牢。
  对此,并非没有人提出异议,尤其是那些卫所军官,他们一再声明陈文是左军都督府的,没有资格管他们这些前军都督府的军官。
  这个理由很充分,也非常之合情合理。但是当陈文把一纸盖着张自盛的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大印的命令扔在他们面前之时,这些家伙立刻就认定了是孙可望和陈文之间达成什么交易,慷明廷之慨把他们给卖给了陈文这个“卫所叛徒”。
  有了孙可望来分担一下这个黑锅,陈文对此表示喜闻乐见。
  江西的卫所屯田及各类用地与浙江差别不大,但性质上却有所不同。江西不临海,没有备倭卫所,再兼有王府的存在,卫所的田土大多已经被侵占一空。不过,陈文可不管这些田土现在是谁的,只要是有据可查的,统统没收。至于那些卫所军户,则转为民户,按照民户的规矩屯田。
  这样一来,受损的实际上还是士绅和卫所军官,最多再加上个王府。这些坐食民间膏腴的既得利益集团正是陈文专制的对象,不满就让他们不满去吧。
  接下来,匠户开始逐步取消,首当其冲的就是景德镇的御器场和浙江的军工司工坊。
  早在陈文抵达南昌不久,就曾见过不少江西本地的归顺官员,其中浮梁县的知县就曾提及过,满清开始逐步废除匠户制度的事情。比如景德镇的御器场就已经改匠役制为雇募制,做工的匠户变成了民户工匠,生产力得到了实质上的提高。
  明朝的很多制度继承自暴元,如军户、匠户就来自于诸色户计。军户还有可能成为军官,成为军中的地主,匠户则是彻头彻尾的贱民,生产力低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想要提高生产力,废除匠户制度就是个好办法。
  陈文此前已经有了不少提高工匠劳动热情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从工资方向下手,浙江的军工司工坊的工匠们的工作热情也确实得到了提高,但匠户的身份始终让他们低人一等。而景德镇的御器场,工匠们对于明军收复此间之初也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反倒是如丧考妣,甚至出现了匠户逃亡的现象。
  在解放生产力上面,穿越者居然被我大清鄙视了,这是无法容忍的,但废除匠户制度的同时首先要确保工匠的不至出现流失,毕竟这手工业时代,没了人,生产力也不可能提得上去。
  “很简单,废除匠户制度的同时,与工匠签订雇佣合同,尤其是军工司的工坊,长约加保密协议都不能少,人员也要集中居住,不能让咱们培养出来的工匠被鞑子高薪聘走。”
  从得到了满清废除了景德镇御器场的匠户制度后,陈文就开始筹备这些,为此与王江进行了多次讨论,甚至发信问询孙钰和军工司的徐毅的意见。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同时,有了这样的补救方案,就可以确保那些军事机密不至于走漏出去了。
  为了提高生产力,陈文从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下手,具体的提升效果如何,还不好说,但是分地和废除匠户制度倒是切实提升了工作热情。
  当然,光有热情,也是不够的,生产工具的开发和制造也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江西动辄百亩左右的军功田土,没有那么多佃户,光有地也没用,唯有利用更先进的农具才能确保土地的开垦、种植和收获。
  “宋先生,农具的定制就交给您负责了。”
  宋应星得到陈文接见后,很快就接了南昌行辕幕僚的职司,如今外放出去,负责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根据江西的情况定制农具,以便于陈文控制的大批工匠进行大规模生产,以迅速通过普及工具来达成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学生必不负大王所托。”
  陈文对宋应星很重视,宋应星自然是能感受到的,事实上最近的这段时间,他也是在调查江浙明军的农业、工业生产,以尽快利用他的知识来提升生产力。奈何这里是江西,明军刚刚光复不过数月,这些年大力开发的浙江他暂且又没时间过去,只得先将那些道听途说来的问题先揭过去,等日后切实观察过了再行劝谏。
  江西一省发展的大体方向定下了,陈文也抽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对军队进行改革,而他用以化解孙可望此番阴谋的办法也就在其中。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化解
  送走了宋应星,陈文便前往军医培训班视察。这是既定的行程,几乎每天陈文不是在制作计划,就是在布置工作,要不就是在监察工作,根本闲不下来。
  今天确定并下达了江西全省加快提升生产力的方案,下午就继续视察工作。回想起以前看过的那些小说里面,每天装个逼,装着装着就人生赢家了,当年陈文还有羡慕的可能,现在却是一点也无了。
  到了培训班,正赶上上课,他也没有打搅的意思,干脆就在门外听听,也没有进去的打算。
  屋里面,一个大嗓门的郎中对着下面的学徒喝道:“看清楚了吗?弹丸打进肉里,就是这样子,比破开的口子要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跟刀伤、箭伤都不一样。”
  训练军医,望闻问切是免不了的,但为了这些学徒能够尽快发挥作用,按部就班的学几年是没可能的,首先要传授的就是跌打损伤的鉴别和治疗,军中最容易出现的伤病也正是这些。
  大嗓门郎中显然是在摆弄着一块样品对学徒们讲解,可很快就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发出了他的疑问。
  “师傅,这伤既然不能这么治疗,那咱们该怎么治呢?”
  铅比较软,在击中人体后往往将所有动能全部释放出来,具体表现为弹头严重发生形变乃至破裂,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喇叭型空腔,创伤面积是弹丸截面积的上百倍,加上瞬间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巨大压力所造成的损害,以及铅中毒的二次伤害,以当前的外科手术水平很难进行有效的医治。
  正因为难以医治,这个问题也勾起了陈文的兴趣,但那个郎中却并没有直接回答。
  “这是要分情况的,如果是我军的将士,从战场上救下来,根据伤创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也要尽力救治;如果是鞑子,就比较简单了,让步兵队的人去补刀,咱们没有那么多药材和时间耗费在鞑子身上。”
  郎中的回答比较符合正统的观念,战场救人本就应该是优先己方将士,毕竟药材也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当然要用在刀刃上才行。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八旗军是满清的刽子手,绿营兵即便不是刽子手也是帮凶,更何况很多绿营兵本也是刽子手的存在。没有无差别补刀就算是不错的了,难道还要优先治疗敌军伤兵,没有这个道理。
  “可是,可是,师傅,咱们是郎中啊,是要治病救人的啊。”
  “你也知道是救人啊。圣人说夷狄,禽兽也。真鞑子是禽兽,假鞑子和二鞑子也是,人和禽兽还能一样了?”
  “那师傅,要是战兵没工夫怎么办,需不需要咱们下手啊?”
  “得了吧,就你这胆子还补刀呢。咱们是郎中,有功夫得去救人呢,少问点这种没脑子的问题。”
  哄堂大笑中,师生间的对话尽入陈文耳中,班主任扒窗户果然也不是个好活儿。尤其是听了那句夷狄禽兽也的解释,那可是他当初用来忽悠军医们进行解剖学研究的,现在反倒是被军医用来教育学徒。
  恍惚间,陈文甚至看到了一个操着类似于白亚星或是袁志邦式理念的人物开始在人群中寻找他认定有罪的进行处决的身影……
  军医培训班,陈文并没有待多长时间。不过在路上,杀人和救人的分界他却始终在进行思量。
  表面上,杀人和救人是矛盾的存在。可是仔细想来,好像杀掉那些害民贼也就是在救人,至少看上去是那么回事。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似乎都可以这么理解,但是陈文转念一想,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就如今在浙江和江西的新政而言,卫所制度的改良,匠户制度的废除,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是在挖明王朝的根子,这些东西哪怕再腐朽,也是明王朝积木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卫所制度,一项涉及到全国近半田土和数百万男丁的制度可以说是明王朝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现在在明王朝旗下作战,为了对抗满清而进行改良,不可避免的也在伤及明王朝的根本。这样一来,救人和杀人理论上的一体就成了谬论。
  思来想去,直到回到了行辕他才意识到,其实这一路上他始终在一个误区里打转,而且还对这一误区进行了进一步的扭曲诠释才会有了此间的困惑。这种困惑,本就是不该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的才是,至于刚刚的遐思,暂且也没有继续在上面浪费时间的必要了。
  回返到行辕,浙江那边的报告也已经送到了。
  此前陈文计划调整驻军结构,以求达到战兵各营不再受制于地方防务而无法更好的集中力量。为此,他下令对于各府县及汛地的驻军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规模进行了调查,而这就是最后的三份来自于严州府和宁绍的报告。
  严州府收复一年有余,陈国宝始终带着浦江营在那里保持存在。一方面是掩护金华的侧翼,防止再度出现清军借水路奇袭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则是对杭州的新城、富阳一线保持军事压力,分散清军的兵力,从而为收复宁绍提供支持。
  而宁波和绍兴,刚刚光复不到半年,现有东阳、瑞安、天台三营驻扎,保持对清军钱塘江防线的压力。这期间士绅和旧卫所的利益受损,但是战兵营的存在也导致了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为江西的战事免除了后顾之忧。
  陈文看过了报告,很快就确定下了各府县及汛地驻军的规模。总的而言,与其他各府县没有太大的区别。
  各县按照具体情况,战兵在一百到两百之间,配有十人到二十人不等的骑兵队以及若干小组,用以保证城池的守卫。汛地情况各异,兵力和配置也各不相同。而各府城的驻军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编,基本上都保持在千人。如此配置,各县及汛地在生乱或是遭到攻击时可以自行守城,而各府城的军队在守卫府城的同时也可以给予各县一定的支援,从而达到了解放战兵营的目的。
  命令下达,浙东八府,地方驻军多则两千有余,少则一千五六,调动外加适量的补充即可。而江西这边,各县及汛地的驻军基本不变,各府城的驻军大幅度提高,战兵营就可以重新集中起来作为攻击的拳头使用了。
  这是陈文原本的计划,现如今孙可望给他出了一个新题目,使得他不得不对此进行了有限的修改。修改的方向不涉及驻军的编制,但却要在官职的名称上动动手脚。
  “皇明卫所制度之初,是以卫所作为战兵部队和屯田军的集合,两百余年至今,早已朽坏,将不能指挥作战,兵亦已沦为农户。如今之新卫所,只负责各府县军户生计相关事务,不再负责拥有指挥权,更不当继续沿用指挥使司的名义。”
  “是故,从即日起,各卫更名为万户所,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职官更名为万户、左副万户及右副万户。万户所不再隶属于都指挥使司,转隶于所在省份的都督府。如,金华万户所不再隶属于浙江都指挥使司,而是转隶于浙江都督府下属,浙江万户所万户及下属官员也从属于浙江都督府的管辖。”
  建立一个新机构,将职司进行转移,永历朝廷下达的五军都督府的任命就不再拥有对新卫所的管辖权了。陈文借此将外来因素对江浙明军内部的影响进一步削弱,而浙江都指挥使司和浙江都督府,其实不过是左手换右手的关系。
  与此同时,旧有的五军都督府职依旧对旧卫所有管辖的权利,陈文依旧可以继续对其进行废除和吞并,反倒是浙江都督府却只向会稽郡王府负责,不再向五军都督府负责,权利进一步集中。
  “我江浙王师始建于永历四年之大兰山,自创建以来,修改军法、以戚帅成法练兵,与皇明之旧式军队早已是截然不同。再兼如今皇明各部,滥爵滥官现象严重,百余人可称总兵,数十人可谓副将。而我军中,总兵、副将等高级军官不过寥寥十数人,却无不统领数千兵马。”
  “是故,我江浙王师内部,不再使用总、副、参、游、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旧式官称。府、县及汛地设防守官,向各省的防守司负责,如战兵各营一般,使用军衔来区分阶级。”
  与都督府一样,各省的防守司同样向会稽郡王府负责,这样一来,永历朝廷任命的武将官职就空有其名,甚至变成了荣衔。总兵如此,提督更是如此。
  孙可望借朝廷大义来分化江浙明军,陈文则干脆将其下属单位彻底抽空,空留下一个名称,更是用军衔制来取代旧阶级,孙可望的拳头立刻就会打在棉花上,起不到任何作用。
  官职称呼易变,无非是修改公文、更换印信。而调整驻军却是要花费时间来进行调动的。这个过程有快有慢,但想要将江西的重兵集团彻底解放出来,也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倒是没过几天,新一批新兵完成了新兵训练,组编进了新编的各营,在进行磨合训练之前,陈文却率先抬出了师一级编制划分的第一弹。
  第一个宣告成立的师命名为豫章,取得是江西的古称豫章郡。这个师下设义乌、丰城和靖安这三个步兵营外加轮换进去了四分之三新兵的铁骑营以及师直属部队,编制是满员的,而这个师的首任指挥使便是如今身在袁州府的吴登科。
  义乌、丰城、靖安和半个铁骑营都在袁州府,只有少数部队需要调动,而他们所在的位置也表明了他们的任务,那就是配合地方驻军扼守赣西,以备湖广南部的清军重兵集团。
  以一万余人的一个师配合周围几个府数千人的驻军,面对兵力高达数万之巨,且拥有八旗军和山西、直隶绿营组编起来的西南经标的重兵集团,可谓是捉襟见肘已极。所幸的是,现在觉得捉襟见肘的也不只有陈文一个,腹背受敌的范文程同样如此。
  这样一来,吴登科手中的部队哪怕是守有余而攻不足也是够了,反正陈文暂且也没有用兵西南的打算。
  铁骑营是陈文杀进江西前唯一的一个骑兵营,现在抽调了四分之三的老兵为的就是用这些有经验的骑兵来搭建起另外三个骑兵营,以便于将另外三个师的架子搭起来。
  豫章师是面向湖广清军的部队,但同一批组建的另外三个师,却并不再是简单的防御部队,而是用来进攻的!
  根据命令,驻扎在宁波和台州的天台、温岭二营以及配合东阳营威压钱塘江的瑞安营在驻军调整完毕后撤回到金华府进行整编,与一个命名为羽蛇的骑兵营一起组编成江浙明军的第二个师,赐名为永嘉。
  永嘉郡是浙江地面上于古时的一个郡,现在的温州府城所在的县城也叫永嘉,便是来自于当初的永嘉郡。
  除此之外,近卫和神塘两营在与新建的两个营完成替换后也将从南赣地区赶往绍兴,与东阳营及一个命名为骁骑的骑兵营一起组编为金华师。
  永嘉师的指挥使为李瑞鑫,而金华师的指挥使则是尹钺,这是不出意外的。最后的那个骑兵营则派到南赣,继续保持在南赣地区的存在。不过师一级的单位暂时还没有成立,因为作为南赣地区中坚的南塘营,陈文并不打算放在那里,而是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调回到进攻的位置,这才是精锐部队的宿命。
  调动的命令发出,各营开始向既定的目标出发,陈文也顺便将驻扎南昌的丽水营和驻扎九江的飞熊营进行了轮换,以更好的发挥骑乘步兵营或者说是龙骑兵的机动力。当然,这两个营的调动不可能是一口气完成的,总要一个局一个局的调动,这样才能保证两地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军队规模来应对突变。
  然而,这边的调动还没结束,突如其来的变化却率先发生了——不是在江西,而是在浙江,浙江的金华府,江浙明军最核心的占领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