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69

  辛杰在旁边解释道:“是混合气体,内层氢气,外层氦气。文总,事实上,就算是全氢气飞艇,只要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如果不用专用燃烧弹的话,也是很难点燃的。德国现在用的是普通子弹,除非打破了三分之一的气囊,否则对于飞艇也是伤害不大……”
  “呵呵呵,这么说的话,我们的飞艇也不算全是坑人嘛……”文德嗣笑了笑。
  文德嗣挖的这个“武装飞艇坑”是把几乎所有列强都坑了,在各国都在投入巨资和海量的人力物力,大力发展“空中战列舰”、“空中巡洋舰”的时候,中国却只造了最开始的8艘就不造了,后面的大型、巨型飞艇全都是轰炸型和运输型,这些飞艇都最多都只安装了60毫米以下的小口径速射炮和机枪。不过为了迷惑老外,这些飞艇都安装了用铁皮、木头和胶合板做的大口径假炮塔,再刷上一层金属漆,反正只要不凑近看,谁也看不出是假货。
  8点20分钟左右,在德国飞机的骚扰下,德国飞艇顺利的排好了阵列,于是两边的飞艇开始主炮对轰了。和海战的战列线侧舷向敌不一样,武装飞艇之间的对轰是首部向敌,这样是考虑到后座力,飞艇的稳定性毕竟不能和战舰相比,侧舷射击造成的位移和摇摆较大,首部向敌造成的位移小得多,而且也能减少被攻击面积。还有一个与海战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炮弹。因为飞艇的防御力要低得多,所以飞艇主炮用的炮弹基本上都是霰弹和榴弹,以求尽量摧毁对方的气囊。
  由于德机的拼命骚扰,英法飞艇阵列是双行的防御型的,而且各艇之间排得比较密集。而德国飞艇可以从容的排成多行的攻击阵型。这就相当于德国飞艇对于英法飞艇是一个面,所有飞艇都能发挥火力,而英法飞艇对于德国飞艇只有两条线,只有前面两排飞艇能发挥火力。所以刚一接触,英法飞艇就大大的吃了个亏。
  只见双方飞艇主炮齐鸣,红黄色的炮焰映红了半边天空,丝带般的弹道在空中纵横交错,被击落的飞艇像流星般坠落。
  150毫米级别主炮的威力可不是机枪能比的,十分钟不到的对射,就呼呼呼的掉了十几艘飞艇下去,全都是英法联军的。德国飞艇只有几艘受了伤,其中一艘受了伤比较严重,自己脱离了阵列朝地面下降,反正地面都是德军控制区。
  而这时,德军飞机也从四周绕到了英法飞艇阵列上方,德机在几位王牌的带领下从飞艇俯冲而下,猛烈攻击飞艇最脆弱的上半球。虽然德机没有燃烧弹,但他们是用十几架飞机集中攻击一艘飞艇的方式进行攻击。飞艇气囊是挡不住子弹的,虽然破掉少数不会影响飞行,但被打破得多了,还是要命。
  在德机这一轮攻击下,又有四艘飞艇被击落。还有两艘重伤,已经无法保持5000米高度,正在迅速下降,在下面盘旋的德机一见有机可乘,立即冲上去围观。脱离了阵列的落单飞艇,在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机群时,就显得极为脆弱了,不到2分钟就被打成两个巨大的火球。
  德国飞行员一看这种战术有效,马上又如法炮制,进行反复多次的俯冲攻击。而德国飞艇也对方阵脚大乱的时候,趁机逼近攻击。
  这一次规模空前的大空战是英法试图反攻,夺回巴黎的前奏。经过了总共3个多小时的激战,德国空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英法联军的战机总共损失了335架(当场击落加返回后损失),被击伤300多架,飞艇被损失了98艘,剩余了全都带伤。而德国战机总共被击落了214架,另有100多架负伤,飞艇被击落27艘,40余艘负伤。由于无法夺回制空权,这次反攻行动,也就无疾而终了。
  “哈哈哈,这种空中舰队会战看起来真不错,很壮观!就是不太实用……”文德嗣看完整场空战后,非常遗憾的说道。
  “没错,在我们的战斗机面前,飞艇就是大号靶子,不管是氢气飞艇还是氦气飞艇……”辛杰也笑着说道:“不过文总,据我们的情报,交战双方为了突破对方的战壕战术,接下来很可能会上坦克了……”
第227章
飞艇、火箭、铀矿
  德英法之间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巴黎大空战,并没有戳破中国编造的“飞艇制胜论”大坑,反而让各大列强越发认可了飞艇的作用。大伙都觉得这种在空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武器,是脆弱的飞机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场空战的失败者,英法两国也不例外,他们并不认为这场空战是飞艇不行,而是飞机太渣没有起到掩护的作用。就好像两支舰队主力对轰前,其中一方的轻型舰艇惨败,被对方的驱逐舰雷击打乱了阵型,这样一来当然打不赢。
  不过他们的想法也不能算错,这场战役的过程也却是如此。英法的飞机被打败后,就成了纯飞艇部队面对德国的飞艇飞机联合攻击,这样打起来不输才怪。
  于是此战之后,各国对飞艇尤其是巨型武装飞艇这种“空中巡洋舰”的投入更加狂热,其力度已经不比主力舰差多少了。另外对于飞机这种空战“辅助”武器的投入,也是大力加强了。
  中国作为空战理论和航空技术的领头羊自然不会坐着等对手追上来,这几年在中国大陆上空,出现越来越多大型飞艇和巨型飞艇的影子。飞艇虽然有种种缺点,比如容易受天气影响,风大时容易受损等等,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文德嗣还是认为飞艇的价值相当大。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文德嗣越用越觉得飞艇好用,于是继续投资发展,飞艇越造越多,越造越大。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军队和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了330多艘大型以上的飞艇。
  按照中国的划分标准,有效载重量一吨(指海拔1500米,温度15摄氏度的标准条件下的有效载重量)以下的,是超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吨以下的,是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30吨的,是中型飞艇;30~80吨的,是大型飞艇。有效载重量80~150吨的,就是巨型飞艇。有效载重量150吨以上,就是超巨型飞艇。
  中国现在最大的飞艇是翔鲸级,这是一种半硬式飞艇,长达280米,宽60米,全高55米(含尾翼和吊舱),内有30万立方米气囊,空重100吨,气囊提供的总浮力达到360吨,可用有效运载能力达到240吨的超巨型飞艇。
  比原时空那个不幸挂掉的兴登堡号还大一半。不过,这款被称为翔鲸级的飞艇速度没有后来的兴登堡号那么快,因为这时的引擎出力还不足,所以它只有100公里的时速,不过这已经很够用了。
  这款翔鲸级飞艇最初是以军用运输飞艇的标准建造,又是半硬式飞艇,比兴登堡那种硬式飞艇的自重更轻,又不像兴登堡号那样有豪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因此货舱空间与载重量就比同级的硬式飞艇更大。如果拿来载人的话,一条一次最多可以运载一个标准步兵营的步兵及其装备,约9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不过后来出现的豪华客运版翔鲸级,同样也有了各种奢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也因此有效载重量降低到了180吨,可以一次运载800名旅客进行越洋飞行。
  文德嗣会觉得飞艇好用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的铁路基础太差。如果是在欧洲这样铁路网密布的地方,大运量用铁路比较好,要求快速小运量的话可以用飞机运,但此时的运输机并没有比飞艇快多少,航程也短得多,载重量更是没得比。而中国的情况让他毫无选择,铁路网的密度严重不足,飞机的运载量和航程也不足,成本还高。所以文德嗣觉得,对这个时代的中国而言,实在没有比飞艇更好的运输工具了。
  举例来说,比如目前配置在藏南地区的128师所部,其平时物资消耗估计约每天24吨,一个月就要720吨,战时估计会到900吨左右。从川藏公路的起点雅安到部队所在地藏南,公路里程有大约2100公里,以目前的5吨载重卡车跑这段路平均时速约只有35公里,总共需要60小时车程,假设每天跑12小时,需要5天,算上装货卸货、检修保养,跑一趟来回需要12天,一台车一个月只能跑两趟。720吨的物资那就需要至少72辆卡车,144名司机,中间还要设立多个补给点。
  而换成飞艇的话,就大不一样。因为空中航线基本上是直线,雅安到藏南的直线距离只有1000公里左右,鲲鹏级只要飞行10个小时,夜间用来装卸货,昼间用来飞行,一个来回也只需要两天。鲲鹏级在6000米高度飞行时,有效载重为120吨货物(3000米以下低空可以达到200吨)。因此只要用一艘飞艇加6名机组成员,一个月跑上六趟就行了,且运量还有上调的潜力(前述任务一个月可出动15次,极限运量1800吨)。除非内地通到藏南的铁路完成,否则还真没有其他东西能和飞艇竞争。
  有人可能认为氢气飞艇不安全,但是实际上氢气飞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
  比如“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它在1929年-1937年的8年间,作了590次飞行,其中包括144次越洋飞行(143次飞越大西洋,1次飞越太平洋),总计170万公里,安全运送旅客三万四千多人次,直到1937年5月8日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在1937年5月6日的兴登堡飞艇惨案后不久,所有的飞艇都停止了商业飞行。“齐柏林伯爵”号飞艇从此就被默默地禁锢在巨大的飞艇库中,再也没有重上蓝天。1940年3月,在当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一纸命令下,“齐柏林伯爵”号被拆毁,构成其艇身骨架的铝材被转用在飞机生产上。
  其实文德嗣一直觉得,兴登堡号惨案一发生就全面停止飞艇,其中如果不是有什么内幕,就是当权者脑子进水了。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极为愚蠢的行为,完全不符合逻辑。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泰坦尼克号也是遇难了,但怎么不全面停止客轮经营呢?还有后世那么多的空难,那么多的车祸,怎么没有全面停止飞机和车辆呢?这些灾祸死的人,比飞艇失事死的人多了不知多少倍。
  文德嗣认为就算是此事没有内幕,兴登堡号也只是比较倒霉而已,毕竟“齐柏林伯爵”号飞艇安全运营了8年。而且就算是兴登堡号在100米的空中失事,艇上90多人也只是死了30几个,可要是换成飞机,能活下来10个就谢天谢地了。
  这么强大的运力,不拿来好好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当然文德嗣也尽量着手改善飞艇的运作环境和安全性能。比如说飞艇受气候影响较大,他就让人在全国各地建立气象站,每天以电报回报各地气象给中央气象局,以进行天气预测。此外,内陆特别是西北,气候情况比沿海稳定的多,就把飞艇的主要使用放在这里。不过这个年代的飞机遇上风暴,其表现也不会比飞艇好多少。
  至于安全性,中国的设计师尽量加强了防火措施,如将气囊材质加上石棉布,将结构支架上防火漆之类,设置自动灭火器等等。针对硬式飞艇容易被大风吹折,破坏外壳的缺点,就从前年开始淘汰了这种构型,全面转为半硬式飞艇和软式飞艇。
  另外就是把氢气飞艇拿来运货而不运人,这样就算人品实在不好爆炸了,也就没有太多人命顾虑了。跑客运的都是氦气飞艇,其安全性当然就更不用说了,绝对超过飞机。因为氦气飞艇就算出事,只要不是气囊损坏一半以上,它都是慢慢降下去。而飞机一旦出事,你懂的……
  更有一点让文德嗣无法放弃的优点,就是这些巨型飞艇对于国民士气有着极大的鼓舞效果。另外对于那些新领土的人民也有极大的震慑和安抚作用,当巨型飞艇从他们头上飞过是,那种惊人的庞大和压迫感会让他们感到敬畏。
  ……
  总统府。
  “没有卫星真是不方便,我们的无人矿产勘测器只有6台,它们最大高度只有3万米,如果要监视全球根本不够用!”文德嗣说道。“我们的运载火箭计划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顾晓绿翻了翻掌上电脑,说道:“3301所(火箭研究所)的最新成果是把火箭打到了120公里高度,载荷200公斤。”
  “卫星采用的低轨道都要400公里高,差得也太多了,就算作间谍卫星,也低了些……”文德嗣敲了敲桌子,说道:“让他们继续加油,争取在明年能做到160公里高度,400公斤载荷,因为按照3402所(卫星研究所)的说法,以现有技术水平,要做出功能满意的间谍卫星,400公斤是下限。”
  卫星这种东西实在太有用了,所以中国的运载火箭计划这个项目是从1911年2月就开始了。以中国现在掌握的技术和资料,小型火箭如火箭弹等都没什么难度,只有成本高低的问题。最困难的就是大型运载火箭,虽然这种东西在23世纪已经不算什么高科技了,各种资料都很齐全,但以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出来。
  在文德嗣来的那个年代,除了在一些特殊场合,运载火箭这种性价比极低的东西已经很少使用了。在进行大气层外运输的时候,比较常用的除了反重力装置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就是“质量投射器”。反重力装置这种东西的科技树实在太高,估计没有了百八十年是攀不上去的。也就是说,除了运载火箭之外,就只有“质量投射器”比较现实。所谓“质量投射器”,其原理就是和电磁炮差不多,不过它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卫星、飞船等等东西。现在当然造不出来,不过也和火箭计划一样,开始搞预研了。虽然短期内搞不出来,但这个项目的研究会延伸出许多有用的副产品,比如电磁炮、超导、能量、材料等方面的东西。
  作为穿越者,除了火箭卫星之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国防黑科技——核武器,文德嗣当然更不可能忘了这项大杀器。
  从1909年开始,星科集团就自己出生或者通过各个马甲公司,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尼日尔、马拉维(尼亚萨兰)等地大肆收购圈占铀矿石产地,只是占地,没有立即开发。到了1910年,陇海铁路通车后,文德嗣就下令在西北的几个没有人烟的荒凉地方修建巨型矿石仓库。
  1911年,中国就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囤积铀矿石了。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美国、俄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每年购买大量铀矿石,屯积在国内。这个时代的铀矿石价格非常便宜,平均每吨只要2.5美元(同期铁矿石每吨1.98美元)。因为他又不要那些铀矿工人进行提炼的工序,只要求他们挖出矿石,敲碎,简易筛选后就装船运到中国。在文德嗣的规划中,制取提炼黄饼的工序应该全部在国内完成,以保证技术不会外流。另外也可以顺便培养国内的提炼工艺。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些铀矿石才卖得如此便宜。那些地方政府、矿场主和工人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平时除了某些科学家偶尔会来买上几吨,其余时候根本没人要,丢地上都没人捡的,自然便宜得很。而且文总在收购的时候,也只是要求他们敲碎之后进行一下简单选矿就可以交货,实在是方便得很,因此也就没有特别提高价格。另外像是沥青铀矿这种较难开采的东西,价格就低不下来,他也就没买了,留到把其他结晶铀矿买完了以后再说。就算没买完留给欧美国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采购成本。
  文德嗣在买矿石的同时还要求美国、俄国、澳洲、南非、加拿大等地的矿场主扩大产量,希望能达到每年各10万吨的采购数量。那些矿场主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但既然有人肯出钱买,自然也乐得照办,谁会嫌钱多?便开始四处搜寻矿源,大量扩产,于是大量铀矿石开始源源不绝流向中国。至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重要产地,文德嗣没碰,因为他已经把这两块地方算成自己的了。
  铀矿石的天然丰度平均是0.72%,那么平均每万吨就可以得到72吨纯铀。每年花100万美元买个40万吨(当然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累积10年就有400万吨铀矿,就是2.88万吨的铀了。先不说造原子弹,光拿来当发电燃料就值不少钱了。虽不能完全垄断,但如果努力一点,把世界上大部分的铀矿搜刮到手还是有机会的。
  来自后世的文德嗣很清楚铀矿的价值,无论美元、华元还是什么元,所有的货币都会贬值,到了23世纪就连黄金都贬值了。但只要造出了原子弹和核电厂,铀就绝对不会贬值的。到了21世纪,这东西价格飙升,早就比黄金还贵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贫油国,也是个贫铀国,本国自产的那点儿铀矿只够用来做一点点大杀器,连核电站都没法多开。国际上被人卡脖子,铀矿炒作得坑爹的贵,这是很让人郁闷的事情。现在不趁着大伙不了解这东西,因而价格便宜的时候使劲搜刮,以后就追悔莫及了。
  另外,文德嗣在运作铀矿的时候,也和其他矿产一样,无论是开采还是收购,大都是通过国外马甲公司进行。在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那种慎密的物流监测手段,只要让多个马甲公司多倒几次手,就是神仙也不知道这些矿石最终流向哪里。再说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个国家回去注意铀矿石的流向。
  到了现在,文德嗣连采带买,已经从世界各地搜刮了将近20万吨铀矿石,这些矿石全部存储在西北沙漠里的铀矿仓库群里。你问文总为什么要想垄断世界上的铀矿?呃,这当然是为了世界人类的和平幸福着想,让他们免于核战阴影啊。这么伟大、高尚的事情,也只有文总这样节操满满的人才做得出来。
  ……
  “给那些马甲公司说一下,铀矿的开采要继续扩大,下半年下水的几艘铀矿专用运输船要尽快投入使用,这也是为了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啊……”文德嗣笑着说道。
  “是,我马上安排……”顾晓绿忍着笑把这些命令记录下来。
  这时,顾晓青敲门进来,她对文德嗣说道:“文总,德国驻华大使豪森请求与您会面……”
  “豪森?他是准备干什么?从现在的局面看,德国是大占优势啊……”文德嗣有些诧异。
第228章
大战争,好生意(上)
  汉京,总统府。
  “尊敬的总统阁下,对于我国的要求,不知您的意下如何?”德国驻华大使哈豪森一脸期待的表情。
  文德嗣放下茶杯,带着一脸公式的笑容说道:“呃,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中德两国之间既有着传统的友谊,更有深入的合作,既然德国朋友需要这些东西,我们又有能力提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呢?”
  他顿了顿说道:“不过,现在英国法国已经封锁了海上通道,对于商船查得很严,如果我国直接送到贵国,会很麻烦。我们最好通过中立国比如瑞典、意大利中转,或者从陆地上运输,通过欧亚铁路送到土耳其再转到贵国……”
  见到文德嗣同意,哈豪森大喜,立马笑着说道:“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尊敬的总统阁下。意大利、瑞典、土耳其的协调由我们负责,贵国只需将我们需要的东西送到以上中立国即可……”
  “那就没有问题了,剩下的细节就交给专业人员谈吧……”文德嗣点头之后,剩下的合同细节和讨价还价自然有专业人士负责。
  无论在东线还是西线,同盟国现在虽然大占上风,但损失还是不小的,尤其是充当主力的德国。而且按照现在的情况看,德国虽然把法国打出翔,但是却迟迟不能把优势转化为胜利。虽然巴黎丢了,但顽强的法国佬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在凡尔赛拼死挡住了德国人进攻的步伐。现在双方在凡尔赛一带挖出了无数的战壕和工事,同样陷入到了和原时空类似的消耗战当中。
  换句话说,就是德国人的“施利芬计划”已经扑街了,已经不可能速胜了。二德子比日本高明的地方的在于,他们没有那么死脑筋。看到不能速胜之后,他们的总参谋部就立即制定出了消耗战的方案。
  既然是消耗战,那么就要囤积物资和装备,现在世界上的主要工业国就剩中美这两家没有卷入战争,要买东西自然也是只能找他们买。于是,德国在中美的外交人员和企业商家立即接到了在中美进行大采购的任务。其中在中国的采购任务又是最要紧的,因为中国这边不但有生活物资,还有他们需要的武器装备。
  从目前的形势看,现在二德子的局面要比原时空的时候好得多,虽然公鸡还硬撑着没有跪,但三分之一个法国已经沦陷。而且周围的意大利、土耳其这些国家没有参战,有充足的物资渠道。
  还有就是美国的态度和原时空不一样了。在原时空的1934年,共和党参议员杰拉尔德·奈所成立的国会奈氏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美国在1917年参战的主要原因就是受金融家和军火巨头的操纵。这些人几乎只与协约国做生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希望协约国取胜,这样才能大赚其利。由于资助欧洲战争而大规模发售的债券,使得美国货币流通量巨减,美联储开始海量增发美元。从1916年至1920年,美国的国债由10亿美元暴涨至250亿美元。所有的国债都是用美国中下层人民的未来纳税作为抵押,结果在一战中,美国银行家们大发战争财,而美国的广大人民却出钱出力,为资本家流血流汗。
  而在本位面,英美却因为“印度事件”闹得很僵,再加上有天顶星财团等几个内鬼财团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使得美国很多银行家都把投资流向了同盟国,虽然比起对协约国的投资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但也达到了协约国80%的程度,远远高于原时空,而且这个比例还在继续增加。而美国是财团的代言人,这就造成了美国上层意见混乱,没有像原时空那样一边倒,表现出的就是态度暧昧。这对德国来说,美国的这种态度当然是有利的。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暗中支持,尤其是在情报和技术上支持。有了文德嗣这个最大的“自干五马克”的“无私帮助”,这就相当于给二德子开挂了。
  其中最大的“外挂”就是那条即将全线通车的亚欧铁路,为了修筑这条被中国媒体称为“新丝绸之路”的洲际铁路,中国这几年是使出了战时速度,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仗着有精确的测绘手段,和几百万的免费劳动力,中国是从100多个地段同时开始施工,因此进度极快。预计到了9月,就可以全线通车。
  在前年的中德密约中,中国同意将这条铁路和德国那条失败的三B铁路连接起来,当然德方要把轨距调整为中国标准的2.5米轨距,现在从柏林到奥土边境的这段铁路也已经快通车了。
  现在虽然还没完全通车,但已经可以把物资从中国直接送入土耳其的安卡拉,到时候德国自己转运就是。现在的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本来就是亲德的,现在搞拉偏架中立,还可以赚一大笔转手费,何乐而不为?
  意呆利的态度也和原时空有些不一样,在原时空这个墙头草在开始可是完全置身事外,到了1915年甚至加入协约国了。而本位面的德国取得了更大的战果,协约国被他们按住一顿胖揍,打得落花流水,连巴黎都丢了。于是意呆利的态度就不一样了,看到二德子这么能打,他们可不敢得罪这些家伙了。于是对德国的物资国境也丝毫不敢阻止。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