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469

  “嗯,我知道。”杨宁点点头,其实他也只是一时感慨,又不是中二少年,哪有放不开的。
  这时他突然看到一个窈窕的人影向他们走来,就笑着说道:“大毛,那个苏菲又来找你了……”
  易大毛转头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尴尬的说道:“她怎么又来了?”
  “好了,不打扰你们了。”杨宁怪笑几声,留下手足无措的易大毛就闪人了。
  “大毛,大毛……你原来在这里,我找你好久了……”一把娇嫩的声音传来。一个漂亮的金发妹子兴奋的向易大毛跑过来。这个法国妹子穿着一套中国迷彩服,脖子上挂着一个身份牌,上面写着她的职务:“中国观察团。汉语翻译……”
第240章
观察团(下)
  奥尔良,中国观察团营地。
  易大毛上校现在的心情处于一种很奇妙的状态,既三分开心三分迷茫,还带着三分惶恐,还有一分是糅杂了一起的说不清楚的情绪。
  原因就是在刚才,他被人告白了。一个妹子,一个漂亮妹子,一个金发碧眼的漂亮妹子,一个法国的金发碧眼的漂亮妹子,向他告白了。而且整个告白过程还在一大堆各国军官的围观下。
  于是易大毛同志一下子就出名了,不但在万国军事观察团出名了,在法国军队和前线工作人员当中也出名了。
  “政委,您看,这件事怎么处理?”易大毛红着脸说道。被告白之后,易大毛就连忙跑来找政委拿主意。虽然他对于这个法国妹子感觉还不错,但告白这种事情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呃,他是低估了法国妹子的开放程度。
  政委笑眯眯的说道:“这没什么啊,无论是法律还是我们军队的纪律,都没有禁止跨国婚姻嘛,你这样的情况很好嘛。易大毛同志,那位苏菲小姐的背景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放心和她交往,注意保密原则就可以了……”
  能够担任中国观察团的翻译,当然不能是背景有问题的人,这涉及到保密因素。那个苏菲妹子是法国海德拉财团推荐的,而海德拉财团也是星科的马甲公司之一,她的背景早就被调查得一清二楚了。当然,这些事情连她本人也不知情,就连“推荐”也是通过一个与海德拉看似无关的外交部官员从一堆候选者里选择的。
  “可是,结婚这种事情,我完全没思想准备啊……”易大毛囧着脸。
  “呃,又不是要你和她马上结婚,你们可以先交往嘛。反正这场仗短时间结束不了,你还有时间,哈哈哈……”政委说完就把他赶出来了。
  易大毛在法国的桃花运并不是唯一的一例,只不过是众多类似事件的其中之一而已。中国的观察团里很多都是上级认为可以重点培养的青年军官,而这些人里面单身汉又占了大多数,他们素质都很高,严整的仪态,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教育,广大的前途,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条件再加上制服诱惑,自然吸引了众多的妹子,而欧洲这边的妹子可比国内的热情多了。这些西方妹子们向她们看中的目标发动了强大的爱情攻势,俗话说“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纸”,很多军官都“沦陷”了,骑上了大洋马。
  中国派这么大规模的观察团,主要是因为文德嗣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首先文德嗣肯定不愿把中国陷进欧战里去,这里就是个绞肉机,太凶险了。
  是的,国内也有其他的意见,最多就是:“参战可以获得国际认可,让欧美列强接受我们,还可以得到好处”。其次就是:“参战可以锻炼军队,吸收战争经验”什么的……
  对于这些意见,文德嗣全部嗤之以鼻。提出第一种意见的人,纯粹的在做梦,做美梦,做黄粱美梦。
  在连接暴扁了法国、日本之后,新中国就“获得国际认可”了,看看现在各国的态度的就知道了,根本用不着再去参加欧战,那是再多此一举。“让欧美列强接受我们”,那更是笑话,你要是没实力,谁都不会接受你,你要是实力足够,他们都会来跪舔。
  至于那种认为“参战可以得到列强的感谢,从而得到好处”的想法,就更是图样图森破了。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国和俄国都是参战国,可结果呢。俄国最后是被列强派出干涉部队,把国内打成乱七八糟,结果死了几百万人,还割地赔款,这样的“好处”不要也罢。
  呃,或许有人会说,俄国倒霉是因为他们自己闹革命了。好吧,就算俄国是因为这个理由倒霉,可美国呢,他们可没闹革命啊。一战后的美国除了在经济上,还得到了什么好处?而且那些经济上的好处,就算他们不参战也同样可以得到。当时的美国也是抱着这种“分蛋糕”的态度参战的,他们也认为,英法肯定会感激他们,分给他们一大块蛋糕。
  当年的协约国可以全靠美国的援助才撑下来的,更不用说美国还为此填了十几万大兵进去。按照道理说,协约国应该感激不尽才对。美国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满心以为自己可以分到好大的蛋糕。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帝国主义是没有节操的,事后的分蛋糕,可怜的鹰酱连毛都没分到,还不如日本,被牛牛和公鸡涮得那个惨啊。气得美国推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国联,所以在一战后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那么严重,就是因为一战被英法涮得太惨了。
  你说感激?当然有的,只是那些感激都是在报纸、书刊上吹捧几句罢了,实质性的感激那是半点木有!
  对于牛牛这种老牌列强来说,连同文同种的美国都照坑不误了,你中国的黄皮猴子凭啥就可以例外?不大坑特坑才有鬼了。
  有着历史资料的帮助,文德嗣是非常了解这些家伙,所以他绝对不会让中国去欧洲填战壕。尼玛一点儿实际好处都没有,要老子去卖命?做梦去吧。只有那种脑壳被门夹了的才会派人去欧洲填战壕。
  对于“锻炼军队,吸收战争经验”第二种意见,文德嗣也觉得好笑。资料库那么多的战争资料、战史、回忆录以及实况记录,从一战到未来的星际战争都有,一战的那些粗浅经验还有啥好吸收的?至于锻炼军队就更是好笑,军队确实要通过实战来锻炼,但是低烈度的战争才是最好锻炼场所,欧战那种高烈度的战争就完全不行,非但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只会带来太多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在文总看来,欧战最大的用途就是让国内的军官们去感受一下高烈度的战争的气氛,除此之外毫无价值。要感受气氛嘛,那就多派点儿人去感受。
  ……
  易大毛和苏菲在营地里并肩走着,谈笑风生。苏菲是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对中国古典文化很感兴趣,后来在学校选修了汉语,毕业后就被海德拉财团录用,成了一名汉语翻译。中国观察团到了之后,法国为了搞好关系,就从民间征召了一批翻译配给中方。苏菲就是其中之一,一来二去之下,就和易大毛搞到一起。
  现在两人已经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猿粪啊!
  两人走到伙食团附近,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
  “哇,好香啊?这是什么香味?”
  “咦,好像面包烤好了。苏菲,我们要不要先去吃饭……”易大毛抽抽鼻子,对女友笑道。
  “好的,我也有点儿饿了,亲爱的……”苏菲一点儿都不扭捏。不过,他那句“亲爱的”还是让易大毛脸都红了。“不过,以前不是没有面包吗?中国也吃面包?”
  易大毛说道:“是的,以前只有米饭和面条,上级说要入乡随俗嘛,就说增加西餐。这几个西点师是前天才到的。”
  中国观察团的伙食团与其说是伙食团,还不如说是餐厅。因为在这里的大都是军官,而且还有国家形象的问题,所以观察团的伙食都开得很好,比苦逼陆军好多了,至少都相当于海军的水平。尤其是在战场上,这样丰盛的饮食更是难得,在几次各国间的交流聚会打出名气后,很多其他国家的军官和协约国的军官也经常跑到这里蹭饭吃。
  当然,除了中方的款待,自己私下跑来吃是要给钱的,而且不便宜。不过在这种环境下,就算贵点也认了。要知道,除了中国的伙食团,附近其他地方都不可能有这种丰盛饮食了,有钱都买不到呢。
  “上校先生,您是用餐吗?”看到易大毛进来,一个充当服务生的留学生过来问道。这里很多服务生都是在法国当地招募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
  “是的,今天有些什么?”易大毛坐下后,就让苏菲点菜。因为平时就有很多“国际友人”来光顾,所以菜单也是用中英法三国文字写的,还配了彩色图片,一看就懂。
  两人点的菜也是中西结合,魔芋烧鸭、干菜扣肉、糖醋排骨、焦糖牛奶鸡蛋布丁、法式蔬菜沙拉、芝士火腿酥炸猪扒,海鲜蔬菜汤。
  上菜之后,两人就一边吃一边聊。
  “亲爱的,中国的面包都这么好吃吗?”苏菲眨了眨漂亮的蓝眼睛,指着一份面包问道。
  “呃,面包不都是这样吗?”易大毛不以为然的说道。因为中国自带了厨师,到法国这么久了,他还没试过正宗的欧洲面包。
  苏菲摇摇头:“不是的。我们这里的面包,口味更接近这个的烧饼。而这个中国面包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和法国面包完全不一样……”
  “哦,这我就不知道了。”易大毛笑了笑。他是不清楚,欧美的面包和他常见的东亚式面包完全不是一回事,欧美用来当主食的面包更接近中国的烧饼、白吉馍之类的玩意儿,都是白味或味道很淡,东亚式面包是经过了工艺改良,更接近点心的东西。
  两人吃完饭后,又继续散步。
  这时,他突然看到,在山下又有一支部队再往前线开拔,不过这些人的外貌一看就是亚洲人。
  易大毛眉头一皱,就不禁问道:“苏菲,这些人是哪里来的?”
  苏菲仔细看了看那面军旗,就说道:“军旗上写的是印支第一旅,这支部队应该是从印度支那调过来的吧……”
  “嗯……”易大毛点点头,心想:看来法国是有些撑不住了,已经开始调集殖民地部队了。
第241章
炮灰(上)
  此时,在德国那边的中国观察团也在讨论这场战争。几个来自空军、海航和陆航的军官就在凑在一起谈论。
  这个营地的观察团军官们大都是飞行员出身,因为德国在空战中的优势,所以大部分飞行员军官都跑德国这边当观察员。
  “最近协约国增加了很多殖民地部队,7个印度师,11个加拿大师,8个澳大利亚师,1个新西兰师,2个缅甸师,英国这边增加了29个殖民地师,法国的少点,也有7个印支旅和4个非洲师……”
  来自空军的金海中校放下望远镜,对旁边的战友们说道:“看起来他们是要这些人当炮灰……”
  海航的楚望远中校笑道:“这很正常,这场战争的伤亡实在太大了,他们都受不了。德国是没有办法把殖民地部队送到欧洲,奥匈更是没有殖民地部队可用,否则他们也不会客气的……”
  微大宝少校想了想,说道:“不过,协约国现在也挺困难的,他们的殖民地人口虽然多,但是印度和南非在起义。看看现在,那么大的印度才派出了7个师。现在恐怕也就只有澳洲和加拿大能指望了。”
  金海笑了笑:“呵呵,照我看,协约国就是想调更多的殖民地部队也很困难,人口最多的印度已经爆发反英起义,局势越来越严峻,搞不好他们不但不能调动印度人当炮灰,还得陷进去更多的本土部队……”
  “哦,对了。最近德国又在找我们买飞机,听说是3000架麻雀……”微大宝有些不解的说道:“我是奇怪,他们买这么多麻雀干什么?”
  金海说道:“当然是训练飞行员用的,现在的空战德国虽然占上风,但飞行员的数量也不是很多。别忘了,协约国的人口多得多,如果不加大预备飞行员的培养,以后人手就很紧张了。”
  楚望远也说道:“确实,德国以前没有我们那种预备飞行员培养体系,飞行员数量很少。而且不但德国没有飞行员培养体系,协约国也没有,所以打起消耗战的话,两边都吃不消……”
  金海笑道:“要说啊,还是咱们的文总高瞻远瞩,早早的就搞出了【预备役俱乐部】,并在全国普及,我们现在不但有足够数量的飞行员,就连驾驶员、水手都不缺了……”
  在以前,对于文德嗣在国内搞的“四大俱乐部”,国内外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觉得是浪费资源,多此一举。不过等到一战爆发后,大伙才发现,这些俱乐部的成员完全就是最好的预备役啊。
  射击俱乐部的作用还不明显,因为此时很多国家都不禁枪,但是航空俱乐部、航海俱乐部和驾驶俱乐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三大俱乐部针对的都是技术兵种,这可不像步兵,训练三个月就能上战场。像这些技术兵种是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如果直接从民间招募新手,哪怕在军队里进行强化训练,也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成为合格的兵员。如果像战斗机飞行员,花上一年时间都很勉强。
  而俱乐部出来的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可以节省大半时间,因为他们在俱乐部里面就已经接受了大量的基础训练和实践教育,不能算菜鸟了。这样的人进入军队后,只需要几个月的专业培养,就能成为合格的战车兵、飞行员和海员。
  当然,这种“预备役俱乐部”的手段也是无法保密的,所以现在发现了这种做法的效果后,欧美列强也开始纷纷效仿了。但是呢,这种“预备役俱乐部”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也不是谁都能学的。首先你要有钱,其次你要很有钱,最后你要有很多钱。
  要知道,除了射击俱乐部花不了多少钱,其次专业的俱乐部都是很花钱的,购买飞机、车辆要花钱,场地设施的建设要花钱,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的花销都要花钱。而且像这种俱乐部必须要上了规模才有效果,如果只搞几个出来是没什么用的。这样算下来,这笔开支就很大了。
  而中国的情况不一样,首先土地国有的政策就使得地皮的费用为零,而较低的人力成本和大量国有化企业,使得建设成本和日常运作成本也低。其次飞机、车辆这些设备因为是自制,绝大多数又是来自国有企业,采购成本也很低。所以在中国搞这些俱乐部的成本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国外的情况就大不一样,大多数欧美列强是土地私有制,各种生产企业也大部分是私有。有良心的资本家们肯定是要赚钱的,而且赚少了都不行。同样的产品,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卖给俱乐部时,一般就赚取20%左右的利润,但换成欧美的资本家,不赚个100%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所以这就造成了欧美列强们虽然也在依葫芦画瓢的搞“预备役俱乐部”,但成本高出几倍不说,进度还很慢。到了现在,除了财大气粗的美国发展比较顺利,其他国家的“预备役俱乐部”发展都不太理想。
  不过参战的各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他们现在是不怕花钱了,而且国家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征用地皮什么的也比平时方便多了。但现在是迫在眉睫的时候,要像中国等中立国那样不紧不慢的搞俱乐部,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他们就花了更多的钱,直接在全国铺开N个俱乐部。
  飞机汽车等设备自己制造肯定来不及,而且还会占据大量生产能力,不划算。于是,中国的飞机和汽车行业就接到了大笔大笔的订单,教-1式“麻雀”这种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教练机特别受欢迎,大战爆发后到现在,已经接到了超过15000架的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不仅仅是参战国大量买进,就连很多中立国也买了不少。
  教-1式“麻雀”教练机(波-2魔改版)制造成本很低,最初的成本单价是500元,但后来随着工艺改进,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比较采用胶合板代替实木板等等,价格又大幅度下降了,现在每架的成本不到400元,这还是人工价格上涨了。而国内这些飞机厂虽然大多数都是国企,但他们都秉承着“赚外国人前”的原则,卖给国内用户很便宜,军队和政府用户500元左右,企业和私人用户也不超过700元。但卖给老外就不一样了,单价至少1000元起。不但飞机这样,汽车也是这样的。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