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469

  英国对此也非常满意,一口气就订了40艘,法国也订了10艘。当然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建造,英国在1908年就能建造5万吨级的泰坦尼克号,法国也差不多,2万吨级的客轮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没什么难度,但是他们现在造军舰还来不及呢,哪里有空造这种东西,就只好找中国和美国订了。
  说句实话,这种由客轮改造的运兵船,确实相当不错的,至少对于上面的官兵来说。这些船虽然取消了上面的高级家具以及其他各种高级装饰,原本的单层大床都换成了军队里的双层甚至三层床,但还是要比那些货船改造的运兵船舒服多了,尽管比起客轮精简了很多功能设施,但是上面仍然保留了浴室、健身房、图书馆、电影院等设施,而且还有中央空调,哪怕是挤满了床铺的士兵舱,舒适度也比很多小客轮好多了。
  更不用说由以前的头等舱改造的军官舱,里面就更加舒适了,即使和没改造前的客轮比起来,也没什么缺少的。呃,其实头等舱里面的设施就没怎么改,就是直接改了名字就好了,改动大的都是二三等舱。
  “真是没想到,中国居然也成了一个顶级列强国家……”索吞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他看来,以前的中国无非就是个大号的缅甸,都是被列强欺负的对象,不过是因为块头太大,列强们吞不下才勉强保住了独立地位,没有想缅甸一样沦为殖民地。
  但是现在才几年啊,居然就老母鸡变鸭了,来了个华丽丽的变身,直接成为了一流列强。不过,中国虽然在近代比较衰,但是在十九世纪之前的两千年里,中国一直是东方世界的老大来着,索吞好像选择性的遗忘了这点。
  索吞作为军官,当然是住军官舱,他觉得这里比很多旅馆的条件都好。房间里有衣柜和杂物柜,有独立的卫浴设施,有桌椅、茶几和沙发,甚至还有电话,当然这里的电话只能供船内的联系。
  索吞坐在沙发上把自己的配枪拿出来保养,他有一把步枪和一把手枪,他熟练把枪拆开,先用布仔细擦拭,再上好枪油,把枪装回去。他拿起手枪,扳了几下枪机,上好弹匣后不禁说道:“这枪真不错……”
  这是一把产自中国的09式手枪(9毫米版M1911),12发子弹,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他的那把步枪也是中国货,06式7毫米步枪(即M1903春田MK1),也是经历了中日战争考验的老牌产品。
  不但这些运兵船是中国制造,这批缅甸部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也有很大部分是中国的产品。因为英国在缅甸的殖民地部队并不多,在开战前只有一个旅和几个团,现在这批缅甸部队大都是在一战爆发后新组建的,英国的殖民地当局根本无法提供这么多武器,所以就从中国就近购买。中国这里的不但距离近,而且生产能力很强,而且质量也不错,是最好的供方。英国就在中国订购了30个师的武器装备,主要用来装备英属印度和英属非洲的部队,法国也订了10个师的武器装备。
  这批装备是一整套,手枪、步枪、机枪、大炮以及配套的子弹和炮弹,就连军装也有七成是中国生产,从内衣内裤到衬衣、军装,以及背包、袜子、军靴、布鞋、胶鞋、被褥、皮带、绑腿到便携式帐篷、军用水壶、携行带等等,全部都是中国制造。至于为什么只有大半,因为还有三成是给日本的订单。虽然日本的生存能力和产品都不能和中国比,但怎么说也是牛牛家的小弟,人家好歹也出了兵,不照顾下生意怎么说得过去,要不是日本的产能实在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不止三成了。
  此外,还有各种军用口粮、压缩饼干、罐头、茶叶、饮料等补给品也是大半来自中国,当然各种药品和纱布等医用器材也大半是中国提供。
  这一大批订单,让中国的各个相关企业都赚得眉开眼笑的,要知道,现在价格可是比平时涨了三成啊。这三成可是纯利润,而且量又大。无论工业、农业、运输还是为前者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都赚饱了。由于中国实行了严格的劳动法,有着严密的社会福利体系,充分保证了底层人民的收入和社会福利,所以这次的战争红利是由全国人民享受的。这和日本美国等国家不一样,日本美国等国虽然也在这次战争中大发其财,但其中绝大部分红利都是被社会上层占据了,尤其像剥削得最厉害的日本,他们的下层几乎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红利,在财阀们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却有大量的平民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因为享受到了好处,所以现在中国人民对于这次的战争是很热情的。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都纷纷表示,虽然战争是不好的,但是发生在外国的战争就是好啊就是好。乃们一定要继续打下去,打个十年二十年都木关系。俺们一定是你们的大后方,继续加油打啊,欧洲的肥羊,哦,是顾客们。
  ……
  协约国的英法都是殖民地大国,俄国本身幅员辽阔,再加上同盟国那边,基本上就占了大半个地球。老大都下场甩开膀子开干了,自然不可能让小弟在旁边看戏,各个殖民地也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因此从面积来说,此时世界上的大多数地区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在原时空的一战,参战的殖民地部队数量比起宗主国显得不太多。但这并不是宗主国们的仁慈,或者说他们没想到这个。英国的丘胖子在二战时可是说过“即使拼光最后一个印度人,大英帝国也绝对不向德国投降!”这种话的。
  英法殖民者们并非不想投入更多的殖民地炮灰,按照他们的想法,巴不得把填战壕的炮灰全部换成殖民地人。但是现实很无奈,因为他们的运力不足。是的,“运力不足”才是让他们没有投入更多殖民地炮灰的重要原因。
  因为这些殖民地是分布在全球,距离他们的本土远隔重洋,要运输部队过去就需要占有大量的运力。而协约国在开始并没有预料到这次战争会如此的残酷,原本他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战争,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完全超过想象的大战。他们海运力量并没有为这种规模的战争进行准备,开战后又遭到德国潜艇的疯狂打击,损失极为惨重。所以根本没有太多运力来进行部队的运输。
  当然,本位面就不一样了,中国人民是交战双方的坚强后盾嘛。没船是不?我们有啊!
  于是中国就把那些快要淘汰的老旧商船,包括以前从欧美买来的二手船,都以新船的价格卖给了协约国。但这些船还不够,协约国又在中国下了大批商船订单,让中国造船厂拼命扩大产能,还三班倒的加班加点。
  二德子的潜艇部队实在太给力了,简直是中国造船企业的最好推销员。现在中国很多造船厂的员工都在歌颂德国潜艇部队,默默的祝福他们。
  正是因为有着中国的大力支持,本位面的协约国在欧洲投入的炮灰部队,就比原时空多得多。到现在为止,协约国已经运送了60万殖民地部队到欧洲,另外还有40万来自殖民地的劳工。
  至于同盟国嘛,他们的殖民地很少,还在被围攻,就不要指望了。再说他们也没有控制海洋,就算能抽出人也根本运不过去。至于物资,有着欧亚铁路给他们输血呢,倒是不用操心。
  以目前的局势看,60万殖民地部队也远远不够填战壕,到了现在,欧洲战场尤其是西线,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成了一个疯狂吞噬生命的怪兽,多少人都不够填。所以英国一咬牙,就准备组建300万殖民地部队,反正他们殖民地地盘大,单单英属印度就有三亿多人,要不是印度现在正在爆发起义,很多地方的人没法征召,要不还不止300万这点儿数量。
  法国的殖民地人口要少得多,目前只有4000万的样子,但他们的殖民地比较太平,可以全副心思的组建部队,因此他们准备组建100万殖民地部队。
  不过,从殖民地部队在前期作战的效果看,是很不理想的。虽然他们也比较努力的武装这些炮灰部队,尤其在轻武器方面,已经和本土部队差不多了,但这些炮灰部队实在不争气,他们的战斗力真的只有五。防御作战的时候还好说,进攻的时候简直不能看。
  军事素质低下,缺乏训练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士气非常低落。没办法,他们参战又不是为了自己的家乡,凭什么要拼命嘛?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也有那种想法不一样的很拼命,但这种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炮灰完全没有为帝国主义卖命的觉悟。
  在战场上,至少要五倍数量的殖民地部队才能顶得上本土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加拿大和澳洲的部队例外,他们和英国同文同种,向心力很高,还是很能打的。但他们的人少,这两个国家加起来才1300多万人,所以还是离不开那些亚非人种的部队。质量不够数量就数量补嘛,就订购更多的船,运更多的炮灰去填。
第244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上)
  共和2757年(西元1916年)1月18日,蒙古省克鲁伦市温都尔汗县。
  新中国成立后,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划为蒙古省(内蒙古被划为绥远省)。要说地盘,蒙古省的辖区面积是180万平方公里,是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省166万平方公里,位于第二)。但相比辽阔的面积,人口数量就很悲剧了,截止去年年底,还不到240万人。
  而这240万人里面有160万人都是来自内地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移民,而作为蒙古本地土著的喀尔喀族、巴雅特族及布里亚特族等民族只有不到80万。嗯,顺便说一句,本位面的蒙古人被按照他们的传统习惯划,划分成了三十几个不同的民族,新疆、西藏那边的以及新领土的土著也是同样的方式处理,完全按照他们的传统习惯划分民族,比如新疆那边就分成了五十几个不同的民族。
  文总的科社党是最最尊重民族传统习惯的,绝对绝对不会像大图朝那样把不同的民族强行混到一起,当然更不会脑抽的“发明”一些民族出来,嗯,就是这样。所以本位面中国的民族数量多达400多个,不要笑,真的有这么多。因为太多了,所以除了专门搞这行的学者,没有人记得清楚到底有哪些民族。
  蒙古省本地的人口原本也不是那么少,在明末时这块地盘就起码有200万人,但是到了1910年新中国成立时,统计出的人口只有68万了,而且大半还是女人。为啥呢?这就得归功于俺大清对蒙古的“减丁政策”,俺大清所谓的“满蒙一体”就是忽悠人的,真信了才是傻比。他们对于蒙古人是非常警惕的,一面靠联姻拉拢上层,一面靠喇叭教玩“减丁政策”,按照他们的规定蒙古这边的每户人家只能有一个男丁继承家业,剩下的都去出家。被这么一搞,蒙古这块的人口不出现负增长才怪了。
  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清洗了所有的蒙古上层和喇叭教,才废除了这个坑人的规矩。到了今年才算增长到了74万。
  一片领土要稳固,足够的人口是先决条件,尤其是足够的主体民族人口。18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要是没有足够的人口,是绝对无法稳固的。所以在建国后,科社党政府就大力推动了《三北移民法案》(东北、西北、漠北)和《宅地法》。在后来取得吕宋省等新领土后,又先后颁布了《南方移民法案》(越南、吕宋、老挝、缅北、藏南、克什米尔等地)和《东方移民法案》(朝鲜、琉球、库页岛、太平洋等地)等法案。
  按照移民法案的规定,凡是中国公民,无论性别和年龄,只要愿意移民到蒙古省从事第一产业(农牧林业)生产的,就可以视地区分配到10-50亩土地。原则上是条件越艰苦,位置越靠北的地区分配的土地越多,另外也和从事职业挂钩,从事林业主要以山地为主,所以分到的土地最多,牧业次之,农业最少。当然,这个比例有个修正系数,比如某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一户人家可以三种行业都搞,三种土地都可以有,按照修正系数调整就是。
  这个政策吸引了很多缺地少地的公民往三北地区移民,要知道,中国内地一向都是人多地少,虽然现在中国工业化的速度很快,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但农业人口仍然占了大多数。大多数地区的土地都非常紧张,人均只有二到三亩土地,尽管土地国有可以保证“耕者有其田”,但人均耕地的数量是上不去的。
  而中国人自古就对土地有着执着的渴求,而人均二到三亩土地的政策在开始很受欢迎,因为穷嘛,也没有买地的愿望,等到大伙的兜里有钱了,很多农民就想到增加自己名下的土地,每人二到三亩土地显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另外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牲畜、农机的逐渐普及,每户的土地只需一两个劳动力就能照顾得过来,毕竟最多也就十几亩。
  这个时候“移民法案”就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移民三北地区和新领土。在这些地方每人都至少可以申请到五亩土地,在最多的库页岛、新几内亚地区甚至能申请到100亩。这些土地是按人头分的,如果一户五口人的家庭移民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就能分到至少500亩土地!按照修正系数,最多的甚至能超过1000亩!没错,一家五口人最多能拥有超过千亩的土地,虽然不可能是良田,但哪怕是山地用来搞林业和养殖业,也足够了啊。
  当然,这些土地并不是说你申请到了就完事了,按照法案,这些土地必须经过连续五年以上的有效作业,才能完全算是自己的,否则国家会收回。另外,如果获得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些土地如果无故连续抛荒两年以上,国家也会收回。
  另外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私人拥有的使用权,但这个使用权可以世袭,传给下一代。使用权也不能私自买卖,只能交回给国家。但即便是这样,也足以让人心动了。最关键的是,这些地方有着三年免税、五年半税的优惠政策啊,另外还有移民专项扶助贷款、农业技术支持等等,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优惠条件。
  按照移民法,这些土地可是先到先得,分完为止,去晚了就没这个待遇了。而且这些地方的土地不但向自然人开放,企业法人也是可以申请的,只是条件不同,自然人申请土地是免费的,而法人申请就要交保证金。那些农业公司的胃口大得很,都是成千上万亩,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亩的申请。比如星科农业集团就在这些地区申请了上百万亩土地。有了星科的带头,国内的很多农业公司也大量涌入,在内地他们可没那么多土地折腾。
  要是被这些农业公司占完了,可就没份儿了哦。所以在刻意的宣传下,很多渴望土地的农民都坐不住了,大量涌入这些缺乏人口的地区。当然,他们高高兴兴的领到了自己的土地。
  蒙古省也是这样,从1910年开始,到现在六年时间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涌入了160万移民,这里面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约有40万,另外120万就是从事农牧林业的农民。
  但是以蒙古省的地盘来说,这240万人口还是太少了,所以划分的市县也少,整个省只分为分为六个市,即:库伦市(原土谢图汗部)、克鲁伦市(原车臣汗部)、唐努市(唐努乌梁海地区)、科布多市、札萨克市(原札萨克图汗部)、三音市(三音诺颜部)。其地盘基本上就是按照前清时期的盟旗区划转过来的。
  随着建设,这几年里在蒙古高原建立了多座新兴的城市和城镇,温都尔汗县就是蒙古省东部的一座新兴的县城,它位于克鲁伦河上游,西距首府库伦300公里左右,整个县的人口约3.5万,是克鲁伦市乃至蒙古省的畜牧业中心。
  这个县城虽然不大,但是县城该有的设施基本上都具备的。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种植和畜牧业为基础的农业活动为主,县里有面粉厂和食品加工厂。另外还有矿产公司,他们是在这里开采萤石和铅矿。
  ……
  贺斌就是这里的新移民之一,他本来是湘西的小地主兼山匪家庭出身,祖上十几代都是土匪,而且他们那个寨子就是所谓的“农忙为民,农闲为匪”的匪窝,整个寨子每家每户都是土匪,是名副其实的土匪村。在1908年春他们寨子意图打劫星科公司的车队,结果一脚踢到钢板上,出击的匪徒们被全歼,随后整个寨子都被赶来的工农革命军给推了。
  全村老老少少600多人除了在前面的战斗中被击毙的七十多个顽匪,其余全数被俘。然后按照政策进行甄别,凡是参与过犯罪行为的都被判刑,吊树杈的吊树杈,劳改的劳改。因为这是个土匪村,按照株连制度,全村人里面除了十二岁以下的儿童,男女老少都进去了,最轻的都是集中起来进行管制劳动。
  贺斌也不例外,他当时十七岁,还是个土匪新人,干的都是些望风、搬运之类的辅助工作,手上没血债,所以处罚较轻,被判了十二年徒刑。不过他在劳改期间表现比较好,获得了减刑,在大冶铁矿挖了七年矿后,去年就刑满释放了。
  可是刑满之后的生活怎么办?这成了一个问题。经过集村并寨之后,原来的那个土匪村已经没有了,里面的村民有的还在劳改,刑满的也被分散转移到其他地方了。当然,这个时候中国正是高速发展期,处处都要人,比如他愿意的话,还可以继续留在大冶铁矿,转为正式职工。
  但贺斌是不愿留在大冶的,这里知道他是土匪劳改犯的太多了,他还是想留点面子。再说,他挖了七年矿,已经挖腻了,看到矿就像吐。他就想到了在劳改期间,教员们宣传的移民法案,以及给他们放映的移民宣传片,他被其中漠北大草原的景色和牧民生活深深吸引了。
  他老爹前几年在劳改时死了,他现在就是家长,于是他就说服了全家,一家五口搭上前往漠北的火车。在进行分配时,他选中了温都尔汗县,抽中了250亩草场,如愿当上了牧场主。
  今年除夕是2月2日,他今天到县城就是为了准备年货。
第245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中)
  温都尔汗县百货商场。
  “姑娘,请算一下多少钱……”贺斌推着购物小车来到收银台,对里面的小妹说道。
  “先生,您要的这些东西一共是34元6角7分……”收银台的妹子点完他选好的商品,算出一个数字。
  “好的,给……”贺斌掏出钱包,点了35元钞票递过去。
  “先生,这是找您的钱。”收银员找了3角3分的零钱给他。
  贺斌把那一大堆年货装进商场自己带来的两只麻袋里,一手一个提了出去。
  “哎哟,小贺,你来买年货啊……”他刚走到商场外的停车场,就听到有人招呼他。
  回头一看,是同村的老王。他就笑道:“是的,买了些海鲜和糖酒,还有蔬果。老王,你也来买年货吗?”
  “是啊,家里小子吵着要吃巧什么力,村里供销社可没那玩意儿,只好到县里来买。”老王笑了笑说道。他也是新移民,来自河南,比贺斌早来一年,现在家里分了350亩草场,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贺斌想了想说道:“巧什么力?是巧克力吧……”
  “对对对,就是这玩意儿。”老王一拍脑门,笑道:“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吃了还有回苦……”
  “哎,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吃这东西,我家小妹也喜欢,我也买了一罐。”
  老王感概的说道:“是啊,现在日子好过来,多了好多以前没有的东西。像过去我们小时候,有个屁的零食,有也吃不起啊。过年的时候,能吃点麦芽糖、冰糖啥的,就不错了。哪像现在的孩子,零食都多得不得了,商场里光是糖果就有上百种,眼睛都挑花了,我都不知道买什么了。”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就分头走了。
  贺斌走到自己的雪橇旁边,把手里的年货丢进后面的货厢锁上,再给拉车的狗狗喂了点肉干,吩咐它们继续看好雪橇,就向城南的钟表店走去。
  在三北以及库页岛等高纬度地区,雪橇是很常用的交通工具,在一些高寒地带,一年里面甚至半年都能用上。虽然现在已经有了新型的雪橇车,但传统的畜力雪橇还是很普遍的。毕竟雪橇车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用途又比较单一,即使现在国民生活水平比以前大为提高,很多人还是不太舍得私人购买。比如贺斌所在的村里,就是村公所和合作社有五辆公用的雪橇车,各家各户的还是用的狗拉雪橇。
  不过现在的畜力雪橇也早就更新换代,鸟枪换炮了。新式雪橇用轻型钢管做底盘,铝合金做骨架,比起传统的那种笨重的木架结构,既坚固又轻巧。还配了可拆卸的雨棚和货厢,甚至还可以换成客车厢,当雪地客车用。雪橇配有多用挽具,可以用牛马骡等大牲口牵引,也可以用狗狗牵引,还能把十几个雪橇挂成一串组成雪地列车,由雪橇车牵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对于贺斌这种牧民来说,更方便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用牧羊犬来拉雪橇,反正到了这个时节,家畜都关进了畜栏越冬,狗狗们没啥事干,正好用来拉雪橇。当然这种多用途牧羊犬也是这几年才开发的新品种,基因工程的产物。这种身材高大,力气惊人还“智勇双全”的狗狗,不但以前没有,整个地球也是独此一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