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69

  “他妈的,这狗日的教官一定生儿子没屁眼!哎哟喂……你轻点啊……”某甲趴在床上大声叫骂着,一个戴着口罩的新工人正在他屁股上涂药膏,在每个营房里,都有几个这种充当临时护士的工人,他们是被派出来给医生打下手的。
  新兵们的惨状,也看得这些“临时护士”头皮发麻。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经过这番比较,他们才知道之前工人的军训是多么的温柔。
  “啧啧,兄弟,你们这活计可不好干啊……”那个“临时护士”怜悯的说道。
  刚刚还惨叫的某甲立即说道:“有啥不好干,不就是苦点累点吗?等老子满一年后,就能拿每个月6个大洋的足饷。咱们团练是衣食住行全包,北洋新军都拿不到这么多……咱知足了……”
  当时的新军步兵月饷,名义上是正兵4.5两(6.25元),副兵4.2两(5.83元),伙夫3.5两(4.86元)长夫(杂役)3两(4.17元),炮兵、骑兵是技术兵种,薪饷比步兵高,都是6两(8.3元)月饷。但这个月饷不是纯收入,士兵每月都要扣除1~1.5元的伙食费。而文总给这些团练兵开的军饷,虽然字面上比新军少点,但却是一点不打折的纯收入。
  当然,他们现在还拿不到6元。按星科公司规定,新兵的月饷是3元。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完成后,成为列兵,月饷提升为4元。再训练半年后,升为二等兵,就可以拿5元的月饷。再服役9个月就升为一等兵,拿6元的月饷。
  另一个新兵接话道:“是啊,咱文总那是菩萨下凡,对咱们可真没得说,就是教官可恨!”
  “更别说,我们的伙食比新军好多了。我有个邻居就在新军,听他说,新军是两天吃一次肉,还没多少。哪像我们顿顿有肉吃,好多财主老爷都吃不起。”
  “还有衣服,我以前看过,那些新军的衣服可没这么好的布料。而且,咱们常服就有七套,作训服也是七套,加起来都十四套了,新军才发几套?听教官说,如果作训服实在不能穿了,可以去后勤部报废换新的,不用等到一年后才领。”
  新兵们纷纷插话,越说越激动,不知不觉中,似乎白天挨打的地方也没那么疼了。
  ……
  半月后,射击训练场。
  “你们手里拿的枪,叫做M1903春田式步枪,由美利坚国春田兵工厂制造,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500米……这是一种性能优秀的步枪,现在我教你们怎么使用它……注意看,这个东西叫保险机,第一步就是把它往下扮开……”
  生化人教官手里拿着一把春田式步枪,正对着几十个新兵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个教官负责30名新兵的讲解,现在训练场上聚集了几十个这种小圈子,新兵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
  这些新兵蛋子被魔鬼教官折腾了半个月,现在终于可以摸枪了,大伙都很兴奋。半个月的魔鬼训练和军棍,让这些家伙都明白了什么是纪律,所以整个训练场上,只能听到教官的声音。
  一个小时后,教官讲解完毕,开始让他们上手实习。
  “报告!”一名新兵举手喊道。
  教官点点头,说道:“说吧,什么事?”
  “教官,为什么没有子弹?”新兵说道。
  “你们要完成枪械的基础训练之后,才能进行实弹训练。接下来,就是训练你们的据枪姿势。第一个就是最简单的立姿据枪,跟着我做,就是这样……”教官做出示范动作后,就开始挨个纠正新兵的姿势。
  “很好,保持这个姿势,时间半小时……”教官冷冷的说道,新兵队列里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新兵们都在心里哀嚎,原本以为苦日子到头了,哪里知道这才开始呢。
  这天的训练结束后,好多人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就这样,在教官的督导下,团练新兵们的日子过得无比“充实”。等到一个月之后,教官宣布给他们放假两天的时候,这些家伙都感动得泪流满面,教官的形象也立即从魔鬼变成了天使。
  而且,他们在放假前,还拿到了这个月的月饷,每人3个大洋。
  “谢谢文总……”一名新兵向文德嗣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开心的接过装着大洋的牛皮纸包,这纸包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士兵编号。
  “好好干……”同样穿着团练军服的文德嗣,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向士兵回了个军礼。今天他把月饷发在每个新兵手里,并且和每个人都握了手,还亲切的询问他们生活。
  3071名新兵,让文德嗣做了3071次同样的程序,回礼、握手、谈话……至于脸上的微笑,更是没有停止过。等到发完月饷的时候,文总觉得自己脸都僵了。
第026章
“复汉子”官静
  “想不到我也有做影帝的一天,我现在都有些佩服袁大头了……”文总揉搓着有些抽筋的脸,心里很有些哭笑不得。
  没错,这个亲自把军饷发到士兵手里的做法,以及配套的作秀,都是从袁大头那里山寨过来的。袁大头那边可是有几万名士兵呢,人家的辛苦起码是文总的十倍,这确实值得佩服。不过来了这一次之后,文德嗣就绝逼不想再来一次了。大头玩这种把戏那是为了收拢军心,文德嗣可不是像大头那样只有这种办法可用,要收拢军心的办法相当多。这一次山寨行动,纯属是脑洞大开,心血来潮而已。
  等到脸部肌肉好点了,文德嗣就问道:“辛杰,这些新兵的情况怎么样了?还要多久能派上用场?”
  辛杰答道:“现在看还不错,因为在报名前就做了认真的初选,这批新兵至少身体素质是不错的,这个月下来,只淘汰了11个。如果只是执行守卫、巡逻等基础任务,现在就已经可以了。照我们的计划,三月新兵训练完成后,他们才能掌握基本的战术技能,可以执行低烈度的战斗任务……”
  文总想了想说道:“新兵训练结束后,从其中选出1000人左右,进行士官训练,再选出500人左右,作为军官培养……”
  “遵命,文总……”
  对于一支3000人的军队而言,军官士官就有1500人显然是太多了,但是这些军官士官都是作为种子,给为文总以后的计划准备的。虽然这次派往国外的留学生就有部分是学军事的,但文德嗣非常清楚,培养军官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完全指望海龟,自己培养的军官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文德嗣的星科公司只是一个企业,办军校这种事情就太让人忌讳了,就算“我大清”再怎么二逼,也是不可能允许的,即使是洋大人也不行。所以现在的军校,还只能打着“安保学校”的牌子。明面上是让这些团练的小头目和工厂保安们学点儿文化,在现在“全民学新学”背景下,这种做法也是很符合逻辑的。至于具体学什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内江县白马镇,门坎滩工业区,码头。
  一艘刚从泸州上来的小火轮哼嗤哼嗤的靠上了码头,一群码头工人立即跑过去,把一部桥车推过去,把天桥放到船舷的甲板上。
  这艘火轮是隶属星科公司的内河航运部,专门用来运客的。现在船上大约有30几个客人,约有一半都是公司内部员工,另一半乘客大多是商人或者读书人,个个都是衣冠楚楚。
  这条航线原本是为了内部人员来往方便才开设的,对外营业只是顺带,因为票价设置得比较高,底层百姓舍不得坐,所以现在这种火轮反而成了比较高级的交通工具。毕竟以前的沱江航运是很原始的,尤其是上行的时候,基本都是靠纤夫拉纤,那速度实在太坑爹了。比如从泸州到内江这条航线,以前用纤夫拉的话,走个三五天都不稀奇,而换成火轮,也就大半天的时间。对于赶时间的商人们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老钟,这码头是星科公司修的吗?居然用了这么多洋灰……”一位乘客指着对面长达一公里的码头,有些吃惊的问道。不单是他,凡是初次到此的乘客也对此感到惊讶,都在议论纷纷。那些星科公司员工,则对这些人报以鄙夷的眼神,就差在脸上写“老子就知道你们是土包子”。
  很明显,星科公司的全混凝土码头闪瞎了这位同学的狗眼,当然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码头全部用混凝土在后世毫不稀奇,但在这时,却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完全就是一种烧钱的行为。几乎每一个第一次到码头来的人,都会被闪瞎狗眼,同时对星科公司的财力感到敬畏,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名气。其实文总最初只是想测试一下自产水泥的质量,至于造成的社会效应,倒是出乎意料的收获。
  这人穿着一套学生装,身材高大魁梧,接近一米九,站在一群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七的乘客中,就像鹤立鸡群一样显眼。
  旁边随从打扮的中年人连忙说道:“是的,少爷。您看,还有这个桥车,也是星科公司搞的,这东西有扶手有栏杆,比跳板稳当多了……少爷,您请……”
  这位同学并没注意到,在他踏上码头的那一刻起,就有好几双眼睛盯上了他。
  “相貌对比符合,客轮登记的名字也对得上,没错了,就是他……”在码头旁边的一栋两层楼房里,几个生化人正盯着屏幕监视着这个高大的学生。楼房外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招牌,上面写着“星科公司交通安全监察部码头区监控站”。
  一个生化人拿起电话:“报告部长,我是码头区监控站,执勤代码128546。我们刚才发现,光复会的【复汉子】已经在码头下船……”
  “知道了,你们继续监视。并且通知邻近监控站。这是重要目标,只要还在我们的监控范围,就要掌握他的一切行动……”王琦放下电话,立即从面前的电脑上调出一份资料看起来。
  王琦是第二批高级生化人,他目前负责星科公司的内卫部门,这个部门很低调的起了一个“交通监察部”,这种明显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名字。
  ……
  总部办公室。
  “这个官静就是光复会的【复汉子】?他的资料没搞错吗?”文德嗣看完手上的资料,表情怪异的问道。
  “绝对没错,这个官静是本地的知名人物,据我们了解,他在整个四川都非常有名。”王琦平静的答道。和大多数情报人员一样,王部长也是那种丢人堆里就找不着的平凡外表,和他们现在讨论的官静同学截然相反。
  文德嗣合上资料,一脸黑线的说道:“确实太有名了,但这正是我觉得奇怪的原因,像这种主角模板的人物,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资料上一点都没提?啧啧,文武双解元啊!这么牛叉的人物,不可能这么默默无闻吧……”
  按照“交通监察部”提供的资料,这位官静同学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挂了主角模板的人物。
  官静,字俊卿,号双解堂。生于1879年,出身于内江的大地主家庭。清水袍哥,峨眉临济宗的俗家弟子,精通骑射、峨眉通臂拳和峨眉枪法,14岁起参与武林较技七十八次,四十二场立下生死状的,全都当场格毙对手,没立下生死状的,悉数致残。江湖人称“天府小霸王”。
  1896年,18岁,应童子试中秀才。1898年,20岁,会试中武举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同年在北京与大刀王五切磋,秒胜之。1903年,又中癸卯恩科乡试第一名,翌年举行甲辰恩科会试高中进士。于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同年辞官不就,考入马震伯刚刚创办的上海震旦大学,学习化学。
  他是震旦大学的首届学生(这所教会大学位于法租界吕班路,背后是法国天主教会,第一外语是法语)。也是这一年他在上海他通过陈独秀结识了章士钊,协助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上海秘密加入光复会,结识了徐锡麟。
  据“交通监察部”的调查,他在光复会指示下,曾经在上海、江苏和安徽等地,用弓箭屡屡狙杀清廷官员得手。是光复会的第一金牌杀手,代号“复汉子”。
  可是眼下这位像挂了主角模板的金牌杀手,却跑到文德嗣地盘上了。好吧,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本来就是内江人,回老家玩玩难道不可以?但是,从几天的情报来看,这位官静同学只是回家里大宅转了一圈,和父母见了面就出来了。这几天,他一直都在星科公司的地盘转悠,内江以及附近的所有工厂、医院、学校,全部一个不落的看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今天上午,人家就派人送上了拜帖,要求拜会文德嗣。
  虽然这个家伙是金牌杀手,但文总还不至于担心他会对自己下手。但是这家伙那逆天的经历,却让文总闪瞎了狗眼。
  旁边的顾晓绿笑着说道:“文总,根据平行空间理论,我们现在可能是回到了一个平行时空。所以和我们原本时空的历史相比,有一点儿差别也是很正常的……像那个林深河的家族,是泰国的高官。但是我们的原历史上,就完全没有这家人的资料。”
  文德嗣想了想,也笑了起来:“嗯,我知道。穿越时空这么不科学的事情我都遇到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不科学吗?我只是惊讶这个家伙的经历。好吧,晓绿,你安排一下见面的事情,我对这个家伙也很好奇……”
  “是,文总。”
  文德嗣问道:“对了,我们和光复会的合作,现在进行了什么程度?”
  顾晓绿翻了下掌上电脑,说道:“根据我们计划,我们向光复会提供了十万元的资金援助和武器援助,另外有34名特工以海外华侨的身份参加了光复会……到目前为止,我们与该会在国内的骨干成员都建立了联系。至于他们在日本的部分成员,目前还在接触中。不过其中有部分会员已经加入了同盟会……”
  王琦却说道:“文总,我觉得光复会对于我们用处不大,他们的组织软弱涣散,不是什么好帮手。”
  文德嗣笑道:“这些我知道,要是光复会组织严密,那就没有合作价值了。我要的只是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这恰恰是我们欠缺的。最重要的是,比起同盟会这个伪装成革命组织的三流黑帮,与光复会合作更符合我们的利益,也更符合我的三观。”
第027章
拉羊与被拉羊
  星科公司总部。
  “哈哈哈,久仰双解堂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文德嗣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不时试探着这位“贵客”的底细。
  这“贵客”自然是前来拜访的“复汉子”官静,眼下这位进士老爷却是一身洋装,穿着燕尾服戴着礼帽,看着比文德嗣还洋派几分。不得不说,这家伙确是生得一副好皮囊,这洋装一上身,那西洋绅士的范儿就出来了。
  官静拱拱手,笑道:“星海先生谬赞了,您才是做大事业的……在下对星科公司也是闻名已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