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469

  虽然大流氓们都在打擦边球,都在钻条约空子,但再怎么说,还是有其限制的,至少大家不能搞得太过分。所以这个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对于吨位和主炮口径的限制,虽然大家都在玩秤,但总归还是有限制的。
  既然吨位和口径有了限制,那么大伙的主要精力就转到了如何在这些限制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军舰的战斗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列强的海军和设计师们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各种脑洞大开的主意,各种奇葩到家的点子,那简直是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在排水量上玩秤只是最基本的手段,如果超个一成二成的大伙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假装没看到,潜规则嘛,大家都这么玩。但是也不能玩得太过分,一般来说超标两成就是极限了,再多就是把别人当傻子了。
  所以要提高战舰的战斗力,仅仅靠玩秤耍花样还是不行,最重要的是就是研发各种新型的子系统。武器、装甲、动力、火控、观瞄乃至生活设施,甚至伙食等等,都是列强们研究的对象。中美英德日这五家,都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研究项目的多少和进度,那得看各自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大家首先开始搞的就是武器系统,主炮口径受限制这没错,但倍径和弹药没限制啊。所以列强们首先就是在这个上面下功夫,目前的大口径主炮主流都是45到50倍径,于是一些国家就开始研究55倍径甚至更高倍径的主炮了。
  另外就是弹药问题,一战的经验让大伙知道,这炮弹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鸦片牛,更是痛定思痛。他们在日德兰的惨败,穿甲弹不给力起码占了一半因素。还有就是火炮强度问题,有人脑洞一开,觉得可以在发射药上下功夫,给大炮“嗑药”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至于诸如装甲、动力、火控、观瞄等等方面,各国也都有自己的算盘和各种脑洞,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不过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改进,就是大家的主力舰艇都全面放弃了燃煤锅炉和煤油混烧锅炉,全都改用燃油锅炉了。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在相同功率下,全燃油锅炉的吨位和空间占用最小,在当前这个压吨位的时代,这一点儿尤其重要,至于带来的其他优势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主力舰全部航空化了,所有列强的战列舰全都搭载了水上飞机,哪怕以前没有设计的,这几年也赶紧补上了。这也是来自一战当中多次海战的经验教训,美国海军在战后经过多次演习,得出一个结论,性能完全一样的战列舰,搭载了水上飞机的比没有飞机的战斗力高30%左右。
  不能随意进行新的大建也是好处的,这就使得大伙能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究上。也正是因为这样,各国都开始对各自的先进技术进行封锁,以前那种“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技术和产品”的好日子也提前结束了。
  现在世界上的国家都很难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用钱买到先进技术和设备了,比如在战前,英国人的军舰上可以装上德国的锅炉,而德国的军舰可以装英国的蒸汽轮机,现在就再也没这种好事了。当然会有这种苦恼的至少都是二流以上的列强,太弱的国家根本没有这个需要,自然没有这种烦恼。不过却有两家例外,那就是刚改名的苏联和日本,英法这对搅屎棍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起到牵制中美和同盟国的作用,对他们算是掏心掏肺了,很多先进技术和设备都向他们开放了。
  得到了英法技术援助的苏日两国,其技术力量比起以前就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日本,其造舰水平拿到世界上已经算是准一流了,仅次于英国,与德法意在一个水平上,在某些方面比如战列舰主炮方面,比美国都强些。不用奇怪,此时的美国生产力确实很恐怖,财大气粗,但在尖端技术上比起老欧洲并没什么优势。至于中国的技术,那是开挂的,就没有必要和这些国家放一起比了,太欺负人了。
  前面说了,潜艇这种东西因为其隐蔽性,是最容易作弊的东西,随便往那个洞库一躲,哪里找得到?就算是要公开露面,也可以用“套牌”的办法去糊弄人。所以在大中型军舰受限的情况下,这种舰艇也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海军假日的这几年里,各国都增大了潜艇技术的投入。除了这玩意儿容易作弊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战争期间,协约国是被二德子的狼群咬得凄凄惨惨的。
  对于这种阴险的东西,曾经被德国狼群狂虐的协约国就算想不重视也不行了,他们又不是傻子。古话说“久病成医”,被德国潜艇搞得死去活来的英法,在战后就对这玩意儿特别上心了。他们除了大力发展常规潜艇之外,还搞了不少脑洞大开的玩意儿出来。
  比如法国的絮科夫级潜艇就提前几年出来了,而且比原时空的还夸张,这是一种排水量5000吨,装备了两门280毫米主炮的巨炮潜艇。当然,这种规格的主炮已经超标了,所以法国佬是秘密建造的。
  英国佬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他们倒没有在主炮口径上超标,他们制造的是一种脑洞大开的母子潜艇。母艇是排水量5000吨的大型远洋潜艇,子艇是以种微型潜艇,排水量只有30吨,可以携带一发鱼雷。母艇可以携带八艘子艇。
  作为潜艇用得最嗨的德国人,当然更不会落后,他们也研发了一种造型奇葩的三体连环潜艇,看起来就像是把三艘潜艇并联到一起。
  当然,各国玩得最溜的舰艇还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船,按照本位面的《华盛顿条约》规定,有两种作战舰艇是不受任何限制,想怎么玩就这么玩。
  第一种是主炮口径不超过105MM(4.1英寸),标排不超过1200吨的军舰。第二种是标排超过了1200吨,但没有超过3000吨,而且主炮口径不超过76MM(3英寸),主炮数量不超过4门,也没有安装鱼雷的军舰。
  第一种就是护卫舰,或者叫“护航驱逐舰”。吃够了潜艇苦头的英法美三家都反对这种舰艇设限制。第二种主要就是指海警或巡逻用船,这种连算成二线舰艇都很勉强的东西自然也必要设限了。
  对于护卫舰,顾名思义,大家基本上都把它定位成反潜舰艇,因为没吨位限制,所以大伙要的是数量,对于质量就没什么要求,只要过得去就好。但是日本例外,他们那个喜欢堆砌武器的“优良传统”,也同样的延续到了护卫舰上面。
  因为“护卫舰”这个词目前在日语当中是指主力舰之外所有作战舰艇的统称,所以没有作为舰艇种类的称呼,这个级别的军舰在日本海军被叫做“二等驱逐舰”。在战后他们设计了一款叫做悲风级的二等驱逐舰,日本人在这款二等驱逐舰上面装了整整10门105毫米主炮(5座双联装),还有若干高炮和鱼雷,搞得像个军火库似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去年的一次训练中遇到一场风暴,结果这四艘看似威风的悲风级全扑街了,它们都在这场不大的风暴中倾覆了。是的,一起出去的其他军舰都没事,就这四艘悲风级翻了白肚皮。这件事情被称为“悲风号事件”,给日本海军造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动荡。
  中国这边的民间舆论得知后,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大家都说:这个名字就没取好,叫啥不好叫“悲风”,结果就悲剧了吧,哇哈哈哈。其他国家的媒体也是差不多的反应。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各国的内行也是把日本同行狠狠嘲笑了一番,说他们连最起码的重心平衡试验都不做。
  其实,这次乌龙事件还真不能怪日本的设计师,这都是军令部瞎指挥造成的,这帮家伙对这种不受限的军舰充满了期待,给舰政本部(日本海军的设计部门)的指标是“与外国的同吨位舰艇能一个打两个”,还要能够对付外国的一等驱逐舰,同时还要能放鱼雷攻击敌方主力舰……
  客观的说,舰政本部的设计师已经尽力了,在满足了这么多要求的情况下,悲风级还能开出港,而不是直接沉到水里去,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各国都在大造护卫舰的风潮下,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在武昌级之后,推出了中国的第二种护卫舰——704型“蓬莱级”。按照“护卫舰用县级城市命名”的规则,该级别名取自山东省的蓬莱县。
  “蓬莱级”的标准排水量如果严格计算的话,应该是1380吨,没错,是超标了,但大家都玩秤,中国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守规矩。这东西还用教吗?太小看我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了。中国也搞出了很多奇葩的减重方法,所以在外国代表团来检查的时候,它的标准排水量只有1170吨,看,一点儿都没超标!
  但“蓬莱级”的主炮却是一点儿没超,使用的主炮是100毫米50倍径高平两用炮,两座双联装炮塔。副炮是两座双联装40毫米高炮,两座双联装20毫米高炮,2挺12毫米高射机枪。有一座三联装600毫米鱼雷发射管。当然,还有对于护卫舰最重要的反潜武器,它装有两座12联装反潜火箭弹发射器,还有两座刺猬弹发射器,以及最大路货的深弹滑轨。
  这一级护卫舰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安装燃气轮机的军舰,它装备两台14兆瓦的燃气轮机,总功率约37500马力,最高航速达到了37节。另外这也是第一种采用双重动力的军舰,即燃电交替动力。
  注意,这不是后世常见的燃柴交替动力,而是极为另类的燃电交替动力。它在高速状态下,是用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再驱动电动机。低速状态时,燃气轮机停车,使用电池组的电力来驱动电动机。
  能够实现这种方式,也是多亏有了铁龙高能电池。有了这种电池,就可以充分利用燃气轮机的优势,在不用全速前进时,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发出的电力一部分供应电动机,一部分就为电池组充电。“蓬莱级”护卫舰装备了50吨铁龙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用20节巡航速度跑上七天七夜,也可以用37节的极速跑上大半天。
  当然,中国军舰上用电设备很多,所以这个数据也是理论数据,实际上用不了这么久,很多电力都会被雷达、声纳、空调之类的设备占用。但即使这样,用巡航速度跑上五天还是问题不大。这才是真正的颠覆性的进步。
  纯电动机的优势实在太强了,什么环保、能量损耗小之类的优点就不用多说了,单单是一个噪声低,就是一个极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反潜舰艇来说。对于反潜声纳来说,当然是自身的噪音越低越好,柴油机的噪音还是太大了些。而且因为潜艇在海上航行时,也是使用柴油机,这就很容易误判。
  中国海军在进行海试时,就发现在使用同一种声纳的条件下,“蓬莱级”的反潜能力至少比武昌级高一倍。在看到铁龙电池上舰的好处后,中国的几个舰艇设计院都对自己的舰艇进行大改,把以后的舰艇动力全都换成了燃电交替动力。
第447章
新飞机
  共和2765年(西元1924年)1月11日,成飞。
  在1923年的“小光棍节”,文德嗣来到了成都飞机公司,视察新型飞机的研制工作。此时,他在成飞高层的陪同下,正在参观一架新飞机。
  这是一架土黄色涂装的飞机,文德嗣记得在原时空的大图朝,武器的涂装就以丑陋难看著称,经常被军迷群众吐糟为土鳖气十足,认为还不如把涂装设计外包给广告公司。军迷们一致认为:“大图的涂装设计”与“大英的外形设计”为全球最丑的两样东西,两者并驾齐驱,排名不分先后。
  因为武器这种东西除了打仗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用来装B显摆的。外形漂亮,颜值爆表,涂装华丽的武器是很有逼格的,对于国民士气提升很有帮助,就连对官兵士气也有正面影响。就好像英国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凭良心说,它的性能是相当不错的,但就是因为造型太丑,颜值太低,导致皇家海军很多官兵宁愿去老式军舰服役,也不愿意去纳尔逊级服役。他们声称:在纳尔逊级服役,就好像是在开货船,完全没有开战列舰的感觉。
  其实中国的武器因为脑洞没有鸦片牛大,所以颜值外形都不算太差,就是涂装太挫了,而这个改起来是最容易的。所以本位面的中国,对于涂装就很上心了,所有的武器涂装都是由专业的美术师设计。
  土黄色这种颜色是很显逼格的,无论什么武器只要把土黄色一上,感觉立马就高大上了。不过,最显逼格的还是灰黑色涂装,有人曾经用图朝的几种飞机PS过,在那种骚包的涂装下,哪怕是最老的强五都顿时有了“大东亚决战兵器”的范了。
  这架飞机的单发战斗机,它的发动机就安置于紧贴飞行员后面的机身中。进气口位于机身,紧靠机翼根部前端,尾气从机身的最后面排出。紧贴机身侧面有导流槽,这个导流槽用于防止空气在进气口内部分离。机翼前缘下表面也有一个“俯冲-恢复”副翼,裂开的机翼后缘用于在低速时提供升力。
  这架飞机外形看起来有些类似原时空的F-80战斗机的早期型号,它的座舱下面写了一行字:“1022工程验证机5号”。没错,这是五号机,前面几架分别拿去做静力实验、机体强度实验等其他项目的实验去了。
  “……它的座舱是增压座舱,并且装有空调,还装备了弹射座椅。文总,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第四代铁龙电池,哦,现在应该叫铜龙电池了……”成飞总经理刘兴元在旁边向文德嗣介绍道:“自从有了铜龙电池,微波助燃系统的技术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的新型航发进度加快了很多。采用了微波助燃系统之后,新型航发的功率可以提升15%,燃料耗费下降20%……”
  现在中国的高能电池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各方面性能都有了大幅度增长,最高级的一等品是能量密度为3000瓦时/公斤,功率密度6千瓦/公斤,充放电次数为3500次,产量比例为35%。中级的二等品是能量密度为2400瓦时/公斤,功率密度4千瓦/公斤,充放电次数为2800次,产量比例为45%。低级的三等品是能量密度为1800瓦时/公斤,功率密度3千瓦/公斤,充放电次数为2000次,产量比例为20%。
  于是文总大笔一挥,将其命名为铜龙电池。
  “它用的航发是哪一种?”文德嗣接着问道。
  “是WP-Z-02型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2000公斤,使用寿命300小时……”刘兴元答道。
  附带一提,中国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项目研究的发动机大部分都是轴流式的,辐流式(离心式)发动机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重点,只是作为技术储备。虽然后者比较简单易行,但既然前者才是主流,并且现在刚刚打完了一战,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没有战争压力又有充分时间,自然选择主流的道路,省的白花钱作白功。
  “武器系统呢?”
  “2门20毫米航炮和4挺12毫米机枪……”
  文德嗣围着这架飞机转了一圈,对众人说道:“那么,现在可以开始首飞了吧……”
  “文总,我们已经做过了起飞前检查,随时可以起飞……”
  ……
  当文德嗣他们走进指挥塔后,试飞员也坐进了驾驶室。十分钟后,五号机的发动机启动了,它在跑道上慢慢加速,尾部喷气口喷出了橘红色的火焰,飞机越来越快,当它滑跑到600米左右的距离,速度已经达到300公里,这时它展开了副翼和襟翼,机头一翘,就呼啸着冲上天空。
  在另一条跑道上,一架伴飞的活塞式飞机也跟着起飞了。
  “这一架活塞式飞机就是你们现在研制的1011型战斗机吧?”文德嗣问道。
  “是的,文总。这是1011型战斗机,目前已经试飞多次,非常成功。发动机功率1800千瓦,最高时速达到680公里以上……”刘兴元笑着解释:“不过,我们说了不算,还得经过军队验收。它的竞争对手是鄂飞和广飞的新型战斗机。”
  喷气式飞机现在还处于验证阶段,就算试飞成功,要正式装备部队也起码还要等好几年,毕竟现在没有战争压力,以科社党一贯作风,没有成熟型号是不会大量装备的。所以在这期间还需要活塞式战斗机进行过渡。
  目前中国的活塞式发动机无论是液冷还是气冷,都达到1800千瓦(2413马力)以上。而且中国现在的飞机设计吸取了“历史教训”,都是围绕发动机为核心进行飞机设计,而不是反过来先设计好飞机,然后再来设计发动机。这就省了很多麻烦,并且提高了发动机的通用性,以及减轻了后勤压力。所以现在中国的飞机虽然种类繁多,但发动机也就那么几种。
  “像个长翅膀的大奶瓶……”文德嗣看着那架圆滚滚、胖乎乎的1011型战斗机,就不禁想起了儿女小时候用的奶瓶,忍不住笑着说道。
  刘兴元脸皮一红,连忙解释道:“文总,它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十分笨重。但由于它采用了新的气冷式发动机和专门的涡轮增压系统、发动机注水等技术,使它不但火力强劲,而且高空机动性和俯冲性能都比较突出。最重要的是,它的机身坚固,座舱、发动机和油箱都有装甲保护,生存能力极强。我们做过破坏性试验,它挨上几十发12毫米机枪子弹后,甚至机翼被打掉一块,仍可以安然返航,这是任何一种现役战斗机都做不到的……”
  刘总忍不住捏了把汗,现在成飞、鄂飞和广飞这三家航空公司,为了争夺下一种主力战机,那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竞争十分激烈。因为三家使用的都是相同级别的发动机,大伙的设计水平也差不多,所以鄂飞和广飞的两款飞机性能也丝毫不差,三家现在是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虽然文德嗣一般不会插手军队的武器选型,但如果他说句话的话,那军队也不可能不听的。
  好在文德嗣现在只是笑了笑,没有继续说“奶瓶战斗机”了。
  这时,那架实验喷气机在“大奶瓶”的陪同下在机场上空绕了好几圈,随后它开始加速向北方飞去。
  一开始“大奶瓶”还能跟在后面,十分钟之后,就被喷气机远远的甩在身后吃灰了。即使它把速度开到最大,也是望尘莫及。
  测速雷达很快测出了它的速度。“最大时速950公里……”其实那个看起来蠢萌蠢萌的“大奶瓶”速度也一点儿不慢,最大时速竟然达到了690公里,这在活塞式飞机中已经很给力了。但不幸是比较出来的,和旁边的喷气机一比,它这个速度就不行了。
  半小时后,两架飞机先后降落了下来,飞机还没停稳,机场里面就响起热烈的欢呼。
  在之后的总结会上,文德嗣说道:“这款飞机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发动机的寿命还是短了点,如果是战争时期这个寿命还能接受,但如果是和平时期,300小时就有些偏低了。”
  在战时快速消耗的情况下,战机用不了很久就会损失,平均寿命是很短的,比如在原时空的二战,在最激烈的时候,不要说用不到300小时,战斗机的平均寿命甚至不会超过100小时,所以发动机与机体寿命都是可以容许下调,以降低成本的。不过在平时,这样频繁更换发动机的飞机就显得操作成本太高了,更不要说喷气式发动机要比活塞式发动机贵得多了。
  旁边的发动机公司领导急了,连忙说道:“文总,这款发动机只是试验型号,我们正在开发的下一代喷气发动机,将采用单晶叶片,使用寿命绝对可以达到1000小时以上……”
  ……
  视察完成飞之后,文德嗣乘上他的国家元首专用飞艇,飞往新疆视察那些关键性黑科技的进展情况。途中有一个中队的战斗机护卫,还有另两条飞艇随伴支援。
  作为头号空军强国,文总专用的飞艇自然也是“空中行宫”级别的豪华氦气飞艇,不过那艘空中行宫是200吨级的巨型飞艇,主要是出国显摆用的,因为太大了,不是专用飞艇场根本停不了。所以在国内他主要用的是一艘较小的飞艇,说小,那也是相对而言,这也是一艘40吨级的大型飞艇。
  这条飞艇是新型软式飞艇,不会有暴风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这艘飞艇也同样有豪华的装饰和完善的功能,并且宽敞、平稳与安静,搭乘起来和飞机完全不同。不虽然载重量只有40吨,但用来作要人搭乘的豪华飞艇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并且在安全性上比飞机高的多。实际上,正是因为它的平稳、安静与安全性,因此文总出行一般都搭乘这款飞艇,反而比较少搭乘飞机。
  现在他们的目的是新疆罗布泊附近。没错,就是共和国的核物理研究基地。
  当天晚上,他们顺利到达罗布泊基地。中国目前主要有两个核研究基地,最早的是1911年建成的贺兰山,然后就是眼下这个与1918年建成的罗布泊基地。贺兰山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以核电站和核原料提取为主,以及核物理的基础研究。罗布泊基地的主要任务就是各种核武器了。
  得益于后世的众多资料,中国的核计划目标非常明确,并且途径与主要方式都已经确定。各种科技树和路线图也制订得非常科学合理,都是最优化的路线,没有任何弯路。经过这十三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在核技术上已经有极大的突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