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469

  首先是核电站,核能利用才是中国核计划的主要目的,核武器只是其中的副产品,这也是与原时空的那些核计划完全不同的地方。中国的核电站,就是跳过原时空的一代和二代反应堆,直接上到了第三代。不过,即使是第三代反应堆在文总眼里也只是试验性质的东西,仍然是不能用于商业运营。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核反应堆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现在中国已经建成了六个第四代反应堆,分别用于六种类型的反应堆研究。目前,性能最理想的是气冷式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这个核电站就在罗布泊基地。
  得益于这些年来的众多“志愿者”的“热心协助”,中国的核反应堆的安全性都十分完善,意外事故姑且不论,至少平时操作完全没有什么辐射对人员污染的问题。
  在核电站的中控室里,一位科学家对着文德嗣侃侃而言:“文总,这就是我们的气冷式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个科学家叫李天夜,今年刚满三十岁,是本位面土著科学家中脱颖而出的天才核物理学家。他没有留学经历,是从西南理工大学毕业的“纯正土特产”。这位李天夜在核物理方面天赋极高,现在已经是核物理项目的重要人物,目前他是这座核电站的总工程师。
第448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
  “很好,李总,你就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座核电站吧……”文德嗣笑着说道。
  “文总,我们面前这座反应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不过前两代都只是存在于图纸上,因为根据我们的多次模拟试验,发现它们的安全性很低,因此没有进行实际建造。这必须感谢计算机所的同事,他们制造的计算机和编制的各种软件,为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帮助。否则我们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人力和物力去一件件的测试。”
  李天夜没有先提自己的本行,倒是先把计算机所赞美了一番。当然他说的也是实情,计算机对于科研的帮助怎么夸奖都不为过。别的不用说,单单是一个计算能力,就能爆了人力多少倍啊。在拥有强大的计算优势下,设计、测试、修改设计、再测试等的系统发展循环速度要高的多,因此中国的技术发展速度要远比欧美快的多。更不用说,还有那些后世的资料。
  不过呢,现在计算机还是属于黑科技,是高度保密的产品,除了军队、政府机关和研究机构中的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还不能接触这种高科技产品,因此还不能向后世那样家家户户都有,所以在很多领域还是不能直接利用这个计算机上的优势。
  不过,这也并不是没有办法,1922年中国就把电子管计算机拿出来了,还在新闻联播上公布了一条“我国成功研发了电子计算机”的消息,呃,谁敢说电子管计算机不是电子计算机?此外,还让一群专家在学术界造势,拿出了一批涉及计算机原理的论文。
  随后,中国政府就抽调了一批计算机,在各个省会和大城市建立起了计算中心,统一对外提供计算服务。也就是说,具备使用资格的公司、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先提出申请,然后给出公式、参数,流程等。然后由计算中心安排小组加以编程计算,再把计算结果交给申请者。
  当然对外宣传的是使用了“电子管计算机”,以此名号掩人耳目。因此申请者只知道计算中心有电子管计算机,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提供服务,但是并不知道背后的真实情况,其实为他们服务的至少已经是第四代计算机了。
  其实这种用计算中心向公众服务的做法也不是很稀奇。在原时空中的60~80年代,PC还没出现时,需要进行计算的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申请使用大型主机的。文德嗣不过把它提前了40年而已。
  因为计算机这种东西实在太有用了,要用的地方太多了,所以目前中国的计算机虽然并不算普及,但是使用的人数也不算算少,就算没有十万人,八万人总是有的,所以肯定是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不漏出去。
  既然如此,还不如索性选择性的公开。要知道,最好的隐藏手段并不是完全保密一点儿不露,因为这不现实,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性透露一些东西,然后半真半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误导对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甚至非常积极的拐到另一条路上去,这才是王道。
  没错,和上次的飞艇致胜论一样,这次中国公布的关于计算机的那些东西,也是同样的贯彻了“往沟里带人”的优良传统。那些理论完全没有问题,都是真的,如果谁要是真的按照那些理论研究下去,也确实可以制造出电子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也确实可以用,就是成本和性能非常的感人而已。呃,谁敢说电子管计算机不是电子计算机?
  而且,文德嗣还不怀好意的让专家们推出了几篇“电子管小型化”的论文,用充足的论据表达除了“电子管小型化”的巨大作用,描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当然这些理论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其实在这个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很多理论都已经是大路货了。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历史,在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就会造出了世界上首台模拟式计算机(大型微分分析仪)。所谓模拟式,指的是它利用齿轮转动的角度来模拟计算结果,与莱布尼茨乘法器的原理类似,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计算机。1944年诞生的那个ENIAC是第一代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也是后世电脑的祖先。
  不过由于文德嗣造成的蝴蝶效应,本位面的科技发展比原时空更快了,计算机的发展如此。前面说了,早在还没建国那会儿,全球头号“自干五马克”就卖了一批计算射击诸元的“电动机械计算机”给德国人,后来又卖了一批军舰用的“电动机械计算机”。后来中国有“新型计算机”的事情也被美国人知道了,他们也买了一批回去。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反正在1922年美国人就把模拟式计算机搞出来了,比原时空提前了八年。而德国人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成品也即将问世。
  但是这次的发明者却不是历史上的那位布什同学,而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师。那位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布什同学已经成了“猪队友计划”的“牺牲品”,被某位好基友引到另一条路上去了,成了他本家的同行。目前他已经是美国小有名气的石油商人,新兴的百万富豪,靠着在安哥拉找到的油田,赚得盆满钵满,数钱数得手抽筋,比原时空的他有钱多了,身家起码多了几十倍。
  美国人这次却是白费力气了,他们的模拟式计算机刚刚出来不到一个月,中国就公布了发明了电子计算机的消息,这让美国人万分郁闷之余,又感到豁然开朗,哟,原来计算机还可以这么玩啊!我怎么没想到。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文德嗣选择这个时间点放出这条消息,也是有考虑的。因为“往沟里带人”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变数太多,说不定人家就拐回正确道路上了。太晚了也不行,人家基础太好的话,就不会被忽悠住了。而模拟式计算机正好是数字式计算机的前置科技,这个时间点刚刚好。
  消息传出后,不但学术界大哗,各大列强政府也眼红了,只要智商正常的政府,都能看出计算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政府的统计和预算工作就能省多少时间和人力啊。他们纷纷上门求购,却都被拒绝了。
  想买电子管计算机的实物?不好意思,这是我国的高级机密,最高科技成果,绝对是不卖的!好吧,真实原因是,中国一共就只造了四台电子管计算机,都是用来展示和显摆用的,汉京、武汉、上海和内江各一台。至于计算中心里面的那些电子管计算机,咳咳,都是只有壳子的样子货而已。
  不过对于各个列强来说,中国不卖也没什么,这种事情换了他们也同样如此。不过中国人都搞得出来的东西,难道我冷艳高贵的大X国知道了原理还研究不出来吗?不就是电子计算机吗,相关理论在19世纪就有了,有啥了不起?
  现在各国专家们都以饱满的激情,一头扎进了这两个大坑里,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爬出来,就不好说了,因为这些东西可不像“飞艇致胜论”那样容易被揭破。反正原时空的苏联,就是在“电子管小型化”这个大坑里蹲了几十年也没爬出来。
  至于那些使用者漏出去的情报会不会让列强们产生怀疑,这也完全不用担心。首先国内的这些计算机平时都是锁住了机箱,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还有监控摄像头和警卫。使用者们别说看不到里面的结构和零部件,就算看到了,大多数人也搞不清楚里面是些什么东西,隔行如隔山啊。
  再说,他们就算把零件的外形泄露了,外国也不可能明白这是啥东西,他们现在掌握的电子知识是不可能知道什么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也没有这个概念。
  至于显示屏、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等外设,以及软件等等东西,那是更加不用担心了。中国用来展示的那几台电子管计算机就全都是带了外设的,虽然按照中国提供的那些理论,要开发出适合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这些外设也不是不可以,但这个要实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那些信号转换装置就够他们抓瞎了。
  简单点说就是按照中国给他们挖的坑,如果要做出这些外设的话,大概就需要和计算机主机差不多大的信号转换装置,计算机的体积会比历史上的那台ENIAC还要大一半。更不用说那些应用软件了,就算他们真的搞出来了,只要一想到“在电子管计算机编应用软件”,这画面就美得不敢看了。
  至于他们会不会幡然醒悟,这种问题文总从来不会考虑,反正这种事情是坑死一个算一个。
  ……
  在狠狠夸奖了计算机领域的同事之后,李天夜开始像文德嗣介绍起眼前的新型核电站。
  “文总,我们真正投入实际验证的是第三代反应堆,准确的说是,压水式反应堆,第一个反应堆在1917年10月启动,一直安全运行到现在,中间没有出过任何一起事故,证明了第三代反应堆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不是有更好的第四代反应堆,其实第三代反应堆也完全可以投入商业化运营。”
  “嗯,这是当然的。但是我们中国要做就做最好的,现在我们不缺燃料,也不缺能源,那么就有足够时间去完善他。裂变式核电站与传统式电站有根本性的不同,所以要慎重再慎重,安全性越高越好。”文德嗣点点头,说道。
  “文总说得对。第三代反应堆虽然也可以投入商业化运营,但它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您曾经提到过的,乏燃料处理问题。”李天夜的双眼包含着崇敬。
  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以前虽然也觉得文德嗣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领袖,但也仅此而已,他是绝对不相信那几个新教派和民间流传的那些关于文总的“神话传说”,但是自从进入了黑科技研究部门之后,他的三观被颠覆了。
  当他进入黑科技研究部门之后,就可以经常和文总近距离接触了,这和以前只能在广播、电视上的接触完全不同。作为一个大国领袖,文总居然会经常抽时间到这些黑科技研究部门视察和指导,期间也会和他们这些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座谈会、交流会什么的经常都在开。
  然后李天夜同学就很惊讶的发现,原来那些欢迎词上写的那个“指导工作”,还真不是场面话。文总在科技领域有着惊人的造诣,有很多他们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文总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关键,有些还能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最起码也能给他们指出方向,让他们不至于走弯路。而且还能提出很多他们事先想不到的东西,就比如这个“乏燃料处理问题”,就是文总在一次核工业口的座谈会上提出的,而在之前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
  最让李天夜吃惊的是,文总可不是仅仅精通核工业,到了他这个位置,能接触到的机密信息比民间多得多。然后他就发现,被文总“指导工作”的项目多得数不胜数,涵盖了包括生物、农业、机械、电子、化工等等各个领域,还全是那些高精尖的黑科技。
  天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天才呢?难道真的有五百年一出的圣人吗?这个世界上果然是有那种让人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妖孽。
  想到这里,他连忙想到自己还有给老大介绍工作,顿了顿就说道:“第三代反应堆是热中子堆,或称慢中子堆,主要利用铀-235作为裂变燃料,而铀-235在天然铀当中只占的0.7%左右。对热中子堆来说,烧一次只能烧掉核燃料的0.45%左右,剩下的99%都是烧不掉的乏燃料,其中主要是铀-238。这不但是极大浪费,而且乏燃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和毒性,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第449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中)
  目前中国已有10座核电反应堆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其中三代堆有4台,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各一台,这也是四种主流的三代反应堆。四代堆共有六台,包括三种快中子反应堆系统和三种热中子反应堆系统,即钠冷快堆、铅合金冷却快堆、气冷快堆、超高温堆、超临界水冷堆和熔盐堆各一台。
  不过,这十台反应堆全是不一样的类型,从这个布置就能看出,这些个反应堆全都是试验性质的,主要是用来给研究人员们刷经验的,以及作为技术储备。当然,这些核电站在进行各种试验的同时,也承担了为整个基地以及附近地区提供电力的任务。
  这个反应堆数量已经不少了,比起20世纪末的图朝还多,能在十三年里建成10座反应堆,除了那些完善的后世资料之外,成本超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此时的铀矿超级便宜,人工成本也非常低,文明学校的学生和劳改犯们都是不需要给工资的。
  另外嘛,就是有钱任性。中国在一战里可是赚饱了,不但同时向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头狂卖军火和物资,还自己下场“打金”。中国潜艇部队在大西洋上大肆猎杀鸦片牛的运金船队,光是这一项,就有2822吨黄金和53450吨白银进账。这笔横财除了分给海军五分之一作为特别经费,其余部门都是人人有份,个个不落空,其中科研部门和教育部门拿得最多,黑科技这块就分到了10%,是除了海军之外最多的。
  有了这笔横财,在加上其他的财政拨款,科学院和工程院自然财大气粗,既然有这么多类型,又各有优势,那就十种一起上好了!咱们慢慢的玩,慢慢的选。有钱,就是任性!
  六台四代堆最晚的也已经建成了半年以上,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观察,气冷快堆脱颖而出,它的各方面性能都很强,结构最简单,最关键的是它的结构具有固有安全特性,即使在最严重事故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堆芯融化等传统风险。
  “文总,到目前为止,六台四代堆运行情况良好。比起三代堆,这些新式系统在永续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抑制核扩散与物理防护上都有了重大的改善。按照我们核工业部的计划,会再对这六台反应堆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和观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就会正式定型,进行商业化推广。”陪同文总的核工业部部长薛鼎在旁边介绍起来。
  因为核工业的特殊性,所以中国把相关的事务都划给了核工业部这个新成立的机构统一管理,该部全权负责从铀矿开采、提炼到核电站的相关产业统筹和管理,以及核物理方面的研究管理工作。该部由国务院直辖,同时在业务上也受中央军委指导。
  “按照现有的数据,我们主要选择的是两种作为主要推广项目,气冷快堆和超高温堆。气冷快堆的性价比最高,它能实现燃料增值,而且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特性。其次是超临界水反应堆,这是热堆,这种堆型除了发电之外,还可以制取钚-239或大量产氦。我们准备把这两种配合使用……”薛鼎说道。
  比起第三代反应堆,第四代反应堆无论在安全性还是热效率上肯定都高得多,但同是第四代反应堆,性能也还是有差别。比起热堆,快堆的优势大多了,最大优势就是它的核燃料能“增值”,准确的说,它是可以把正常情况下不能进行裂变反应的铀-238当燃料。
  它在运行时一方面消耗裂变燃料(铀-235或钚-239等),同时又生产出裂变燃料(钚-239等)。而且产出大于消耗,真正消耗的是在热中子反应堆中不能利用的、且在天然铀中占99.2%以上的铀-238,铀-238吸收中子后变成钚-239。在快堆中,裂变燃料越烧越多,得到了增殖,所以快堆的全名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由于它是增殖堆,裂变燃料实际不消耗,真正消耗的是铀-238,所以只有铀-238消耗完了,才会停止循环。理论上,快堆能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100%,但考虑到加工、处理中的损耗,一般来说可以达到80%~90%的利用率,是压水堆燃料一次通过的利用率的160~200倍。利用率提高了,贫铀矿也有开采价值。这样一来,从世界范围讲,铀资源的可采量将提高上千倍。
  按照核工业部的计划,是准备将快堆和热堆配合使用。最早的超高温热堆只能产氢,而目前使用的这种是21世纪末期的改进型,就可以产氦,这种反应堆主要是用来制取钚-239或氦气。因为现在中国大力发展飞艇,对于氦气的需求量很大,而地球上氦气资源90%都在美国地盘上,虽然现在中美关系良好,而且大多数氦气资源都被天顶星财团控制,但狡兔三窟才是王道,原料的来源最好多样化。另外,钚-239也是重要的核原料。
  氦气虽然重要,但铀矿资源也很重要啊,所以也不能全部搞成热堆,两者配合才是最好的。如果把快堆也建立起来,就可以将热堆运行后产生的工业钚,以及热堆不能烧的铀-238作为快堆的燃料,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另外说到铀矿,就顺便提一下目前的情况。这十几年来,经过的从世界各地的连挖带采,中国现在已经囤积了260万吨左右的铀矿石。原本的计划是在十年内收集400万吨铀矿,而目前只完成了原定计划的七成不到,这让文总很是郁闷了一番。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本位面一战延续的时间太长了,搞得很多铀矿产地的生产都受了很大影响,现在南非那边都没还没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呢。
  目前收集到的这些铀矿大部分出自加拿大、澳洲与南非。这三国的铀矿估计被他搜刮了近六成以上,但因为一战的原因,这三个国家为了帮助牛老大,国内生产都大受影响。特别是南非,因为闹独立,铀矿的生产锐减到战前的十分之一,到现在都还没恢复元气。而加拿大和澳洲虽然在战后恢复了生产,但因为大量的人员伤亡,其产量也无法让文总满意。
  于是在战后这两年来,文总一方面通过和英国的协议,到澳洲和加拿大购买矿山,并从国内派遣人员过去开采(主要是劳改犯和文明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就将铀矿的采购主力转向了美国、欧洲、中非与西南非,最近又加上了停止了红白歌会的苏联和白俄。
  令他惊喜的是美国果然工业基础深厚,采矿动作甚快。也许是因为战后经济下滑的原因,他只是稍稍提高了采购价格,美国人就拼命的四处探矿采矿并出售给他,三年内他已经从美国买到了接近50万吨的铀矿,美国矿工的效率当真是高昂之至。
  这样下来,估计再花个四五年左右就可以把美国境内的易开采铀矿搜刮得差不多了。当然这是指美国本土的,美国的西非三州以及他们的西非三小弟,也有不少铀矿,这些铀矿就不是几年内能挖完的了。因为这些地方太落后了,工业水平太低,除非大规模投入,否则产量根本上不去。
  欧洲的动作就比较慢了,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欧洲铀矿储量较小较为分散的缘故。而中非与西南非那边,因为开发程度比较低,所以速度也比较慢。苏联和白俄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劳动力不足,效率也不是那么高,白俄这边还好,都快成中国的傀儡国了,人不够没关系,中国直接派人过去挖就是。但是红毛熊那边就麻烦一些,他们可不愿意让中国这边的人大量进入。
  文德嗣预计大概还有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安全时间可以让他继续满世界搜刮铀矿,以及其他资源。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肯定会发生的,到时候海外资源就有很多无法保障供应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本位面的一战可以烂尾了的,一场没有输赢的战争,无论哪一方都是不满意的。
  再加上一战结下的大仇,如果不分出个胜负,估计大伙心里都不会平衡。不做过一场是不可能的。按照现在的发展来说,等到双方舔好伤口,估计要十年以上,加上战争装备也起码要五年。也就是说,至少还有十五年的和平时光。当然,这个和平只是相对世界大战而言,小冲突就不用说了,一直就没断过。比如非洲和印度这些地区的人民,为了争取独立自由,一直在于万恶的殖民主义者进行着可歌可泣的斗争。
  不过二战的具体爆发时间,就不好估算了,因为本位面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了,原时空带过来的那些关于社会方面的历史资料几乎全都作废了。而且战争的导火索往往是一些小事,所以真的很难估计。
  但再怎么看,也至少还有十五年的时间来搜刮。根据目前的采购速度,在这期间他应该是有机会收集到九成以上的海外铀矿。当然,这只是指地表浅层的易开采铀矿而已。根据星科公司的资料记载,全地球易开采铀矿的储量大约是800万吨左右,但可开采的全部实存铀矿却是在6000万吨左右。所以即使他买完所有易开采铀矿,欧美列强真要穷搜世界还是可以挖出不少铀矿的,当然这开发成本与所需要的技术就高了。
  此外,人革联小弟们地盘上的铀矿虽然都不算多,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自然也全部包给大哥了。最后不用说的是,中国境内的铀矿自然是一律禁止出口,甚至现在都还没有进行开采。
  ……
  共和2765年(西元1924年)1月1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3505基地。
  3505基地位于新疆省渠犁市(名字取自秦汉时期的渠犁国,辖区范围相当于图朝的巴音郭楞州)且末县西北100公里左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
  这座基地建于1916年1月,1919年8月正式建成启用。没错,这里就是中国的核武器实验基地。虽然它在名义是罗布泊基地的一部分,但两者隔着几百公里的距离,所以如果谁要去罗布泊附近找它的话,那是打死都找不到的。
  要在沙漠中间搞建设,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单单是那条公路就花了不少的力气。所以这座基地虽然不算大,却足足搞了三年半,要知道,首都汉京的建设也不过才用了四年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