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469

  “先给我们也是应该的,我们日本是人革联的重要骨干,白露他们当然要排在后面。”旁边的投弹手广井说道。“大队长,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爆击机了吧?”
  “嗯,当然是最先进的,除了中国。他们如果没有更好的重爆,是不会把秃鹫卖给我们的。”藤野少佐倒是比较冷静,他虽然不知道中国的新重爆是什么样子,但是以中国一贯的作风来分析,如果他们没有更好的重爆,是不可能把轰-7出口的。
  “是啊,中国的航空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机长前田少尉感叹道:“有了这款飞机,我们就可以对米国鬼畜的本土进行越洋爆击了……”
  “你说什么胡话呢?单程爆击还差不多,除非我们部署在南美……”
  “米国本土的位置太好了,两边都是辽阔的大洋,真的很难打到他们……”
  众人开始聊起来,内容都是如何打美国。这不奇怪,因为两国这段时间为了南非问题,双方关系可以说是直线下降,两国都在边境布下了重兵,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
  只不过呢,两边也没有真打的意思,美国的仙人掌同志现在是专心专意的发战争财,可没想把自己也陷进去。要知道,他前些年搞新政,可是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呢,和日本打起来了,那不是便宜别人吗?这种傻事加纳同志是不会干的。
  而日本也不想打,他们现在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搬迁工作——国家搬迁,这么大的工程已经让大佬们死了好多脑细胞,哪有心情打仗啊。再说,在文总现在还没明确表示支持的情况下,北一辉同志也没把握打赢美国。所以现在双方做得最多的,除了嘴炮还是嘴炮。
  这时,通讯官田中突然说道:“少佐,高町司令长官要和你通话……”
  藤野连忙拿起通话器:“报告高町长官,我是藤野……”
  “藤野,你们的飞机上携带了炸弹吗?燃油还有多少?”耳机里传来了藤野熟悉的声音,这是日本人民空军司令长官高町士郎大将。
  “有的,高町长官。中国同志在移交飞机的时候,给了一批赠品,其中就有我们现在飞机上携带的八枚500公斤级制导滑翔炸弹,采用红外和电视双重制导。我是从中国红海基地起飞的,燃油大约还有三分之一,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和高度,还可以航行2000公里左右。”
  “很好!你现在立即改变航向,到摩杉海峡南部,具体位置是东经XX度X分X秒,南纬XX度X分X秒……”高町士郎顿了顿,说道:“现在我们的海军同志正在和米国舰队对峙,你们立即赶去支援。注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和投弹。”
  “遵命,高町长官。我们立即去支援海军同志。”
  藤野立刻把通话器拨到大队频道,向各机组发令:“各位,高町长官命令我们立即去支援海军,现在我们立即改变航线,目标东经XX度X分X秒,南纬XX度X分X秒。注意,把500公斤级制导滑翔炸弹准备好,但是没有命令不准攻击!”
  在空军司令部的指挥中心,高町士郎挂上了通话器,把注意力放在面前的屏幕上。此时,屏幕上正显示着双方的势态,代表美军舰艇的蓝色光标正和代表日军舰艇的红色光标对峙着,周围还有一些快速移动的红蓝光点,那是双方的飞机。而在海峡北方,刚才他亲自下令的第一重爆大队正在改变航向。
  这时,一个参谋走过来说道:“长官阁下,海军部的丰田部长来电,希望我们空军再派遣两个联队的战斗机……”
  高町士郎点点头:“嗯,可以,看来海航的人压不住场子了。就把刚换装的第12联队和第13联队派过去吧……”
  高町士郎在原时空是个不存在的人物,因为他派到日本的生化人,原时空当然不存在了。高町士郎很早就加入了日本科社党,1912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航空兵科,进入了旧日本的陆航服役,是真正的自己人。期间参加过一战,在欧洲和同盟国飞行员较量过,取得了28架战果,是日本陆航的著名王牌。到了日本革命时,他已经成为航空兵中佐。
  日本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新政府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就从陆海军中抽出了一部分人员,并从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里选拨了一部分新人,在1924年12月组建了日本人民空军。从此,日本军队成为陆海空三军鼎足而立的势态。
  空军是日本科社党的亲儿子,当然要自己人上去,原来的旧军队将领都不适合掌握这支全新的军队,于是高町士郎这位日本科社党元老就开始坐直升飞机了,当年就被越级晋升为少将,任命为空军参谋总长,完全架空了名义上的司令长官小笠原数夫,掌握了实权。1930年,小笠原数夫被调任空军部长,高町士郎就顺理成章的接任空军司令长官一职。
  ……
  摩杉海峡南部。
  日本空军的第一重爆大队正在全速赶往事发地点。
  藤野从飞机的舷窗向外看去,只见云海茫茫,像大海涌起的千层波浪。连绵起伏的云山絮岭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金色的阳光把这些银色的山峦和楼台勾出了鲜明的轮廓。云层低低地停留在机舱的下方,好像无数雪丘组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荒原。高空则是另一番景象,明净而清澈,仿佛蓝色苍穹之上只有无边无际的空虚。
  这样的景色实在是非常的赏心悦目,藤野觉得自己怎么也看不腻。不过现在不是看风景的时候,他命令道:“降低高度,到云层下方去!这里的云层太密集了,什么也看不到……”
  “少佐,秃鹫上是有电探的,我们可以用电探侦测到米国舰队……”雷达官兴冲冲的说道。他在用过中国的雷达后,就觉得日本的那些个雷达都可以扔了。
  “八嘎!我知道秃鹫上有电探,我是说米国人看不到我们!”藤野瞪了这个笨蛋一眼,说道:“我们现在不是去打仗,是去炫耀武力的!如果对方看不到我们,怎么炫耀武力?”
  “哈伊,少佐……”雷达官这才回过味来。
  很快,第一重爆大队以小角度俯冲,从云层中冲了下来。
  “发现目标了,少佐。方位112,距离136,海面数量超过40,空中目标超过100……”雷达官连忙报告。
  藤野把脸凑到指挥官观测镜前面。放眼望去,只见下方的大海苍苍茫茫,无边无际,湛蓝的海面从机舱下方一直向前延伸着,和天空接在了一起。在那海天相连处,有着几十艘甲虫大小的船只,在明丽的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光辉。
  这时,一队同样涂着旭日徽记的飞机从斜刺里窜了出来。
  对方的飞行员明显楞了一下,他们从来就不知道日本有这种飞机。好一会儿通话器才传来一阵日语:“请问贵方是空军的机群吗?”
  “是的,我们是日本人民空军第一重爆大队,奉命赶来支援……”藤野回答道。他一眼就认出,这是日本海航的九六舰战。当然,本位面的九六舰战也和原时空的同名产品完全不同,它们的样子更像是原时空的“烈风”,但还要更大一圈,机体也更具流线型,武器也更强大。嗯,差不多可以看成是“烈风”的强化版本。
  这种飞机也是日本人利用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自己攒出来的,不过别说,这种“兼容机”性能还挺不错的,比起欧美的飞机并不落下风,甚至还有胜出。
  在这一队九六舰战的引导下,第一重爆大队很快来到舰队上空。
  只见下面美日的舰队一字排开,就这么面对面的对峙着,就好像两帮社团分子在站街一样。日本舰队这边的“带头大哥”自然是战列中间的两艘大和级战列舰。
  “哇,是大和号和武藏号!”投弹手广井激动的叫起来。“还有纪伊号和尾张号,伊势、加贺、长门也在……哇,我们的20艘主力舰全都到了!还有8艘正规空母,我看看,是翔鹤、瑞鹤、飞鹤、云鹤,还有大凤、祥凤、瑞凤、赤凤……海军主力全到了……”
  藤野却黑着脸严肃的说道:“广井,如果本机出现什么无法挽回的意外,你要记住,第一时间炸毁爆击瞄准仪!这是最机密的设备,绝对不能外泄!”
  “哈伊,少佐,我会用生命保护它!”广井连忙保证。他看了看瞄准仪下面的那个红色把手,那个就是自毁装置,只要使劲扳动它,30秒后里面的一个小炸弹就会爆炸,威力不大,但足以摧毁瞄准仪。而且,就算失效了,还能用消防斧呢。
第555章
美日对峙(中)
  共和2781年(西元1940年)3月6日,莫桑比克海峡。
  摩杉(莫桑比克)的三月比日本暖和多了,这个月的日均气温是22-30摄氏度,和日本四岛五六月份的气温差不多。不过这里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旱季比较短,为每年四月至八月;雨季很长,为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
  三月正是雨季的最后一月,降雨量开始明显下降,热带的海峡风景也变得格外的美丽。这里原本是灰蓝色的海面连着同色的天空,其间衬托着朵朵浮云,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挂在天边。但是在不久之前,却被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息冲破了这幅美丽的画卷。
  美日两国的三百余艘战舰,数百架战机像斗鸡似的在此对峙着,这些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杀气腾腾的互相逼视,谁也不肯退步。两边的战舰都快把距离缩小到不到一公里的危险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就相当于把大炮指到对方脑门上了,而两边的飞机也在互相近距离逼迫,压制,做着各种危险动作,好多次双方的飞机都差点撞到一起。
  就好像两货抢地盘的社团分子,挥舞着刀片棍棒,打着社团旗号,在长街上站在两排互相瞪眼。一边的旗号是“喧哗上等”,一边的是“基乐往生”,呸呸呸,是“极乐往生”,“极乐往生”!反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双方的舰艇阵容都是非常的强大。日本海军算得上全家大小都出动了,他们所有的十艘正规航母、四艘轻型航母、二十艘战列舰、十六艘重巡洋舰,等重型舰艇全都到了。此外还有三十多艘轻巡洋舰和八十多艘驱逐舰。
  美国海军也毫不示弱,他们以十六艘战列舰、八艘大型航母、十艘重巡洋舰为首,带着二十余艘轻巡洋舰和六十多艘驱逐舰。虽然看起来他们似乎要比日本的少点儿,但是请注意,这只是他们不到一半的家当。还有一半在太平洋呢,而且他们的战舰明显要更新,战列舰可都是十六英寸以上的主炮,可不像日本还有好些十四英寸级别的战列舰在凑数呢。嗯,金刚、扶桑、伊势,说的就是你们。
  日本海军舰队的带头大哥自然是大和、武藏这两艘最新的大和级战列舰,而美国的代表则是那四艘依阿华级。顺便说一句,本位面的大和级和依阿华级都和原时空的同名作有很大区别。
  大和级还好些,至少外表差别还不算太大,除了那门让人诟病的155毫米副炮被改成了一座四联装40高炮,别的炮位都和原时空的差不多。当然,所有的155毫米和127副炮全部换成了从中国引进的130毫米高平炮和75毫米高炮,这两种高炮都是配有VT引信的,其他的小口径高炮也换成了中国标准的40、20两种口径。当然,其他的火炮、雷达、声纳、火控系统等电子设备,动力系统、船体钢结构以及装甲钢等子系统,都下比原时空的大和级有了极大的提升。
  比如最大航速这一项,本位面的大和级因为采用了燃气轮机系统,功率达到了18.8万千瓦(25.2万轴马力),最高速度就达到32节,可以轻松跟上航母编队。而且动力系统省下的重量和空间,被用来增加动力系统防御和增加燃油搭载,使其续航力达到了一万二千海里,而且这还是全电推的战列舰哦。
  完全可以这样说,本位面的大和级如果对上原时空的同名产品,一打二都不是问题,没办法,火控和主炮、炮弹、装甲等各方面都差太多了。如果是遇上敌方飞机的话,其防空能力更是比原型起码要高五倍以上。
  大和级的改变虽然很大,但主要还是在内部和各个子系统,比起原版,至少外表差别还不算太大。但依阿华级就完全不一样了,要是来一个刚从原时空穿越来的军迷,恐怕打死都认不出这是依阿华级。
  本位面的依阿华级变化太大了,首先就是主炮也换成了十八英寸口径,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于它的舰体。因为本位面的巴拿马运河船闸在一战期间被扩建加宽了,从以前的33.53米宽、12.55米深,扩大到了72米宽,24米深。所以美国就不用因为巴拿马运河的宽度和深度头疼了,他们本位面的依阿华级也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此依阿华级原始型的排水量就涨到了6万3千吨,舰体宽度放大到了39米,和大和级差不多。
  本位面的依阿华级也是一波三折,它原本是一战后期设计的,用于对抗德国的俾斯麦级,后来因为战争提前结束,又加上西班牙流感肆虐,建造就暂停了。等到西班牙流感过去,海军假日又开始了,于是刚刚铺好龙骨的四艘依阿华级就被拆除。
  后来1936年卖给苏联的两艘,就是依阿华级的改进版。美国一边赚到钱了,一边也趁机积累了经验,等到1935年海军假日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德奥合并造成的吨位争议,再加上苏联那四艘超级战列舰的刺激,使得各国都不想继续华盛顿条约。于是美国佬就趁这个机会耍了个花招。他们在1936年6月宣称要上马四艘条约型战列舰,用于取代舰龄超过18年的四艘加利福利亚级老式超无畏舰,实际上却是进行了再次设计的新依阿华级。
  等到1937年1月1日,海军假日正式结束,英国因为担心西班牙内战会引发世界大战,就掀起了造舰竞赛,以吸引各大列强注意力。各国在氪金大建,扬基佬就马上就原形毕露,宣布了自己大建的新依阿华级。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的依阿华级从首次设计到完工,中间足足折腾了23年,期间图纸大改了两次,可谓是建造周期最长的军舰了。但是这么久的时间也不是白费的,他们有着充分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设计,加上苏联自愿来当小白鼠,给美国练手,这一级战列舰的设计是非常成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缺陷。
  新依阿华级拥有九门MARK-Ⅱ型18英寸48倍径主炮,六万八千吨标准排水量,31节航速,20000海里的续航力,性能极为均衡。美国佬对这级战列舰也非常的满意,认为是继纽约级(伏羲级)之后的又一款“标准战列舰”。他们预计用这一款战列舰来取代以前的那些所有的老式战列舰,于是一口气就计划大建一打,十二艘!
  现在这四艘依阿华级是和日本的大和级差不多同时完工的,都是还在进行海试,没有正式服役的新舰。现在为了给自己撑场子,双方也顾不得这么多了,没服役的一样顶上来。
  “该死的米国鬼畜!”在日本海军的总旗舰大和号的舰桥上,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栗田健男海军大将一幅羡慕嫉妒恨的语气,看到对面那四艘耀武扬威的依阿华级,他脸上的表情就跟吃了一泡大便一样。
  “米国的国力太强了,这还只是他们不到一半的力量……”第一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也是满脸的阴郁。“不过,幸好我们的航空母舰占有优势……”
  和原时空不一样的是,日本的航母要比美国发展得更好,他们的翔鹤级可是四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当时自称三万五,玩秤了),不但各项性能比原时空的同名产品更好,数量更是达到四艘。而且还留下了改装的余量,到了条约结束后,他们马上学中国就把四艘翔鹤级装上了装甲飞行甲板,排水量上升到四万八千吨。
  翔鹤级的玩秤还算好的,大凤级就玩得更狠了,完全就是丧心病狂。原本按照华盛顿条约,日本是能够开建三艘标排45000吨级的航母,但是大凤级的实际标排排水量却是六万吨!整整超了三分之一!日本人很狡猾的在“装甲”上面做了文章,他们报称的时候,是没有一点儿装甲的裸奔航母,这排水量虽然也超了,但并不多,在大伙都玩秤的背景下,也不太引人注意。
  但这还不算,他们却造了四艘!第四艘赤凤号居然是以大型高速集装箱货轮的名义建造的。他们利用条约快到期的空子,打了个擦边球,在1936年3月开工,等到条约结束时,船体也完成了一半。这时候就没人管了,他们也就大大方方的宣称,俺们要把一艘“集装箱货轮”改建为航母。
  现在日本这八艘大型航母,还有四艘轻型航母(凤翔、龙骧、麟振、鹤舞),再加上更先进的舰载机,在航空力量上确实压过了美国。再说,另外还有空军的陆基飞机支援呢。
  ……
  美日两国的海空力量在莫桑比克海峡的对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哪怕此时欧战已经是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各国也派遣了不少外交人员和媒体人员跑来围观。
  “呼呼呼……”空中的发动机轰鸣声响成一片,几百架战机像一群苍蝇一样,开足马力来回的穿梭着,做出各种危险动作,引起下面围观的各国酱油众们不断发出一阵阵惊呼。
  在附近一艘邮轮上,挤满了协约国的记者,甲板上架起了几十架摄影机,镁光灯更是闪过不停。一位泰晤士报的记者看得眉飞色舞,对身边的同伴说道。“美国人会不会和日本打起来?”
  旁边的法国记者说道:“难说啊,要是美国和日本打起来了,那么就意味着人革联和西约两大集团的正面冲突,我想他们不会这么不理智,但是也有可能会出什么意外,这种事情谁说得清呢?”
  在另一艘匈牙利邮轮上,一群第三国际的记者也在忙活着。
  “你们看,日本的大和级和我们红色俄罗斯级几乎一样。同样的还有美国的依阿华级,和我们的红色乌克兰级一样……”一名苏联记者兴奋的说道。
  “一样才是正常,我们的红色俄罗斯级和红色乌克兰级,本来就是从他们那里引进的……”他的同伴说道:“哼,这些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分子们打起来才好!”
  在一艘波斯的邮轮上,一群同盟国的记者也在议论纷纷。没错,这次他们是包了一艘波斯的邮轮。没办法,现在同盟国的海上通道都被封锁了,就连东非沿海也被英国佬封锁了。于是他们就只好走陆路,到了波斯之后再包了一艘邮轮。这样也更安全,协约国现在还不敢得罪人革联。
  “美日飞行员的素质都不错……”说话的是一名德国空军军官,他也以记者身份过来的。人革联这边虽然也知道,在这批同盟国记者里面混了不少军官和技术人员,但也假装不知道。
  “素质不错还不是最重要的,你看日本那一队白色涂装的战斗机,真是令人震惊……”他的同伴指着天空那一队极为活跃的白色战斗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