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469

  而在本位面,尼泊尔的历史却因为文德嗣的介入硬生生的拐了个弯。中国一手支持的尼泊尔人民党从1910年开始建立后,就大力在基层发展。一战爆发后,趁着英国无力干涉,已经发展成尼泊尔最强势力的人民党于1918年9月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沙阿王朝和拉纳家族军事独裁政权。
  10月8日,尼泊尔人民党首领吉里贾·昌达宣布废黜君主制,建立了实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尼泊尔民主共和国。10月12日,中国外交部宣布承认该政权,并与之建交。
  新生的尼泊尔民主共和国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进行从上到下的社会革命,同时经济建设也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搞得红红火火。尼泊尔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中国最缺的铜,在这里有1800万吨的储量,还有2亿吨以上的菱镁矿,400万吨以上的铅矿,和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铀矿。其他的矿藏暂且不说,仅仅是这几项,就足够让文德嗣花血本支持他们了。
  所以在新政权建立后,整个尼泊尔在十年间就大变样了。从一个被赤贫、内乱不断的吊丝国家,变成了一个颇有实力的小强。到了二战爆发前,尼泊尔已经建立起来一支12万人现代化常备陆军,和3万人的空军,还有非常完善的预备役体系,如果实施总动员,他们能拉出80万以上的部队。
  而且这支部队采用全套中式装备,其科技水平和性能都丝毫不亚于其他顶级列强国家的主力军队,连英印当局的殖民地部队都不如。
  俗话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看到自己家的国力蒸蒸日上,背后又有哥斯拉级别的老大罩着,尼泊尔内部的鹰派就开始抬头了。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当年英国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夺回失地。当时文德嗣有其他考虑,所以没有直接出面支持,只是要他们先自己和英国人谈。
  高傲的英国佬自然不会理会他们的要求,鸦片牛再怎么衰落,也不是你一个小屁国能奈何的。后来他们干脆就借口马拉特已经是自治邦了,你们要啥找他们谈去。然而马拉特也同样不鸟尼泊尔,你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你叫它,它会答应吗?滚你玛的蛋!于是双方关系就非常的不好了。
  现在印度又开始内讧了,特别是直接占据他们地盘的马拉特,完全就是五龙闹海,五个势力杀成一团,都已经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了。
  看到这种情况,尼泊尔人就坐不住了。吉里贾总统就亲自到汉京请示文德嗣。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文德嗣也觉得时机成熟,就同意了尼泊尔人的计划。
  于是,吉里贾总统一回去,就对马拉特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4月30日8点前同意尼泊尔的领土要求,交换恒河平原在内的约30万平方公里领土。马拉特政府现在已经焦头烂额了,哪有功夫理会他们的通牒?再说,尼泊尔的那些要求土地,还有很多在其他势力控制下,马拉特政府就是想答应也交不出来啊。
  在通牒到期后的一个小时,也就是1942年4月30日9点,尼泊尔空军的230余架战机越过边境,对马拉特方面发动了空袭!
  这场被称为“尼马战争”的混战就此开局。
  ……
  博卡拉。
  博卡拉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也是尼泊尔最为盛名的风景地。该地位于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博卡拉河谷上,东距加德满都约200公里。该地海拔900米,气候与广东近似。基本地形为低山丘陵,河谷宽阔平坦。
  在原时空的话,要1970年才通公路,之后才逐渐出现旅游业。不过在本位面,此地的旅游业却大大提前了,1920年这里就修通了公路,1926年,从中国修过来的铁路也接到了这里。现在尼泊尔的收入来源中,有三大支柱,矿业第一,药材第二,旅游业第三。
  日子好过了中国人从20年代开始,就开始出现了旅游热,国内游了不够,还要去国外。人革联的盟友小弟们自然就成了首选,其中去日本和暹罗的最多,原因你懂的,饱暖思银欲嘛。
  而尼泊尔就排在第三,不过这里大多是正规旅游。与热闹喧嚣的东京、曼谷比起来,博卡拉要恬静很多。特别是它处于喜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下,傍着迷人的佩瓦湖,苍翠繁茂的植被和壮丽的雪山风光形成强烈对比,成为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尼泊尔旅游地点之一。从二十年代后期开始,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数以十万计的中国游客。
  夏尔马上尉开着自己心爱的座驾,在博卡拉的街头上慢慢行驶着。只见周围的街道上,到处了布满了卖土特产和纪念品的店铺,各种各样的中文招牌挂得满城都是。按照尼泊尔现行法律,汉语是第一外语,中文是第二文字,按照规定,尼泊尔所有的招牌、路牌都必须带有中文。
  这座小城的人口不足五万人,从事的行业基本上都是为中国人服务的,在城里的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中国游客。中国人和本地人很好区别,只要看到那些服装整洁,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神情自信,气质彬彬有礼而又带着一股隐隐约约傲气的人,那就多半是中国人了。
  “军官先生,你好!”一位游客走过来,很大方和他打了个招呼。
  “你好,先生……”夏尔马上尉停下车。“有什么事吗?”夏尔马是在成都航空学院毕业的,其汉语水平应付这种日常对话自然不成问题。
  “能借个火吗?不好意思,我的打火机掉了……”游客笑了笑,神情自然的说道。
  “好的……”夏尔马拿出一个打火机递了过去。
  “谢谢……”游客点燃香烟,看了看他的车,就顺口说道。“哟,是如意啊,这车挺不错的。我那辆车的也是如意,如意320……”
  “是的,我也喜欢这种车。我这个310十分钟就完全充电,充一次可以跑600公里。听说如意320还要更好些……”夏尔马笑着回答。
  他的座驾是淮河汽车集团公司出品的如意310型电动轿车。现在中国的大多数私家车,都是电动车或者天然气混合动力车。受中国的影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在流行电动车,特别是德国、日本这种缺乏石油的国家,他们推行这个东西比中国还来劲。
  两个之前根本不认识的人,就因为车的问题聊了起来。几分钟后,两人告别。
  “这就是天朝气象啊!你看看人家,随便一个人出来,都是这么大大方方,不亢不卑的……”夏尔马有些感慨的对后座的战友说道。
  巴尔马少尉是他的僚机飞行员,听到这话就说道:“人家是天朝人嘛,当然是这么自信从容。我要是天朝人,也能这样啊……”
  军官在尼泊尔是很高大上的职业,再加上该国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传统,使得一般的平民对于这些刹帝利老爷都是敬而远之,可不敢随便靠过来打招呼,更不要说借火、聊天啥的了。哪怕是新政府已经彻底废除了种姓制度,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移风易俗运动,但是这种长期形成的习俗哪有那么容易扭转。现在平民见过他,只是不用下跪了,但是要他们像那些中国游客那样随便,那是打死也做不到。
  这时,车载电话响了。
  “上尉,请赶紧回到基地,紧急任务……”夏尔马一接起电话就听到里面传来大队长的声音。
  “是,我们马上回来。”夏尔马挂上电话,就启动了轿车,加速向市外的空军基地驶去。
  “多亏这条公路质量好,要不然就紧张了……”夏尔马出城之后,就把车速提到120公里。
  “上尉,你说这次是什么任务?难道是要对印度佬下手了?”巴尔马少尉问道。
  “可能是吧……”
第680章
“强大”的尼泊尔(中)
  博卡拉空军基地。
  该基地是尼泊尔第二大空军基地,位于博卡拉河谷东侧,距离博卡拉市区不到2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一处旅游景点。因为在空军基地旁边不远,就是尼泊尔飞行表演队的驻地,有着向大众公开的飞行表演,里面基本上都是空军的退役飞行员。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尼泊尔也是蛮拼的。
  不过今天,这里却对外封闭了,在基地外五公里外的道路上已经设下了路障,上面挂着“暂停营业,游客止步”的牌子。夏尔马他们是空军军官,自然不受阻拦。
  回到基地后,他们就去大队报告,大队长要他们去做好出击准备,不要外出。随后他们就看到陆陆续续有休假的飞行员回来。
  当天晚饭钱,人都到齐了,基地里召开了军事会议。基地司令宣布了明天对马拉特作战的命令后,整个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翌日清晨,飞行员们都集中到食堂吃早餐。
  飞行员吃得本来就好,出击前的早餐自然是非常丰盛。什么香酥兔、什锦拼盘、锅烧鲤鱼、羊肉泡馍、北京烤鸭、青椒肉丝、番茄肉片、辣子鸡丁、干炸大虾、酸辣丸子、糖醋鲤鱼、手抓羊肉、烤香肠等等,荤的素的各种加起来二十种。当然,本地特色的菜肴还是有的,比如用辣咖哩调味的马铃薯,辣椒调味的烤水果等等……
  尼泊尔的军队建设完全照搬的中国,无论是装备还是条令制度,就连伙食也是,菜谱上的菜肴八成都是中国特色。不过尼泊尔本身也没有什么独特的烹饪风格,该国的菜肴基本上都是印度地方性烹饪的变种,当中还有些菜品是根据中国西藏的饮食变化发展而来。
  “这个……这个……这个……还要这个……”夏尔马上尉给自己点了一份川味牛排,一份蘑菇香肠盖饭,一份西藏饺子和几个小菜。
  就找了个座位大吃起来。川味牛排的做法和西式的有些区别,一块被煎成暗金色的厚片牛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在牛排上浇一圈鲜红油亮的辣酱,然后撒了少许新鲜的洋葱和青椒。嗯,那个辣酱就是原时空的“老干妈”完整山寨版,名字还是原来的,只是生产商换成了天厨调料公司。目前是天厨的招牌产品之一,在辣党地区特别受欢迎。
  牛肉鲜嫩极了,夏尔马一口下去,就能感受到醇厚的肉汁随着牙齿的咀嚼而散溢开来,一股糯软鲜香又带着一丝辛辣的感觉充满了整个口腔,把牛肉那种原始的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如果是革命前,牛排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摆上尼泊尔人的餐桌的,在这个视牛为圣物的印度教国度里,牛肉是不准吃的。但是革命后就不一样了,所有宗教性的饮食禁忌都被革命党判定为腐朽落后的习俗,被彻底摒弃。从此,牛肉猪肉什么的都能吃,而且是必须吃,特别是政府和军队里面的,必须带头吃。不吃的就是敌视进步,混入革命组织内部的反革命。轻者劳改,重者吃枪子。
  不单单是尼泊尔,其他实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也是一样的,他们那边的执政党做得比中国更激进,对于那些认为是腐朽落后的习俗,处理手段非常激烈。他们的人差不多就要面对这样的选择,是愿意吃牛肉(猪肉),还是吃子弹呢?
  然后他有夹了个西藏饺子吃下去,这种饺子叫“莫莫”,据说是古代从中国西藏传入尼泊尔境内的,形状和中国饺子差不多,但是做法类似锅贴,是用油煎的,吃的时候蘸着辣酱或芥末,与中国北方饺子蘸醋有点相像,只是口味不同。
  出击之前吃牛排等高热量食品,这是中国空军的习惯,因为作战会大量消耗精力,所以需要补充这些高热量且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是牛排。尼泊尔空军也同样照搬了。
  这时,夏尔马上尉听到有人在吵架。
  “怎么回事?苹果怎么没有了?”一个飞行员在对服务员愤怒的大叫着。
  “就是,没有苹果怎么可以!”
  “我们是要打仗,必须要有苹果!这是规矩!”
  “你们后勤在搞什么,居然连苹果都忘了!”
  只见十几个飞行员围在那个发放水果的柜台前,神情激动的叫嚷着。
  好吧,这个出击前必有苹果的习惯也是从中国航空兵部队带过来的。目前这个习惯都快成为一种文化了,无论是空军、海航还是陆航的飞行员,每次起飞之前都是必须给飞行员配苹果。
  这个习惯最初就是中国空军副总司令林深河大将搞出来的,开始也只是给他指挥的飞艇部队,取的就是“平安”的谐音,算是一种祝福。结果这种习惯很快就扩散到了整个航空兵部队,而且愈演愈烈,到现在为止。连海军的舰艇兵、陆军的战车兵,甚至就连太空兵也染上这个习惯了。反正只要是驾驶载具的兵种,都有样学样的要求给自己提供苹果。而且这个习惯还在向步兵部队传播……
  所以到了现在,苹果已经成了中国%军队的标准供应品了,就像俄军的伏特加,美军的口香糖一样。军队的后勤部门甚至还投入了不少资金,去研究如何更长时间的保存苹果,还发明了专门运输苹果的办法。估计就连林副统帅自己也没想到,当年一时兴起搞的苹果制度,会变得现在这么火。
  看到中国这么搞,人革联的那些小弟军队也同样有样学样了,而且还玩出了更多的花样。比如尼泊尔空军部队的飞行员们,如果没有得到苹果,他们就拒绝上天。究其原因,军队大概是最迷信的群体吧,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过了一会儿,只见几名官兵推着一辆大车急匆匆的赶来了。上面放着几个大纸箱,纸箱上图案和文字都说明这是苹果。尼泊尔原本是不产苹果,自从有了个规矩后,他们就由空军出面,从中国引进了多种苹果品种。在各地种了8千公顷苹果,专门提供军队。
  “不好意思,来晚了一点。”带队的一名上校,向飞行员们解释:“给我们运输苹果的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现在还在抢修,这批苹果是从加德满都的几个宾馆调拨的……”
  ……
  8点,夏尔马上尉坐上了自己的座机,一架广飞出产的FAC-1型(战斗攻击机出口1型)“炸弹隼”式战斗攻击机。
  FAC-1是一种螺旋桨飞机,当然它不是活塞式螺旋桨,而是涡轮螺旋桨。它的外型有点像原时空的P-51,但去除机腹突出的进气口,而且机身稍长,机翼长度与翼面积也稍大一点,正面小一点而已。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配有两个翼尖油箱。
  其实FAC-1就是在歼-9(FC-8)“游隼”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战斗攻击机,这就是一种外销产品。毕竟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喷气式飞机实在有点儿贵,战斗机用喷气式也就罢了,大家都在用,你不用也不行啊。但攻击机和轰炸机就没有这个必要吧,咱们省点钱,用涡桨好了。
  这款战机使用的是WJ-2乙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功率为2200千瓦(2950马力),而且难得的是截面很小,因此阻力极低。在无外挂(连挂架都拆掉)半油测试时,曾在七千米高空飞出800公里的平飞时速。
  同时又因为机身轻翼荷低,灵活性和爬升率都非常好。这款飞机最大的优势是油装的多,因而航程超长。依靠高效率的发动机与大量的内载燃油与翼尖油箱,可以飞到3200公里之远。在挂上两组400公升翼尖油箱,一个1200公升机腹中线油箱与翼下2个250公升低阻副油箱时,内外总油量高达3700公升,此时飞送航程达到惊人的5400公里。
  FAC-1是空重为3.2吨,最大战斗重量6.7吨的轻型战机。当然这个“轻型”是以中国的标准,若以欧美标准,这就是中型乃至于重型螺旋桨战机了。主要武装为翼根的2门20MM机炮与4挺12毫米重机枪。这款飞机共有11个挂点,机腹一个,每边机翼各五个,机腹挂点承重1500公斤,翼下挂点则可承重200公斤,总共可以挂载3500公斤载荷。
  它在执行攻击任务时,通常在机腹挂点挂航空炸弹或鱼雷,翼下十个挂点各挂一个19管火箭包。如果战斗任务,则可以换成导弹等武器。反正这种飞机的通用性非常高。可以当作战斗机、轻攻击机与雷击机。
  当然这种飞机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如果按照人革联的内部价,标配版的单价才10万华元,比喷气式飞机可便宜多了,哪怕是经济条件差点儿的盟国,也可以大量装备。喷气式飞机好是好,可那价格不是小国能承受的,像尼泊尔这样的小国,最多就是把战斗机换成喷气式,至于攻击机和轰炸机,还是继续用涡桨吧,这东西比活塞还便宜。
第681章
“强大”的尼泊尔(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