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469

  8点20分,博卡拉空军基地。
  此时在机场上空,有一个中队的FC-16“虎头海雕”式战斗机在执行警戒任务,在更高的两万米的空中,则是一艘“观察者”预警飞艇。
  机场的停机坪上已经停满了准备起飞的飞机,第一排准备起飞的是BC-2“报喜鸟”中型轰炸机,这也是尼泊尔空军现役最大的轰炸机。这款上飞出品的外销机型是一款多用途重型战斗轰炸机,可以用来投掷火箭助推鱼雷反舰,也能挂上滑翔炸弹或集束炸弹对地,还能装上雷达当作夜间战斗机使用。
  需要一提的是,自从1935年7月,最后一架强-3“林鸮”俯冲攻击机(原型斯图卡)从亚美尼亚空军退役之后,人革联的海空军就已经完全取消俯冲轰炸机的建制了,甚至连专职的鱼雷机也没有了。
  人革联国家的海空军如果要执行对舰轰炸任务的话,就用远远的扔遥控炸弹或是重型遥控火箭,如果怕干扰,还有线控模组可供选择。就连要进行雷击,空投的声制导鱼雷上也可以加挂滑翔套件,有遥控与无控的选择,可以从很高很远的地方扔过去,完全不需要像传统鱼雷机一样低飞并贴近敌舰。总之新的战术就是千万不能靠近敌舰。
  BC-2也就是出于这种战术思想开发的外销机型,这款由上飞出品的产品是典型的双发重型战机,外型中规中矩,常规布局,双发平直低翼构型,比较接近后世阿根廷的普卡拉攻击机,但是机身更大更肥,而且是并列双座,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普卡拉”的放大魔改版。
  当然它的发动机比“普卡拉”给力多了,“普卡拉”采用的透博梅卡·阿斯塔左XVIG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只有978轴马力。而BC-2使用的是WJ-2乙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单台功率为2200千瓦(2950马力)!
  “报喜鸟”有着强固的机身与机翼,空重8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9吨,固定武装为机头一门30毫米机炮,翼根的2门20毫米机炮,尾部一门20毫米机炮。机头布置有空中加油管,夜战型的机鼻内装了一具抛物面天线雷达。它最多能携带7吨武器,其弹舱与众多挂点最多可以携带7吨武器飞行3000公里,或者全部载荷用于携带燃油与外挂副油箱飞上6400公里的距离。
  在拦截任务或夜战对空配置,14吨起飞重量时,其高空平飞速度可以超过740公里每小时,这已经比大部份活塞式单发战机还快,而且动作相当灵活,如果完全不愧是战斗轰炸机的底子,这都是归功于那两具总计6000马力输出的涡桨发动机。这就是大力出奇迹的例子。
  与FAC-1型“炸弹隼”一样,这款中型轰炸机的特点也是便宜。标配版的人革联内部价才28万一架,按照欧美的标准,这已经是重型轰炸机了,美国佬的B-19(不是原时空那个)载弹量和它差不多,单价却要折合66万华元。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
  尼泊尔现在的经济水平虽然远远超过了革命前,但它也还是只是一个小国,在人革联当中,是无法和日本、土耳其、白俄、智利、波斯这些土豪小弟比的,他们也没办法把战机全部喷气化。所以涡桨飞机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反正攻击机和轰炸机这类飞机对于速度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喷气式战斗机夺取制空权就可以了。
  而且尼泊尔的假想敌是南边的那堆印度国家,这些国家除了一个犹太,别的国家连喷气式都没有,比如他们最大的假想敌——马拉特,家里都是一水的活塞式电风扇,还大部分都是鸦片牛淘汰的旧货。什么喷火啊、飓风啊、蚊子啊之类的玩意儿,这些货色甚至连“报喜鸟”这种战轰都追不上,也打不赢。更不用说和“虎头海雕”这种专业战斗机放对了。
  要知道,活塞式发动机的效率与性能远不如涡桨发动机,在同样的功率的条件下,活塞发动机的重量可能达到涡桨的两倍乃至三倍之多。例如原时空美国P-47战斗机采用的2500匹马力双黄蜂发动机,重量就超过了1吨,P-51用的1400马力的梅林发动机,重量达到760公斤。而2200千瓦(2950马力)的WJ-2乙型涡桨发动机的重量只有400公斤。
  再加上铁铝合金、镁钠合金和泡沫金属等新材料的大量运用,中国飞机的自重大幅度的减轻,结构与挂架承力却在上升,加上优良的气动设计。在发动机同等功率的条件下,无论是航程、速度和有效载荷能力都大幅度上升了。
  至于涡桨飞机相比活塞飞机的另一个关键优点就是使用成本,活塞发动机需要用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然而涡桨发动机只要用航空煤油就好了。航空汽油的炼制难度大,价格大约是航空煤油的3倍以上,因此涡桨发动机的使用成本比活塞式低多了。
  当然,尼泊尔的空军是不需要考虑反舰的,至少目前还不需要,他们的飞机全都是对地攻击。
  “嗡嗡嗡……”在发动机的轰鸣中,一架又一架的BC-2“报喜鸟”起飞。
  “50架,2个大队……”夏尔马上尉数了数起飞的报喜鸟。
  “轮到我们了,准备起飞……”这时,耳机里传来大队长的声音。
  夏尔马手中正在把玩一只苹果。这只苹果是用透明的塑料外套封装着,看起来像个工艺品,这也是中国后勤部门发明的保存方式,塑料盒充氮封装,用这种方法可以把苹果保存一年以上。夏尔马把苹果的塑料外套拆开,咬了一口,然后放到旁边的杂物箱里,待会起飞后他会再咬一口,然后是降落前、降落后都会咬一口,这是他们第三联队的办法。他们坚信,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在怎么吃苹果的方法上,几乎每个联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有联队是在上飞机之前全部吃完,有的是地上吃一半,上天再吃一半,花样多到数不过来。至于配料就更多了,白俄那边的飞行联队,就有撒上盐或配着伏特加吃的习惯。阿富汗那边则是配着奶吃。反正“吃苹果”这个事情已经发展到林深河这个始作俑者完全认不出来的地步。
  指挥塔上的指示灯亮了,地勤也举起了“可以起飞”的小旗。
  “嗡嗡嗡……”四叶螺旋桨飞快转动,夏尔马一拉操纵杆,松开刹车,FAC-1型“炸弹隼”轻盈的驶向跑道。稍稍调整了一下方向,炸弹隼开始加速,滑跑到600多米的距离后,这架满载的战机离开了地面。
  起飞的战机越来越多,前面起飞的报喜鸟们已经完成了编组,向南方飞去。20分钟后,2个大队的80架炸弹隼也同样完成了空中编组,跟在报喜鸟后面。
  与此同时,尼泊尔的十几个军用机场都在起飞战机。这些战机在不断汇集,最终形成了两个庞大的空中集群。
  当时针指向9点时,尼泊尔空军的600余架战机集结成的东西两个空中打击群,已经飞跃了国境线。
  马拉特政府在收到最后通牒后就已经通知部队做好准备,现在这么多飞机跑过来,他们的雷达也早就发现了。这年头雷达已经不稀奇了,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了,无非就是性能好歹的问题。马拉特军的雷达自然是英国的,英国佬给他们的雷达虽然是旧式,但是这么庞大的机群还是能发现的。
  这么庞大的机群是把马拉特的大佬们给吓着了,虽然他们早就知道这个关系不好的邻居一直在大力发展空军,但是知道是一回事,看到对方把家当都拉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该死,那些尼泊尔土包子居然有这么多飞机!”马拉特空军司令亚达夫就被雷到了。“这比我们的飞机还多!”
  马拉特空军本来就稍逊于尼泊尔,而且现在还分成了几派在内讧,亚达夫手里的飞机只有不到200架,怎么搞?
  大力发展空军也是尼泊尔一直以来的政策,因为他们的人数远不如假想敌马拉特,而且地形复杂,如果要维持一支足够的陆军,那数字对于尼泊尔就太庞大了。所以他们就大力发展空军了,空军几乎不受地形限制,机动力比陆军强多了,哪里如果出了问题,也能尽快赶到支援。尼泊尔现在的军队建设思想就是以空军为主,陆军只是防御性的。
  亚达夫赶紧下令所有的战斗机起飞应敌,马拉特空军赶紧起飞了自己的战机。
  一时间,马拉特的几个机场鸡飞狗跳,以印度人特有的乱哄哄的节奏忙碌起来。一架架的喷火、飓风相继起飞,其中还夹杂着少量吸血鬼式战斗机。
  9点20分,双方机群都发现了对方。
  “哼,一群过时货!”亲自坐在预警机上指挥的尼泊尔空军司令不屑的说道:“分出一半的虎头海雕对对付他们,其余机群继续按照计划前进!”
第682章
次大陆战争(一)
  “发现虎头海雕,有18架!”
  “该死,他们太快了!喷火和飓风都追不上!”
  “让吸血鬼去!”
  马拉特空军的频道里响起一片慌乱的声音。马拉特空军大部分都是装备的喷火和飓风,这两种英国已经淘汰的活塞式战斗机,虽然这两种飞机也比原时空的同名产品更好一些,比如发动机功率更大,但是再好也是活塞式,在面对尼泊尔的喷气式战斗机就完全不对对手了。
  马拉特的战机都没有装备雷达,只能靠飞行员肉眼观察和瞄准,而且武器还是机炮为主,交战距离不会超过三公里。而尼泊尔这不一样,他们的飞机都装备了雷达和导弹,可以进行超视距攻击,交战距离最多能达到20公里。
  “分配目标,发射导弹!”尼泊尔战斗机的指挥官大声命令道。
  “嗖嗖嗖……”只见虎头海雕翼下闪出火光,一群霹雳-2型对空导弹就飞了过去。此时双方机群的距离还有20公里。霹雳-2型是中国第二种空空导弹,采用红外制导和半主动雷达导引,迎头发射导弹时,需要利用飞机的雷达去照明目标,最大射程20公里,最大速度3马赫,放在原时空大概就是比眼镜蛇好些。比起现在中国空军的霹雳-4型差多了,但是对比其他列强却是非常先进了。
  对面的马拉特战机顿时像受惊的麻雀一样散开了。但是活塞飞机怎么可能和三倍音速的导弹赛跑?
  “轰轰轰……”一连串爆炸声后,十八架马拉特战机在空中消失。
  “太好了!再次发射!”尼泊尔指挥官大声命令道。
  “嗖嗖嗖……”当双方距离拉近到14公里时,虎头海雕再次发射了第二枚霹雳-2空空导弹。很快,空中又炸开十八团火球,十八架马拉特战机再次被击落。
  双方还没接近到目视战斗距离,马拉特这边就损失了36架战机,空中已经多了20朵伞花。
  这时,另一个机场赶来的吸血鬼式战斗机终于到达战场,他们立即向虎头海雕冲了过去。
  本位面的“吸血鬼”式战斗机同样也是德·哈维兰公司的产品。外形和原时空的差不多,采用极富特色的双尾梁气动布局,两个尾梁居其左右,由一副小后晾角梯形中单翼将三者串联在一起。
  这款飞机可以说是蚊式的喷气式发展型,继承了蚊式飞机传统的木制驾驶舱,机头下安装了4门20毫米机炮,驾驶舱和发动机都装在一个中央短舱之内的设计。发动机的进气口则开在左右机翼的根部夹层中。这样煞费苦心的造型设计也是逼出来的,因为当时英国佬的发动机不太好,所以要使喷气管尽量做短,这样的设计使得该机的进气口和喷气口都变得很短,使得推力的损失减到最小。
  战争是最好的科技催化剂,这在本位面显得特别的明显。现在包括英国在内的顶级列强已经喷气机化了,而且还陆续开发出新型号,换装速度让人目不暇接。英国人自己的主力战斗机就已经换成了猎人、攻击者、标枪和闪电,最初的流星和吸血鬼都已经逐渐退出一线,转让给小弟们了。
  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来自中国的FC-16“虎头海雕”式战斗机,尽管这种脱胎于原时空F-5E“虎”的机型可是妥妥的二代机,虽然它在中国被定义成低端的外销专用战机,但是对于其他列强却无疑是碾压的。所以这种战机也是只对人革联内部开放,主要是提供给那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弟。
  目前,中国的三种只对盟友供货的外销版战机,重型的FC-15“鬼枭”(原型F-4D/E),轻型的FC-14“幻影鹰”(原型幻影F1)和FC-16“虎头海雕”。前两种战机价格比较贵,特别是“鬼枭”,单价92万华元,“幻影鹰”也要58万华元。而“虎头海雕”的单价才30万华元,只有“幻影鹰”的二分之一,或者“鬼枭”的三分之一不到。
  所以很受尼泊尔、亚美尼亚、巴拉圭这一类二三流小弟的欢迎。当然一分钱一分货,在性能上肯定无法和前两种比。作为一种“军援”战斗机,考虑到使用国的技术能力限制,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就是简单可靠,易于维护,而且战斗力能够压制人革联以外国家的主力战机。“虎头海雕”在这一点上可说是做到了极致,可靠性极高,而且维护十分轻松。
  目前对于列强的一线主力还没有机会对上,效果还不清楚。现在正和南非打仗的日本出于后勤上和性能上的考虑(对手不一样,非洲那边一圈顶级列强),当然还有面子上的考虑,就咬牙买了“鬼枭”和“幻影鹰”搭配,没有选择最便宜但性能也最弱的“虎头海雕”。
  但是“虎头海雕”对付吸血鬼这样的欧美二线主力战机却是绰绰有余。
  看到对方的喷气式上来了,“虎头海雕”立时丢掉了机腹下的副油箱。以“虎头海雕”的性能如果是打活塞式电风扇,连副油箱都不用丢,但是面对喷气式还是要谨慎些。虎头海雕有七个挂点,这次因为是要重点打击对方空中力量,就是采用的1个副油箱加六枚霹雳-2空空导弹的空优挂载。
  丢掉副油箱之后,虎头海雕的动作又轻盈了许多,他们从那群被打懵的活塞式电风扇面前5公里的位置划了个圈,向右边的50架吸血鬼冲去。
  “嗖嗖嗖……”又是一次导弹齐射。吸血鬼毕竟是喷气式飞机,机动力比电风扇强多了。这一轮导弹就有3枚被躲开,只有15架吸血鬼被打爆。
  双方迅速拉近距离,虎头海雕在5公里外又射出了一波导弹,这一轮导弹效果更差,只击落了12架。随后双方就进入机炮射程了。
  吸血鬼的格斗能力是很强的,而且装备了4门20毫米机炮,比如只有2门20毫米机炮的虎头海雕强多了。但是虎头海雕没有准备和对方狗斗,而是利用速度优势拉起冲向高空,采取能量空战的战术。
  这下子吸血鬼就傻眼了,它们的最大时速只有900公里,根本追不上最大时速1700公里的虎头海雕。虎头海雕从高空绕了一个圈子,绕到了吸血鬼的背后,抢占了6点优势阵位,这个时候就是打靶了。两轮导弹之后,天空的吸血鬼就全部消失了。
  随后,虎头海雕们恶狠狠的扑向了那些剩下的电风扇们。
  ……
  在另一边,没有对方战斗机干扰的攻击机群,在空中解散成了几个攻击群,分别向勒克瑙、巴特那、阿拉巴哈德、达尔班加等几个重要地区飞去。这些地区都是马拉特军队的大型军营、机场、电厂、兵工厂和军火库等重要目标。
  夏尔马上尉的任务就是率领本中队,去摧毁位于戈勒克布尔的一处军营。
  “同志们,看到了吗?下面就是我们故土!”夏尔马在频道里说道。
  “看到了,中队长!”众人回答道。
  这里是恒河平原北部,地形开始出现起伏,这片冲积平原呈现出了丘陵的地貌特征,它由一连串低矮的山丘组成。这些山丘脚下是广袤的平原,无数向南或向东流淌的山溪滋润着这片土地。山丘下的土壤中没有岩石,因此能够保留住水分,使农作物能茂盛地生长。
  富饶辽阔的草地,长流潺潺的河水,葱郁浓密的森林,肥沃的土地,这就是富饶的恒河平原,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地之一。当然,好地就会有人抢,在这片平原上主人已经换了不知多少茬,尼泊尔人也算不上这里的“自古以来”,但是他们自己肯定不会这么想。
  “多么肥沃的土地啊!这本来都是我们的!”一名飞行员大声说道。“可恶的英国人和马拉特人,无耻的抢走了属于我们的土地,现在是夺回我们被占领土的时候了!”
  这时,一座庞大的军营出现在了地平线上,这是马拉特防御尼泊尔的一座重要据点,里面驻扎了2个师的部队。夏尔马立刻命令道:“现在已经接近目标,各机准备攻击!按照原定计划,28中队全体都有,行动!”
  28中队的18架FAC-1型“炸弹隼”立即锁定了军营外的几处防空阵地,投下了机腹下挂载的1000公斤级滑翔炸弹。
  “轰轰轰……”滑翔炸弹在无线电指引下,准确的击中了防空阵地。十八朵硕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强大的冲击波带起了无数的土石和钢铁残骸,以及人类的肢体。下方的军营顿时一片大乱。
  随后,这些“炸弹隼”们冲了过去,向里面残留的火力点发射火箭弹,并用机炮狠狠扫射一切有威胁的东西。
  这时第二波攻击群赶到,翼下挂载的150公斤级炸弹,这是一个大队的25架BC-2“报喜鸟”战斗轰炸机。现在的防空火力已经被炸弹隼摧毁,报喜鸟们十分轻松的对着预定目标投下了燃烧弹和集束炸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