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5/469

  大概是文德嗣这几十年来老是玩那种“狼来了”的把戏,把列强们坑得那个惨啊,不知花了多少冤枉钱,浪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这掉了这么多次坑,就算是头猪也学乖了啊,列强们也不是傻子,所以他们对于此次“神州狂岚”反应冷淡,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在得知神州级战列舰服役的消息后,列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们也要搞”。而是:“同学们小心!文德嗣这家伙又在挖坑害人了!咱们大X国可不能再上当了!上次掉那个XX坑里可把咱们疼惨了!”
  事实上这也不能怪文德嗣,谁叫你们喜欢跟风呢?而且凭良心说,以前那些“往沟里带人的”东西也并不完全是坑,比如“巨型飞艇”、“宽轨铁路”这些东西就绝对不是,巨型飞艇这东西现在中国都还在大量使用呢。至于“宽轨铁路”就更不用说了,现在都已经成了世界标准。但这里有个问题是,文德嗣对这些东西的用途和性价比、研究时间、投入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点儿小小的误导。
  让列强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点错了科技树,搞错了事情的主次,所以大伙才有掉坑的感觉。比如“宽轨铁路”这种东西当然好,但是造价要贵一倍啊,没铁路或铁路少的还好,那些已经有很多铁路的国家,比如美国,就被坑惨了。当然,这就和文德嗣无关了,他只是把某种东西的前景提出来,至于要怎么去达到,其中有多少困难,以及别人怎么理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陆地巡洋舰”、“微型电子管”、“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啥的,那也是中国已经先搞出来了成品啊。谁让你们跟风呢?咱们文总又没逼着他们去搞。
  再说,就算是没有那些前科,列强们也得考虑自己的钱袋子。神州级那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战列舰,按照中国自己的说法,这货的单价是16亿华元(含研究和设计费用),可以造三艘广东级核动力航母了!按照现在的汇率,也就是等于整整800吨黄金。东西再好,钱不够也玩不起啊。
  而且,最近的几次大海战,都无不显示了航母才是未来的海上之王,战列舰已经过时了。这几次大海战都是在还没进入战列舰主炮射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分出胜负了。再好的战列舰也是过时的东西,傻子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呢!俺们大XX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当然,严格说来,对于中国来说,神州级是必要的,并不是坑。文德嗣只不过是想搂草打兔子,忽悠到一个算一个,没坑到人也就算了。神州级是一种技术验证舰,主要是用来测试一些宇宙战舰上的子系统,以及一些有价值的前沿科技的东西,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但是对于那些缺乏相关技术的国家来说,这就是个无底天坑了,摔进去就爬不出来的那种。
  但也正是因为采用了太多的黑科技,和太过昂贵的费用。这级原定1942年上半年服役的战列舰,整整延迟了一年多,直到今年1月才服役。
  ……
  顾晓绿把办公室的文件整理了一下,又凑过来说道:“老公啊,你看老二的都快生了,老大这还没动静了,是不是让他赶紧回地球上,生了儿女再上去……”
  “泽斌啊,我说了他也不听。你知道,他在搞那个火星飞船……”文德嗣放下手里的报纸,有些无奈的说道。
  “火星飞船?项目组那么多人,又不是没他就做不出了!”看到自己妹妹都快抱孙女了,急着抱孙子的顾晓绿有些急了。她突然灵机一动:“不是有计生委吗?让计生委的人去强制执行!”
  “……”文德嗣嘴角抽了抽,囧着脸不说话。他知道以顾晓绿现在的精神状态,是听不进去的。
  “泽斌他是双料博士,小沐也是博士,他们都是适用强制计生条例的……”看到老公不吱声,这位母亲就在盘算起来。很快,她高兴的一拍手:“好,我这就给警予妹子打个电话,让他们计生委赶紧动起来!”
  天宫二号。
  “阿嚏……阿嚏……阿嚏……”在这个今年新建成的巨型太空基地的飞船厂里,正在和同事们开会的文泽斌上校突然使劲打了几个喷嚏。
  “处长,你怎么了?”旁边的同事连忙问道。
  “我也不知道,今天一起床就喷嚏连天的……”文泽斌有些无语:“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这个飞船的配重问题。这次测试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他正在滔滔不绝的说道,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文泽斌!文泽斌!”
  回头一看,却是基地司令赵鸿翔少将。赵司令身边还跟着一堆人,中间那位风度翩翩的中年女士他是认识的,是自家老娘的好友,好像是在计生委当副主任。在他们周围还有几位穿着制服的棒小伙子,他们带着白色头盔,橘红色的制服。哦,这好像是被民间戏称为“计生宪兵”的强大存在。
  赵鸿翔笑眯眯的说道:“泽斌,你那里先停一下,计生委的宋副主任有急事找你……”
  “哦……”文泽斌隐隐有种不妙的感觉。
  当赵司令把他们丢在会议室告辞后,文泽斌就硬着头皮说道:“宋阿姨,你好……”
  “泽斌啊,你已经不小了……”风韵犹存的宋副主任一脸慈祥的笑容:“按照计生制度呢,你现在的年龄现在已经超标了。你看,你母亲和你丈母娘今天就给我们计生委打了报告,要求强制执行了……”
  “等等,我记得强制计生的年龄限制是30岁啊,我现在才不到27呢……”
  宋副主任一脸同情的说道:“没错啊,一般人是30岁,可你是双料博士啊,而且你大夫人也是博士,所以限制年龄就要下调。按照规定,你们两个的限制年龄都已经超几年了……”
  “宋阿姨,不能再缓缓吗?我这里很紧张啊……”
  宋副主任打起了官腔:“泽斌,这是国家规定,我们是法制国家,做什么事情都要按规定的,谁让你当初不抓紧呢……”
  文泽斌囧囧那个有神啊。
  事情果然如他预感,他当天下午就被基地指挥部暂停了职务,放了他的带薪长假,然后就被计生委带回地球去了。至于去干什么,你懂的……
  ……
  到了1944年的下半年,世界局势变得十分沉闷。
  不管是同盟国、日本或是西约集团(协约国已经整体加入西约了),此时都已经陷入了僵持。面对身后有奶妈加血的德国和日本,西约集团的几次反攻尝试都失败了,他们甚至被逐出了地中海与北非。但是不管是英国或是美国,都没有任何停战的想法。
  而在南非方面,日本和美国打得难分难解,他们两个国家倒是能承受,但是南非自己却受不了啦。明眼人都看得出,日本和德国是有优势的,日本至少在南非战场的天空已经占了优势,而德国则是完全控制了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毕竟美国和旧大陆隔着大西洋,力量的投射效率远远不如德日,国力再强也要打折扣的。但是他们始终无法让同盟国接受失败。
  而德日他们也都进行了几次和平尝试,但是美英方面开出的条件太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只能继续打了。
第722章
对轰
  在1944年7月,德国人准备像一战的“黑斯廷斯行动”那样,发动了一次对不列颠的登陆作战,彻底解决英国佬。但这次却以失败告终了。有了一战被德国登陆成功的教训,英国佬哪能还不提防?他们在适合登陆的地方都设置了大量的工事,还在附近海底铺设水雷,还动员了大量民间人员协助监视。
  德国佬这次碰了个满头包,在一个月的登陆作战中,损失了20万人,最后只得灰溜溜的撤了回来。
  登陆英国失败的德国,只得重新回到了轰炸和狼群的老路上,开始加大绞杀英国的力度。他们使用中国出售的6条航母,加上自己剩下的两条航母以及众多战列舰、重巡洋舰与驱逐舰,在空军的保护下,冲出了英吉利海峡,到了法国西岸的布雷斯特(还在德国控制中)。并以此为基地,开始与英国争夺海权,牵制了不少美国的大西洋舰队兵力。
  而长期被德日潜艇困扰的美国人,也终于找到了一个运输飞机的好办法。
  首先是北线,他们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拉布拉多半岛和格陵兰岛南部上修建了几个大型的中转机场,还扩建了冰岛和法罗群岛的空军基地,这样一来,他们的几种新型战斗机和轰炸机就可以在加挂副油箱之后,利用几次转场,就可以直接在不列颠降落了。
  中线和南线他们也找到了办法。首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软硬兼施的让巴西租借了圣佩德罗和圣保罗礁盘,还在巴西的贝伦和累西腓等地,强行租借了几块地盘,修建大型中转机场。这样,他们在大西洋上就有了落脚点,可以让飞机直接转场到非洲去。
  至于南线,他们也是如法炮制,在阿森松岛和圣赫勒拿岛上修建大型中转机场。这样就可以直接把飞机飞到纳米比亚去。
  毫无疑问,美英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大动作,这些地方可都不是什么好地方。比如圣佩德罗和圣保罗礁盘就是一片微微露出海面的礁盘,总面积不到2公顷,最高海拔17米。由几座小岛和许多礁石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岛只有5300平方米,也就是一个足球场大小。
  但是急眼了的美国佬就直接制造了几个大型人工浮岛,然后用拖船拖带,在舰队护送下,到了这里。然后把浮岛坐底。另一方面,就是征用了大量的民用商船,从巴西运来土石,硬是用填海的办法扩大岛屿面积。就这样,他们就把这个小小的礁盘硬生生的堆成了一个大型机场。
  在北极圈的高寒带地区修建大型机场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些困难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事,在他们不惜工本的投入下,很快就完成了这几处大型中转机场的建设。于是大批的美国飞机,开始加入不列颠和非洲的战斗。
  飞机数量不足的问题解决后,美英就开始全力轰炸德国、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城市。但是德国拥有大批的喷气式战斗机,还有各种防空导弹,因此英美的空袭战果有限,而损失却非常惨重。但美英的飞机多,总有漏网之鱼成功突破封锁网,对德国和东非的城市、工厂和各种设施进行了战略轰炸。
  南非那边也同样如此,不过美国不敢去炸日本本土,只能对国境线之外的目标和补给线动手,尽管也损失了很多物资和人员。但因为被攻击的只是前线基地,因此生产力不会有损失。而德国的损伤虽然比较小,但多半都是本土城市,多少还是有生产力的损失。于是德国就开始进行战略转移,把一些容易成为目标的工厂逐渐搬迁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然而不管是原时空或是本位面,不管是日本的北一辉或是德国的希特勒,都没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逼迫美国投降。他们的要求不过是希望和美国体面的停战,保持住现有地盘而已。问题是美国人根本不打算和他们停战。前期也许是因为军火财阀的需要,或者政府大佬的固执与偏见,但是到了后期,美国人已经投入得太多,没有停战的余地了。因此德日连这一点目的也达不到。为此德日只能努力寻找能够逼迫美国停战的方法,否则这样损耗下去,德国与日本都吃不消的。
  大家都知道,要让一个国家打不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他们造成足够多的损失,当损失达到一定程度,这个国家撑不下去了,那就自然会停战的。但是现在德日都无法攻击到美国的本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美国佬安安全全,不受影响的爆产能。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德国和日本现在都有远程战略轰炸机,特别是德国,他们的JU-233可以从柏林起飞轰炸华盛顿,现在拿下了亚速尔群岛,建立起前进机场之后,就更是没有问题了,就连更小的JU-200、DO-155都能轰炸到美国。
  但是这里面却有个问题,德国人没有能够为它们护航的战斗机。没人比德国人更清楚,缺乏护航的轰炸机面对大量拦截机,特别是面对喷气机时会有什么样的凄惨下场。
  德国在火箭方面的天赋一向不错,除了轰炸机之后,他们现在也开发了S-7远程洲际导弹,射程达到了7000公里,也能直接打击美国本土。但是这玩意儿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一枚就要几百万马克呢,还只能携带最多一吨重的弹头,而且命中率还比较感人,如果打这么远的目标,或许会有十几公里的误差。
  德国人又不是傻子,像这么低的性价比的手段他们自然不干,花上几百万马克,或者说花上一架洲际重轰炸机的价钱去扔一枚1000公斤的炸弹?而且这枚炸弹能击中什么还得看信仰。这种蠢事,小胡子是不会干的。
  最后德国人被逼出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很现实,他们从潜艇上发射导弹了!
  德国人在30年代就得到了中国的海牛级运输潜艇的技术,他们在这种集装箱运输潜艇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自己的U-12型大型运输潜艇,用来当奶妈,给狼群们补血用。现在他们在这款运输潜艇的基础上改装了一款导弹潜艇出来。
  当然,这不是中国现在的那种导弹潜艇,他们这款U-22型没有水下发射的能力,是在货舱里装了四个液压举升的导弹发射柜,可以在液压举升臂的作用下,举升到45度斜角向艇身后方发射。
  德国人为此专门开发出了两款导弹,一种是V-6巡航导弹,一种是S-9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因为引进了近期从中国得到的技术,其性能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的东西。导弹发射柜也被他们做成了模块化,每个导弹发射柜可以有8-16个发射管,这样的一条潜艇,一次可以发射32-64枚导弹。
  这两种都是短程导弹,射程只有300-1000公里,造价便宜多了。特别是V-6巡航导弹,一枚才几千马克,可以携带500-1000公斤弹头,打击300-600公里的目标,因此可以大量制造。这些导弹以间隔5秒间隔一发的速度发射,总计64枚飞弹可以在浮上水面后的5分钟内全部发射完毕。然后潜艇收好导弹发射柜,下潜逃走。
  1944年9月3日凌晨深夜,德国用60条导弹潜艇在美国外海向美国东岸城市集中发射了2000多枚导弹,以作为美国轰炸德国城市的报复。
  美国被这一下搞惨了,虽然这批导弹的弹头都不大,但是美国对于“本土会遭到轰炸”这个事情完全就没有任何防备。再加上这批导弹的落点都是在东岸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因此美国损失惨重。德国这一波导弹雨给美国造成了7万多人的伤亡,并摧毁了大量的工厂。最重要的是,对美国民众造成很大的心理震撼。
  美国本土不再是可以安枕无忧的地方了。要知道,美国本土已经百多年没有遭到过攻击了,现在挨了这么一记,对于国民士气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很多东海岸城市的美国人都纷纷搬离家园,往安全的中部和西部搬家。
  美国政府挨了一记闷棍之后,立刻出面安抚民众的情绪,并要求军方务必防止这种灾难再次发生,同时要求美军立即展开报复。
  就像美国过去定期派出大队轰炸机轰炸德国一样,现在德国也开始定期用导弹轰炸美国了。德国潜艇如果从亚速尔基地出发,用呼吸管航行大约6-8天就可以进入攻击位置,浮起发射完所有导弹之后,再花上同样时间返回基地,再用一天时间装填导弹,再重复进行轰炸任务。
  小胡子看到这种导弹潜艇的效果这么好,立刻下令大量建造,并同时向中国下了80艘U-22型潜艇的订单,这里面的很多项技术都是来源于中国,小胡子倒也不怕中国把东西学了去。在德国专家看来,中国的东西只会更好。所以他们跑到中国搞交流,希望对U-22型潜艇进行优化修改。
  中国方面在全球最大五马克党的示意下,立即着手对U-22型潜艇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开始大量建造。
  从9月底开始,德国动用了70条这样的导弹潜艇,分成六批开始对美国进行大约每五天一次的规模轰炸,并且投入的潜艇还逐渐增加。
  这一次可把美国佬搞惨了,德国的这种导弹潜艇从上浮发射导弹,到重新潜水,这中间只有10-15分钟在水面,可供攻击的时间极为短暂。要阻止德国潜艇的轰炸,美国就必须投入大量船只与巡逻机进行压制性巡逻。而美国东海岸大约有300-4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都是德国潜艇可能的攻击区,而要覆盖这个范围,将会抽空美国全部的护航兵力。
  于是美国就搞了一种装备雷达的反潜飞艇,又花了一大笔钱把大量的老式轰炸机和水上飞机装上雷达投入压制性巡逻。但是,美国人很快发现,这种办法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此时德国人已经搞出了舰对空版的反辐射导弹,他们在得知美国人搞了这些花样之后,就给潜艇装上了这种导弹,配合雷达警报器使用,专门用来对付巡逻机。于是美国的巡逻机与飞艇连续多次被德国人的导弹击落,搞得美国人十分的被动。
  没办法的加纳政府就开始玩起了人民战争,他们征集了大量民船,什么渔船、游艇都可以,在这些船上都装备上雷达、声纳和武器,用于反潜巡逻。
  但是民船并不是良好的反潜平台,哪怕装上雷达也一样。它们与其说是反潜,还不是起一个警戒作用。不过德国人连这些民船都不放过,他们派出了专门针对民船的攻击潜艇,或用导弹,或用鱼雷,干掉了大批这种“临时工”。
  日本人看到德国玩得这么爽,也想凑过去帮忙。但是他们却没有导弹潜艇,虽然本位面的日本对于潜艇的用法没有走歪路,但是他们却只是重视反潜技术,没有像德国那么重视潜艇本身。
  不过这没有关系,他们有老大可以当靠山。
  中国的造船工业起步就很高,使用了诸如流水线,分段制造等大量的先进经验,用后世的运筹学去优化管理,改善购料备料以及生产流程。最重要的是从30年代开始,就在逐渐普及自动化设备,一次成型技术等等,使得中国的造船工业效率极高。事实上,以前中国的造船厂虽然看着订单多,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最大出力的水平,这只是因为考虑到大量自动化之后的社会问题。
  但是现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当中国这个大怪兽以80%的出来爆发产能之后,就非常恐怖了。这种代号“920型”的5000吨级的导弹潜艇,完全以模块化为卖点,同时几十个工厂一起开工,各做各的,到时候拼装起来就好,这样的速度是非常恐怖的。不到三个月就是一艘,几十个船厂,100多艘同时开工,中国就以这种速度开始了下饺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5/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