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469

  同时,在建造期间,中国就组织德日两国的潜艇官兵进行模拟训练和实操训练,以保证他们一拿到潜艇就能上手。
  1944年12月24日圣诞夜,日本的第一批“920型”导弹也加入对美国的轰炸。
第723章
核平时代(上)
  “920型”导弹潜艇加入了对美国打击后,美国东海岸就彻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东海岸出现了大量的逃亡潮。一开始纽约华尔街大佬们还想稳住这股波动,但是当华尔街挨了一次大规模轰炸,死伤三万多人后,他们自己也跑了。
  大家都知道,美国最繁华的地区就是东岸,这里集中了全国七成以上的工业和商业,还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当这一带一旦不稳,美国的国力就受到严重影响了。
  当然,美国人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性子,吃了亏之后,他们就立马加大了对德日的轰炸。而且,有一次日本的一艘潜艇被发现后击沉,美国人这才发现日本人也参加了这次行动。日本人居然敢破坏默契,攻击本土,这就是美国人不能忍的了。
  于是,他们一方面利用这段时间打捞起的被击沉潜艇进行逆向测绘,开始山寨这种导弹潜艇。另一方面也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和炮击了。
  要知道,西日本和美国西非三州可以接壤的,虽然日本在决定轰炸美国本土后,就已经开始提防美国的报复了。但是当美国开始攻击自己本土后,日本人还是觉得自己低估了美国的力度。
  共和2786年(西元1945年)1月12日深夜3点。美国集中了南部战线的2000余架战机,和美日边境的全部导弹和大口径重炮,向日本发动了代号“南非风暴”的大规模轰炸。
  尽管早有防备的日本及时进行了拦截和反击,但是因为美国的东西太多了,简直拦不过来,所以也遭到了重大损失。多达十四座城市遭到轰炸,而且美国还使用了云爆弹和白磷汽油燃烧弹。这一次打击给日本造成了12万人伤亡,好几座城镇被焚毁,工厂、仓库被毁甚多,物资损失无数。
  美国当然也不会放过德国人,但是德国人有个优势。原因是德国可以从法国北部、比利时、丹麦与挪威等地的空军基地出发攻击轰炸英国,距离很近。而英美如果要反其道而行之,要炸德国本土就必须通过这些地方,就会受到多一层到几层的拦截。简单来说,法国与荷兰、比利时等地,就是德国的前延纵深地带。如果直接炸这些东西,这对德国来说是不痛不痒的。炸不到德国本土,还给自己拉仇恨,英美还没这么傻。
  当然英美机队也可以选择绕行北海直接攻击德国本土,但这就意味着多出几百公里的距离,约一个小时的预警时间,而德国海空军自然也可以前出拦截。甚至布署在挪威、比利时与丹麦的单位都可以投入拦截作战。
  简单来说,如果只考虑德国本土,而不考虑挪威、比利时和法国等占领区的安全的话,那么德国的地理位置,就防空而言可说是相当优越的。再加上大量喷气式战斗机,更重要的是便宜又可以快速量产的对空导弹投入,因此德国现在相对直接接壤的日本来说,是很安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空中拦截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当美英不要命的,不惜代价的发动打击后,德国的损失也飞速上升了。别忘了,美国同样有导弹技术,而且也并不比德国差多少,以前是因为觉得性价比比不上轰炸机,但是现在急眼了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直接就上“导弹海”了。
  美国的导弹技术是不如德国的,再加上德国的拦截和干扰,他们的导弹命中率非常感人。但是架不住人家量多了。上千发的砸下来,你总得挨点儿吧。
  到了这个程度,双方可谓都杀红眼了,杀得昏天黑地。
  一般来说,按照现在这个样子,双方就应该考虑停火谈判这种事情。
  但是美国却没有收手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原子弹快要成功了。
  其实在原时空,美国一开始并没有太过重视原子弹。原因就在于他垄断了这种武器,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本土安全得很,自然就不怎么上心。但是在本位面,情况就不一样了,北中南几处主战场都迟迟打不开局面,而且德日两国都轰炸攻击了美国本土,到现在就已经造成了上百万的伤亡,因轰炸还在继续,因此伤亡数字稳定增加中。
  因此本位面的美国对任何大威力的武器都特别注重,原子弹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而且,因为英国本土的不安全,使得英国也把他们的核工艺搬到了加拿大,双方一拍即合。而英国在核物理方面也非常强大,双方正好形成互补,于是工程进度就加快了很多。
  而美国也指望着早点搞出这种东西,以此去威胁那些美国的敌人。因此他们对原子弹的态度积极多了,拼老命般的全力投入发展。比如原时空他们只投入了20亿美元,而在本位面投资足足加了三倍,加上英国的那一份,更是达到了四倍以上。
  因此他们的速度超过了中国专家们的预估,他们一开始是以美国独立研发来估算的,没想到丘胖子急眼了之下,竟然会与美国分享经验。
  1945年3月9日,中国专门用于专门监视美国曼哈顿工程的侦查卫星在日常监测时,监测到了美国在内华达州进行的首次原子弹试爆。很快,一架安装了大气收集器的高空隐身侦察机从太平洋基地起飞,飞过试爆场地,采集了大气样本。中国专家经过分析后,一致确认这是一颗铀弹,当量大约是3万吨。
  这意味这美国正式迈入核俱乐部了。
  你问文德嗣怕不怕?他怕个鸟啊!
  先不说美国佬也没有把原子弹丢过来的本事,就算他们有这本事,也先得过得来才行。中国花了二十年打造了全球卫星监控网络,可不是摆设。再加上太空和天空的多种拦截手段,无论是他们用飞机还是导弹,也几乎不可能突防。特别是几十个重点城市和地区,那里已经布置好了很多黑科技防御手段。
  当然,这也不是说万无一失,但是如果中国挨了一颗,那么就有充足的理由把美国抹掉了。
  事实上,核武器这种东西最大的作用是在发射架上威慑别人,真的打起来,并不比常规武器好用多少。
  可能有人会问,文德嗣为什么不阻止他们开发原子弹?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核武器才是真实的和平保证。文德嗣并不想统一地球,养活全人类这种事情,还是留给上帝圣母去做,他只是一个自私的民族主义者,没有那种为全人类谋福利的无私精神。
  还有一点,就是“无外患则国恒亡”这句老话,如果一个全无半点外患,并不是什么好事,没有一点儿危机感的国家,不但不会幸福,反而只会是毁灭!
  所以他需要保留一些像样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苏联、法国、日本这样的。一方面是保留竞争对手,让国人不会全无危机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只有这些列强级别的国家,才是中国真正的市场,才能充分消化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产能。不过,美国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好,所以不能完完整整的留着,必须拆成好几个。否则像现在这样,德日联合起来都奈何不了他,那就很不好了。
  列强嘛,就是要互相平衡才是好列强,今后的地球新格局,就是形成一超多强多小国的金字塔结构,中国自然是领袖地球的第一级,至高无上的存在。下一级的就是欧美日等列强,但是文德嗣不能容忍一个1.5级这种怪胎出现,而美国就是这样一个怪胎,所以他必须接受分裂,和其他同级的在一个水平线上。
  文德嗣准备在等等看看,等到德日等国再消耗一些力气后,他才会出手。能用一分力,就绝不会用两分。而且,这样可可以让全世界知道,和平多么的不容易。
  核武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维稳器。在今后的世界格局当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让国人保持警惕,失去危机感,更能让第二级的列强们不会像一战二战那样,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今后中国的主要目标是星辰大海,所以地球的和平大局是必须要保证的。小打怡情,大打伤身,偶尔打一打无所谓,但是像一战二战这样搞,就太过分了。和平才能发展嘛,这就是核武器的意义所在。二等强国们手里都有了核武器,这样他们才会理智得多。
  当然,现在还是要他们玩个够的,不玩玩核武器,不互相种几颗蘑菇,那他们怎么知道和平的可贵,以及中国的伟大?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嘛!
  所以,文德嗣在中国的实力跃居到了上一个层次之后,猪队友计划就自然而然的停止了。对于各国的蘑菇种植计划,他还是关注的,而且他的作用是让他们彼此之间不会落后太多,否则就不平衡了。
  于是,当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的第二天,也在进行蘑菇种植计划的德苏日法等国,就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礼物。一份关于美国原子弹试爆情况的详细情报,还有很多只有美国自以为秘密的数据。至于英国?那不用,他们和美国一伙的呢,美国的原子弹资料他们同样有一份。
第724章
核平时代(中)
  共和2786年(西元1945年)3月12日。
  “你们是说,美国现在有四颗原子弹可用?”文德嗣看了看手里的文件,抬头问道。
  霍进思说道:“是的,文总,这是我们根据美国核工业的情况,以及综合其他渠道的情报综合考虑,得到的结果……”
  自从中美关系恶化之后,天顶星财团在美国上流社会就逐渐被疏远,这倒不是说美国那边清楚他们的底细,这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因为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太密切了,这种关系让其他财团和政府不得不多几个心眼。当然这种迹象是不可能太明显,而且天顶星财团参与的项目,他们肯定瞒不住,但是一些天顶星没有参与的绝密情报,他们就有意无意的瞒着了。
  比如曼哈顿工程,天顶星财团虽然也是参与者,但不是核心参与者,所以关于原子弹的具体数量他们也不清楚。这就需要国内的专家进行分析了。
  “其他国家呢?”
  “从种种迹象分析,德国应该已经有一颗了,但是没有试爆。苏联和法国差不多,还在攒核原料,日本现在差得远。但是他们都在抓紧,我们提供的美国核武器资料对他们很有帮助……”霍进思说道。
  “文总,这几个国家都应该知道我们有核武器了……”
  “哈哈哈……”文德嗣得意的笑起来:“知道才好,知道了,就会知道该用什么态度面对我们。”
  如果现在列强们都还不知道中国搞了核武器,那他们就太蠢了。无论是连续三十几年的铀矿搜刮,还是二三十年代西北沙漠里频繁的地震,以及中国建设的核电站,都说明中国在核工业方面远远走在他们前面了。
  “文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可以阻止他们……”霍进思说道。
  “阻止?阻止干什么?你能阻止他们一辈子?当然,如果他们都变成那种连自己人都养不活的失败国家,就搞不出核武器。但是这种失败国家对于我们有什么用?没用!他们连成为市场的价值都没有……”
  文德嗣露出一丝嘲讽,笑道:“人类的智慧是无法抹削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大杀器就会出现。这是人类的天性,阻止不了的。也没有必要去阻止。那种一点儿风险都不想担的人,是典型的败犬思维。我们只需要把风险控制在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就好了。”
  “核武器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只是疥癣之疾,远远谈不上什么心腹大患,但它存在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我们承担的这点儿风险。所以它必须存在!它的存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平衡和引导。核武器是一种限制器,这样能为节省不少力气,免得一有什么问题,就必须我们中国出手,这不好!他们需要学习自我控制,而核武器能够加强他们的控制力,我们不是保姆……”文德嗣笑了笑。
  后世有那么一些脑子不太清醒的,觉得世界没有核武器就万岁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正是后世有了核武器,这个世界才算真正的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至于限制别人不准搞这种事情,大流氓们都用过了,但是结果呢?所以,文德嗣是不会去做那种无用功,也没有那个必要。核武器这种东西,真正有用的时候是在发射架上。后世那么多的核武器,可真正死在核武器下的人才多少?还不如死在化学武器下的人多,更不用说常规武器了。
  对于核武器的正确认识,是既不神话,也不矮化。它就是一种武器,当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必然出现的武器而已。不需如临大敌,也不用避如蛇蝎。
  当然,现在文德嗣不去管他们,但也不是完全不理会。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平衡。实力最强的美国如果在核武器上领先太多,就不好玩了。要是多砸几颗下去,德日肯定会吓怂的。
  但这是不可以的!不要怂!继续刚!
  文德嗣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所以就要给他们奶一口。
  这个很简单,如果一群人打架,只有一个人手上有家伙,那么其他人肯定会觉得心里没底。但是如果人人有家伙,那么就不一样了。这打仗也是一个道理,比如现在的列强们,哪家手里没有没有几万吨以上的化学武器,但是你看谁怂了?没有吧!因为大家都有,怕毛啊!
  但是到现在,也没人用化学武器。这又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害怕被人家对等啊,因为一战期间他们都是用爽了的,所以现在大伙都要考虑后果。你看,这是多么的克制。所以核武器也是一样,现在先让他们爽一把,等发现这东西不好玩了,那就知道该用什么态度了来对待战争了。
  所以现在是要加强德日的时候了。事实上,以日本的条件和与中国的关系,他们原本是应该比美国还先出原子弹的,要知道,日本是有一座中国出口的核电站,还是先进的气冷快堆呢。当然,这种反应堆没法制造核武器原料。但是日本对于核物理是绝对不陌生的,但是他们在几个关键过程上,却点歪了科技树。好吧,还有前些年搬家的原因。
  所以这次德国人跑在了前面,事实上,本位面的德国在核物理的造诣比美国还高,也就只不如中国,他们对于核武器的研究是从1936年就开始了,但是小胡子对于这种东西也不太相信,随便丢了几个钱就打发了。等到1938年时,小胡子偶然发现,中国和一些不明势力在拼命的满世界搜刮铀矿,他一下子觉得不对劲了。于是命令情报部门调查,于是他也得到了一个和加纳差不多的答案。
  中国正在搞核武器!至少是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反应过来的小胡子先是停了同盟国全体的铀矿出口,并禁止出售给同盟国以外的国家。然后对项目部大力投入,那额度简直是空前的!于是德国的原子弹进度开始加速了。
  到了1945年6月9日,用以监视欧洲的预警卫星果然监测到德国的原子弹试爆,地点是在挪威北冰洋的一座岛上。一架隐形侦察机装设了大气收集器之后,从土耳其起飞,偷偷飞到地点,途中收集空气加以分析,确认这是一颗铀弹。
  核俱乐部有了第三个成员。
  ……
  1945年6月12日,灾难终于降临。一个中队的B-20多哥的洛美起飞,在300架新式喷气式飞机F-66的掩护下,于北非的马拉迪投下了人类史上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此时,这里真是美德双发厮杀得很疯狂的地方。为了突破,美国就用了这里当试验场,这课原子弹当场炸死了两万德军。
  6月24日,集结起来的20万德军准备向美军猛扑的时候,美国又在尼日尔与布基纳法索边境扔下第二颗原子弹,这次炸死三万多人。德国立刻发生总崩溃,一直退到两百公里外的尼亚美才稳住了阵脚。
  美国之所以在北非南部使用原子弹,是有理由的。原本在预计轰炸名单中,还有直布罗陀,以及德国本土城市。但是这些地方距离美国空军基地有上千公里,而且这些地方戒备森严,美国以前又不是没试过,炸了这么多次,那结果说起来都是泪,即使派出大量战斗机护航,也不见得有机会突破德国的喷射机拦截,万一运载机被击落,让原子弹落在二德子手里,那可就糟了。
  导弹的突防性能当然更好,但是美国现在的原子弹个头还太大了,足有4吨重,根本塞不进导弹里面,只能用重型轰炸机携带。
  因此美国选择攻击北非南部。从洛美到尼日尔那边不到四五百公里,完全在美国最新式喷气机F-100的作战半径之下。嗯,是F-100,今年美国就提前统一了三军飞机编号,战斗机都全部用F字头,轰炸机用B字头,攻击机用A字头了。这种F-100战斗机就是他们的最新产品,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性能算是不错的,但就是腿短,作战半径不到600公里,挂上副油箱也不到900公里。
  尼日尔前线距离更近,有足够的兵力护航,成功率是很高的。况且这地方又是目前正在胶着的战场,也大大有利于在原子轰炸后发动攻击作战,打开局面。于是美国选择在此发难,果然一举成功,很快就收复了尼日尔西南的尼亚美。德国对尼日尔的完整统治,还不满半年就被打破了。
  美国原子弹扔在北非,小胡子也深感威胁。这回美国能把原子弹投在了尼日尔,但下回丢在那里就谁也说不准了。幸好德国的原子弹也已经试爆完成,并且赶了两枚可用的出来,稍有些资本,不致于两手空空。
  原子弹这种东西可不是做馒头,不是那么好造的。在原时空的历史上,美国从1943年中造到1949年,六年半内含用掉的三颗也不过造了125枚(5枚铀弹与120枚钚弹),平均一年造不到20颗,从1943年到1947年,三年半间更是造不满15枚,原因就是核材料太不好制作了。要累积钚,需要建立很多反应炉,经过特别调整,花上很长的时间还有不少的铀燃料才行。
  原时空美国最初的钚反应炉,每年不过年产20公斤的钚,只够作4颗炸弹。后来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改进,加上累积了不少铀燃料,美国才在1947年中建立起几座大功率的钚反应炉,就这样也不过每年生产200公斤钚,约40枚炸弹的份量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