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469

  万梅乡,乡政府。
  西门吹雪一进会客室,就看到副县长陆小凤坐在里面喝茶。
  “老陆,我回来了……”他连忙上去打招呼。
  是的,原来的白云乡乡长陆小凤今年初也升为副县长了,面对这位老上级,西门还是比较随便的。
  他也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这次来,是检查工作吗?我们这个班子才接手不到2天呢……”
  陆小凤没有马上回答,笑眯眯的给他倒了杯凉茶,说道:“呵呵,西门啊,你总算回来了。听说你跑了大半天,辛苦了,先喝杯茶再说……”他又转头对旁边接待的女文书说道:“喂,小姑娘,没看你们乡长都跑得满头大汗的了,还不快去帮他打盆水来洗把脸……”
  女文书有些惭愧的吐了吐舌头,连忙跑去打水了。
  西门吹雪也正口渴,接过茶杯就一饮而尽。他擦了擦嘴边的茶水,一屁股坐了下来,看着笑眯眯的副县长,等待他的下文。
  陆小凤笑了笑,说道:“西门,你不要紧张嘛。我这次来,可不是检查你们。我这次是为你的私事来的……”
  “啊,私事?什么私事值得你亲自来一趟?”西门愣住了。
  “什么私事?当然是你的终身大事!哈哈哈哈……”陆小凤大笑起来:“你这个月初不是参加了组织主办的相亲大会吗?你小子真行啊,一下子就被人家姑娘选中了,而且还是两个。一下子搞定了两个老婆,啧啧,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本事?”
  “啊,是这事啊……”西门吹雪顿时囧了,脸红得跟柿子一样。傻了半天,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这事这么快就定了吗?”
  陆小凤笑骂道:“废话,我们科社党一向讲求效率,这终身大事也一样嘛。既然你们互相都觉得不错,当然就这么定了。当然,你要是不准备马上结婚也可以,但人已经给你送来了,你们也可以再了解一下……不过,我丑话说到前面,那两个都是黄花闺女,你要是吃了不认可不行。如果你小子敢学陈世美始乱终弃,我认得你,组织纪律和法律可不认得你……”
  西门吹雪越听越不是味,马上就叫起来:“哎哎……我说老陆啊,你可别乱说啊。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像是那种不负责的人吗?”
  陆小凤一本正经的说道:“我都说了,是丑话说到前面嘛。不管你是不是这种人,招呼要先打好,这是程序问题……”
  西门吹雪翻了下白眼,又有些奇怪的问道:“老陆,你怎么还管这事呢?”
  “要是别人结婚,我不管。但谁叫我现在是分管本县民政事务和公关工作呢?你这是本县第一件涉外婚姻,而且又是文主席特批,县里班子都说要搞隆重点,我能不来吗?”陆小凤摊摊手,有些羡慕嫉妒恨的说道。
  “啊,文主席特批?我这事也惊动了文主席?”西门吹雪顿时坐不住了。
  “正常情况当然不用惊动文主席,可你这回就不正常啊……你当初看中的那个是姐姐,她还有个妹妹。本来你们相亲都是一男配一女,可那郑家姐妹死活要在一起,不愿分开嫁人。闹得不可开交,妇联的同志去做工作也没用,搞得秋瑾主席的头都大了。因为这事实在没有先例,后来只好上报文主席裁决。”陆小凤磨着牙说道:“……于是,最后就便宜你小子了,一下子就到手朝鲜姐妹花。”
  说完,陆小凤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说道:“好了,快去见见人吧,这郑秀妍和郑秀晶姐妹都在你们乡招待所,有妇联和民政局的同志陪着……”
第144章
间谍(上)
  1910年5月20日,成都空军基地。
  这个基地位于成都东北,是第1、第3、第6战斗机联队和以及第1、第2飞艇联队的驻地。同时也是四川飞行学院的实习机场所在地。是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空军基地。
  在这个空军基地里,不时有飞机起降。军迷这种生物什么时候都不会缺少,尤其是在科社党强势崛起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出色的表现,更是赢得了粉丝无数。所以,每天在基地外都有很多群众围观,有些甚至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看飞机的军迷。不过空军基地戒备森严,他们也只能站在警戒线以外围观,于是附近的大树就成了“座位”,只要天气良好,每天基地外的大树上都挂满了人,搞得这些大树就跟神话中的人参果树似的。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周围那些大树,凡是位置好,体型合适的,就被一些聪明人搭建起了平台,有些甚至被改建成了树屋,专门供游客们付费围观。此外,还有人在这里办起了小吃摊、小卖部、餐厅、茶馆什么的,专门为游客服务。甚至还有思路广的聪明人,居然在这里卖起来飞艇和飞机的模型、画册之类的玩意儿。
  此时,一个小队的歼-2战斗机又从远处飞来,开始降落。围观群众们又发出阵阵欢呼。
  “雅间”里面有竹椅、桌子,还有床铺可以休息,老板甚至还提供租借望远镜的服务,再让下面的茶馆小吃摊送些茶水点心上了。坐在这“雅间”里看,可比在外面当“人参果”舒服多了。
  当然,这种“雅间”的价格也是让人感动,一块钱一天,不还价,不包饮食,望远镜租金另算,也只有那些土豪军迷才舍得花这个钱。
  钱不多的军迷就只好去那种“观光平台”了,这种像脚手架一样的简陋平台,按位置和高低收费从2分到2角钱不等。最最苦逼的军迷就只能去当“人参果”了,那个不要钱,但是要早点到,要是晚了就连“人参果”也当不成了。
  一座树屋“雅间”里的几个看客开始议论起来。
  “喂,你们听说了吗?我们的空军去英国参加飞行大赛,包揽了全部的8项冠军,真是大涨国威啊!”一名看客摇着折扇,一脸兴奋的说道。
  这家伙叫风浩,在围观群众中颇有名声,他家是最早和星科合作的本地缙绅,在星科集团的几家工厂都有股份。他老子是位开明绅士,自从看了《唯物中国》之后,就成了文德嗣的脑残粉,对于科社党的所有政策都非常积极的配合,在土改的时候,不但主动交出土地,还去劝说其他缙绅配合。
  科社党当然不会亏待这么识相的家伙,科社党取得政权后,他们家就成为“良绅”典型。虽然名下土地大为缩水,但在工商业上的产业却大大增加。现在的中国又在大搞基础建设,有着建材厂和水泥厂股份的风家,赚的钱比以前土里刨食多了几十倍还不止。
  受老爸的影响,这位风浩风大少也是文德嗣的脑残粉,而且还是个军迷,很自然的也成为PLA的脑残粉,尤其是空军,更是他的最爱。风大少有钱又有闲,自然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嗯,其实风大少还是在校高中学生,不过他让家里就在基地旁边买了栋别墅,因此一到周末和假期,就铁定会约上几个同好一起到这里。他还自己花钱,印制了不少关于空军的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免费发放给感兴趣的军迷。有时还会请所有在场的军迷喝茶吃点心,因此在成都军迷圈子挣得了好大名气。
  “哦,我听说了,但是细节还真不清楚,风先生可愿教我?”风大少旁边的那个人顿时来了兴趣。
  听到“先生”这个称呼,风大少心头大爽。他在军迷圈子里虽说名声不小,但因为年龄问题,大伙对他虽然亲热,却也谈不上敬意。认识他的一般都叫他“风大少”,或者“风车车”这个不怎么好听的外号。肯叫他“先生”的,这还是头一个。这让风大少觉得,眼前这位新来的军迷看起来分外的顺眼。
  旁边的“雅间”老板上来添茶,顺便恭维道:“任老板,你可找对人了!咱们风大少可是第一军迷,有名的民间军事专家,人送外号【空军编外司令】……”风大少可是这里的财神爷,这个位置最好的雅间,他一出手就包了一年。老板能不巴结吗?
  “哈哈哈哈……李老板你过奖了,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风大少脸都笑烂了,可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大少的陪读也在一旁凑趣:“可不是吗,咱们大少明年毕业后,就准备去报考空军学院,到时就是正式空军了……”
  “小四,把我们的资料拿出来,给任兄看看……”风大少打了响指,他的那些难兄难弟们立刻拿出了一大堆资料放在桌上。其中还有一本厚厚的相册,这年头相片可不像后世那样到处都是,比白菜还多。在民间玩得起相机的都是土豪,比如风大少这种。
  “任兄,我来给仔细说说……”风大少开始显摆起来,他打开相册说道:“喏,看这架飞机,就是此次参赛的领队机,它的性能数据是……还有这艘飞艇,也是本次参赛的……”
  “……看到这个人没有,本次的飞机领队,咱们的尖子飞行员,他叫金海,空军上尉,第15中队中队长……他一个人就拿了速度和起降两项个人冠军,和一个集体速度冠军……”
  “哦,风先生真是太了不起了!连这样的资料都能搞到……我看这些资料比报纸上还详细呢……”那位任兄看得满眼放光。
  风大少得意的大笑道:“哈哈哈,里面的飞行员我好多都认识,我家就在基地旁边呢……那些报纸算什么,他们的记者都是军盲!”
  等风大少显摆够了,说得口干舌燥坐下来喝茶休息之后,那位任兄就抽空问道:“风先生,我能把这些资料抄录一份吗?我实在太喜欢空军了!”
  风大少过足了导师瘾和专家瘾,正是心情大好的时候,眼前这位“任兄”又是态度恭敬,一幅小白遇到大腕的态度。当下就慷慨的摆摆手:“还抄什么抄啊,这些都是我做的。我家里有原件,这些都是副本,咱们一见如故,这些送你就是!”
  “嗨……哎呀,真是太感谢了!”那位“任兄”激动的站起来,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
  此时,在基地里几个飞行员正在闲聊着,其中就有风大少提到的世界冠军。
  “金海,你们上个月可出风头了。世界冠军哦……”楚望远一脸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金海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样子,他冷哼一声:“呸,别提这事!提起就窝火,和外国的那些破飞机有个屁的比头。虽然咱们派出的飞机已经是猴版了,可和他们的一比,也是大人欺负小孩子,咱们哪怕去个菜鸟都能拿冠军。这个冠军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完全是浪费我的时间……”
  另一个飞行员笑道:“哎,别这么说嘛。海军来了次西洋巡航,名头大涨。这次飞行大赛也就是我们空军的重点,所以孟总才点名要你去嘛。”
  楚望远也说道:“就是就是!金海你怎么能算白跑呢,出去踩了一下菜鸟,回来就升上尉中队长了……”
  “卧槽,我本来就是要升上尉的,这和踩外国菜鸟一点关系都没有……”金海不服气的说道:“倒是你,楚望远,你踏马才是狗屎运,一转到海军就上尉,你以前还是我僚机呢……”
  楚望远立马跳了起来:“啊啊,这个可不能怪我,咱们海航缺人嘛,我那是矮个里挑高个。我们王总说过,只要你过来的话,一定给你少校大队长的位置……”
  “我说小楚,你这家伙挖墙脚挖到我身上来了?”金海瞪了他一眼:“我上次就说了,我不去海军,因为我从小就讨厌鱼腥味……”
  “哎,真是遗憾啊……”眼看寝取失败,楚望远就转移话题说道:“我这次过来找孟总办事,他脸都是绿的,搞得我都不敢回来了……”
  金海白了他一眼:“废话,你们海军一来准没好事,上次挖走我们四分之一的飞行员,换我的话,就不止是脸绿了,肯定第一时间把你们赶出去……”
  “呵呵,这个,我们海航是文主席亲自下令组建的……”楚望远干笑几声。“再说,我这次来只是招点菜鸟回去……”
  “呸!”空军的几个一起表示鄙视。
  “你们又想捡便宜!想都别想!”金海愤然说道:“这些菜鸟都是我们空军培养的,我就是航校的主任教官,小楚,我告诉你,我不松口,你们一个都别想拉走!”
  “啊,这个,这期学员不是还有几个女的吗?这几个总可以吧,再说这也是文主席的意思。我们海航要扩编啊……”楚望远不死心的说道。
  “不行!哪怕是条狗,只要它会飞,我也不给!”金海断然拒绝:“我马上就去找孟总,这次必须拒绝你们的不合理要求。我们空军的人手都严重不足,哪还有多的分给你们海军和陆军……”
  “什么?陆军也来要人?”楚望远大吃一惊。
  “可不是吗?他们要组建什么陆航,也来要人!也不知道谁给上面进了谗言,这天上有我们空军就够了,要这航那航干嘛呢……”金海气愤的说道。
第145章
间谍(中)
  1910年5月20日,武汉,中央社会调查部。
  今年春节之后,新中国中央政府的各个机构就开始陆续迁移到了武汉。而有些新部门就是直接在武汉挂牌成立的,比如中华科学社会主义党中央社会调查部,这个简称“中社部”的部门,就是上个月在武汉市汉口区成立的。
  “中社部”的前身就是文德嗣正式起义前的星科集团“交通监察部”,后来又加上了原各大敌占区,也就是清廷和其他革命党势力范围内的地下情报组织,经强化整合而成。目前,中央社会调查部与军事情报局、国家安全部、国家信息统计局同为新中国的主要情治机构,几个机构虽然在职能上有重合,但也有各自的特色。
  军情局侧重于军事情报,一般不对内;中社部的主要职能比较接近FBI,主要以反间谍、反集团犯罪,以及监控官员的不法行为为主,主要是针对国内;国安部比较像是前两者的综合,对内对外都有份,同时还承担对重要人物和机构的保卫任务;而国家信息统计局更侧重于政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情报,他们基本上主要是从各种公开信息中分析、归纳、整理各种情报,一般不干湿活。
  此时,中社部的副部长范含正在聆听部下的汇报:“……范部长,自从我国在年初公布了【五年计划】后,境外间谍的活动就大为增加,到下月为止,各有关部门已经破获间谍案335件,已经超过去年一年的总量的一半一上。”
  范含点点头:“……嗯,这是意料中的。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全国政权,地盘大了这么多,间谍多些也是正常。再说,以前列强认为我们落后,对于我们也不太关注。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显示出来的科技力量,已经不亚于列强,还有我们的军事力量,也具有了正面挑战列强的实力,虽然他们嘴里还不愿承认,但也会加大对我们的情报力量投入。”
  中国解放后,原来设置的华东局、华北局等地下组织自然就撤销了,原有人员也分配到了其他机构。原先担任北京情报站站长的范含同志,也就这样到了中央社会调查部,现在他是本局的常务副部长,因为正局长王琦同志受命组建国安部,基本上没有精力来管这边,所以范副部长就成了中社部实际上的最高领导。
  “……从目前破获的案件来看,各大列强都有涉及,其中涉及日本的间谍案最多,占了案件总数的74.5%,然后是俄国和英国……由于人种的外观差异,白种人很难在我国直接从事谍报活动,虽然他们也可以收买我国的人进行,但毕竟不如自己直接动手来得有效,从这点看,日本人是最方便的,他们的人很容易混进我国社会。”
  “……范部长,事实证明,我们现在建立的户籍制度和基层联防制度,可以大大降低敌对间谍的成功率。现有破获案件中,有80%以上,都是由基层发现异常上报后破获的。不过,由于日本对我国很早就开始渗透,有部分间谍甚至在几十年前就潜入中国,而满清政府对基层控制力极低,也没有可靠的户籍资料和人员档案。因此对于我们政权建立前的潜伏间谍,如果他们不采取行动,只是潜伏的话,就很难尽快确认了。”
  “……因为我国在航空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4月份在英国举行的首届国际飞行大赛上,我国代表团获得了所有冠军。所以我国的几座飞机厂和飞艇厂,以及各个空军基地、民用机场都成为了间谍们的重点对象,今年前4个月破获的案子有三分之二于此有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