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469

  中社部的几个干部分别说明着情况。范含只是点头,却没有在说话。
  其中一位接着说道:“范部长,目前敌对间谍还有一个新的热点,就是我们的农业。随着我国培养的各种优质农作物和禽畜在全国推广,现在已经引起很多势力的关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动向,如果敌方的目标是研究所、大学或工厂,由于这些场所数量有限,面积有限,人员管理比较严格,防范起来相对容易。但如果是在乡村,以我们目前的人手和能力,就很难完全防范。毕竟农田的地盘太大了,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到上月底,各地公安系统已经接到多次报案,都是关于优质农作物和禽畜失窃的案子……”这位干部忧心忡忡的说道。
  “就是,这些洋鬼子都不是好东西,都把我们中国当肥肉了,凡是我们有点儿什么好的,他们就都想搞到手!”
  “这些洋鬼子都不怀好意,这些优质品种要是被他们得去了,我国的损失就太大了!”
  “可是像农作物、禽畜这些东西又不能不推广啊,如果只是藏在兜里,那又有什么意义?”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科技人员花费了无数心血的成果,如果就这么被洋鬼子偷了去,那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干部们都一幅义愤填膺的样子,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中国人民对于“种田”都有发自血脉的热爱,不管是不是农村出身的,对于这些能够带来丰收高产的新型作物,都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因此外国间谍偷盗优质农作物和禽畜的行为,无疑成功激起了他们的怒火。
  但是他们也很无奈,虽然比起这个时代的外国同行,中社部的效率已经可以说非常高了。但人力有时穷,他们再牛叉,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守住每一处农田和牲畜栏。这让中社部的特工们感到又气愤又无奈,还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
  看到同志们的表现,范含不但任何失望或无奈的表情,反而却笑了笑:“这个问题上级早就考虑到了,要把所有农村守得滴水不漏,那是神仙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看好各个农业研究所、种子基地和禽畜育种基地就好了。至于农村里的田地和牲畜栏,不用担心,他们即使偷了去,也没有太多的作用……同志们,我们科社党最讲科学,这些东西都是科学的成果,哪有那么容易偷。”
  范含摸着下巴说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们,既然他们要来偷,那么我们就得送点儿礼物给他们,哼哼……”
  ……
  四川,成都乡下某新村。
  此时正值夏收时节,一些地方已经完成了夏收,比如成都附近。
  随着解放区的扩大,化肥也开始大量推广,原有的星科化肥厂产量只能勉强供应四川一部分。如果事到临头才开始扩厂的话,肯定就要耽误很多时间。所以从前年开始,星科集团就开始通过海外的无数马甲公司,分别向欧美各强国订购化肥厂的设备。
  当然,出于保密需要,这些设备全都是分开订购的,一套合成氨生产设备,往往是不同的马甲公司从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和企业订购,而且一些关键部件还是自制的。等这些设备部件到了中国之后,再由星科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完成组装和调试的工作。这样一来除了星科自己,其他的人是不可能从分开的部件里认出这是什么东西,更不可能复制出来。
  所以在一个地区解放之后,只要把厂房一建好,马上就能安装设备,用不了半年一个化肥厂就能投产。文德嗣就用这种办法,加上自己生产的设备,在去年年底就在全国增加了50多个化肥厂和10多个农药厂,并全部投产。另外,也不止是化肥和农药生产设备,很多设计理念先进,但制造技术对此时列强不是问题的玩意儿,都是使用这种办法购买的。
  今年是一五计划的第一年,由于新型作物和化肥农药的推广,今年的夏收成果非常喜人,比如成都市这里,因为是老解放区,大伙运用新技术更早也更熟练,收成比新解放区更高。今年冬小麦的平均亩产就达到550公斤,虽然在后世这点儿产量不值得惊奇,但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惊人的。在这个年代,全世界哪怕是农业技术最强的欧美列强,小麦平均亩产最高值也不过150公斤左右。
  如果在俺大清或者任何一个时期,丰收对于农民们来说,也并不一定是件好事。“谷贱伤农”这句话可不是近代才有。不过现在已经是科社党领导的新中国了,当然是不会允许出现这种状况的。在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时,解放区就已经实行了稳定粮价的政策,国家粮食部门会在每年的收成前制订出合理的粮食收购价和出售价,这个价格在下一次收成前不会变动,即使纵向比较,与历史价格的波动幅度也不会超过3%。
  如果有奸商认为这样能够钻空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科社党眼里这种投机倒把的家伙是没有人权的,文总对于挖自己的墙脚家伙,是从来没有任何仁慈可言,所以他们的下场……你懂的。已经有几百个这种认为自己能占文总便宜的家伙,获得了终身难忘的教训。没收全部财产,最低10年的劳改,以及全家老小的连坐,会让他们涨涨记性的。
  没错,是全家一起劳改!科社党的法律很多都是连坐的,除非罪犯家属能确实证明自己没有从违法行为中获利,或者能吐出之前的非法所得。因为在文总看来,连坐才是最公平的,既然家属因违法获得了利益,那就应该同样的付出代价。否则哪有只跟着贼吃肉,不跟着贼挨打的道理?
  嗯,这个话题扯远了,再来说正题。反正在各种政策之下,现在的农民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因此农民们的消费能力也大为增加,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考虑了。这两年来,解放区的工商业也因此受到了刺激,有了大幅度上涨。
  尤其是在收成之后,是农民们手里钱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各个乡村到处都是闻风而来的商人。
  此时,就有两个行商打扮的人,赶着一辆满载货物的牛车,正在赶往这座村庄。
  他们的样子看起来和其他的行商没什么区别,都是穿着一套薄斜纹布制作的衬衣式服装,这种衣服宽松而坚韧,能遮挡太阳还能防止蚊虫叮咬,而且衣服上有很多带纽扣的衣袋,很方便装东西,是夏季的行商经常穿着的一种衣服。据说这种衣服最早是从军队的夏季作训服,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好,就开始向民间供货了。
  一个行商抬头看了看周围,这条路周围都是收割后的麦田,最远的人都在几百米外。他放下心来,就用日语对同伴说道:“黑岛君,上次松下他们小组不是带回来了种子吗?为什么还要?”
  “笨蛋,不准说日语,要说四川话!”黑岛低声呵斥同伴,马上警惕的四周看了看。
  要是那个风大少此时在场,一定能认出,这个叫黑岛的家伙就是那个他刚认识的军迷,自称姓任的外地商人。
第146章
间谍(下)
  “大山,你要是再敢在据点之外随便说日语,你就给我滚回去……”看着周围几百米之内都没人,黑岛在骂完同伴之后也放松了点。
  他低声说道:“别提松下他们了,这群陆军马鹿们把事情办砸了。不知道他们去年从哪里搞来的劣质种子,居然敢冒充良种交回去。结果国内经过试种后,发现根本不对,收成甚至还不如最差的老种子。农业省的家伙都快气疯了,课长也觉得丢了脸,才让我们接手这事……”
  大山嘀咕道:“也不知道黑龙会的家伙们现在进展如何了……”
  黑岛轻蔑的冷笑几声:“哼,那帮浪人根本不要指望,黑龙会就是一帮只会吹牛的笨蛋,他们看中的人也是些废物。比如他们以前大力扶持的孙文,吹嘘可以让孙文掌握支那,可是现在呢?孙文那帮废物只能躲在越南,连河内都不敢出。”
  “自从有了这个科社党,支那这边越来越严密了,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不好做。参谋本部第二部、海军省军事部第五课和满铁调查部都出动了,但是我都不看好他们,这些家伙根本不了解支那,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还不如黑龙会呢。”黑岛把几个同行部门都奚落了一遍,最后说道:“所以,还得看我们特高课的……”
  由于文德嗣和科社党的出现,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就出现了巨变,随着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全民崛起,这让一直对中国有想法的日本坐不住了。日本国内的各个情报机构几乎全部出动,无论是隶属政府、军队的正式情报机构,还是黑龙会等民间组织,都派遣了大量间谍潜入中国,他们试图刺探更多的情报,收买更多的汉奸。如果方便的话,暗杀几个重要人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要说在原时空的中国,这个时期日本在中国的情报活动非常成功,无论是满清、北洋还是炮党,都被日本渗透得跟筛子一样,连最高层都遍布了他们的耳目。比如炮党刚刚作出的军事计划,还没有发到下属部队,日本人就已经知道了。
  他们唯一碰了钉子的地方,就是在红党那里,他们甚至连红党几位最高领导的样子都没搞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当时日本情报机关提供给前线部队的红党领导人照片,让人囧到不行。)
  而现在,他们的对手是中国科社党,这是个比原时空的红党还要变态、还要逆天的,开了挂的存在。遇到这种怪物,那就不止是碰钉子那么简单了,基本上都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比如上海的“立洋社”,汉口的“乐善堂”等在中国潜伏多年的老牌间谍组织,都先后被连根拔除。从1906年到1909年,日本各大情报机构在中国损失的人手,包括骨干、外围和线人,总数已经超过了3000人。
  要是其他国家,面对这种情报黑洞一般的对手,肯定就会开始收手,减少甚至派遣间谍,另外想其他办法了。毕竟情报人员也不是地里的韭菜,培养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老是这么送菜也不是办法。
  但是大家都知道,日本这个国家比较中二,或者说比较轴,越是碰钉子越是不服气,就越是要派更多人。而且他们的各个情报机构之间关系很恶劣,几乎没有配合这种说法,他们互相看不起,都是各干各的,不互相扯后腿就不错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大概就是:“我比XX强多了,XX办不成的,不等于我办不到!”出于如此之类的想法,他们就像输红眼的赌徒,变本加厉的继续派遣更多的“志愿者”,哦,我是说“间谍”到中国来。
  顺便说一句,这几年来,姬辉夜博士的生物研究院,以及医学研究院等科研部门得到了近二千名日本“志愿者”,都是这些情报机构“友情赞助”的。按照姬院长的说法,这些“志愿者”为中国的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
  当然,现在踌躇满志的黑岛和大山并不知道,他们的大多数前辈同行已经作为“志愿者”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身体和生命,剩下的少数也在某个矿坑或工地上从事各种高危作业。
  你说这样做不符合人道主义什么的?抱歉,文德嗣这个人一向冷血,节操值一向不高。他最欠缺的就是诸如人道主义啊、国际主义啊、普世价值啊、终极关怀啊、以德报怨啊等等之类的,比较“高尚”的思想。什么人玩什么鸟,所以他建立的科社党也全面继承了这一点,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者的团体。
  要指望这么一个组织搞出什么“优待外国俘虏,让侵略者们过得比自己人还好”、“即使是敌人,也要让他们体会到春天般的温暖”等等之类的事情,这难度就太高了。
  不多久,扮成行商的黑岛和大山就到了新村的入口,和所有的新村一样,这座叫“光明二村”的新村也是被一道厚实的围墙包围着。
  这堵围墙的主体是用石头、砖头和混凝土修的,非常坚固,有将近半米厚,五米高。在围墙后面每隔一百米左右就有一座大约10米高的岗楼,岗楼也修得很结实,向外和左右的三面楼板甚至还装了钢板。墙头上插满了防止攀爬的碎玻璃和碎瓷片,围墙靠上的位置还开了一些射击窗口,如果遇到敌人进攻,里面的防守人员就可以站在里面的平台上,通过这些射击窗口向外射击。
  其防御力虽然没有传统城墙的那么夸张,但也比普通的坞堡强多了。虽然进入现代之后,城墙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但对于远离城市的乡村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别忘了,这个时代可不是100年后的太平年景、和谐社会,这是个土匪满地走,马贼多如狗的年代。
  如果一个聚居点如果没有防御设施,是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的。虽然在科社党治下地区,各路江湖好汉基本上都被清剿了,至少大股匪徒肯定是不存在的了,但多年流传的习惯还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所以居民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家园有坚固的城墙。
  虽然文德嗣和科社党高层对于这种想法不以为然,但也没有为了这点事儿逆反民意,反正现在建材和水泥都够用,多修一道围墙也费不了多少事,哪怕让人民更有安全感,这点儿投入就不算亏了。而且,谁也不敢保证那些没清剿干净的残匪不会跑来打劫,要是为了省这点儿钱让人死于匪徒袭击,从而让科社党政府脸上无光,那就太不划算了。就算退一步说,哪怕没有土匪好防,防点儿小偷盗贼也是有用的。
  不过,这道文德嗣并不在意的围墙,却让黑岛他们想多了。
  “该死,这些支那人到底发了什么疯,居然连村子都修成这样小城了!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村子都是这样,支那人以为他们还在战国时代吗?”黑岛咬牙切齿的说道。
  “是啊,这样的村子防御力不会比小城差多少,而且他们乡镇级单位的城墙还要更高更大更厚,里面的岗楼也大得可以放置步兵炮。要是支那的乡村都搞成这种样子,今后帝国进攻支那的时候,肯定会陷入苦战的。”大山忧心忡忡的说道。
  黑岛气呼呼的说道:“现在这个支那政府到底有多少钱,居然舍得把村子修成小城。看到没有,那些岗楼外表都有钢板保护,里面可以架设机枪。如果要攻克这样的目标,起码需要一个大队……”
  ……
  很快,两人走到新村大门口。
  这大门宽度约5米,也做得非常结实,是用碗口粗的圆木为主体,横竖两层,表面也覆盖了一层铁板,门框甚至是用槽钢和角钢制成,真是太奢侈了!就一个村子而已,用得着这么夸张吗?
  透过打开的大门,黑岛气愤的发现,这座该死的村子居然还大模大样使用了瓮城的设计,这么无耻的门居然是连环两道!两道门之间的距离有10米左右,同样有城墙连接,这踏马就是一座瓮城啊!!!
  尼玛,要不要这么夸张啊!这真是一座村子?
  黑岛只觉得心里十万头神兽狂奔而过。他觉得,要是在战国时代,这个村子的防御力起码都能爆掉好多中型日本城堡了。
  好吧,如果是在欧美列强那边,这座布置算不上什么,甚至是白费力气。因为在大口径火炮面前,什么样的城堡都只有跪。但日本不一样,这国家穷啊,可没有那么多的大炮配给军队。他们当然也有大口径火炮,但要调动大炮来轰一座村子,呃,出主意的家伙不被骂得狗血淋头才怪。
  看到大门口执勤的民兵有4个,看到黑岛他们的牛车过来,他们立即喊了声“停车”,走了两个过来准备检查。黑岛也不好再多想城墙的事情,连忙收拾心情应付来人。
  “你们是干什么?”两个民兵走了过来。他们身上也穿着整齐的制服,背着一支委员会1888步枪,胸口上缠着子弹带,腰间还别着一把刺刀。他们的制服和正规部队的不一样,是灰蓝色的,比较类似牛仔装,制服的臂章上写有“国民警卫队”。
  黑岛连忙上前,掏出一包“牡丹牌”香烟,给几个民兵发了一圈。用带点口音的四川话说道:“大哥,我们是行脚商,做点小生意……”
  大山连忙把牛车上的篷布揭开,让两个民兵检查。
  车上装的都是些日用品、五金工具、布匹、糖果、烟酒、针头线脑什么的,两个民兵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问题。就问道:“你们有身份证明吗?”
  “有的,有的……我叫任永清,他叫严世贵,是我的帮手。”黑岛连忙拿出一个蓝色的硬皮小本和2本红皮小本,递了过去。
  民兵接过查看起来。蓝皮小本是他的户籍证,是湖南长沙的某派出所签发的,上面还有黑岛的黑白照片和他的名字“任永清”,还有他的住址、出生日期等信息,上面有长沙市公安局的钢印。红色证书是他的行商许可证明,是长沙市工商局签发的,上面注明了他的经营项目是“百货日杂”,性质是“个体零售商”,后面还有成都等几个市工商局的背书,说明他是经常在以上城市经商。还有一个红皮小本是纳税登记册,上面有他每个季度的纳税登记和信用评价。
  大山也连忙拿出自己的户籍证交了过去,他的名字是叫“严世贵”,和“任永清”是同乡。
  民兵仔细的看了一遍,就把这些证明还给他,和气的说道:“嗯,你的证明都没有问题,可以在本村经营。因为你们带了牛车,需要缴纳每天5分钱的卫生管理费。市场在村东,要住宿的话,顺着大路一直走,村广场左边就是本村的旅馆……”
  另一个民兵提醒道:“你们记住,本村是卫生先进单位。你们一定要注意卫生,大小便上厕所,如果随地乱丢垃圾,随地大小便,是要罚款和罚做义工的!”
  “多谢了,大哥,我们一定注意……”黑岛和大山赶着牛车进了村子。
  一进村,黑岛和大山都愣住了:“……卧槽,这还是支那的农村吗?居然……居然这么干净!”
  只见村里的道路都是青石板和混凝土铺成,上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完全看不到垃圾、粪便之类的东西。村里的房子也是干净整洁,连最常见的烟灰都没有。他们到中国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去过的乡村也不再少数,但像眼前这样,干净整洁的村子,别说看,就连听都听说过。
  “这支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以前在中国呆了5年,2年前才回国。怎么现在就变成这样了!”黑岛眼睛都直了,大山也比他好不了多少。他们都是特高课的精英,2年前才调回国,这次是因为前面的家伙不给力,上头才让他们再次潜回中国。却不料两年不见,这个国家就变得快认不出来了。
  “该死,这科社党到底怎么搞的?”黑岛他们也是老牌特工,两人很快清醒过来,继续行进。
  黑岛想了想说道:“天色晚了,我们先去旅馆投宿吧……明天先摸下情况,我觉得我们的计划要修改……”
  黑岛他们进村没多久,一辆越野车就开了过来,车牌是警用车牌,车上的人却是便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