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852

  赖升看到第六条:族学一月一考,分级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开除族学。顿时忍不住骂道:“呸,这个小狐狸!”作为曾经的宁国府的大总管,赖升当然看得出来这条学规背后的东西。
  他指望着各种人去求情给贾环带去麻烦,让贾环体会体会家族、人情的力量。但有这条规定在。他的指望不现实。然而,贾环很简单的应对:考试。
  一次可以求情,两次可以求情,三次呢?还是要被开除的。贾家族学里的子弟都是些什么货色他能不清楚?肯定读不好书。
  赖大有些奇怪,笑道:“那族学里可剩不了几个人啊。”
  小厮接着拿出第二张纸给赖大:“这是环三爷亲笔写的族学招手告示。”
  赖大接过来,看了一会,脸色就变了,“兄弟,你看看。”
  赖升道:“怎么了?”接过来一看,脸色再变。
  贾环的招手告示上写着,族学面向贾家在京城中的八房子弟招生,年龄限制在七岁至十五岁之间。恢复旧制,不收任何学费。只要肯来读书,通过入学考校即可。
  但这并不是让赖氏兄弟脸上变色的原因,而是接下来的一条。族学同时向贾家上下两千多人的奴仆家中子弟招生,招收六岁至二十岁之间的子弟,教授算术、钱粮、管理、经商等学问。同样,不收任何学费。身上有差遣者,只要愿意学习且能通过考试,可请贾环协调。
  简而言之,环三爷打算“量产”管事。
  赖升和赖大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眼中的惊骇之意。环三爷的本事,他们俩是不怀疑的。东庄镇的例子摆在那里的,从无到有,如今是京西有数的繁华之地。
  而对于贾家的人来说,环三爷的举人功名光环,足以让他们信赖环三爷的学识。
  赖大缓缓的开口道:“我们要阻止这件事。”
  赖升点点头。
  一名管事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隐藏在这条招生告示之中的意思,对他们这些管家来说,充满了恶意。
  环三爷这个告示,换一种解读方式是这样的:你想你儿子以后当管事吗?好,跟我混。你现在想跟我混吗?行,把儿子送过来给我当学生。
  毫无疑问,以环三爷的如今在贾府里的地位,在外面只比赦老爷、政老爷差,贾府上下都是势利眼,谁不想巴结环三爷呢?环三爷现在把路给指出来了。他在府里的真实权力将会急剧的扩张。
  而这将侵蚀他们这些管家的权力。他们除了奉原有的主子们的命令之外,预估着还得问问环三爷的意思,否则,事情就有可能办的不顺利。
  另外,环三爷不喜欢赖家,在两府之内不是新闻。而赖家内心里也不喜欢环三爷,但是面子上不敢表露出来。还得陪笑着说环三爷真厉害、真能干。
  环三爷势大,这对赖家而言不是好消息。
  ……
  ……
  下午五点许,贾环就宣布放学。给他压了一天的十几名贾府子弟感觉有一个冬季般漫长。
  贾蔷、贾瑞等人都是一脸的苦逼,各自沉默着散开、回家。贾环今天叫他们认清这个世道:要在族学里混,就得守贾环的规矩。
  贾琮、贾兰、贾菌三人快走几步,追上贾环,见礼道:“三哥、三叔。”
  贾菌是个九岁的小男孩,容貌普通,和寡母住在宁荣街西胡同里,怯怯的叫了一声“三叔”。
  贾环微笑着点一点头,和三人说笑着。贾家真要论读书的潜力,要算眼前的小贾兰。估计也是李纨教的好。家庭教育,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到宁荣街和南街交汇的十字路口,贾环和贾琮要往北街走,贾兰两人去西角门。
  贾兰犹豫了下,道:“三叔,我娘让我问你,看你几时有空在家。她想和你说说我的学业的事情。”
  贾环微微一沉吟,笑道:“过两天吧。”
  李纨急迫的心情他能理解。昨天下午素云就到望月居送了腊八粥。不过,他目前还要把族学的事情理一理。
  族学的事情,他当然不会亲力亲为。所以,他根本没有纠正贾琮、贾兰等人的称呼。否则,正常情况下,是要叫他“先生”的。
  他已经写信派钱槐送到闻道书院,请叶先生从书院里调拨一名秀才来临时帮他负责一段时间族学的课业。他再花时间去找塾师。教授贾家子弟的塾师,请一位秀才即可。
  而教授贾家奴仆的管事培训班,他另有打算。已经写信给咸亨商行的都弘,让他派两个管事过来帮忙,当助手,他打算亲自教授。这个团队,要去芜存菁。将来是他主导贾府的根基所在。
  而过两天,他还要去见沙提学,这关系到他自己的学业。所以,见李纨的事情,得往后排一排。
  当然,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让长随们尽快将他招生简章告知贾家所有的人,这年头可是没有报纸、广播、电视的。传递消息,靠的是小道八卦。
  ……
  ……
  和贾琮、贾兰、贾菌分别后,贾环回到望月居,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带着晴雯、如意两个大丫鬟往隔壁的梨香院而去。
  今天晚上,薛姨妈请他吃酒,答谢在遵化时他帮薛丰号摆平石料生意的事情。
  约是晚上六点多。淡淡的夜色弥漫在天地间,点染着贾府里的园林、屋舍、院落。空气中有着冬季清寒的味道。
  晴雯和如意两人一人提着一个戳灯,笑兮兮的跟在贾环身边,走在石板路上。脚步泄出一些难言的轻快情绪。
  从望月居往东走过一条石板甬道就是梨香院的右厢房。薛姨妈和薛宝钗知道贾环要从这里过来,早早的派同喜、莺儿在右厢房的门外等着。
  “三爷,这边请。”莺儿穿着土黄色的掐牙背心,里面是淡紫的棉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身姿纤巧。梳着丫鬟双环髻,留着刘海,明眸圆脸,娇媚可人。
  贾环笑着点头,就跟莺儿、同喜一起穿过偏厅,走廊,转到梨香院后堂的正厅中。正厅中两排蜡烛架子排开,将精雅的客厅照的灯火通明。
  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人正在客厅中等着,香菱和同贵在一旁侍候。见贾环进来,薛姨妈笑吟吟的迎着:“环哥儿,我正念叨着,你也该来了。”
  贾环笑着解开身上的斗篷,递给香菱,道:“累姨妈和宝姐姐久候了。”
  薛宝钗今晚穿着浅份色的衣衫,梳着刘海,气质端庄。一双美丽的杏眼落在贾环脸上。漆黑的眼眸如同宝石般明亮,娴雅的轻笑,“见过环兄弟。”
  她肌肤雪白,姿容丰美。绝美的容颜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浅浅的笑容如月华般皎洁、明丽,贾环在一瞬间有些失神。
第198章
夜色如水
  贾环要承认,他在两三秒的时间内,沉醉于宝姐姐绝美的风姿、神韵中。
  若神女般的宝姐姐那清浅、明丽、娴雅的笑靥,清晰的铭刻在他的心中,令他如饮甘醇,心旷神怡,此生难忘。
  这应该是他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和宝钗当面说话吧?
  霎那之后,贾环回过神,回礼道:“宝姐姐好。昨天中午人多,没来得及和宝姐姐说话。”
  宝钗含蓄的轻笑,微微点点头。姿容娴雅,仪态端方。
  她昨天中午在老太太处和环兄弟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原因,是她心里微妙的情绪。
  薛姨妈何等的精明,看得出来贾环在面对女儿时的失神。心里不免叹口气:若非贾环明确的对她姐夫(贾政)说:将婚事推后几年。她本来有七八成的把握促成女儿和贾环的婚事。
  难得有个知根知底的哥儿在眼前。人又随和,性情稳重,又有着大好前途,又肯帮衬着薛家。她是有心的。
  薛姨妈笑着将贾环让到八仙桌边坐下,吩咐丫鬟们通知厨房上菜,道:“环哥儿这话说的客气,倒伤了情分。你们兄弟、姐妹间要随意些。”
  贾环就笑,“姨妈说的是。”
  宝钗轻轻一笑,坐在下来,和贾环是面对面的位置。
  说笑着,片刻功夫,薛家的丫鬟们将精致的菜肴送上来。计有:酒糟鹌鹑、燕窝汤、风腌果子狸、胭脂鹅脯,时蔬瓜果若干。宫中饮用的惠泉酒。
  薛家久居金陵,和贾府内的饭菜口味基本差不多,细节之处略有不同。比如酒糟鹌鹑酒香更醇厚些。风腌果子狸加了些许配料,口味鲜美中有着微甜。
  胭脂鹅脯这道菜的做法是,将鹅治净,先用盐腌,然后烹制成熟,鹅肉呈红色,故胭脂鹅。肉嫩而丰。《易牙遗意》云:“鹅一只,不碎,先以盐腌过,置汤锣内蒸熟,以鸭弹三五枚洒在内,候熟,杏腻浇供,名杏花鹅。”杏花,红色,类胭脂色。
  这道充满了江南风味的菜肴,曹寅有诗云:选次不辞过,知君怜我真,红鹅催送酒,苍鹘解留人。红鹅既是胭脂鹅。
  现在可没有大棚种植技术,采取的是暖室种植的办法。成本极高。在冬季之时,能吃得起新鲜的绿叶蔬菜、瓜果,无不是权贵府邸。薛姨妈这顿酒,安排的很用心。
  吃了半杯酒,贾环便问道:“薛大哥不在家?”他对薛蟠没什么好印象,不过薛家来吃饭总要问一声。至于薛蟠对他有什么想法,他并不在乎。
  薛姨妈叹道:“嗳哟,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忙不了,那里肯在家一日。我昨儿说他:不要去再去族学里胡闹,如今是你环兄弟负责,他当面应着我,也不知道心里听进去没有。他要是去族学里胡闹,环哥儿也不用看我的面子,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贾环今天一上午在族学里就开除了12人,手段尤其的凌厉,展现出强大的意志。薛姨妈是清楚她儿子禀性的,这时是正话反说,提前给贾环打个招呼,手下留情。
  贾环笑着道:“我是要谢姨妈对我的支持。薛大哥如今不大往族学里去。我那些四书五经的东西,他一定没兴趣。再者,即便薛大哥犯着族学的规矩,也是我兄长,自有姨妈教他。我岂有教训兄长的道理。”
  他现在总不能说:你儿子要敢在族学里搞事,看我不抽死他!这话说出来,那饭还怎么吃?
  薛姨妈听得眉开眼笑,劝贾环吃酒,“环哥儿这话说人心里妥帖。姨妈陪着你再吃两杯!”
  一旁的晴雯、如意、香菱、莺儿四人妥当的服侍着。一顿饭吃的宾主尽兴。
  餐后,薛姨妈在客厅里指挥丫鬟们收拾着餐桌。薛宝钗引着贾环到隔壁精致的小厅中喝茶消食,稍坐片刻。
  此时,夜色渐深,明月当空。冬夜的清寒从窗外漂浮着进来。
  宝钗一身浅粉色的衣衫,身姿丰美,邀请贾环落座,轻声道:“环兄弟略坐一会,莺儿就倒茶来。”
  贾环点点头,“嗯。”和宝钗两人分别坐在桌几两边的黄梨木椅上。只见宝钗端坐着,侧影明丽、娴雅,在明亮的烛光中,散发着幽静绝美的气息。正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贾环心中有难以抑制的亲近之意涌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