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852

  更关键的是,你想帮助别人,问过别人需要你的帮助吗?不要自作多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不一定需要用、会用金钱、社会地位去衡量。
  所以,贾环只是给溢价给了邢岫烟一块一两多的碎银子。就结束了这次初会。
  晴雯笑着翻个白眼,“三爷你说话神神叨叨的。”
  贾环哈哈一笑。
  ……
  ……
  太湖上烟波浩渺,湖景美丽。将近傍晚之时,渔舟唱晚之声响起。
  贾环和晴雯、如意随意的坐在船头,看着湖面上的风光,不时的有游船来往。
  船家大约遇到熟人,两只小船隔着几米的距离相互用苏州的方言聊天。船上是四五名士子,穿着各色衣衫,簇拥着正中一名白衫士子,都在兴致勃勃的在吟诗。
  贾环扫了几眼,就看出对面三五米远的白衫士子是名女子。
  晴雯美丽的眼睛很灵活,微微偏头,听了一会,小声道:“三爷,那些人都在作诗呢。”她家的三爷不就是诗人么?
  俏丽妩媚的晴雯、清秀娇美的如意,两个大丫鬟在身边,贾环又暂时甩开黛玉的事情,又是在读书间隙间的放松,美景美人在眼前,心情舒适,笑道:“都写的很渣啊。我装个逼给你看。”
  晴雯禁不住咯咯娇笑,神态动人。
  如意掩嘴笑。三爷私下里其实很随意的,也会逗逗她们。才不像府上那些人传的那么吓人呢。
  贾环站起来,扬声道:“春雨楼头九节箫,何时归看浙江潮?青衫少年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隔壁船上正在吹捧自己,力求展示最美好,最有才气的一面给几名士子顿时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这是从哪里杀出来抢风头的少年郎?不过,这些士子倒都还有涵养,没有发怒骂人。
  正在被簇拥着白衫书生装的女子一双美目看过来,朗声倒:“这位朋友请了。我等正要前往太湖中陈家画舫参加文会。我看朋友诗词风格明秀,可愿一同前往?有在下作保,绝对不会令朋友被拒之门外。”
  贾环哈哈大笑,拱手一礼,然后摆摆手,算是拒绝,吩咐船家道:“可以加快一些。”
  装完逼就走。这才是好同学啊。
  船家很懂行,知道贾环这是要甩开旁边的船只,立即掉转方向,在宽阔的湖面上转了个角度,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等消失那首小船消失在视线外,船头爆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贾环自己也笑,心头畅快。这才是读书人应该有的生活啊!可惜,他在金陵,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读书上,而不是游玩、交友。另外还要照看黛玉。
  后头黛玉的船只跟上来。刚才贾环的诗句,黛玉和裴姨娘又夸赞了一番。她们俩都是懂诗词、文采的。此时夕阳西下,满湖澄澈,波光粼粼。
  游览了一番湖景,两艘小船便准备返回,找地方吃饭。这时,太湖之中,一首两层楼高的楼船出现在湖面上,直线行驶过来,带起的水浪让两艘小船倾斜。船中一片混乱。贾环都抱着晴雯,扶着船沿才算稳住。后面黛玉几人在的船上都是娇呼连连。
  楼船之上,几名奴仆探出身来,见没有人落水,笑骂道:“老杀才,没看到我陈家的船吗?还不早早的避开。幸好没有落水,不然连累小爷们吃一顿板子。”
  这简直就是车道刮擦,还被对方认为要负全责。简直是岂有此理。贾环很是不爽。
  这时,楼船上凭栏的士子中传来一个声音,训斥道:“不可无礼。”几名奴仆顿时没了声音。事情就要这么过去了。
  老船夫稳住船,连声向贾环赔礼,“连累公子了。是小老儿的错。”
  贾环摆摆手,站在船头,对着楼船上大声质问道:“皇周天下,朗朗乾坤,还有没有道理可讲?对面的朋友如此行事,不怕士林风议吗?”
  给人“欺负”了,总不能一声不吭。贾环自己赤膊上阵,其实有点跌份。这就是他不喜欢出门带长随的弊端。但跌份,也得要个说法,不能憋着。那是装逼装成傻逼。
  他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
  ……
  贾环一身青衫直裰,很好认的读书人装扮。
  对面的楼船上在栏杆边的几名士子停下议论,看过来。
  “啊……是他?”
  居中的林千薇看到贾环,一脸的惊讶,这不就是半个时辰前在她来的路上吟诵了一首好诗的少年吗?
  “林大家认识?”一名士子问道。
  林千薇点头,“这就是我刚才和许、林、谢几位公子一同前来时写了那首诗的少年。”
  今天的主人,陈家的大公子,南京吏部陈尚书的大儿子陈子真道:“既然如此,就请他上来一见吧。”
  一名士子扬声道:“请这位朋友上来说话。”
第329章
太湖(中)
  太湖上,高达数米的楼船停下来,左侧的两艘小船也稳下来。楼船上传来邀请贾环上船的话语。
  贾环不接话茬,紧逼一句,“阁下还是把这件事的对错说清楚为好?”
  你叫我上去,我就上去吗?
  贾环对人情世故都很通透。这种打一棍子给个甜枣的做法,他不接受。他不是一个喜欢受人摆布的人。更何况登上这艘两层的画舫、楼船算甜枣吗?
  在别人眼中或许算,在他眼中肯定不算。何大学士家的酒宴,山长都带着他参加过。虽然没有座位,只是个旁观者。但这个所谓的陈家的楼船,又高档到哪里去?
  当然,贾环也没有报自己的名字。
  既然是正在让自己念头通达,但有点干跌份的事情,当然披马甲开小号。
  ……
  ……
  正在说话的士子就看向陈大公子,他才是这艘船的主人。脸色有点为难。都是读书人,上船来聊一聊,刚才那点不愉快自然就抛开。陈公子可是陈尚书的长子。
  陈子真是约有四十多岁,脸上浮起矜持的笑,目光落在楼船厅中正在高谈阔论的五六名士子,问身边穿着一身白色长衫的江南美人林千薇,“林大家绝对刚才那首诗如何?”
  这就是掂量下对面那个少年的份量。有才华的读书人是受欢迎的。没有才华,指望着他陈大公子当众道个歉?
  南京吏部尚书陈高郎祖籍苏州,年老功高,朝廷特旨让他回南京担任尚书养老。这是前宋时期常用的手法。功臣年老时,可以回家乡担任高管。显赫乡里。算是一种福利。
  苏州府,就属于南直隶。
  林千薇笑着道:“清艳明秀,很有味道。我看那少年郎不过十三四岁,能有这样的诗词功底,绝非普通人。”
  在国朝,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寒门难出贵子。而读书写诗又必须要有名家指导,否则必然是天资聪颖。
  陈子真心里就有数,林千薇的诗词在水平在江南文化圈中非常有名,时常与文坛宗师方望等人唱和,道:“那我就知道。”走到木制雕花款的栏杆边,拱拱手,“家仆不察,令小友受累。在下回去定会惩罚。不知小友可愿意上船一叙?在下向小友赔罪。”
  此时不过是傍晚时分,光线有些幽暗,但是两艘船隔的不远,可以相互看见彼此的容貌。贾环见到船板上站着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容貌英俊,衣衫华丽。
  见这人话说的客气,道理、责任摆清楚了,贾环心里的不满也消了些。拱拱手,道:“阁下还是管好家仆。在下还有事情,就不上去了。”
  他当然不打算上船去。难道正常的“刮擦”后,别人赔礼道歉后说我请你吃个饭,你还真去啊?
  不满是消了些,但是不代表心情好了。
  贾环说完就不理睬楼船上的中年人,对晴雯、如意道:“我们去看看林妹妹那边的情况。”
  陈子真微微有些诧异,他到苏州来,是为四月底即将在金陵举办的花魁大赛做准备的。要网罗一批文人与名妓相互吹捧,好达成陈家的目的。
  当即再次开口邀请道:“在下金陵陈家陈子真,听闻林大家来的途中遇见小友的一首佳作:青衫少年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想与小友小酌几杯,别无他意,还望不要推辞。”
  晴雯和如意两人已经走到船舱中了,贾环跟在两个大丫鬟背后,此时无奈的站在舱门口。转过身去。
  他现在是“开小号”的状态,是不想去参加文会、酒会之类的。而对方竟然是南京礼部尚书陈高郎的大儿子。陈子真这个名字,他自是听甄礼说过。
  官宦子弟,又要继承父业的,比如陈大公子这种,考了功名,有官身。有的在父亲身边办事、历练,有的则是在外为官。也有当纨绔的,比如陈二公子那种,甄礼遍请金陵城中的顶级公子哥,就有陈家的二公子。也有上不台面的,比如陈四公子。天天在秦淮河上玩名妓,这在纨绔圈子里,没什么影响力。
  对付既然报了名字,还有可能会在金陵别的场合遇到,贾环现在要是拒绝,回头见面就是把人往死里得罪。他并没有得罪一个正二品高官的想法。贾家在未来的政争中,敌人还不够多么?
  贾环虽然惩处了陈四公子一回,但是这就像小孩子过过招,打打架,不可能影响到他和陈家的关系。
  “晴雯、如意,你们先去林妹妹那边看看。我上船去喝杯酒就下来。”
  “三爷,没事吧?”晴雯大眼睛中闪过担忧。
  贾环摆摆手,“喝杯酒而已。”转身走向船头,“既然陈前辈相邀,在下要再推迟就不像话。”
  陈子真微微一笑。
  两层高的楼船缓缓的放下门板出来,准备接贾环过去。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