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852

  朝臣之中,一片赞扬之声。本朝有三位贵妃已经够出奇了,再封嫂子为贵妃,这成什么了?
  有不怕死的御史言官,已经上书,抨击天子的行为。
  当然,更多的人其实是在等着看何大学士的笑话。军机大臣拒绝天子的诏令,这在程序上没有错,但是雍治天子是会和你讲道理的人么?
  七月初九,以揣摩天子心意著称的光禄寺少卿袁壕上书,弹劾何大学士挟功自重,卖直邀名,其心可诛。
  当前,朝廷已经出兵西域。负责此事的人正是何大学士。
  朝政风波由此骤然而起。
  ……
  ……
  一层秋雨一层凉。
  京西群山固然是风景秀丽,千岩竞秀,人在画中游。但贾环为安全考虑,并没有带宝钗、香菱、晴雯几人处处游览。像比较陡峭,尚未开发的百花山,便没有去。
  七月十二日,贾环一行数人自灵山回来,准备过两日返回贾府祭祖。李纨已经在东庄镇中等候多时。她将随贾环、宝钗一起返回贾府。贾兰自是入学。
  夕阳的暮色浸润着整个小镇。炊烟袅袅。北前坊49号的小院中,宝钗和李纨两人在屋里说着话。香菱点上蜡烛。照耀着一屋子的美人们。
  李纨和宝钗相对而坐,笑着道:“宝丫头,你们去灵山上游玩的如何?”
  宝钗娴雅的轻笑。已为人妇的她,别有一番风姿。身穿着一袭鹅黄色的褂子,头戴着镶宝凤蝶鎏金簪,杏眼桃腮,肌肤雪白,明丽动人。少女时常带着的金锁给收起来。
  宝钗道:“珠大嫂,风景自是极好的,颇多野趣。不及妙峰山这里繁华、清幽。”
  李纨额头上戴着白色抹额,一袭青衫褂子,秀雅的少妇装束,笑道:“那是自然。妙峰山这里的香火极盛。潭柘寺主持的智尘大师在京中有名。王侯府上的常客。”
  宝钗轻轻的一笑。她自不好说她家的夫君与智尘大师相见时的场面。那大和尚,可不算是得道高僧。第一次见面就说:贾探花年纪轻轻,坐拥娇妻美妾数人,不善加保养,恐怕不会长寿。她当时听的脸都红了。
  用贾环的话说,智尘大师是个超级大忽悠。
  宝钗主动的道:“等月半祭祖后,我和大嫂一起去潭柘寺中上香。”
  李纨意动,但是笑道:“嗳哟,那得多麻烦。等下一次环兄弟带你出来,我再跟着你一起来罢。”又道:“府里的老爷打发人来传信,急忙忙的,不知道什么事。”
  荣国府里的老爷,自是特指贾政。
  宝钗还没说话,就见贾环进来,和李纨笑说了几句话。李纨回她的房间里准备吃饭。贾环这里也开始摆饭。晴雯、如意、香菱、莺儿都在屋里。
  宝钗和贾环相处这些日子,知道他私下里性情很随和,见他似笑非笑的样子,杏眼流波,好奇地问道:“相公的表情怎么如此奇怪?老爷打发人来,是有什么事吗?”
  贾环好笑的叹口气,对宝钗道:“话说,我怎么教大姐姐在宫中争宠?”
  家中来信。杨妃怀孕。意思么,不言自明。
第490章
而今真个不多情
  听贾环说明情况,宝钗俏脸微红,和几个丫鬟一起抿嘴笑起来,心情放松、快活。
  让贾环一个男子,去推敲如何后宫争宠,这倒真是挺为难他的。
  “先吃饭吧!”贾环笑一笑,牵着宝钗的手一起坐下来。他和宝钗两人在摆在卧室里的八仙桌边吃饭。卧室这里有纱窗,没有蚊子叮咬。不比客厅。
  晴雯、如意、香菱、莺儿四个在一张的小方桌边吃饭。贾环吃饭,一向是不喜欢丫鬟们在一旁看着。宝钗嫁过来,自是随着贾环的习惯来。出嫁从夫。
  晚餐菜肴清淡,有一道炖的稀烂的山鸡,汤味鲜浓。在没有味精的时代,这种原生态的野味,搭配着各种配菜,一样可以制作出鲜美的高汤。
  贾环先给宝钗舀了半碗,白汤飘香。
  宝钗漆黑的眼眸落在贾环脸上,清澈而明亮。心中又被宠溺的甜蜜感觉漂浮起来。她倒不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丈夫的照顾。只是,她哪里有贾环动作娴熟?
  贾环对宝钗微微一笑,收下大美人盈盈秋波中的情意。其实,像宝姐姐这样的神女般的大美人,又是这样的好性情,娶回家里,有几个人会不疼呢?
  贾环扭头喊晴雯,“你们几个把碗拿过来,一人先盛一碗。”
  “好啊,三爷。”晴雯起身,笑嘻嘻的拿碗过来。她也不矫情,这鸡汤确实闻的挺香的。
  莺儿十六岁的年纪,梳着丫鬟双髻,穿着粉色的掐牙背心,身量中等,娇媚、可爱,乖巧的道:“三爷,我来吧。”接过贾环递来的汤勺,先给贾环舀大半碗,再给她们四个丫鬟分了四碗。
  一家子人在秋季的夜色中,一起吃着饭,随意的说着话。
  贾环并没有再提朝政大事。从贾府的角度而言,首要任务是帮贾元春固宠。可以预见,杨妃怀孕,以当今的性情,必定是要“移情别恋”,不会再专宠杨妃。
  但是,从贾环的角度而言,他更关心何大学士的处境、前途。这位文臣的领袖,品行出众,权术一流,对他关爱有加。
  以贾环看来,封驳雍治天子册封杨妃为贵妃的诏令,很大的可能是何大学士对皇权的一次试探。毕竟,文官集团的政治理念是:文官当国。
  相权与皇权的博弈啊!贾环就担心,回头雍治天子的报复,何大学士是否承受的起。
  当然,一般而言,不管天子的权力欲望有多么的大,最终还是不得不将权力分给臣下。一人治国根本不现实。就是不知道我们英明神武的雍治天子,现在到了这个节点没有?
  ……
  ……
  士大夫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这条规矩在贾环这儿,自然又破了。其实,只要细嚼慢咽,一样是养生之道。吃的优雅,不要狼吞虎咽,一样是礼仪。
  比如,宝钗,此时就是吃的很淑女。小口喝着汤,咬着米饭,贝齿微露,仪态万方。
  贾环在一旁看着,就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愉快的扒着米饭。吃过饭,贾环和宝钗两并排的坐在椅子中喝茶,漱口、消食。夜色寂静,美人暗香漂浮。
  四个丫鬟们在屋子里收拾着东西、用具,准备明天上午出发回贾府。
  贾环轻握着娇妻的小手,笑着问道:“姐姐,在东庄镇上感觉到什么不同没有?”
  宝钗有些不好意思,丫鬟们在呢。不过夫妻间闺房之内的小情趣,她并不拒绝,点点头,道:“嗯。和京城之中差别很大。街道整洁,人靠右行。有专人收垃圾,等等等等。太多的我也说不上来。”
  贾环莞尔一笑,略有些得意的道:“东庄镇被称为京西明珠,并非浪得虚名。”
  看贾环得意的样子,宝钗禁不住娴雅的一笑,扭开头,正好看到如意正在装一个小荷包,吩咐道:“那是带给颦儿的礼物,单独放着,不要混在一起。”
  如意应道:“哦,好的,奶奶。”
  提及黛玉,贾环心中一声叹息。可以想到,她最近心情肯定不好。但,他不可能丢下新婚的妻子去陪她。对宝钗,对她都不好。这并非正确的做法。
  他心中,对宝钗、颦儿都是一样的爱惜。情之一字,没有办法去区分等级、是否重要,心中都记挂,还有薇薇她们。新婚的蜜月之后,他会去陪陪黛玉,消遣情绪。
  见宝钗要给黛玉带礼物,贾环想起一件事来,问宝钗,“姐姐,你们五月一日,共乘一辆车中,都聊了些什么?”
  他带着黛玉从金陵回来后,因为和宝钗订婚,三个人很少有私下里相处的时候。但,他感觉到宝钗和黛玉的关系,似乎并不算差。
  宝钗抿嘴一笑,娴雅多姿,轻声道:“我们姐妹之间的事情,夫君你就不要管了。”
  说着,又幽幽一叹,道:“颦儿的容貌、性情、才华,谁会不喜欢呢?你又带着她在金陵住了一年多。”贾环和黛玉的事情,她自是早知道。
  贾环苦笑一声,轻轻的将宝钗搂在怀里。这就是宝姐姐的可人之处。其实,黛玉的性情。尊敬她、喜欢她的人很多。比如:香菱、妙玉、宝琴。
  红楼原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史湘云和宝玉烤了一块鹿肉。史湘云对宝琴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说:“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宝琴听了,便过去吃了一块。
  由此可见,宝琴行事,基本都是要以黛玉为标杆。
  但是,贾府里的人,多半都说黛玉尖酸刻薄,嘴巴不饶人。可见,褒贬不一。
  宝钗在他面前夸黛玉,其实是顺着他心中的意思去说了。娇妻之可人,温柔就在此处,解语花一般。
  贾环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黛玉绝非是人见人爱。她性子高傲,和她谈的来的,自然会很欣赏她,如菊,如芙蓉。和她没共同语言的,多半会要在背后说她的坏话。
  宝钗本来还要问问贾环林芝韵、苏诗诗的事。前者,她到东庄镇后,一起去拜访过。据闻这位林老板和她的夫君很谈的来,很受他的照顾。他的婚礼,专门没有送请柬给这位林姑娘。
  而后者,在六月二十八日婚后专程派贴身的丫鬟送了一封信来,抬头就是:贾先生。恭喜他新婚。一剪梅里的苏诗诗。天下名妓第一。据闻故事极多。
  只是,这时见贾环有些感叹,便是依偎在贾环怀中,没说话。感受着时间流逝。
  贾环轻叹道:“姐姐,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只怕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如今再忆江南事,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曾因酒醉鞭名马,犹恐情多累美人。只是,已经受他拖累的美人,又如何能辜负?
  宝钗轻声“嗯”了一声。以她的诗词水平,自然能体会到自己的夫君此时的心情。
  ……
  ……
  七月中,中元节祭祖。这是华夏的习俗。贾府祭祖之后,贾环便收到最新的朝政消息。
  在三位大学士都拒绝起草诏书的情况下,谢大学士为天子起草了册封诏书,天子盖章,再下发军机处。军机大臣谢旋副署,但是旨意到六科。六科封驳。
  拒绝册封杨妃为贵妃,这一次,理由就给的非常明了:臣等未闻册封先兄嫂为贵妃之事。以唐太宗之明,亦无此事。臣等万死不敢奉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