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852

  这又是一巴掌打在雍治天子脸上。直接把他做的“丑事”给揭露出来。六科封驳圣旨,这样的大事,国朝定鼎一来第一回,势必要写到史书里面去的。
  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即便雍治天子名声在外:谁敢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即便都知道如今天子好名,但是,在何大学士带头的情况下,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硬骨头的言官。
  六科、都察院合称“科道”。清流言官。执掌朝廷舆论,监察天下官员。
  在朝臣和皇帝僵持的时候,皇帝出了一个新招,“点通政司右参议贾政为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提督学道。”
  贾政,贾贵妃之父也。
  然而,一个连科场都没有下过的人,怎么担任一省的提学大宗师?
第491章
政老爹的心事
  七月底,秋意渐渐的侵袭着京城。秋老虎还在,但早上和傍晚时已经是凉意阵阵。
  贾府,外书房,四排明烛照亮整个房间。贾政神情踌躇,心中苦闷,时而长叹一声。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几名清客纷纷劝慰着贾政。
  “世翁不必担忧。圣天子临朝,纵然有些言官发声攻讦又如何?这个福建提学大宗师(正五品),世翁是做定了。”
  “老世翁家世清白,诗书簪缨之族。风声清肃。礼贤下士。点童生为生员,如何不够格?世兄为今科探花,不也是老爷教导出来的?在下愚见,世翁何须为小事烦心,当谋划上任事宜。”
  “正是。圣天子钦点,些许杂声,世翁何必介怀?那些官儿,自诩清流,照在下看来,只不过是他们嫉妒心理发作罢。”
  贾政见一众清客越说越离谱,连朝中清流文官弹劾他都说成是嫉妒,他自己都老脸微红,摆摆手,制止道:“话是如此说,我心中委实难安,唯恐有负皇命。”
  七月下旬,雍治皇帝突然推出贾政,任命其为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提督学道。将之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朝中官员纷纷上书反对,试图让天子收回成命。
  奏章之上,劝谏的手段自是花样繁多。有骂人的,有劝说的。但,大部分都是攻击贾政的。能力、人品、道德、学问,都给文官集团拎出来“攻击”。
  毕竟,直接让天子收回成命,难度比较高。天子金口玉言,出口成宪。但若是确定贾政不合适担任提学大宗师,改派他人就顺理成章了。
  贾政连日来,为此事感到极度的苦恼,不得安宁。
  通政司右参议是正五品的京官,而福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同样是正五品。京官由来比地方官贵重。但是,诸寺监的官员如何能与一省大宗师相比?
  要知道,国朝承平日久,文教昌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提学大宗师就是掌管着一省童生的前途。类似于福建这样的科举强省,收几个好苗子,日后受用无穷。
  所以,这个任命,实际上是提拔、擢升。
  国朝开科取士一百多年,虽说是文武并重。但每三年开科取士300人,甚至更多。武勋集团祖荫入仕的,能有多少人?现在又不是隋唐时期,世家天下。
  官场之中,到此时,已经将科举视为正途出身。文官势力逐渐的膨胀。而雍治天子的任命,就是在公然的践踏文官势力的尊严。因为,政老爹连童生都不是。
  科举出身的文官在这四五天之内,纷纷上书,弹劾贾政的奏章,堆起来,估计都能把他淹没。
  而之前,因六科封驳天子册封杨妃为贵妃之事的舆论就此转移。贾政给天子架在火堆上烤。
  贾政和一干清客说话,推敲着这事是福是祸时,外头的小厮忽而道:“三爷来了。”
  贾环到贾政这里来,不存在“快请”之类的废话。他到了,自然就进来了。
  贾政听到小厮的汇报,片刻后就见贾环自外头走进来。头戴唐巾,一身淡色带花纹的精美士子衫,身姿挺拔,表情沉静,气度沉稳,神采内敛。
  胡斯来拍手一笑,道:“世兄来了,好,事情有解决办法了。”
  这马屁拍的!詹光,程日兴都是附和的笑着,纷纷站起来,和贾环打招呼,“世兄来了。”然后,各自告退,将书房的空间留给贾政、贾环父子。
  看着进来的庶子,贾政微微点头,道:“环哥儿你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
  贾环这段时间还在家里请婚假,本来是打算好好的陪新婚娇妻游玩一段时间。他那个时代,都有度蜜月的说法。结果,七月半回来祭祖,便是一连串的事情,将他给耽搁下来。
  好在,妻子宝钗知书达理,并没有抱怨一句他毁掉了新婚后的度假行程、计划。
  贾环点点头,“已经办好了。”他大晚上自外面回来,是在宫外的陈府见了元妃的贴身大太监陈赋言。
  他虽说和宝钗说:我怎么教大姐姐在宫中争宠?但,这件事,他不能不管。贾元春,就是此时贾府权势的根基。
  后宫争宠,各种手段。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性的问题。贾环自认,他现在对雍治天子的性格还是有许多了解的。
  贾政轻轻的舒一口气,“办好了就好。”相比于元妃得宠,他这个正五品的提学大宗师,反倒次要的。
  贾环一看就知道贾政的心思,见他知难而退,心中好笑的摇头,叹道:“父亲,你要安排一下去福建的事宜了。家中的门客,带上一二人解闷。但白师爷一定要跟着你去。再者,我的老师林先生在延平府永安县中闲居,可为助力。我会写信给父亲带上。”
  他心中,从文官的角度而言,也不想贾政去担任大宗师。误人子弟啊!但是,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他总不能上书弹劾自己的父亲吧?
  国朝以孝治天下。
  所以,实务,让白师爷帮着料理。但文章上的事情,还是要他的老师林举人帮忙把关。一个举人的水平,考核童生、判卷,绰绰有余。
  贾政对贾环的判断一向很信任,惊讶的道:“环哥儿,你的意思是……”毕竟,这次弹劾的风潮太了。尚书、侍郎的级别都扛不住。他都有上奏章,向天子辞任的想法。
  贾环就笑,肯定的道:“父亲,天子的旨意不会变的。你无须担忧。做好上任准备。家中诸事、行李打包,现在就可以安排了。毕竟,京城距离福建,路途遥远。旨意下来后,恐怕父亲在家里待不了几天。”
  雍治皇帝的套路,将政老爹架在火上烤,一个是钓鱼执法。朝政大小奏章如潮,文官集团的力量已经全部暴露出来。
  实话说,要不是他是贾政的儿子,这件事他也要随大流上书,抨击此事,表明立场。
  第二呢,天子在转移舆论焦点、视线。可以预见,六科的言官们即将要被大清洗。因为,册封四位贵妃确实于礼不合。天子不好以这个理由下手。名声不好听。
  但是,国朝没有任何一项规定,写明,禁止非科举出身的官员担任提学大宗师。你骂皇帝,还不许皇帝贬你的官?那怎么可能!
  贾政脸上露出笑容,点点头,捻须道:“家中诸事,有你在家里,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话有一点推心置腹,也是承认贾环的能力。
  贾环笑一笑,欣然受之。废话,他奋斗到现在,不就是要的贾府的主导权吗?
  贾政在此时离开京城,对他而言,其实是好事。在接下来的政治博弈中,少了一道制约。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引导贾府在接下来政治风波中的走向。
  贾环向贾政告辞,回到望月居中,宝钗正在灯下等着他。
第492章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约是深夜九点半许,在望月居中还是灯火通明。
  卧室里,宝钗坐在高几边带着丫鬟们做针线活。她穿着件粉白的长衫,梳着桃心髻,秀丽多人,见贾环进来,轻柔的一笑,站起来迎着贾环,“夫君回来了。”
  “三爷……”晴雯、莺儿两个都笑着站起来。今天是她们俩在宝钗面前侍候。
  贾环微笑着,“嗯。”伸开手,宝钗走到贾环身侧,双手温柔、细心的帮贾环解开外衫,身上的冷香飘在贾环的鼻间,沁人心脾的美丽便在这夜间绽放。服侍丈夫,是她作为妻子应做的事。
  两人正是新婚,如胶似漆,这些小事,便不假手丫鬟。贾环自是不会介意享受宝姐姐的“服务”,夫妻间的情趣,又何须推辞,关心的道:“姐姐晚上不要做针线,对眼睛不好。”
  “嗯。不过是等你,闲着无事。”宝钗微笑着应了一声,将贾环的外衫挂起来。
  贾环晚上在陈太监府上吃了些酒,身上有些酒气,让丫鬟们将炉子上烧着的热水打进来,在木桶里舒服的泡了个澡。换过衣服,穿着浅白色的睡衣拥着宝钗上床休息。
  智尘大师当日固然是有打趣他的意思,但确实有养生的道理在里面。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他和宝姐姐成婚这一个月以来,男女之事,做的并不多。
  贾环搂着宝钗,宝钗依偎在贾环怀中。两人在睡前一起说着夫妻间的私话,偶尔轻笑。或许是贾环又调笑了他端庄、娴雅、美丽、解语花般的娇妻几句。
  四周一片黑暗,仅有月色透过进来。月华如水。窃窃私语渐渐的消失在深夜中,悠长的呼吸声渐起。
  这是两人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
  当这份感情,因为结婚,迅速的攀至最顶峰之时,浓烈而美好,随后,便会是逐渐的沉淀下来,历久弥新,浸润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
  ……
  ……
  杨妃怀孕,朝政风云涌动,弹章如潮。但天子依旧是在大明宫中处理政事。一个登基十三年的皇帝,和朝臣较量,出现这样的僵持、反对的局面,并无需返回宫中。
  凤藻宫中,贾元春起的不算早。一大早进宫的陈太监静静的候着,等元妃梳洗、用过早餐,这才在跟前回话,“娘娘,贾探花说,无需急躁,保持真心。”
  他每次出宫,基本都会和贾府的人来往。而来往的最多的,自然便是贾环、贾蓉。
  当然,银钱他没少拿。
  贾元春一身秀丽的白色宫装便服,花容月貌。笑着点点头。心中咀嚼着这八个字。她很早就被家里送到宫中,这个肮脏之地。手腕她是有一些的。但她确实很信任她弟弟的智慧。这是一件件的事情,累积起来的信任。
  陈太监回话,小宫女、太监们自然是都退到房间外去,就剩下元春的贴身丫鬟抱琴。一时间,贾元春不说话,抱琴、陈太监便陪着。这时,一名小宫女小跑着进来,“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道:“娘娘,吴贵妃、丽嫔、赵贵人八人都启程前往大明宫中。”
  贾元春微怔。
  天子独宠杨妃,而杨妃怀孕,在晚上必定不能侍奉天子。后宫诸妃只怕都是想要赶往大明宫:争宠。
  抱琴焦急的动了动嘴唇,终究是没说话。贾探花通过陈太监的嘴传来的话还历历在耳啊。
  贾元春忽而有点明白了,温婉的一笑,道:“我知道了。”心中一片平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