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852

  雍治天子收敛笑意,朗声道:“贾政何在?”
  位于勤政殿末端通政司方阵中的贾政出列,“臣在。”
  雍治天子道:“贾卿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朕所深知。擢升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督学道。”
  之前,天子特简政老爹的是正五品的佥事,提督学道,现在就是官升两级,跳到正四品的提刑按察副使。这是明显的报复行为。
  雍治天子说完,环视众臣,“卿等刻有异议?”目光落在文官集团的领袖何大学士身上。
  朝廷的领班军机大臣谢大学士并非科举出身,他是杂官,浊流出身,因深受当今天子信任,才升任到如今的位置。
  何大学士心里叹口气,出列道:“臣无异议。”
  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文官集团已经输了。再和天子硬抗,只会死的很难看。文官当国,这是一个长期斗争、妥协的过程。不是输一场,就要玩完了。
  何大学士都说了没有异议,一众文臣自然没有意见。任命通过。
  雍治天子骄矜的一笑,让身边的太监总管许彦宣读他的最新旨意,贬乙卯状元翁宗道为云南罗平州知州、贬庶吉士四人。再贬科道言官十二人。全部都是最近跳的比较厉害的文官。
  锦衣卫指挥使毛鲲嘴角翘起来。名单,当然是他收集起来,呈送给天子的。
  何大学士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整个文官集团遭受重创。这些人,都是文官集团的菁华。不是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敢顶着天子的意愿玩命的!
  而他低估了天子的心性。在他认输的情况下,天子痛下杀手,穷追不舍,将文官集团的中坚分子全部贬官。在这一刻,何大学士心中充满了苦涩。
  被贬的官员纷纷出列,叩拜退出勤政殿中。气氛凄凉而悲壮。但没有一个人出声求饶,一个个的出列、退出。天地有正气,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翁宗道面无表情的走出翰林方阵,对天子叩拜之后,退出勤政殿。
  刘大学士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禁不住在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求仁得仁!总算天子如今爱惜羽毛,只是贬官流放,没有杀文臣。
  接着,天子又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补充了新的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人选是由谢大学士提供。
  ……
  ……
  朝会结束,雍治皇帝一系列的手法,让朝臣们惊讶。毫无疑问,之前,略显颓势的谢大学士再次恢复领班军机大臣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何大学士遭受重创。
  贾政喜气洋洋的和和北静王等人说话。而贾环沉默的跟着翰林院的同僚一起走出勤政殿,在午后的秋日中,回头看了一眼大臣络绎不绝走出的大殿。
  心中充满了压抑!
  没错,在这一波朝政风波中,他其实是大有收获。大姐姐贾元春成功刷的天子的好感。父亲贾政官升两级,出任科举强省福建的提学大宗师。舅舅王子腾,属于谢大学士一系,势力增长。
  但是,贾环却高兴不起来。
  这是一个很悲壮的时刻。文官集团与天子的冲突,以文官中敢于直言的正人君子被贬谪而告终。而这些有公心的人,日后若是执政,将是社稷、百姓之福。
  任何一个团体之中,并非都是好人,都是参差不齐。文官集团之中,也并非都是政治家、良心官员。同样有政客(严嵩)、官僚、党棍(东林党)。
  现在,敢于直言的正人君子都被贬谪了。
  关于这场冲突,有不同的看法。从武勋的角度而言,不过是文官、士大夫们在争夺权力。现在是权力斗争失败。丝毫不值得同情。
  从士林舆论、朝廷文臣中的声音来看,这是礼仪之争:其一,未闻有封兄嫂为贵妃者;其二,童生都不是的官员,怎么担任一省大宗师?
  前明有“大礼议”,阻止嘉靖追封其父为皇帝。当年,明朝三大才子杨慎高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今有周朝群臣前仆后继的弹劾、阻止。
  这与邀名的言官上书骂皇帝,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何大学士的角度,他限制皇权,以文官治国的政治理念遭受重创。
  对贾环来说,他的心情有几层。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皇帝册封兄嫂为贵妃,其实也就那样。儒家的三纲五常,他看的并不太重。骂当然可以骂几句,但作为底线,则不必要。
  作为一个通过科举得到如今这样地位的人,他内心里反对贾政担任提学官。
  而对于文官集团的政治理念,他是认同的。皇权,必须要限制。谁愿意生活在一个皇帝一怒,想杀谁就可以杀谁的时代?很恐怖的。
  君主集权的巅峰,就是那个“相当奴才而不得,乌烟瘴气”的伪清。杀的文人都没骨头了,不敢说话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他内心,对于诸位君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但是,以他的性格而言,就算事情没有涉及贾政,他同样不会出头上书骂皇帝。因为,他看得很清楚,这是一场意志上的较量。以雍治皇帝的性情,文官们,很难成功。
  明知到没好结果,还去“作死”,这不是他的风格。
  秋日之中,贾环沉默的随大流离开大明宫。但心中,有一些东西,在沉浮、思索。
第497章
余波、友人、小贾
  大明宫、清夏斋中。喜气洋洋。贺喜声不断。贵妃的金册、印玺已经送到清夏斋中。
  已经怀孕的杨妃含笑的倚坐在床榻上,一身暗青色的长衫遮住身形,风姿出众。下面,来自皇宫各妃嫔处的太监、宫女都送来贺喜的礼物。
  杨贵妃微笑着道:“你们都去吧。谢你们的主子。”
  昨日天子在朝堂中大胜,今天,她的贵妃册封就下来了。但是,天子为她贬谪那么多朝臣,她于心难安。她担不起这么多朝臣的怨恨。天子护不住她一辈子。
  但,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
  ……
  因为要准备午门献俘,雍治皇帝便从大明宫中搬回到皇宫里。这天下午,雍治皇帝轻车简从,带着身边的大太监许彦,悄然的来到宁寿宫中看望避居此地的太上皇。
  太上皇已经年过七十,形容枯槁,坐在殿外的一处庭院里晒太阳。天子前来,他看都没看一眼。
  被儿子武力政变赶下台,他心中岂能不恨?父子关系早就破裂。
  雍治皇帝行了一礼,神情略有些得意,道:“父皇,前日齐弛在西南大胜,拓土千里。朕命其伺机灭骠国。另有五万大军出征西域,想来不日便会取胜。将西域诸国收入我朝版图之中。”
  天子这是炫耀的意思了。
  任何时候,能开疆拓土的帝王,都可以称的上是雄主。为后世帝王所仰慕。且在朝廷、天下,威信大增。
  太上皇看了儿子一眼,冷哼一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雍治皇帝嘿的笑了一声,敷衍的道:“朕记住了。”转身离开。他到这里来,不是来和父皇做辩论的,而是要告诉父皇,用事实告诉父皇,他这十几年来的执政成就,比他高,比他好。
  他政变夺位,是对的!
  ……
  ……
  贾府之中,气氛喜乐。政老爹已经拿到礼部的告身,定于八月二十日启程出发。
  正五品到正四品,连升两级。要知道,到正四品,就可以穿绯袍官服。这是中高级官员的层级。
  贾政已经向贾母说明情况。贾府上下,都在准备着贾政离开的事宜。贾府故旧、门生都上门贺喜。或者,有故旧想为子弟在贾政身边谋个差事。连日里,荣、宁两府里都招待着宾客吃酒。
  贾环心中郁郁,将事情丢给贾蓉、贾琏、白师爷,八月十八日中午,应同年朱鸿飞的邀请,到正阳门大街的西江月茶楼听曲,吃酒。
  西江月茶楼原本是林家的产业,后来给晋商吕承基趁林家受户部侍郎案子的牵连,低价买下来。
  林芝韵极度讨厌吕承基就在此处:他是先和她兄长林心远假意结交,然后趁火打劫,低价大量吃入林家的资产。
  如今,林心远在东庄镇的茶楼做的不错、生意红火,在妹妹的支持下重新将西江月茶楼买回来经营,主要以说书、大鼓、相声、唱曲等曲艺儿为主在,招徕生意。
  当然,吕承基肯将茶楼卖回给林家,这里面有多少是因为贾环的因素,那就自有他自己知道。
  此时已经八月中,中秋节都已经过去,秋天的阳光显得柔和,中午时,茶楼二楼雅间中,阳光透进来,十分舒适。贾环靠在椅子上,他和朱鸿飞的交情,不比矫情、拘束。
  这次上书风波。贾环早给朱鸿飞等几名亲近的同年打了招呼,建议他们不要出风头。上书当然是要上的。这是立场问题,但是没有必要高调、出风头。枪打出头鸟。
  朱鸿飞听了他的意见。至于是给贾环面子,还是真的听进去了,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朱鸿飞今天请贾环喝茶,未尝没有感谢的意思。科道是天子此次清洗的重点。他却躲过一劫。
  楼下的曲声传来。朱鸿飞黑黒的,衣衫半旧,拿起茶杯喝茶,道:“贾兄,现在翁兆震被贬云南,你蛰伏。周玉绳春风得意,俨然我们今科士子的领袖。嘿,我呸!”
  贾环摆摆手,道:“雁阳,不用给我脸上贴金。我的名声最近不大好,和臭豆腐差不多。至于,周玉绳,呵,谁又是傻子?”
  朱鸿飞拍手一笑,“正是这个道理。”他早看出来周玉绳是个小人。
  贾环点点头。今科的榜眼周慎行想要当领袖,是想多了。聪明人谁看不出来?要让别人佩服你,不是搞掉竞争对手就可以,而是要自己立身持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实,今科士子领袖这种东西,贾环并不太看重。没什么用。一呼百应,是话语权,是权利。但是,在政治斗争中,真正有用的,还是利益编织的关系网。或者,是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的政治团队。比如,这次文官集团集体反对天子的意志。
  他这样的原因名声跌落,其实日后可以补回来。毕竟前头有一个“孝”字在挡着。
  聊了一会儿,贾环心中郁郁的心情要好了一些。朱鸿飞的性子还是嫉恶如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朋友都是些正人,而不是像周慎行那样的小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