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852

  当年,苏诗诗在京城,因贾环的美人词,青云直上,名噪一时。南下至金陵,愿为天下第一名妓。遭遇挫折,数月以来,一事无成。
  在甄礼想要潜规则她时,她拒绝。被甄礼赶出金陵。是贾环收留她,为她主持公道。并拿到了花魁大赛的头名。江南江北都是花魁头名。她达成她的心愿:天下第一名妓!
  苏诗诗今年二十二岁,正在她人生最美丽的年龄中,她的姿容、气质与其她人不同:清丽娴雅,一米六五的身段,修长曼妙,比例极佳。肌肤胜雪,若如玉女。
  擅长舞蹈。声音若清溪流泉。美眸清澈醉人。她是那种眼睛很漂亮的美人。
  苏诗诗默默的拿手帕擦拭着眼泪,眼睛红红的。她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哭,只是想哭。她日夜思念着眼前的男子,当再见时,她却像了却一桩心愿般,转身离开。
  或许,是雍治十二年夏天那主动的一吻,已经耗光了她所有的勇气。当时的青衫少年,只是举人。她纵然为天下第一名妓,委身于世家子的他,尚有可能。
  而今,他已经是天下闻名的探花,正五品的官员。她早已退出,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如何“厚颜”留在他身边?
  或许,他与薛家宝钗成亲时,给她的那一封请帖,伤透了她的心,她宁可不要。那十里红妆的盛大婚礼场面,她在酒楼中哭得稀里哗啦,自伤自怜。
  又或许,在远离京城,在江南这两年的等待,已经将那份萌发的情感,和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都冲淡。她看他一眼,便已经很满足,了却心中的执念。
  贾环再见苏诗诗的欢喜,喜悦,在她幽怨的眼泪中,化作一声苦笑:他心里对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再次相逢,她突然的出现,只因为闻讯而来。
  以贾环的智商,如何猜不到她一直关注着他的住处。那么,这个问题,还要再回答吗?
  贾环主动打破沉默的僵局,问道:“诗诗,你自离京后,一直住在金陵吗?薇薇在金陵,怎么信中从来没有提及你的消息?”
  苏诗诗螓首低垂,清声道:“贾先生从没有问起诗诗。诗诗便没让林大家在信中告诉提及。”
  贾环苦笑,“诗诗……”
  当一个和你渊源极深的大美人,以这样幽怨的语气诉说时,他如何能从容,淡定?他想,或许她离开京城,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会忘记他吧。然而,她从未忘记他,等在金陵,在等待着他主动的寻找,等待着重逢。
  贾环想起雍治八年春,他在那狭窄的小天地里,看到的那株绽放的白玉兰,一若此时一袭白裙,清丽至极的苏诗诗,咏叹道:“一周前含苞待放,一周后零落凋零,白玉兰的周期太短,白玉兰上有我春天百结的愁肠。诗诗,我希望你,不要再消失在我的生活里。可以吗?”
  生活不是小说。小说喜欢悲情。生活则不需要悲剧。他从来都是一个拒绝狗血剧情的人。与苏诗诗相忘于江湖,是一个很傻的决定。他已经做过一次这样的决定。而经历这些年的犹豫、徘徊,他愿意给她一个确定的答案。
  苏诗诗心中忽而柔柔的,抬头,以她清澈醉人的明眸看着贾环,丹唇轻启。她没有回答贾环的问题,而是说道:“诗诗就住在武定桥的南岸。贾先生过桥,一问便知。”
  贾环心中一松。没有谁,是生活的主角。地球离谁都照应转。他其实很担心苏诗诗拒绝他。倚天屠龙记中,蛛儿就没有和张无忌在一起。因为,她的曾阿牛,只活在她的心中。
  这时,外头一阵喧闹。留在金陵的长随钱槐和金陵贾府的都总管刘管家带着二十多人一起前来见贾环,喜气洋洋。厅外人声鼎沸。贾环和苏诗诗重逢,短暂的见面,就此结束。
  ……
  ……
  贾环到金陵来,世交故旧,在金陵的各种人际关系都要走动。贾环先让刘管家安排与贾家留在金陵的族老见面,一起吃了午饭,又见了各处的管事。
  让钱槐、胡小四拿着他的帖子到各家去约定近日拜访的时间。晚上时,他坐船到武功坊中,去见山长张安博。
  “哈哈。”依旧胖乎乎的张承剑大笑着出来迎接贾环,“早就在邸报上看到子玉南下的消息,也收到沙抚台的书信,不意子玉今日到金陵。快请。”
  雍治十二年在金陵,有庞泽、纪鸣。此时,金陵城中就稍显寂寞。田师爷,左师爷都在。相见甚欢。
  山长张安博今年七十岁,官任南京礼部尚书,换了一身宽松的青袍,须发皆白,坐在客厅主位中,慈祥的捻须而笑,看着他最得意的弟子从门外进来。
  贾环长揖一礼,道:“贾环见过山长。”再看看山长大病初愈的脸色,愈发佝偻的身形,心中悲切的情绪涌起。山长待他,恩重如山。是他心中的长辈。至于贾府那几位,他心中从未将之视为长辈。
  张安博哈哈一笑,豁达的道:“子玉不必悲伤,人生七十古来稀。生老病死,乃是常事。”吩咐道:“伯苗,摆饭。”
  张承剑笑呵呵的应了,转身出去。
  当即,酒菜送上来,大家一起落座,笑谈分别以来的各自情况。宾主尽兴。到晚上八点许,酒宴结束,贾环跟着山长到书房中喝茶、闲叙。
  “子玉计划在金陵要待几日?”刚才在酒桌上,贾环说他的圣旨归期是六月。朝廷给宁太师的恩典还是很不错的,给他这个画遗像的钦差,留了足够的时间。张安博拿了一份真理报,递给贾环,轻声道:“子玉,要尽快返京。”
  贾环这段时间,并没有阅读真理报。他在江西永丰县中,消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及时。这时,翻开一看,看到山长标记的重点,脸色微微一变。
  真理报上的奏章,并不会将之全部都抄录下来,都是节录重点。这是一个月前的消息:臣奏请陛下,立贾贵妃为皇后。落款是:南安郡王。
  王八蛋!
第640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贾环的脸色不大好看。
  他离京之前,已经和北静王,西宁郡王等人沟通过,若元春生皇子,旧武勋集团暂时不要推元春为皇贵妃,一切等他回京之后,再做商议。然而,南安郡王却直接上奏章,推元春为皇后。这让天子心里怎么想?这让杨贵妃怎么想?这又让晋、楚两王怎么想?
  这让贾环想起去年在武英殿上的议事:南安郡王对他很有意见。这起事件,透着一股浓浓的阴谋味道。
  山长张安博轻叹口气。当时他看到消息,以他对贾环的了解,就知道有问题。“只是一本奏章,问题不大。但可以预见京中的氛围恐怕不大对。”
  贾环点头,沉声道:“山长,我会写信给京中。我在金陵大概停十天左右,就北返。”他必须要等到薇薇回金陵。
  在国朝这样生活节奏缓慢的情况下。贾环在金陵停留十天左右,并不算太长。
  山长张安博沉吟着点头。
  贾环压下心中的阴霾,和山长闲聊着种种事情,包括,他在永丰县得到宁太师指点、笔记的事。
  ……
  ……
  夏始春余。蜿蜒的秦淮河两岸风光旖旎,诉说着六朝古都的繁荣。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武定桥,便在十里秦淮河中。南岸,青瓦白墙的院落,错落有致的位于青葱的树林中,若隐若现。
  二十四日的上午,又是一场恼人的小雨。
  苏诗诗坐在自己房间的窗户下,托着雪腻的香腮,醉人的美眸看着树林遮掩秦淮河水流缓缓。乌篷船时而路过,木浆划水的声音,悠悠。
  丹儿手里端着茶碗,见自家姑娘春愁难解,嘟嘴道:“姑娘,贾先生不是挽留你在他身边吗?那意思不明摆着?还有什么可愁的?”若是思念,去桥对岸见他不就好?
  苏诗诗瞥了眼自己的丫鬟,清声叹道:“丹儿,你不懂啊。”
  三天前那场短暂的相逢,她此时还在想,想那咏叹调子的长短句,想他的请求。心里柔柔的。两年多的等待、相思、情愁一朝得以释然。有他那句话:诗诗,我希望你,不要再消失在我的生活里。她很满足、喜乐。
  可是,他为什么三天不来见她呢?即便会客再忙,理当有只纸片语过来。难道他又要像京城那样,不肯再来见她一面?那些话,都是美好的泡影?
  丹儿撇撇嘴,放下茶碗,出了房间,自去忙着。
  别来两岁音书绝,一寸情肠千万结。苏诗诗正自怜时,突然丹儿从外面进来,脚步匆匆,脸上带着喜悦,“姑娘,贾先生来了。”
  “啊?”苏诗诗惊讶的从软榻上站起来,随即反应过来,吩咐道:“丹儿,快,去拦着贾先生。我还没梳洗。”她早晨起来,懒懒的,妆容未梳。
  “嘭,嘭。”
  贾环人已经到了门口,好笑的轻叩门扉。看着云鬓未梳,素面朝天,站在桌椅前的大美人苏诗诗。她一袭家居的青衫长裙,一头青丝,写意的披在肩头。此时,脸上的神情一分惊喜,半分忧愁,半分娇羞,另有一种美人风情。
  苏诗诗的住处,贾环今天上午过武定桥南岸,一打听便知道。她住在河边的一座一进的小院。只有一个丫鬟丹儿,两个仆妇。从小院正门进来,穿过庭院,直趋正房,便是苏诗诗的房间。
  贾环在门口看着略显慌乱,又欣喜难言的苏诗诗,微微一笑。似乎,又找到当日和她相处的那份轻松,惬意。
  苏诗诗是洞察人心的高手,说话很得体。相处起来,很舒服。但这是一种职业素养。名妓们都必备的技能。比如,薇薇。不过,薇薇的性情是:我就是这样,你又能把我如何?直爽,骄傲。这为她赢得了大批的拥趸。
  而他和苏诗诗相处的轻松,惬意,是她卸下面具后的真诚、娇媚。比如,此时。在这暮春的时光中,清丽、娴雅的大美人,慌乱中,流泻着她的娇媚风情。
  贾环自不会很没有风度的闯进去,在庭院里略等了一会,得了苏诗诗的邀请,这才走进她的香闺中。
  这是一间不大的房间,西边摆在拔步床,挂着粉色的蚊帐。薄被叠成长条形。房间里有着淡淡的清香,陈设精雅。整个房间,很有女儿气息。贾环在苏诗诗娇嗔的目光中,环视了一圈,赞赏的点点头。
  丹儿端茶进来,心直口快的道:“贾三爷,我家姑娘刚才还念着你呢!”
  苏诗诗白腻的俏脸上顿时蒙上一层诱人的红色,嗔道:“丹儿……”
  小丫鬟嘻嘻一笑,转身出去了。
  贾环温和的一笑,小桌对面坐着的苏诗诗娇羞无限的神情、美态,极其动人,却总让他有种他在欺负她的感觉。事实上,在苏诗诗表露对他的好感之前,两人相处的模式是:苏诗诗是他用诗词作品捧起来的花魁,很尊敬他,以“贾先生”呼之。
  贾环喝口茶,注目着大美人,轻声道:“诗诗,我过两日就要北返。我想带你一起离开金陵回京城。你的行李,现在可以开始打包了。若非必要的器物,可以不要。或者随后送到武定桥我那边的住处。家里什么都有。”
  苏诗诗惊讶的抬头,“贾先生……”他说的是住在他家里?当年,明朝秦淮河上的名妓李香君,为进候家的门,不得不隐瞒身份,最终还是悲剧收场,郁郁而终,时年三十岁。
  贾环是那种心思比较细腻,思维敏捷的人,苏诗诗的一句话,清澈醉人的美眸担忧、期许的看着他。他立即明白她在想什么。心中一柔,点点头,轻声道:“看来,诗诗还不大了解我在贾府的地位。回京之后,我们一起住在无忧堂中。”
  他的事情,贾政管不了!
  感情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往往在不经意间到来。情不知所以起,一往而深!这是苏诗诗对他的。而他,此行金陵,心中的倩影,尽是林千薇。遇到苏诗诗是意外之喜。
  他往日的惆怅,他心中的纠结,她痴情的等待,她刻骨的感情,在此时,应当有一个结果。他知道他对她的感觉:白玉兰上有我春天百结的愁肠。
  可是,他在心里想着薇薇的时候,怎么和苏诗诗谈感情?所以,他这次在苏诗诗面前,一句情话都说不出口。和苏诗诗的这份感情,向前,沉淀,升华,还需要给他一些时间。
  但,他愿意先给她一个承诺、一个名分。
  苏诗诗忽而有点落泪的冲动,低头,清声道:“诗诗听贾先生的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