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9/852

  她虽然内心中从未将自己当做出家人。但,就像环叔说的,认认真真走形式。她怎么好时常回秦府去住?
  秦钟外面罩着青衫直裰,身姿修长,很是俊美,颇有女儿风,答道:“姐姐,我知道。”
  秦可卿目送两人下了山坡,轻轻的叹一口气,对身边的大丫鬟宝珠道:“环叔若是在,看到钟儿和秋芳这样好,定然很满意。”这门婚事,本来就是环叔安排的。
  只是,环叔初夏离京,而至今冬日未归。有很久了。
  ……
  ……
  这天下午,闻道书院的罗君子、乔如松几人自东庄镇上而来,向山长请教学问。
  秋闱结束后,闻道书院的同学如乔如松、秦弘图、卫阳、纪澄几人全部中举。卫神童娶了刘大学士的孙女,此次科场报捷。可谓意气风发。
  此次北直隶乡试,有近9000名士子参加考试。录取120人。闻道书院一共139人才加乡试。中举的有21人。在乡试这个大关口,残酷的录取比例下,闻道书院的这份成绩,可谓相当的耀眼。不愧是重点高中。
  张安博散衙后,便推掉了官场应酬,回到家中和学生们一起吃饭,再到书房中,讲经义,解答问题。
  庞泽在一旁听的倍感无聊。乡试结束后,他在山长幕府中当幕僚。毫无意外,醉心于实务的庞士元同学,再一次落榜。
  科举的关卡中,乡试真的很残酷。正常的录取比例是30:1,甚于低于高考的录取比例。而像北直隶这样很强的地区,录取人数多,但竞争同样的残酷。今年的录取比例达到75:1。
  到深夜里,同学们依次告辞去休息。罗向阳、乔如松、纪澄、庞泽留下来。
  张安博须发洁白,七十多岁的老者,微笑着喝着茶,问庞泽道:“子玉还没回京?”
  庞泽掌管着信件来往,道:“子玉并没有书信回来。想来应该快了。”又对几名同学道:“榆林总兵王子腾在塞北大捷,驱逐胡虏,将要封侯。京中形势将有大变化。”
  乔如松不解的道:“王子腾是贾环的舅舅。他若是封侯,逻辑上对贾府应当是好事啊?”
  庞泽冷笑一声,解释道:“友若,那可真不一定。说不定会扯子玉的后腿。王总兵政治水平很差劲。堪称猪队友。一不留神,会把贾府拖下水。再者,山长所忧虑的,是边将擅开边衅的风气增长,对国家而言,并非好事。塞北之地,我中国取来又无法耕种,损耗儿郎性命,夺下占住,几年后,又有胡虏兴起,占据。”
  纪澄是新人,老老实实的旁听。
  罗向阳担忧的道:“山长,你是向上书天子?”
  张安博坦然的点头,“正是。我为左都御史,自当谏言天子。不可擅开边衅。必须要由朝廷决定。否则边将将跋扈难制。另,国库的家底在何新泰这两年的执掌下,只是稍微有些好转。若是边关战乱一起,恐怕国库将亏空。”
  几名学子都是默默不语。国库亏空,则国家必然出事。要么加税,盘剥百姓。要么就是滥发盐引等,或者其他破坏制度的事情,弄钱填窟窿。
  历朝历代末年,都是如此景象。
  庞泽轻轻的捏着茶杯,这是他在江南慢慢养成的习惯。其实,他并不赞成山长去劝谏天子。哼,天子之心,路人皆知。武皇开边意未已。触怒天子的后果,很难说。
  但,山长执掌御史台,岂能熟视无睹?山长的性情,不会视而不见。山长是一个好的师长、长者、大儒。但,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团体的领袖。
  他内心之中,想的形势变化其实是另外一件事:夺嫡。这是雍治朝末期,朝堂上所有政斗的大框架。
  想要晋王登基后,不找贾环的麻烦。前提条件是两个。第一,干掉楚王。第二,自身的实力要足够强大。王子腾封爵,绝对算是增加贾府的实力。
  那么,怎么将这份实力转化的为我所用?那么,夺嫡的进程,他们要不要推一把?
  ……
  ……
  雍治十六冬,十月二十一日,贾环带着林千薇,游历江南结束,于当天下午抵达通州。
第701章
有些事情
  “这就是京城?”
  精美、宽敞的马车中,林千薇透过车帘中,看着通州繁华的码头、街道,感叹着。这是她第一次到京城。如同所有初来京城的人一样,赞叹着京师的繁华。并不逊色于江南的巨城。
  马车中,晴儿、云瑶两个丫鬟同样震惊,感慨,扭头看着贾环,耳坠摇晃,两个漂亮的少女,道:“三爷,姑娘,这……”这年头的人,乡土情结很重。基本会认为自己家乡是最好的地方。
  贾环好笑着轻抚着林千薇脑后的青丝,顺势搂着她的腰,道:“晴儿、云瑶,不要惊奇。我们有很多时间,慢慢的去了解这座城市,大周朝的国都。”
  十月二十二日清晨,贾环在天边灿烂的朝霞中,从阜成门进城,抵达四时坊宁荣街贾府。
  ……
  ……
  贾环回府的消息,很快传开。照例,贾环先去见贾母、王夫人、赵姨娘等人。又有贾琏、贾蓉、贾蔷等人来见他。他不断的接收着各种消息。
  等傍晚贾政回来,贾环再过来拜见贾政。至此,所有的礼数,才算走完。别看贾政在贾琏面前抱怨贾环娶名妓,有辱门风。但,当着贾环的面,他并没有批评贾环,而是和贾环聊了聊王子腾因战功封爵的事,就让贾环回去了。
  从东跨院出来,贾府中灯火点点。夜幕笼罩在贾府。寒风掠过树梢。香菱、如意两人各提着一个灯笼,走在贾环身边。看看石板道路,贾环叹道:“要是有电灯,就不用打灯笼了。”
  香菱和如意两个都噗嗤笑起来。性情温柔安静的香菱轻声道:“三爷,怎么你去江南一趟,感叹多起来。”
  贾环温和的一笑,道:“那是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可以,我现在倒想写一本书,就做盛世危言。”这次带着薇薇在江南游历,他看到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情况。很不乐观。各种社会矛盾,正在日益的尖锐。
  这是属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必然。这是历代王朝都要经历的过程。但,如果周朝的统治阶级对此视而不见。那么,结果将是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香菱眨了下眼睛,她听不懂。
  贾环笑一笑,没有多说,想起在扬州时,和徽商领袖汪鹤亭、马均泰的闲聊。他希望徽商可以增加在“制造业”的投资,驱动纺织行业的变革。
  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纯金融业,干不过工业资本。在他那个时空,晋商票号,用其血和泪的历史,揭示了这一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工业的力量,非常强大。否则,英国也不会以一个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从东跨院后的角门进入大观园,再往东直走过紫菱洲,北上,直抵北园。
  回到家中,贾环将心里的一些想法都收起来,和宝姐姐在房间里说着话。
  上午回来时,自是妻妾都见过。这时,是两人的独处时间。在闲聊声中,冬季夜色愈发的静谧,窗外万物无声。
  这时,蜡烛的光跳了一下。宝钗起身剪着灯火,明丽的容颜,在烛光下,如若一株国色天香的牡丹花。一双杏眼明澈如水,看着桌边,一边提笔写信,一边和她闲扯的贾环,嫣然一笑。
  ……
  ……
  第二天上午,贾环到潇湘馆中看黛玉。黛玉正和湘云一起在庭院里说话。
  湘云笑着避开。她是很聪明的姑娘。虽然从未将儿女私情萦绕心上,但已经订婚的女孩子,有些事情,还是懂的。看架势,环哥儿和林姐姐相互有意。
  和黛玉见面,又是另外一番情形。贾环告知在苏州祭拜林如海夫妇的详情,道:“妹妹,明年清明,我带你回苏州。”
  在屋里窗边站着说话,黛玉一身绣花的粉裙,身姿婀娜,抿嘴轻笑道:“环哥,明年清明哪里走的开?你忘了,明年是第三年。二姐姐和四妹妹都要出嫁了。”
  贾环揉揉眉心,打个哈哈,道:“哈,妹妹,这我倒忘了。”雍治十四年,贾赦,贾敬先后去世。迎春、惜春按制守孝三年,不许婚嫁。而明年就到期了。
  黛玉“噗嗤”一笑,拿着团扇,遮住嘴,娇嗔着白贾环一眼,妩媚无端,道:“许是某人太美丽,让你在江南流连数月不归,将这些事都给忘了。”
  贾环讪笑。林妹妹不喜欢薇薇。轻轻的握住黛玉的小手,轻声道:“颦儿,有些事情,我不会忘的。”
  求请天子赐婚的事,他一直在努力,怎么能忘?发行银币,就是第一步棋。
  ……
  ……
  贾环昨晚是给庞泽回帖子,请他二十四日到澹云轩中一叙。
  出城东之后,官道就是千疮百孔,很不好走。工部也不修缮。贾环心想着,往澹云轩而去。
  他昨天从潇湘馆出来,不自觉的就走到达摩庵的山坡下。想一想,还是上去,探望秦可卿。然后,随便聊一聊,就和可卿聊到中午。时间过的太快。
  澹云轩作为京中知名的高端会所,一共有十二处小院。基本都是供不应求。需要提前订座。不过,贾环要临时拿一个小院待客,自是没什么问题。
  临湖的一处二楼水榭中。贾环和庞泽相对小酌。无丝竹悦耳。
  庞泽一身士子暗青色的襕衫,将他的想法都说一遍,道:“子玉,你舅舅恐怕和你不是一条心。你得提前想好办法,把他绑在你的船上。另外,楚王那边,是不是现在就可以推一把?”
  贾环举杯和庞泽一起干了一杯酒,笑道:“士元,我只听说将人强行踢下船的,没听说强行绑上船啊!政治利益,我们不可能都占全啊!随他去吧。楚王那边不着急,再等等。”
  现在楚王的优势并没有大到稳胜晋王,内部并不会分裂。他要干掉楚王党,要费很大的力气。可以再等等,等到楚王优势很明显,开始考虑分赃时,才是他推倒楚王这座山的最好的机会。周朝的政治博弈,不是说,大家举手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天子一念、一言可决。雍治天子还是比较强势的。
  至于,王子腾是不是会做妖。现在贾政是通政使,并不怕这个。随时可以和王家划清界限。
  庞泽点点头,道:“那我们就再等等。”
  贾环笑一笑,并没有和好友谈秋闱、春闱的事情。怕刺激到他。转移着话题,“士元,十一月份的圣寿节,宫中怕是有好戏啊!”
  圣寿节,就是皇帝的生日。雍治天子的生日在十一月份。很明显,晋王、楚王要刷分,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
  而他,同样想刷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