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852

第702章
圣寿节(一)
  贾环和庞泽关于王子腾封侯的话题,点到即止,倒是多讨论了一会塞北的情况。
  以长城为界限,外出则是塞外。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形。河套与河西走廊北边所对应的区域即是塞北。
  整个内蒙古高原中有阴山山脉,水草丰美,大战往往在此。而其往东与辽东平原接壤。这是漠南。辽东总兵祈夏跨击漠南鲜卑,便是这里。
  内蒙古高原再往北,便是大漠。大漠之北,就是草原上的王霸基业,漠北之地。但凡得中原者,可为天子。得漠北王庭,则可称天可汗。唐太宗拿过这项成就。
  漠北往东,由大兴安岭阻隔与辽东平原的联系,往北,则是今俄罗斯的地区。往西由阿尔泰山脉为界限,接壤西域。全境约为唐朝时,北庭都护府,安北都护府两地。
  天子好武功,这只要是常常关注真理报的人都可以看的出来。然而,以周朝此时的财政情况,如果大规模的对塞外蛮族动武,恐怕国家财政不容乐观。
  水榭中视野开阔。用的是透明的玻璃窗。庞泽依靠在檀木椅中,微醺地叹道:“子玉,山长为此事要上书天子。唉……”
  一声叹气,很多话,都咽在肚子里。
  这是两人今天在澹云轩中单独见面的原因。庞泽是希望贾环劝一劝山长。但最终,这话还是没说出口。以山长忧国忧民的性情,必定会上书。而劝说山长,是对山长人格的冒犯。
  他没有开口,他知道贾环也不会去开口。所以,他一声长叹。
  贾环沉吟着抿了一口酒,道:“士元,正是因为触怒天子,后果莫测。所以,这种选择尤其的艰难。而这种艰难,更显得山长的人格高尚。青史上所歌颂、推崇的大臣,不正是如此吗?天地有正气。”
  庞泽点点头,又苦笑着摇摇头,看着贾环,问道:“子玉,如果是你在山长的位置,你怎么选?”
  贾环微微一笑,拿着酒杯,看着庞泽的眼睛,没有任何的思考,坦然的道:“辞职!”
  他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高尚的人,结局往往不好!像张居正那样,天下为公,累死在岗位上,留下一个富足的天下,但死后连家都被皇帝抄了。这种事,他绝不会干。
  所以,张居正之后,再无张居正!大明唯一相!功在天下,罪在己身!
  像雍治皇帝这样刚愎自用、强势的天子,他没有兴趣给其打“预防针”。爱咋咋地。
  庞泽点头。
  贾环再说出自己的判断,道:“其实士元不必着急。何太师向天子推荐山长担任左都御史。山长第一次上书触天子的霉头,出事的概率很低。”
  雍治天子的心里,贾环把握的还是比较准确的。
  庞泽拿起酒杯喝酒,苦笑道:“这倒也是。就怕日后啊。好在,山长并不打算干多久。”干的太久,屡次触怒天子,结果怕是会很苦涩。
  ……
  ……
  贾环和庞泽一直聊到下午傍晚时,才离开澹云轩。边将攻击草原蛮族的事。他有心无力。也并不想管。这超出了他的能力。
  坐在精美的马车中,贾环揉着额头,推敲、思考进来的情况、局势。贾环的马车中很宽敞,用的四匹俊马拉车。莺儿乖巧的给贾环倒茶。贾环笑一笑,点点头。
  刚才庞泽说将王子腾绑在他的船上,这是最后一步吧。正常情况下,他也绑不住王子腾。就像王子腾只要不是脑残的起兵造反,就牵连不到贾府。
  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比如王子腾再在夺嫡中表态站队,政老爹的位置,足以保证贾府的独立性。
  如今的局势,还是夺嫡是大框架。王子腾封侯的话,于王府而言,是跃升一个台阶,对贾府而言,至少有个30%的助力。两府毕竟是亲戚。
  小事上还是可以相互协调的。大事上,搞政治利益交换,也是条门路。
  雍治天子的圣寿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晋王、楚王肯定会斗一波,这种事,和他没关系。他刷他的分。目的,还是想要请求雍治天子赐婚。
  这是他当前最大的任务:将黛玉娶回家。介入夺嫡之争,此时还不是时候。在楚王势力达到顶峰时,伸出指头,轻轻一推,令其轰然倒塌。轻松、省力。
  想想,还是挺爽的!
  ……
  ……
  十月二十六日,朝廷对王子腾的封赏发出来。钦差、翰林编修黎宽带着圣旨和锦衣卫前外榆林宣布朝廷的旨意。真理报上刊登了封赏情况:册封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为江宁伯。
  这是国朝近年来的第二位伯爵。
  第一位是开拓西南疆土的齐驰,齐总督。封爵安南伯。而统率京营大军攻占西域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封爵镇国候。距离他祖上的镇国公,差得不远了。
  国朝的爵位体系:郡王、国公、候、伯、子、男。每一层分为三等:三等伯到一等伯。王子腾封的是三等伯。因王家祖籍在金陵,封号给的是江宁伯。
  这次封爵出来,王家上下趾高气扬。在一次京中世(纨)家(绔)子弟聚会中,王承嗣在酒后搂着歌姬,向“朋友们”吹嘘道:“我父亲这个爵位,可比什么抚军将军、三等男爵强多了。比通政使也强……”
  这些话,很快便传遍京城,引起些许波澜。
  ……
  ……
  初冬时节,一场小雨,落在京中。
  位于城西的晋王府中,屋舍,庭院,花园,树木,回廊,池塘,冬雨滴落。
  晋王府东边的摘星楼中,晋王扶着窗沿,站在玻璃窗户边,看着傍晚的小雨,带着侵袭着府中,沉默不语。他在想当前的局势。身后,一名淡雅清新的十七八岁美人,身姿娉婷,穿着鹅黄色的长裙,跪坐在茶几前,煎完茶,起身向着晋王施一礼,无声的走到楼下去。
  摘星楼本来是晋王用来谈机密事情的地方。然而,在刘国忠死后,再无人可以给他出谋划策。
  他幕府中的几名幕僚水平不行,竟然建议他在天子圣寿节上指责楚王有染指军权之意。
  近来,因榆林、辽东分别对草原蛮族取胜,京中文会中,士子们的吟哦的诗词中多了些尚武的气息。比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等等。在方宗师离开京城后,京中的文会,以荆园中的文会最出名。
  然而,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在天子面前这样指责楚王?天子好武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而做几句诗,就是想染指军权?未免将天子看得太简单了。
  晋王长叹一口气,感受到寂寞、孤独,敲敲玻璃窗,坐回到茶几边独自喝茶。玻璃啊!
  不知道从何时起,京中权贵府中开始流行以玻璃装窗户。这确实带来许多便利。圣寿节上,他要送一份厚礼给天子,博取天子欢心。他与楚王相比,也就剩下钱多了。
  ……
  ……
  荆园中,韩谨正在独自弹琴。琴棋书画,是君子之道。这些年来,他为楚王谋主,生活安定下来,也开始捡起这些东西。
  琴声叮咚。
  冬季的湖水,平静的没有丝毫的波澜。就像是如今的朝局。虽然,边将的军功,带动着京中的风气,但朝中的三位大学士、九卿的位置都稳固的很。政局平静。
  罗子车从外面走进小院的露台中,并没有打扰韩秀才。安静的站立在一旁。从露台上,放眼望去:湖天一色,楼阁殿宇隐约可见。景致极佳。
  韩谨作为谋主,当然是和人接触的越少越好。他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而能进到韩谨这里来的,便只有他的哼哈二将。
  一曲谈完,韩谨笑着问道:“子车,你回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他派了罗子车前往都察院的狱中,见被关起来的高百万。
  罗子车笑着拍马,“韩兄运筹帷幄,那高百万岂有不从的?我过去和他谈了谈,他愿意捐出50万两白银。”高百万的案子目前是贾环的同年江西道掌道御史朱鸿飞负责。放,暂时肯定是放不出来的。不过,以后可以。
  韩谨笑了笑,没有置评,而是站起来,看着北湖浩渺如镜子的湖面,轻声呢喃道:“希望正言在蜀中、刘子宁在江南一切顺利。”
  尹言和杨皇后的见面,让他感到时不待我,要加快计划。而他的计划,将在圣寿节上发力。
第703章
圣寿节(二)
  城北蜀王府。在晋王独自踌躇,谋划时,在韩谨在露台上弹奏古琴时,蜀王宁恪迎来一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客人:礼部郎中尹言,到府拜访。
  小雨淅沥,带着冬寒。蜀王府正中,蜀王的内书房中,宁恪招待着尹言。
  尹郎中,在某些圈子层面中,名气不小。蜀王当然听过。不过,尹言原来任詹事府右谕德,本来就负责有教导太子的职责。又早早的离京,并没有被废太子风波波及。
  宁恪一身白衫,身姿修长,玉树临风,英俊潇洒,身上带着皇子的富贵风流气质。开口说话,声音很有男子的磁性。很容易令女子心生好感。
  和尹言隔着桌几相邻而坐,宁恪笑着道:“尹先生,你的选择,真是够出乎意料。你这次来找我,难道是要杨皇子在圣寿节上有所表现?他才不到3岁。”
  宁恪自是已经见过杨皇后。知道杨皇后有意聘请尹言为杨皇子之师。已经和庆国公的二女儿定亲的宁恪,此时身上少了些风流倜傥的气质,而多了几分沉稳。
  尹言42岁,白面长须,中老年帅哥。一身蓝色的文士衫,身上有着很浓的书卷气息。喝着茶,微笑着道:“两岁多足可承欢天子膝前!世人都以为晋、楚两王可为东宫,在下独许雍国公。”
  国朝的皇子,如唐明时期,必定都是封亲王。但不会在一开始就封亲王,而是慢慢的加封。杨皇子为皇后子,起点非常高,此时已经被册封为“雍国公”。
  宁恪目视着尹言,想了想,苦笑着摇头,道:“尹先生请说吧!”
  他政治斗争水平一般,不如永清郡主宁潇。几次都看错贾环的思路。但智商还是超过常人水平。尹言的想法,功利点说,就是吕不韦。
  但,纯功利的话,可以选择推晋王。毕竟晋王此时很被动,但却又有基础。可见尹言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文官执政。
  而宁恪苦笑的原因是,他千方百计的避免被卷入最凶险的政治风波:夺嫡中。但,最终还是被卷入。他难道能选择不帮他姨娘吗?姨娘待他如子。
  尹言一个招呼都不打,就上门来,看得真准!
  尹言笑一笑,道:“殿下不必苦恼。只是教雍国公几句话而已。没有多大的风险。不过,我有件事需要提醒殿下一声:边疆将士封赏甚厚,户部银子吃紧,大头都是天子内帑出的。如今内帑必定缺银子,殿下手里握有铸造银币的利润,一年200多万,圣寿节的礼,若是少了,恐怕会被人诟病。”
  蜀王没好气的翻个白眼,“若非尹先生上门,我会被谁惦记?”他一个亲王而已。又没有皇位继承权。就算多得了些银子,但都知道那是贾环看在皇后的份上,分给他的。这是皇后的份额。谁敢惦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