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2/852

  春季小雨,在二月底,淅淅沥沥的浸润着金陵。秦淮河上烟雨凄迷,歌声在青楼、画舫中响彻。唱的是近来极其出名的《桃花扇》中的名曲: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船在画中游。
  莫愁湖胜棋楼中,踏青的文会,一场接着一场召开。雍治十八年的童生试刚过不久。文士们凭栏吟哦!城西石头城中的校场里,金陵足球联赛在小雨中举行,场面火爆,一票难求。
  江南的水乡,在春雨中漫展。春汛中,长江水涨!
  润德坊贾府西路,小雨在傍晚时平添了几分春愁。中药的苦味在上房中飘散。
  宝钗病卧在床,晶莹如玉的脸蛋上神情憔悴,一头秀发落在粉色的鸳鸯枕上。身上盖着暗蓝色的锦被。手掌给丈夫握着,心中低落的情绪稍缓,“夫君没事。我将养两天就好了。你忙去吧。不用每日陪着我。”
  季节变化,春天容易感冒。更重要的原因是:薛姨妈有信从京中来,呆霸王薛蟠又出事了。薛蟠家中不宁的事情不必说,夏金桂不是好相与的。薛蟠在外吃酒,和人斗殴,将对方打的吐血。
  贾环坐在床头,温和的一笑,道:“姐姐说的什么傻话?我能有什么事?在守孝呢!”
  宝钗忍不住娇嗔自家的夫君一眼。
  守孝期间,严格的来说:禁婚嫁,禁酒乐、杂戏,禁生子。这话是在和她说笑在。
  这时,香菱和莺儿两人用精美的荷叶状托盘端着药碗进来,“三爷,奶奶该喝药了。”
  “嗯。”贾环转身接过药碗,尝了一口,拿着调羹,喂宝钗喝药。
  宝钗俏脸禁不住微红,心中柔柔的,张开小嘴,轻抿着药汁。很苦,也很甜。
  香菱和莺儿两人移开视线,偷偷的笑。这个时候不适合看呢!
  作为现代人,贾环给妻子喂药,自然而然。只是在古时:君子远庖厨的时代,多少有些惊世骇俗。但,他家中的事,自不会传到外面去。生活是自己的!
  洒脱,随性。
  他曾和宝姐姐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两人已经成婚五年,当初那份炽烈的感情,浓郁如酒,历久弥新。同时,亦沉淀下来,转换成难以割舍的亲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句誓言,到最后,并非是爱情的细水长流,而是温馨的日常,相守相依。最浪漫的事,是一起变老:在屋檐下晒着太阳,坐着摇椅慢慢聊着一起经历的往事。
  再一起化作尘埃,消失在世间。生不同时,死归合葬。
  他和宝姐姐所欠缺的,大概是一个或者几个爱情的结晶。只是,为祖母守制要一年。期间,不得生子。
  屋中幽静,窗外的小雨飘落,点点滴滴到天明。
  ……
  ……
  十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宝姐姐病已大好。
  三月十二日,贾环带着妻妾们,到南城的大报恩寺上香、游玩。此时,远在京城的湘云,正和秦可卿交谈。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白云在空中飘荡,任意东西。
  大报恩寺坐落于金陵南城,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耗时19年,白银250万两。寺院规模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分南北两区。
  在这明媚的春天里,寺院中,游人如织。
  以大报恩寺的地位、名气,达官贵人时常来上香。自有一套应对的流程。江南风气开放,女子可外出做工养家。但权贵女眷,并不会抛头露面。
  以贾府如今的声势、地位,自可算是金陵城中的权贵。马车从中路驶到观音殿的院落中。
  贾环带着宝钗,黛玉、薇薇,诗诗,韵儿几人进去上香。大丫鬟们跟着。殿中气氛肃穆,观音像高大而金碧辉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嘛!
  等上香完,众人被僧侣引导到静室中喝茶,稍作休息。同时等待下参观一个大殿的时间。
  贾环和宝钗俩站在窗口说话。黛玉和苏诗诗,林千薇说着话。林芝韵比较安静,脸上愁眉不展。来江南太急,她在京中的生意手尾都没有安排妥当,正为难着。
  贾环轻声问着宝钗,“姐姐在寺庙中许的什么愿?”
  宝钗穿着玫瑰紫二色的褂子、白色的长裙。明丽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肤如凝脂,冰肌雪肤,无人能及。水杏般的明眸盈盈的落在贾环脸庞上,轻笑道:“这怎么能说个夫君听啊?”
  贾环听的微微一笑。宝姐姐大家闺秀,性情温和,处事落落大方。端庄、娴雅。但在他和姐妹们面前亦不禁言笑。只是,她现在不想说,贾环自不好再问。
  宝钗见状,心中一柔,微微偏头,握着贾环的手,俏脸微红,低声道:“说了就不灵了。”
  贾环一听就懂:求子。促狭的一笑,道:“姐姐,这急不得。不仅在你,还在我。”
  宝钗忍不住娇嗔。那动人的画面,如若这春天里百花盛开时的美景。花名牡丹,艳冠群芳。
  ……
  ……
  上午参观,至下午四点许,众人才回。泛舟于秦淮河上。两岸春光明媚。景色怡人。船舱中丫鬟们叽叽喳喳,显得极为高兴。出来顽了一天。
  贾环扶着微微有些疲倦的黛玉,道:“颦儿,还记得那年我们在报恩寺时遇到的人吗?”
  黛玉一袭青白色相间的淡色外衫,纤柳弱质。容颜精致,气质婉约。抿嘴一笑,细声道:“自是记得。我们遇到贾雨村。我当时还以为他是好人。”
  贾雨村曾经是黛玉的私塾老师。又带着黛玉到京城中投奔贾府。此时,早被贬到交趾。贾环在其中起到何种作用,不问可知。
  说起贾雨村,舫中的话题被带起来。
  香菱亦和贾雨村有关系。宝姐姐一样。一直持续到晚饭后的闲谈。时间又在平淡,缓慢,温馨的氛围中,向前流逝。
第764章
金陵小住(下)
  桃红柳绿,春风在午后吹拂着花园里的绿树红花。蝴蝶蹁跹。燕子回梁。
  黛玉精致而带着书卷气的香闺中,贾环正在拔步床上小憩,秋香色的蚊帐垂落。他中午刚在方先生处吃了几杯酒。
  为祖母守孝需要一年的时间。期间禁止饮酒,不许同房。但这些严苛的规定,如今遵守的人近乎绝迹。金陵城中的大小诗会、酒会,贾环都不参加。面子功夫要做。但在方宗师的家宴上饮几杯酒,则不必太矫情。
  要说贾环和贾母有多么深的感情,完全是扯淡。这老太太喜欢给贾家添砖加瓦的人。总的来说,比王夫人要强不少。王夫人心中只有大脸宝!
  黛玉坐在书橱边,整理着沾着墨香的书籍。一袭青衫,身姿婀娜,三千青丝随意的挽着。就像是江南水乡画卷中走出的古典才女,秀丽妩媚。
  “姑娘……”紫鹃从门外的暖阁里送茶进来,她一直在外间候着。看看蚊帐,嘴角浮起笑意。姑娘和三爷终于成婚,心愿得偿。她自是无比的高兴。
  黛玉轻轻的竖起食指,“嘘……”环哥睡着了。她担心吵着他。翻书时都是轻轻的。
  紫鹃歉然的一笑,再将声音低三分,给黛玉倒茶,闲话几句,退出屋中。
  黛玉走到蚊帐边,透过秋香色的软烟罗,看看里头变得侧身躺着的贾环,他还在熟睡:眼睛紧闭着,这让他失却往日的神采。普通的容貌。却是刻骨铭心。
  林妹妹精致无瑕的瓜子脸上浮起会心的笑容,又带着一抹不易觉察的娇羞。
  午后的时光如水,悄然的流走。
  贾环醒来时,已是下午三点半许。换下柔软舒适的睡衣,在镜子前,由紫鹃和袭人的服侍着,换上月白色的长衫,戴上四方平定巾。黛玉在一旁翻书,含笑看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贾环享受过丫鬟们的服侍,便彻底堕落。
  当然,穿衣服真正的乐趣在于:帮美人们穿上去,再脱下来。
  贾环在架子旁洗着冷水脸,袭人拿着干毛巾在身侧,似桂如兰。贾环笑道:“久闻妹妹博闻强记,一目十行。我倒是想考考妹妹。”
  黛玉的记忆力非常好。红楼原书第二十三回,黛玉观看宝玉手中的西厢记,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看完。而且,立即便能引用。可见她的水准。
  黛玉娴静的坐在黄梨木椅中。手中拿着书,嘴角带笑。斜眼看着贾环,嘴里不让,道:“环哥镇日里就想着怎么欺负我吗?”
  贾环禁不住莞尔,道:“妹妹欺负这个词用的好!”不待黛玉娇嗔,再笑道:“我将妹妹刚看的书拿来,随意的挑一处,看妹妹是否还记得。若是不对,罚妹妹喝一杯茶。”
  黛玉身子娇弱,这些年注重着保养,并无大病。但,贾环依旧禁止她饮酒。
  黛玉俏脸上带着浅浅的绯红,倍添她的妩媚风姿,闭月羞花之貌!娇羞之态,会是何等的动人?这种风情、美态,只有贾环可以得见。嗔道:“好。”
  闺中乐趣、游戏,她自是不拒绝。但免不了,星眸娇嗔着环哥。将手里的书递给贾环。
  紫鹃出去泡茶。袭人笑看着。
  黛玉翻看的是近来出版的《桃花扇》。贾环一看就知道难不住她。因为,编撰桃花扇的主力便是黛玉。但他并不是真的要为难林妹妹,而是和妻子消磨美好的时光啊。
  ……
  ……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春天仿佛走的飞快。快到似乎贾环刚走出黛玉的屋中,再回头看去,便是春深夏初,梧桐叶满。
  这天上午,贾环在书房中见客回来,与薇薇,诗诗两人在小楼敞轩背阳处,欣赏着贾府花园的美景。楠木小条桌上陈列着四道精美可口的冷盘,一壶黄酒。
  德润坊中的贾府,在住进贾政、贾环等人后,便略显拥挤。贾政,王夫人住在正房中。贾宝玉,薛宝琴住在左近的院落。贾环家中人口多,住在西路。贾琏、贾琮住在东路。
  西路,贾环在上房后,修建了一座精致的后花园。栽种着许多奇花异草:君子兰,吊兰,西府海棠等。以贾环的财力,收罗这些花草,并非难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2/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