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852

  雍治天子神情复杂,沉吟着叹口气,道:“齐卿,朕不瞒你,朝廷钱粮已到极限,无力再支撑供应十五万大军的用度。近年来,天灾连连!而朕的内帑,赏赐边军将士,加之西苑这里的用度。所余不多。调兵募兵不难,但钱粮难以筹集。”
  西域十五万大军,九边十二万,外加西南的驻军三万,国库的财力捉襟见肘。
  齐驰很知趣的道:“臣知道陛下的难处。但西域若不增加兵力,则局势难以改观。唯有希望朝廷尽力提供钱粮。供应大军用度。余者,臣自行筹措。臣奏请陛下夺情起复贾环,授西域布政司左参议职,随臣入西域,筹措大军钱粮。此子有经济之才,臣对他多有了解。”
  雍治天子微怔,神情犹豫。
  他原以为说服齐驰去西域收拾烂摊子要费一番口舌。但齐驰很上道。他心情不错。不想,还是有让他为难的事。要兵,要钱粮,要人。然而,他并不想起复贾环。何况,还是用夺情的方式。他得有多重视贾环啊?
  雍治天子看看齐驰,看似随意地问道:“贾环在守孝?”
  齐驰答道:“贾环在金陵为其祖母守孝。陛下,有商业才干的人很多。但臣所熟悉的便只有贾环。军国大事,臣不敢有丝毫差错!他的经济才干,在银币改制,马球福彩中早得以体现。”
  话谈到这份上,就差说“非贾环不可”,雍治天子还能如何?他需要重臣平定西域的乱局。其余的事情要次之。当即决断道:“那便如卿所言。希望齐卿如西南时,为我朝平定西域。”
  齐驰忙跪下来,慷慨的道:“臣不平西域,愿此生不入玉门关!”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雍治天子满意的笑起来。这是他近日以来,听得最舒心的一句话。
  ……
  ……
  齐驰离开后,雍治天子无心处理政务,离开御书房,带着青美人在太液池散步。
  太监,宫女们跟着。
  西苑中,夏季的美景怡人。雍治天子微微沉吟着。他的心情整体不错。只是,贾环此子,他心中另有看法、打算。
  青美人一袭薄薄的天青色长裙,如同美人鱼一般,跟着在天子身边。
  她的容颜清秀幽静,柳叶眉,双眸剔透,琼鼻樱唇。身姿比例极佳,黄金分割的比例。经历了一次冷宫之行的她,神情略带娇怯,却更添其魅力。
  雍治天子扶着青美人的手臂,心中想了一回,出声吩咐道:“许彦,传旨。”
  两米开外的许彦忙上前来。
  雍治十八年四月十五日,朝廷下旨:以右都御史、安南伯齐驰为西域总督,总领西域军政大事。调四万京营,出征西域。夺情起复前通政司右参议,前真理报主编,右谏议大夫贾环。
  另外,还有若干任命。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随即,弥漫在京中的紧张气氛逐渐的缓解。报纸上一片欢腾:以齐总督的资历,能力,率四万京营进西域,岂有不胜的道理?
  报纸上,茶馆中,教坊司内,俱是慷慨激昂,边塞曲迅速的京中流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在这纷杂、喧嚣的气氛中,齐驰的府中,一波又一波的宾客拜访着。寻求出仕的门路。其中又以武将、勋贵居多。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
  探春的未婚夫,宣大总兵庆国公唯一的嫡子沈迁亦在拜访的齐总督的人流中。
  而给贾环起复的圣旨,一道连着一道,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自京城发往金陵。
  ……
  ……
  夺情起复,不能圣旨一下,当事人立即就收拾行囊,准备上任。这要挨骂的!还是那句话,要认认真真走形式。
  四月底,柳絮飞尽,海棠花残。乍雨乍晴时,竹林清影落在幽窗上。屋内,晴雯弯着腰,和如意一起帮贾环收拾着行李,没忍住,呜呜的哭起来。
  夺情的圣旨连续抵达金陵德润坊贾府。金陵城中轰动。如中散先生,萧幼安、李良吉、丁昂等名士纷纷来拜访贾环,劝他出仕,前往西域为国效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当以国事为重!
  贾环最终答复的奏章已经送往京师。他同意前往西域。家中一片悲戚的气氛。
  贾环正拥着宝钗说话,见状,心中一柔,走过来,抚着十年前就跟着他的大丫鬟,温声道:“晴雯,没事的。我又不是上阵杀敌。当个粮草官而已。”
  晴雯靠在贾环怀中,向后仰着头,泪眼婆娑,道:“三爷,战场上危险,蛮子又不管你是不是粮草官。”
  贾环禁不住微微一笑,抚着她的秀发。太聪明的丫鬟,不好哄啊!
  说忠孝不能两全,对他而言是废话。倒是,没法在金陵继续陪着家人,这才是他心中的愧疚所在。但齐总督邀请他去西域,确实是一个机会。
  作为文臣,他和武将走的太近,自然不行。这很犯皇帝的忌讳。但,至少要熟悉国朝的武官。有一段从军的经历,对他日后走上宰辅的位置,很有好处。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宝钗眼睛亦是有些红。她只是强忍着心中的担忧、悲伤。但她是大妇啊。悔教夫婿觅封侯,岂不是要被人笑话?
  是夜。贾环到贾政、王夫人等处打过招呼,返回住处。上房中,妻妾们正等着他一起吃晚饭。
  贾环和众女一一说着话,饮酒。气氛略伤感。等贾环将众女一一送到住处,再回来,洗浴后,和宝姐姐一起躺在拔步床中。宝钗忍不住流泪,哽咽道:“夫君……”
  心底的种种情绪涌起来。自雍治十三年婚后,两人从未有如此长时间的分离。此去西域,至少五年方才回得来。而且,关山万里,吉凶难知。
  贾环轻轻的抱着娇妻,温声道:“姐姐,没那么夸张。三年后,三姐姐和沈于乔在京中的婚礼,我必然会从西域赶回来。”又轻吟道:“万树榴花月正圆,秦淮河畔系征船。万里相别应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难得夫妻是少年!他今年十七岁,宝姐姐二十岁,林妹妹十七。我们将来,还会有很多时间在一起,不再分离!
  第二天清晨,贾环起床,在宝钗的服侍下换好衣服。众妻妾齐聚,送到庭院门口。纷纷屈身行礼,“夫君保重!”莺啼燕语,花红无限。
  贾环心中在那么一瞬间,都怀疑他做出去西域的决定是对是错。难言伤感涌上心头。点一点头,“你们亦要保重。”目光从她们的脸上流过,牢牢的记住她们的容颜,转身离开。
  垂花门外,贾政,贾琏,贾宝玉,贾琮都在,带着管家,管事,送贾环。
  一番寒暄、道别后,贾环带着亲随,踏上小船。于雍治十八年的四月二十九日,在夏季清爽的晨风中,自江南水乡而来,北上京师。
第768章
京中一二事(一)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永清郡主宁潇穿着一袭精美的绣花白裙,走在自家的后花园中。这是咸宜坊中一处五进的大院。由吴王为爱女购置。距离吴王府不远。步行一刻钟。
  潇郡主一头秀发盘起桃心髻,这是京中流行的贵妇发髻。她已是婚后三月。但明丽的容颜,依旧带着十七岁少女的青涩。
  贴身的侍女紫儿跟在自家郡主身边,身姿高挑,和宁潇平齐,脸带怒色,不满的道:“郡主,他散衙后又和同僚去教坊司喝花酒了。”他,指的是潇郡主的丈夫,翰林庶吉士傅正蒙。
  宁潇摆摆手,美丽的玉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忧伤,清声道:“不必提他。”一个奴颜婢膝之辈,智商为0。她当日是瞎了眼,怎么挑中这么个人。
  去年她的婚事定下来后,冬天某日九哥突然来告诉她,傅正蒙与其住所邻居的商人之妇有染。这让她感到极度的不舒服。而事情曝光后,还是九哥帮着抹平。
  他跪在她面前痛哭流涕,请求原谅。这更让她瞧不起!那一点有读书人的样子!
  常在报纸上看到说四方有德君子痛骂江南士风:诲银诲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银风炽烈,恬不知耻!不想她竟然遇到一个。傅正蒙浙江余姚人。
  因不久就要成亲了。三书六礼的流程都已经走完,她不可能为这种事而毁婚。本以为婚后,她可以管的住他。谁知他又做了一件更令她无语的事情:
  华相和纪尚书朝争。他上书帮助华相发声,被调到军机处担任轮值的翰林中书!
  他自以为表现的很上进。但,何其的愚蠢,还有没有点脑子、智商!华墨和纪兴生这个级别的争斗,是谁都可以搀和的吗?不是谁都是贾环的!
  她成婚当日与其分房而睡。她如何甘心将清白之身给这样的人?除非他改变。然而这段日子,两人大吵数次后,便一直在冷战。关系日趋冷淡。
  若是傅正蒙敢写休书,她还要高看他几眼,绝不会报复。然而,此人舍得她父亲的权势?每晚在教坊司中和歌姬鬼混,夜不归宿。令人作呕!
  紫儿郁闷的“哦”了一声,心中长叹。去年冬天,郡主要是悔婚就好了。正心中百回千转的替郡主愁着,耳边听的郡主问道:“贾先生什么时候到京城?”
  紫儿脑子里想了一回,道:“郡主,报纸上说他四月底从金陵出发,算算时间。应当快了。”
  宁潇轻轻的叹口气。她想听一听贾环的意见。带着侍女,在夜幕中,走向花园的更深处。倩影萧瑟、落寞。
  ……
  ……
  昼夜兼程,披星戴月的赶路。贾环于五月十日的上午,抵达大运河的终点,通州。
  京杭大运河这条命脉交通要道,贾环不知道走了多少次。然而,此时再站到通州的码头上,眺望着远方的京师城墙,心中感慨难言。
  其一,东宫的局势,已经明朗。晋王虽然没有拿到太子的名分,但朝中基本都将他当做太子。
  这是贾环所设想的局面。令他心中轻松。现在,就等雍治天子死了。
  其二,此次重新出仕,官居从四品。十七岁的年纪,拿到这个品级,令他感慨。只要安然的走过雍治朝,熬年纪,他都能成为朝廷重臣。
  他在想,他获取官职、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做一些事情,改变一些情况。至少不要在他中老年时面临的局面是:神州陆沉,或者改朝换代。
  其三,他在想西域的局势。哪里如何?
  是不是只要钱粮到位,就一定能赢?到西域后,舆论政策应当如何?教化政策又当如何?
  他三年之后,是否能请假返回京城参加三姐姐的婚礼?
  贾环正思考着,忽而听到喊声,“环叔!”就见码头上,贾蓉,贾蔷带着贾家的子弟十几人前来迎接。为首的贾蓉激动的抢上前两步,行礼道:“环叔,可算把你盼来了。”
  环叔到京城,他便有了主心骨,不用每天胆战心惊的度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