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852

  雍治十六年秋,他带着薇薇游历江南,亲眼所见,国朝的社会矛盾正在发酵。就想是薄薄的冰面下的潜流。随时可能爆发、激化!而这数月在金陵,他感觉到:整个大周的局势,正在滑向深渊!
  外有战败之忧;内有天子怠工;执政大学士华墨排除异己、大肆敛财,为刑部尚书、通政使之职,和升任的工部尚书纪兴生斗得不亦乐乎。就是不干活!
  他其实知道一些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最紧急的粮食问题,只要朝廷大力推广土豆,番薯的种植,即可活人无数。但是,这需要强力人物推动。仅仅靠舆论呼吁根本不行。有几个农民是看报纸种地的?
  此一时,彼一时!
  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雍治十四年,国朝正在盛世,他当然可以袖手旁观。而此时,雍治十八年夏,以漕工叛乱为标志,已经有乱世的迹象,他再独善其身,届时在滔滔大势面前,可能会被碾的粉身碎骨!
  两朝应举候公子,或者头皮甚痒,这种事,他肯定不干的!
  ……
  ……
  贾环一路思索着,带着随从回到贾府,刚进门,贾琏就来,笑道:“环兄弟,你可算回来,齐总督等你多时。”
第766章
顾虑、游说、权衡
  初夏晚时。芭蕉分绿上窗纱。
  贾府前院幽雅的花厅中,灯火通明,映照雕梁画栋的屋舍。贾环和国朝名臣、云贵总督齐驰在条桌下相对而坐。檀木高几上的茶碗茶香袅袅。
  贾环和齐驰是旧识!
  雍治九年夏的那场水灾,朝廷委任的赈灾大臣便是齐总督。贾环身上的第一个官职,就是齐驰任命的:京西赈灾副使。贾环主持的东庄镇重建,吸纳了京西地区大量的灾民。为当时的齐右都御史赈灾政绩重重的添了一笔。
  之后,齐总督在京中帮他吹捧名声:闻名天下之日不远。算是前辈提携后辈!再往后,双方的交往断断续续。
  然而,随着贾环的地位稳固上升,双方终究是有一份香火情。特别是雍治十四年冬江西之行,贾环在九江城和齐驰的钱袋子西南钱王胡炽相识。这种联系便微微紧密起来。
  雍治十五年三月底,齐驰面圣返回西南,路过金陵,特意请贾环在秦淮河上吃酒,邀请贾环去西南任职,为国效力。贾环没同意。
  雍治十七年正月过后,贾环选派书院弟子前往西域、西南效力。分别给牛继宗,齐总督写的信。闻道书院的弟子有七人在西南军中效力,受到照顾。
  ……
  ……
  花厅中,气氛安静。贾环神情沉静的安坐。
  方才寒暄几句后,随从们都到门外去。齐总督摆出密谈的架势。他如何好先开口?
  让一个大权在握的朝廷重臣屈尊静候他一下午的时间,其所遇到的麻烦,定然非同小可!他又不是神仙,确定可以搞得定?
  齐驰方脸长须。一身灰色的精美便服。气度渊渟岳峙。这是大人物们身上特有的气质。轻啜着香茶,见贾环沉稳如斯,失笑道:“子玉心里肯定在犯嘀咕,本官为何事上门。”
  他特意吩咐贾琏,不要派人去通知贾环回来。而是等在贾府中,就是要做足人情。
  贾环笑一笑,道:“大帅明鉴。在下很担心力有不逮。”都是聪明人,说话不用绕得太远。三言两语表明各自的态度。
  齐驰微微一笑。贾环的态度还是愿意帮忙。缓缓的道:“天子急招我进京。意欲派我往西域收拾残局。西域之败,表面看是牛继宗指挥失误,但根本原因就是钱粮不足!朝廷国库如今什么情况,想必子玉心中有数。我去西域,一样不可能拿到太多的钱粮。子玉有经世之才,于筹措银钱颇有独到之处。想必不会令我忧心钱粮。我欲推荐子玉起复,担任军中主薄,领西域布政司左参议。”
  说完,目光炯炯的看着贾环。
  齐总督看问题还是相当准的。他意识到钱粮的问题。精兵良将,国朝此时并不缺。他手下就一大批历练出来的良将。但没有钱粮,打什么仗?
  贾环的调度、统筹才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才能,这在一连串的事件中得到证明。比如:京西赈灾,淮扬赈灾,金陵贪腐案等;比如:银元推行、马球博彩。他仰仗贾环筹措钱粮,以及舆论战的能力。
  国朝的制度,总督和巡抚都是独官制度。下属的都是吏员和幕僚。辅佐主官处理各种具体的事务。
  主薄,是主官下面掌管文书的佐吏(幕僚)。这是总督府中极其核心的位置。齐总督给贾环开出的价码非常高。但是,以贾环两榜进士的身份,怎么可能给齐总督当幕僚?
  他可不是什么落魄文人!明朝三大才子徐渭在左佥都御史、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府中当谋士,立下奇功。背景是:徐渭数次应举,都没有通过乡试。
  所以,齐驰说了另外一个官职:西域布政司左参议。这一个从四品的官职。贾环以正五品的官阶致仕,后来因银币改革有功,不赐婚,反倒是升了一级散官:从四品。
  一般来说,从四品的散官想要起复到从四品的实缺上,还是很有难度的。齐伯爷很诚意。
  贾环一听就懂其中的门道,苦笑着叹口气,拱手一礼,道:“在下谢大帅青眼。筹措钱粮之事,有胡兴斋在,大帅何须忧心?我再给大帅献一策,可保钱粮无虞。但,起复去西域任职就算了。我正在守孝期间。”
  胡兴斋就是齐总督的钱袋子胡炽,绰号西南钱王。有他的财力支持,足够齐驰打一场大决战。
  另外,发行国债,以西域矿产做抵押物,想必很多豪商还是愿意购买的!
  至于守孝不出则是托词。他在金陵等着雍治天子挂(驾)掉(崩),国朝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冒头,引起雍治天子对他的关注。
  殊为不智!
  齐驰注目着贾环良久,随即仰头一笑,虚点着贾环,笑道:“子玉,你这是糊弄我啊!京中之事,我都知道。夺情起复,我面圣时亲自和天子说。若是这都办不到,我怎么见你?再者,西域距离京城数千里,你我此去,没有五年的时间,绝无回京的可能!你不必担忧!”
  雍治天子欲杀贾环,将御史朱鸿飞下狱,这件事,齐驰自是知道。齐总督被称作国朝的名臣,有口皆碑。他的政治水平自然很高。他很清楚贾环的顾虑。
  但是,西域距离京中有多远?三五年回不来。届时雍治天子只怕已经驾崩。
  这话说的非常透彻。贾环哭笑不得。
  都是聪明人,否认没有意义。承认,当然更不行。他和齐总督的交情没到这份上!
  不过,确实将他的顾虑打消了一些。只要不在雍治天子面前晃,送到京城的奏章中没有他的名字。那在金陵等,和在西域等,有多大的区别?
  齐驰再道:“子玉选调闻道书院的士子到军中,想必亦是为将来布局。几十年后你入主文渊阁,来自军中的支持,会令你腰杆子更硬。而此时去西域,不是结交诸将的好机会吗?我会在金陵再等一天,希望子玉给我一个答复。”
  说完,起身,走出客厅。随从们迎上来。
  贾环心里叹一口气,送齐驰出贾府。他并没有当场表态。枪杆子出政权。这是主席的至理名言。人到万不得已时,总得反抗!难道像弱鸡一样被杀?
  他培育书院体系在军中发展目的就在此。去西域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武将交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风险在于,齐总督要说服天子夺情起复他,会不会激起天子对他的反感?他在天子那里的印象并不好。若留一道遗召“处理”他,那乐子就大了。
  贾环目送齐驰的车队消失在金陵的夜色中,转身走进贾府。
  贾琏迎上来,道:“环兄弟,老爷在书房等你。”
  齐驰来访,贾府震动。这是大人物的份量。贾政自是要问问贾环,谈的什么事情。
  贾环轻轻的点点头,月光落在他月白色的长衫上。微风吹动着他的衣角。衣袂飘飘。
  ……
  ……
  雍治十八年夏,四月十四日,昼夜兼程的右都御史,云贵总督,安南伯齐驰在雍治天子的限期来抵达京城。
  当晚,城南的会同馆中,锦衣卫指挥使邢佑亲自送来大量的关于西域战事的材料。
  第二天一早,天子便在西苑中,单独召见齐驰,询问战策。
第767章
起复、北上
  御书房中。
  上午的阳光斜斜的落在金砖地面上。雍治天子微微有些疲倦的坐在书桌后。四十多将近五十岁的年纪,形容略显瘦,一身暗红色的龙袍便服。最近西域战事令他很烦忧。
  “平身!”雍治天子抬手虚扶,略带烦恼的语气,问道:“关于西域战事的近况,齐卿可都了解?”
  昨晚锦衣卫送去的情报,自是天子吩咐的。暗示的意思很明显:天子想要齐驰前往西域收拾残局!
  近日西域的局势越发的艰难:西域各地叛乱,碎叶、疏勒两镇已经丢失,损兵折将万余。龟兹被围。已有近半月,未有最新消息送来。只怕凶多吉少。
  齐驰低着头,恭敬的道:“臣已尽知。西域局势糜烂,非得增派精兵良将,得力重臣前往不可。臣不才,愿为陛下分忧!”
  他怎么拒绝得了天子的要求?早在西南时,他接到圣旨就已经预料得到。所以,过金陵时,执意邀请贾环同去西域,增加西域战事的胜算。
  雍治天子满意的点头,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感慨的道:“齐卿真乃国之干臣!”
  齐驰心中无奈的一笑:陛下啊,我是真不想去啊。主动的要条件,说道:“臣虽有分忧之心,但亦要陛下的强力支持,方可重整西域局势。”
  雍治天子微微一笑,痛快的道:“你说。”
  齐驰开出条件,“臣需要调京营五营计四万大军前往西域,并恳请陛下许臣在当地募汉兵五万。胡骑不可信。”
  京营共有十二营十万人,南征北战。乃是天下绝顶的精兵。因有5营随牛继宗入西域,一直未曾返回京师。京中京营只剩余7营。齐驰想要5营。可谓极其大胆。
  又招募汉军五万,算上之前攻伐西域的十万大军,以及最近的折损,西域的总兵力将达到15万左右。
  齐总督开出的条件是:要兵!而要兵,实际上就是要钱粮!
  这恰恰是雍治天子无法拿出来的东西。若有钱粮,足以调动大军,以国朝兵锋之锐,西域怎么会战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