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852

  ……
  ……
  五月底,贾环、沈迁、张四水、黄观等人还在保定府。庞泽随着胡炽、胡族侄等人先行一步。一路上同样是快马加鞭,赶往西域。
  而此时,齐驰所率领的西征大军早就进入河西走廊。
  贾环落后胡炽一行三日的行程,一直都没有追上。众人一路迤逦向西,换马前行。信使往返,前线的消息不断的传来。在枯燥、繁忙的旅途中,时间飞快的流逝。
  六月中旬,贾环一行,行程数千里,在长安城中,和胡炽等人汇合。此时,长安城中已充满秋季的气息。
  胡炽坐镇长安,安排将随军携带的日升昌银票通兑银钱——这在京中,早就和晋商财团谈好。并购买米面、草料、食盐等军需物资,安排转运至敦煌。
  河西走廊夹在祁连山、北山之间。仿佛一条古道穿梭在祁连山麓和冲积的平原上。全长两三千里。粮食转运损耗很大。好在雍治十四年,朝廷大军征讨西域,官道修缮一下,时隔四年,依旧可以使用。
  贾环和胡炽见面后,作出决定,连夜带人赶往嘉峪关,在此设立物资中转点。
  嘉峪关地势险要,背靠黑山,南临祁连。连陲锁钥,卡在河西走廊的最后一处隘口中,被称为河西咽喉。这里曾是明朝西北重镇,沿丝路前行六百多里,即是西征大军此行的终点,亦是起点:敦煌。
  河西走廊到西北部,已全是荒漠。边塞之外,戈壁滩随处可见。到处是光秃秃的沙地。只有稀疏的各种沙漠植物:胡杨、红柳等。而敦煌、瓜州,是戈壁滩中有名的大绿洲。所以能建立城镇,汇聚百姓、物产。
  此时,前线的消息早就传到长安城中。雍治十八年春,大周西域总兵,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继会战失败后,兵败龟兹城。至此,拔野古部大军威振西域全境,各地纷纷叛乱,大周丧师失地!安西四镇尽失!
  但,西域参将苗骐接应了自龟兹撤下来的周军和文官们,积极联络周围的吐谷浑部,打退了拔野古部的先锋,维持住敦煌、瓜州一线的局面。守到夏末齐驰率西征大军来援。
  秋高气爽,马骠正肥。前线大战将起!“消化”了三个多月时间的拔野古部,重新纠集胡骑,准备一鼓作气占领西域全境。将周军赶回到嘉峪关。从而在西域,漠北与察哈尔、仆骨、喀尔喀等部族争夺霸权。
  在这样的局势下,贾环一行八十多人,于七月中旬抵达嘉峪关。随行的是一批粮车。西域总督齐驰麾下的核心幕僚曾季高早在嘉峪关中,等候多时。
  漫漫的小雨浸润在天地间。天气渐凉。雄伟的关城卡在咽喉要道中。雄关屹立!贾环等人骑着在马上,各自带着斗笠,缓缓的走在官道上。队伍蜿蜒。斜斜的小雨将众人的衣衫打湿小半。
  关城上,守城的士卒拿着长枪树立,眺望着这支进城的队伍。自安西四镇丢失以来,商旅断绝。本来自海贸兴起后,丝路便逐渐的没落。商旅不多。而西域战乱更是令这里商业环境雪上加霜。这时来嘉峪关的队伍,只能是军中的运粮队伍。
  城门口处,此地的守将商游击和曾季高带着五六名亲随迎着。
第774章
西行漫记(下)
  “大帅令你在一个月之内,转运25万石粮食至敦煌。由商游击配合你……”
  曾季高一身皱巴巴的蓝布长衫,四十多岁,微矮的身材,身上带着沉重的压力。他作为西域总督齐驰的核心幕僚,等在嘉峪关,是为了向贾环传令。至于,粮草过期未至,或者数量不足,后果是什么,不问可知:军法从事!
  这是齐总督对贾环的重视的一种形势。
  传话毕,曾季高便急急忙忙的冒雨赶回敦煌。连商游击在游击将军府中给贾环举行的接风宴都没有参加。从这个举动看,敦煌一线的形势很紧张。
  而敦煌前线的情况,贾环依旧还只能从传递的书信,公文中了解一些:拔野古族的军队正在逼近敦煌一线。绿洲之外,斥候的交战,正在日益密集!
  剑拔弩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河西走廊中!生活在沿线地区、城市、村落中的汉人们,都感受到大战即将来临的气息。
  “贾大人,这……”商游击站在府门口,目送曾季高带着两名随从离开,神情略显尴尬。
  商游击面相很显老,宛若五十岁的老农,脸上沟壑纵横。西北风沙催老。穿着一身半旧的铠甲,一看便知是上阵过的将军。
  自雍治十三年,京营参将乐白跪拜大学士何朔之后,国朝武将中的潜规则,便是流行跪拜上官。而随着,总督、巡抚这些非常设的官职开始增多,文官集团开始压制着武将。
  这其中有很深刻的历史原因!非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楚。而周朝此时,以文官统御武将,正在逐步的形成制度。
  贾环是从四品的西域布政司左参议,商游击执下官礼。当然,除开大势,更重要的是:第一,贾环贾环是总督齐驰的幕僚。第二,贾环是都转运使,负责大军后勤。
  贾环并不在意,宽慰道:“商将军,曾兄有要事在身,接风宴便改日吧!”搞政治,那确实要认认真真走形式。但在战争中,还注重走形式,那是自取灭亡。一切以战事为先!
  曾季高,精熟方舆,晓畅兵略,恃才傲物,矜功自伐。对他的认可,只限于舆论方面。要说多重视他,那真未必!
  以贾环沉稳的性情,自不会因为别人轻忽他,心里就很不爽。要想别人重视,得作出事情来!
  ……
  ……
  稍后几日,贾环在嘉峪关中游击将军府旁的院落中,安顿下来,着手处理军需调度。
  庞泽,张四水,黄观(黄总旗,现为副千总职位),沈迁几人协助着贾环。商游击亦调了十个精通钱粮、笔墨娴熟的小吏、书手过来帮忙。
  随后,信使往来于此,络绎不绝,连通着敦煌、长安两地。
  自秦以来,军队的口粮组成,一直都是变化的。而且,具备很强的地域性。从粟,小米,变成大米,面粉。周朝军队的军粮,以容易保存的干粮为主。干粮主要是烧饼、大饼、馒头、干米饭。每名士兵按量配给茶、盐、大酱和腌菜。
  贾环作为军需官、都转运使首先要保证军粮充足。其次,要保障士兵的武器、铠甲,各种战争器材。最后,还要保证棉衣,靴子,雨衣等物。
  繁重的工作,从七月十八日开始,便没有停止下来。贾环所在的院落中,通宵达旦的亮着灯。宛若一台机器的发动机,首先启动,并逐步的开始提速,飞速的运转!
  七月底,敦煌云集着约十二万大军:自京中出发的四万京营悉数抵达;从龟兹溃败下来的三万余人,其中京营两万;京营共有七营。外加各种辅兵。齐总督要求的25万石粮食,大约是敦煌前线大军一个月的口粮!
  从储备军粮的数目中,可以看出,齐总督的策略,还是稳打稳扎。毕竟,连败后,军中士气低落。即便有援军,即便京营战力无双,即便国朝火器犀利,但大战未必能赢。
  贾环手中还有2500万银元。按京中米价9银元一石计价,他手中的银钱足够。但,在西北苦寒之地,募集如此数目的粮草,很有些困难。需要从长安转运。或者,从敦煌民间购买。
  寂静的夜晚中,呼啸的寒风吹拂窗栏,嗡嗡作响。胡天八月即飞雪。嘉峪关处,在秋季时,气温比中原要地。
  贾环的官邸中,灯火通明。所有人,三班倒。不断的计算着一支支的运粮队伍的行程,运粮数目。
  在这条粮道中,几十万民夫正在被发动起来,来回往返。而商游击麾下的4000精兵,不断的分成小队,确保粮道的安全。出嘉峪关后,胡骑的袭扰便偶有发生。
  贾环揉着眼睛,疲倦的站起来,伸着懒腰。大厅中,几名书吏正忙碌的统计着。
  熬了两个通宵的庞泽看看贾环,嘶哑着声音问道:“子玉……”他以为贾环有事。
  贾环轻轻的摆摆手,走到窗户边。月华如水照在他的石青色的长衫上。
  在繁忙的工作休息间隙中,他的思绪不免飞向江南。他心底还惦记着宝姐姐的病情。他已经回信,但时隔两个月,家书还未至。她可曾好了?
  仰望着澄净的天空中的明月,月牙如钩,令贾环沉吟。在此刻他并非是国朝最年轻的左参议,亦不是权重的都转运使,也不是名满天下的贾探花。
  他只是一个远在他乡思念病中妻子的人。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往事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清曲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
  八月十日,在嘉峪关城中,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的贾环,在和身在长安的胡炽书信商议后,启程前往敦煌。
  从长安府转运粮草至敦煌,损害很大。夫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他们两人决定,长安府转运粮食十八万石。其余七万石则从敦煌、瓜州收购。
  贾环前往敦煌,就是为了办理此事。庞泽已经在敦煌为他打前站。此时,距离齐总督所限令的时间,还有五六天时间。
第775章
敦煌!
  西域,这是一个广义的地理名词。于周朝而言,东起敦煌,西至咸海,阿姆河流域、吐火罗地区(囊括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北至夷播海、准噶尔沙漠,南至昆仑山脉、青藏高原。
  在这东西万里的广袤疆域中,在正东方,接天连地的沙漠中有小小的一角绿洲:敦煌。
  国朝于雍治十四年,出兵十万,调集京营、九边精兵,征伐西域,得有全境。置西域布政司,下辖二十八州府、军镇,总人口约四千万。至雍治十八年春,西域全境尽失。
  贾环于八月十日,一行五十余人出嘉峪关,于十三日抵达700里外的敦煌地界,踏入这舒展的西域画图中。
  傍晚的夕阳,照射在漫漫无垠的黄沙上。晚霞千里。地平线尽头,绿洲的轮廓,城墙越发的清晰。
  光秃秃的戈壁滩上,贾环一行风驰电掣,马蹄声震动着大地!
  这突入其来的骑兵队伍,引起了敦煌城外遍布着的军营,哨岗的注意。雄健,苍凉的号角声在晚霞中响起。将贾环从吊古怀今的情绪中拉回来。
  三天的旅程中,骑马赶路,放眼看去,全部都是戈壁滩,陡然间看到水草丰美的绿洲,那种欣喜,可以想象!何况,贾环前世里,还来过敦煌旅游。这里璀璨的佛教文化,令人赞叹。
  此刻敦煌,与他那时来看的敦煌,大不一样。他如何能不感慨?
  然而,铺面而来的是战争的气息!
  一会儿,一支十人的斥候队伍从军营中逼近。为首的小旗,约二十多岁,带着红缨头兜,披着锁子甲,穿红鸳鸯袄,横跨腰刀,背着弓箭。马背上有箭囊,火铳。
  姓魏的小旗带着下属,一一查验贾环等人的文碟、腰牌后,予以放行。外松内紧。
  “贾大人,进城西行三里,就是总督府所在。”魏小旗告知贾环总督府所在。行一个军礼,翻身上马,奔驰而去。
  国朝的军礼,抬头挺胸,以右大臂贴紧侧胸,小臂弯向左肩内侧,指尖触及靠近脖子的锁骨部分。寓意是:右衽之道,汉统至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