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852

  贾环目送着伺候队伍远去,骑在马上,眺望着遍布在敦煌四周的军营。营区前后左右,法度森严。还有远方,并不算坚固,比嘉峪关显得矮小的敦煌城。
  沈迁策马到贾环身边,看着傍晚时茫茫天地间的景色,雀跃的道:“子玉,我们到了!”他意欲参加西征,建功立业。抵达目的地,心中高兴。
  “嗯。”贾环感慨的点头,喝道:“驾!”一马当先,向敦煌城驰去。身后的骑兵纵马追随!
  敦煌!
  丝路上璀璨的明珠,东西文化交汇与此。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璨然。明时因战乱,迁军民至嘉峪关内,废弃瓜州、沙洲。此后,敦煌田园渐芜,逐渐的衰败。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
  而国朝定鼎后,重置明朝前期的沙洲卫、哈密卫等卫所。屯田开垦。开发敦煌、瓜州。此时的敦煌沃野千里。有良田10万余亩,引党河水灌溉,为沙漠中的绿洲。随着丝路重启,国朝征服西域,商旅恢复,重新焕发生机。
  同时,这座名城,亦是他此次西行的终点!
  自五月底启程,至今日临近八月中秋时才到。历时近三个月。一路关山阻隔,跋山涉水,披星戴月。他终于来到此地!
  这里,既是他西行的终点,亦是西征的起点!
  此时的西域全境已经丢失,就剩下这里。
  然而,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汉唐故地,今当复之。
  ……
  ……
  八月十三日,贾环抵达敦煌。由庞泽和总督府的幕僚程攸在城门处迎着。安排与敦煌的豪强地主,各胡商、粮商的见面酒宴,定在明晚。
  程攸将贾环安顿在城南的驿馆中。从龟兹城中退回来的文官,基本都汇聚在此。贾环有几个熟人。
  比如:敌对的、原左副都御史、现任西域左布政使韩伯安。当时何大学士将其明升暗降,一脚踢到西域。不期贾环又与之相逢在西域。
  比如:闽党的骨干,工部尚书纪兴生的好友,部院可期,但被牺牲的汪学士汪璘。他儿子曾经跪在华墨府前叩首求饶。他官任西域布政司经历(从六品)。
  程攸瘦瘦高高的个子,态度略显冷淡。他当日在京中质疑贾环被打脸。将贾环一行安排妥当,再道:“贾兄,齐总督正带着诸将在瓜州、常乐一线视察防区。过几日才会返回。贾兄先忙自己的任务。”
  整个西域的地形,葱岭以东,敦煌以西。大致上可以简单的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居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夹着塔里木盆地。天山和阿尔泰山脉夹着准噶尔盆地。
  拔野古部的大军必然是从位于天山南麓的龟兹出发,经由北庭,高昌,伊吾等地区进犯。从蒲昌海,楼兰故地的大漠中穿过,攻打敦煌的可能性较小。
  因而,居于敦煌西北向的瓜州那里,比敦煌更靠近前线。
  贾环早就将地图看了多遍,心中有数,平静的拱手道:“多谢程兄告知。”
  “不谢。”程攸神情冷淡的点点头,在驿馆东面的小院门口对贾环几人拱拱手,转身离去。
  片刻后,贾环抵达敦煌的消息,迅速的传遍敦煌城内外。
  ……
  ……
  敦煌,水草丰美,沃野千里。但其地域只设有一县。为大周沙州府的府城所在。
  同时,因为它的地理、地形,在整个西域版图中的影响力很弱。其位于整个西域的最东处,西临大漠,东是沙洲。北面是山脉,北庭草原。
  唐时设安西四镇,敦煌即便为整个凉州文化的中心,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要地,丝路上的明珠,依旧没有作为军事重镇。它的辐射范围太窄。
  在这样的一座县城中,城廓有限,各种消息传得飞快。贾环名满天下,同时作为大军的军需主官,并且要约见敦煌城内外的商人、地方豪强(缙绅),意欲求购粮食。他的到来,自是特别引人关注。
  ……
  ……
  敦煌城东一处华美的府邸中。夜幕淡淡。胡笳乐起,乐声奔放,热烈。
  一名胖胖的胡商倚靠在胡椅上,乐呵呵的欣赏着眼前十二名汉女的灵动的舞蹈:手中丝带飘飞,金黄色的薄衫贴身,一段段雪白的蛮腰露出来。身下的长裙婀娜。
  西域全境,此时的大势是胡道昌汉无人。汉女竟为奴!
  另有四五名胡商作陪。纷纷举杯饮酒,时而大笑。
  敦煌城中,以汉人、吐谷浑、月氏、羌人为主。这几名胡商基本都是吐谷浑人。
  一名鹰钩鼻子,蓝眼睛的胡商问道:“骨利,贾参议要买牛羊,我们卖不卖?”
  骨利便是正中胖胖的胡商,穿着褐色的精美绸缎,眯着小眼睛,笑呵呵的道:“卖,怎么不卖?当然要卖。但是,要按照我们制定的价格卖。羊50银元一头。牛300银元一头。”
  问话的胡商微微迟疑着,“这……”正常的市价,一只活羊10银元左右。一头黄牛的价格约为100银元左右。
  一名虬髯胡须的胡商沉吟着道:“骨利,这恐怕有些难度。敦煌城内外,大军云集,我们在军需上卖高价……”
  骨利不在意地笑道:“这有什么?昔年中原大灾缺粮,可有那家粮商贱卖粮食?谁不是卖高价?若是他敢强买强卖,自有苗大人为我们主持公道。”
  一众胡商顿时都放下心中的担忧,仿佛“苗大人”这个名字有魔力一般。
  正好,这时一曲舞毕。十二名汉女俏丽在场中,等着被挑选。骨利笑着举杯,道:“来,诸位,我们满饮此杯。再各选美人陪酒。”
  胡商们大笑。厅中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
  ……
  在胡商们商议时,敦煌城中的豪强们亦纷纷串联,商议着对策。可以预见,明日的酒宴,必然是鸿门宴。军中采购粮食,怎么可能给高价?
  地主家里的余粮,可不愿意贱卖。
  与此同时,城中副将府中,一名外貌俊伟的中年男子正在独自对月小酌。窗外,月影穿梭在云层间,落在他刀锋般雕刻的五官上。他刚接到下属的禀报,西征都转运使、左参议贾环已经抵达敦煌。
  他,正是在朝廷西征大军抵达前,稳定敦煌、瓜州一线形势的龙骧营参将苗骐。齐驰抵达敦煌后,以功晋升副将。下辖龙骧营、哈密卫、沙州左军营,计二万人。
  苗骐捏着酒杯,自语道:“贾环……”随即,思路转到瓜州前线的齐驰身上。
  ……
  ……
  敦煌与瓜州相距200里左右。贾环在傍晚左右抵达敦煌。程攸稍后便将消息,夹在公文中,传递给身在瓜州的齐驰。
  晚间10点许,齐驰正在军帐中泡脚。帐外寒风呼啸着。塞外天气寒冷。
  而寒冷的天气,亦意味着大战不远。草原上,历来是秋季大规模用兵最合适。冬季不宜大战。
  齐驰一身轻裘,坐在椅中,翻阅着公文。这时,曾季高从帐外进来,看一看正在泡脚的总督,道:“大帅,贾子玉抵达敦煌了。他的粮草筹备,还差七万石。准备在敦煌购买。”
  齐驰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道:“子玉来的正是时候啊!”
  曾季高微怔。他感觉到大帅的信心似乎有所提升。但军需官至前线,于此时的大局,能有什么用?
  曾季高有些不解。但并没有问出来。聊几句军需筹备的情况:因发行西域债,得银元3千万,暂时军中用度充足。贾环,胡炽准备的很充分。
  稍后,便告辞离开。
第776章
拔野古孝德
  敦煌、瓜州都是位于沙漠中的绿洲。瓜州位于疏勒河旁,北面便是北山山脉,将之与哈密、柔远等地阻隔。
  如此地形,除却人的因素,春季时龟兹失守,局势崩溃后,敦煌、瓜州一线能守住,并非无因。
  北山山脉,东至弱水西岸,西南楔入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残丘,北迄阿尔泰山脉(今中蒙边境)。最高峰2583米。山中气候寒冷,降雨量少。无常年的河流、湖泊。暴雨后,干河床、洼地会有积水。
  同时,低洼地带有泉水,以此而形成绿洲。常见的植被有假木贼、霸王、麻黄、小盐生草、针茅、锦鸡儿、蒿属等。北山这里的植被覆盖度极小。但比之周边的荒漠地区强太多,依旧是重要的牧场。
  八月十三日的夜晚,棕色的北山荒漠中一处小绿洲左近,遍布着军营。各种旗帜飘扬。
  若是有周军的精锐斥候在此,即刻可分辨出来,这是拔野古的本部骑兵和联军。以旗帜分辨,共二十旗,计二十万人。
  明朝末年,女真崛起于长白山、辽东。寇掠中原。神州几近陆沦。周太祖起兵于江西,据有江南,驱逐鞑虏,光复山河。而塞外蛮族,曾臣服于女真。被编为旗兵。深受女真影响。
  故其军事编制以旗兵编练。集军事、生产、政治于一体。但,将一旗的基准人数扩展为万人。领兵者称都统。基本都是各族的大将充任。同时,因周朝兵锋强盛,胜多败少。草原蛮族并无火器部队,俱是骑兵。故复旧元制:旗中下设千户、百户、十夫长。
  中军大帐中,十几名胡将正围聚在一起饮酒、晚宴。篝火熊熊。烤羊金黄,酥脆,油脂滴落在松香木上。羊奶酒一碗碗的被倒出来。空气中飘着奶香。
  今晚坐在这里用餐的都是拔野古的本部将领,和关系比较亲近的胡将。如:同罗、薛延、回纥等部的大将。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约五十多岁。须发、眉毛皆是半白。穿着一身绿绫长衫,坐在案几后,目光平静、沉稳。这是拔野古部的王族拔野古土门。
  而外界盛传的拔野古领兵的首领拔野古孝德,则是坐在他的左手下侧。其实,拔野古孝德今年不过15岁,虽然骑射俱佳,但如何能统领大军?
  胡儿性情狡诈,并非虚言。拔野古孝德被推到台前,是故布疑阵。
  雍治十六年秋。榆林总兵王子腾率麾下精兵4万人出塞,进击漠南的察哈尔部。斩首一万二千人。打得察哈尔部元气大伤,远遁漠北。拔野古孝德所属的部落,隶属于察哈尔部。追随着迁往漠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