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852

  贾环补充道:“吐谷浑部占据的大并泽,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不能再给胡儿。应设乡村,用于安置、奖赏伤残,退伍的士兵。这事,我亲自去大并泽走一趟。问一问,谁赞成,谁反对。”
  杨渭、程攸、胡炽都是笑着摇头。别看贾环说的很在理,真要做什么,他们都心知肚明!
  吐谷浑部不少部众,前几日时常来城南的驿馆骂贾环,涉及到贾环的祖宗,妻子。言语污秽不堪。贾环不展雷霆手段才怪?
第800章
自我起
  在敦煌、瓜州处在一片欢腾中时,敦煌北面的大漠中,一行行驼队、马队,正在艰难的行军。
  向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敦煌出发,前往焉耆、龟兹,是大片的沙漠。物资转运困难。这条路线,是丝路中的路线之一。但只适合商队、小股的军队前进。根本不适合大军的行进。
  大军行进,最理想的路线,应当是先进吐鲁番盆地,沿哈密、高昌再往西行,进入焉耆、龟兹地界。
  但,在此时拔野古联军大败,或杀或俘大半的背景下,这时无疑是抄后路,夺下龟兹的最佳时机。总督府下令,令一万京营将士出击。
  兵部主事、庆国公嫡次子沈迁便在这支队伍中。
  烈日正盛。沈迁浑身裹着白布,感觉嘴里、鼻子中全是沙子,看着蜿蜒的队伍,跟着袍泽们前进。
  成功之路,从来便没有捷径。非得历经艰辛不可。
  ……
  ……
  同一时间,北山山脉外的戈壁中,副将乐白指挥着麾下的将士,轮番追击,扩大胜果。
  拔野古联军的损失非常大。但各族大将、贵族,统帅拔野古土门全部都在北山战役中逃脱。
  零星的战斗,在这一昼夜间,从未停止。周军的兵锋直指哈密。
  ……
  ……
  九月初,在西北塞外,已是晚秋初冬。天空澄净的一如碧海,平整的草原上,枯黄两色交替。形成杂乱、美丽的弧线。牛羊在吃草。
  一队骑兵沿着井泉河边奔驰而过。看着汉人的骑兵,草原上放牧的蛮族牧民们眼中露出畏惧的神色。
  近日,吐谷浑部战败,拔野古部来犯,亦被击溃。城中大批的贵人、富商受到牵连,或被抓,或被杀,家产充公!消息早就传遍整个敦煌地区。就算是最懵懂的牧民都知道!
  新掌权的贾参议对胡态度极其的强硬。往日的苗将军则受到排挤。今时不同往日了!
  大并泽位于敦煌城西北二十里。贾环一行上午出城,半个小时左右即抵达。
  这里曾是吐谷浑部名王伏重的驻地。在胡骑大败后,当日便有周军攻占、接管此地。俘获大批的牛羊,胡人子女。
  九月初六时,大并泽这里十分热闹。用木栏围起来的简陋营地中,到处是人。官员、吏员整理着战后的收获,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商贾们则是钻营门路,希望低价拿到胡人奴隶,牛羊等物资,再向中原专卖。
  当然,守在这里的商贾,财力都并非雄厚。属于中小势力。真正的巨商,都是直接和军中的权力人物们交谈,切下战后商贸最大的蛋糕。
  “踏踏!”
  一水的红胖袄,百余名骑兵的声势,立即引起营地入口处,所有人的主意。
  有眼尖的人喊道:“是贾参议!”贾环前几日在敦煌多次露面,见过他的人不少。而在西域,贾参议这个名字,比“贾探花”更出名!
  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看着队伍中被簇拥的青年,羡慕的叹口气,“我这二十多年算白活了啊!”
  贾环作为敦煌的权力人物,连蛮族牧民都知道。消息灵通的商贾,怎么可能不知道?临时总督府中,现在贾环说话算数!当即,便有心思活泛的商人关注:“贾参议来这里做什么?”
  北山大胜,真正的财富,其实在两处:其一,在北山之后,缴获的供应拔野古联军的后勤队伍:牛羊百万头。其二,敦煌城内的吐谷浑、羌人、月氏贵族、富商的财富。
  大并泽这里的几万人口,牛羊,反倒不是最多的。吐谷浑部的金银、宝石等财富,早就被运往敦煌。按理说,贾环处在敦煌权力金字塔的顶尖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关注这点蝇头小利。
  营寨门口的商人们,相互交谈着,少顷,便有最新的消息传来:贾参议前来惩处当日在城中辱骂他祖宗、妻子的吐谷浑族胡儿。
  ……
  ……
  秋风吹过草原。正午时,烈日高照。肃杀的氛围浮现。
  大并泽草原的北端,一排排,约100多名胡人被绑着跪下,不少人痛哭流涕,用汉语求饶道:“贾大人饶命,当日我等不过是奉命行事。并不敢冒犯大人。”
  还有人道:“贾大人大人大量,何必与我等小人计较?冤有头,债有主。这事是伏王爷、慕延、苗将军商议的。我等愿生生世世念贾大人再生之德。”
  敦煌归附汉家一百五十多年,而大并泽这里距离敦煌城并不远。吐谷浑部落中,很多人都会说汉语。不然何以八月底的那几日在城南驿馆门口堵着贾环骂?
  贾环端坐在条桌后,不为所动。神情冷漠。
  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求饶有用,要军队干什么?
  身边秦弘图、张四水、黄观、钱槐、胡小四簇拥着贾环。另有十几名府学的学子追随。百余名将校手拿火铳,正准备行刑。一名九品小官带着几名书吏在一旁核对着名单。
  这时,吐谷浑部的一名宿老在一名小吏的带领下,走过来。约六十多岁。这个年纪在胡人中算高寿。孙大使过来道:“贾大人,这是吐谷浑部的宿老穆萨。在部落中威望很高。他这几日非常的配合我们。”
  贾环便点点头。
  穆萨跪在贾环面前,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我部族子民尽归天朝所有。望贾大人网开一面。赦他们一命。罪民之罪,割舌刺面,非死罪。”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道理只是吐谷浑部的道理,而不是贾环的道理。
  沙州府府学里的学子,因仰慕贾环的文采、名声,追随在左右。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敦煌这里的豪强、缙绅,开始在贾环身上下注。派族中子弟追随在他左右。
  有几名学子,脸色微动。确实,罪不致死。
  贾环冷淡的驳斥道:“胡儿率性如禽兽,不知礼法,子继父妻,不敬祖宗。我汉家子民,子孙祭祀,世代不绝。你部落的族人,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我的祖宗、妻子,如何不是死罪?自我起,凡胡儿敢当众辱我大周官吏者,死!”
  穆萨沉默无语,伏在地上,叩头。看似可怜。然而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在吐谷浑的首领伏重出征的那个早餐,多少吐谷浑人期盼着部落里出征的男子能带回来大量的财富,汉人奴隶,女子?包括此老。作为宿老,他亦有儿子。
  一名学子心中不忍,从人群中走出来,拱手作揖,劝道:“大人,一次杀百余人,此举恐于大人日后的名声不利。”
  贾环做个下压的手势,拒绝,直白的道:“无功,不必多言。行刑!”说什么辱骂祖宗,其实只是托词。
  树立朝廷的威严是其一。
  最重要的,他如何能忘记这些胡儿强加给他的屈辱?他挚爱的两位妻子:宝姐姐、林妹妹,被这些人指名道姓的辱骂,满城皆知。都成了西域布政司的笑话。
  一个男人,若别人这样恶毒的辱骂你的妻子,还要谈仁慈,那完全是傻逼!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
  设计此事的月氏人慕延,已经被斩杀。非文士,怎么可能留意到他妻子的名字?直接指使此事的伏重,正如同丧家之犬般的逃进大漠。根源,苗副将,他的日子,不会好过。
  韩无功轻轻的叹口气,这真是贾大人的风格:很贾环!
  “砰!”“砰!”“砰!”
  硝烟弥漫,恩怨两清!
  接下来,贾环当众宣布了大并泽将设乡,分配土地给伤残、退伍的士兵的消息。在一百多人命面前。谁赞成,谁反对,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
  ……
  ……
  回敦煌城的路上,贾环骑在马上,神情落寞。
  在惩戒了那些胡儿后,他心中郁积的情绪,宣泄一空,再无滞碍。然而,如今紧张的局势缓解,空闲下来,他越发的想知道,江南家中的情况。
  他写了数封家书,暂未收到回信。他接到上一封家书时,宝姐姐还在病中。
  她,可好了?
第801章
秋雨,秋思
  金陵。时间就像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江南的秋天,浸染着层林。秋色染遍大江南北。重阳节便是在这样的时节来临。
  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佩茱萸,登高处。
  德润坊中的贾府西路,修建的精美的花园中,小桥流水,亭榭楼台,一草一木,俱是匠心。
  上午时分,秋日和熙。数位容貌、气质各异的美人在花园中赏着菊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