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0/852

  否则,只要漠北王庭传来相反的意见,大概,此时哈密城中很多将领想将他杀掉!婆实未必会护他。
  清晨时分,城东的帐篷中,二十二岁的前王妃乌尼日服侍着拔野古孝德起床,弯腰系着他的皮甲,洁白柔软的绣花长裙勾勒出她圆润的香豚。其弹性,似乎要溢出来。
  乌尼日手中不停,如同拉家常般地说道:“回纥人乌特勒爱财,有小聪明,你要说服他去龟兹,首先需要送厚礼。”她的声音,很柔媚。配着她清秀、姣好的容颜,此时弯腰翘豚的姿态,充满魅惑。令人想冲咚一把,将她就地正法。
  她在展示她的价值。拔野古孝德给她说过,他要去龟兹的事情。她可先回北庭,漠北。
  拔野古孝德欣赏着这个美妙的大美人,回味着昨晚将她征服的每一击,志得意满。但克制着心底的欲望,他还要做正事,道:“我知道!”
  局势于他而言,就像是悬崖边的石头。但他在伏重的辅佐下,还是有些把握。琢磨人心,玩平衡,伏重很擅长。
  ……
  ……
  半个时辰后,拔野古孝德和回纥大将,手握着约五千人的乌特勒在城东郊外的校场中,射箭比赛。
  拔野古孝德的箭术相当不错,弯弓射着汉人活人靶子,对于穿着单衣的靶子们被利箭射倒在地,血流一地,在寒冷的北风中惨叫,呼号,他并不在意。
  胡骑并非都喜欢住在城中。回纥人便是在城外居住。东郊的校场是平整的草地。数百名骑兵散步在十几里的区域中。衣衫褴褛的汉人奴隶在慌乱的奔跑。
  胡儿以汉民为靶,何其的可恨?该杀!
  在铺垫的差不多后,拔野古孝德微笑着道:“乌特勒将军,北山战役失败,若我们回北庭,那是全功尽弃。同罗骑兵想回漠北。而我想去龟兹,重新招募骑兵,与周军大战。若是战胜周军,哈密这里都是回纥人的牧场。”
  乌特勒不答,于马上一箭射中一名半大的少年的胸口,看着他伏倒在地,满意的点头,扭头反问道:“那你呢?”
  拔野古孝德理所当然的道:“我要回漠北娶宛国公主。”
  乌特勒哈哈大笑,露出男人都懂的表情。两人下马,并肩往校场外走去。他拍拍拔野古孝德的肩膀,“你很贪心啊!当然,草原上每一个男人都想娶她。”
  回漠北娶宛国公主,这不是字面意思,而是去争拔野古部的汗位!
  拔野古孝德冷酷的脸上露出笑容,射死校场中最后还在努力奔跑,试图活命的汉人男子,道:“乌特勒将军,走,我们去喝一杯。驱驱寒!”
  乌特勒满脸笑容的点头。他内心中,其实本就是想去龟兹。和拔野古孝德结盟亦不错。他现在回漠北,死了这么多儿郎,八成的概率会被他们部落的可汗处死!
  这时,一名信使被校场外的侍卫带过来,他跪在营地的通道上,道:“孝德将军,焉耆传来消息,龟兹被周军攻占!”
  “什么?”拔野古孝德还没说话,乌特勒脸上的笑容猛的收敛,一把提起信使的衣领,怒吼道,“这怎么可能?周军难道长了翅膀飞过去的?”
  信使颤抖着道:“他……他们是从沙漠里过去的!”
  “废物!铁勒有一万多骑兵,守不住一个小小的龟兹城?”乌特勒一脚将信使踢开,“废物!”
  拔野古孝德挥了下手,仿佛想要制止乌特勒,但喉咙里似乎有东西压着,令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夺得了近五万大军的统帅之位,此时又拉到了回纥大将的支持,并且抢到了前王妃,草原上的知名大美人乌尼日,这是何等美好的局面,何等美妙的体验?
  他,即将坐拥安西四镇,统帅十几万大军,纵横在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要,打败周军,甚至只要僵持住,小败都可。他就可以返回漠北,准备争夺王位,收宛国公主!
  他的梦想,他的舞台,他的人生!
  然而,在此时,却被告知,龟兹却被占领,在他心头最火热的时候,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下来,透心凉!又仿佛是在他登上梯子时,给人一脚踹下来!
  如何不发恨?如何不发狂?
  王八蛋!
  拔野古孝德死死的咬着牙,嘴唇出血,压抑着心中极境的愤怒,从喉咙里蹦出几个字:“召集诸将议事!”
  ……
  ……
  十月底的敦煌,略显安静。招募新兵已然结束,分田在尾声,各衙门恢复运行。敦煌,正处在休养生息的阶段。这天上午时,一封捷报自东而来,打碎了城中的宁静。
  “捷报!捷报!参将荀阳,攻占龟兹!”
  消息如风一般的传遍敦煌。
  而贾环是在莫高窟的藏经洞中,翻看原本时,得到的消息,然后赶回敦煌城中。
  余秋雨在其著名的散文《千年一叹》中,描绘了敦煌,莫高窟所遭受的文化浩劫、苦难。而藏经洞就是其中的根源。
  贾环前世里来敦煌旅游过,对此记忆犹新。他对佛教文化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无意将藏经洞留给后世,直接带着人开挖,令其得见天日。而洞中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以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纥文写就,简直如同一个内容丰富的博物馆,汪学士将此誉为敦煌文坛盛事。
  贾环这些时日,公务并不繁忙,除开筹办报纸,并无大事。被汪学士拉着到藏经洞中整理书籍。谁让他也是翰林,属于学术权威。更是敦煌的文坛盟主?
  齐总督的总督府,还设在瓜州。敦煌这里,还是只有贾环、程攸、胡炽三人。周军主力全部都在瓜州。都在等龟兹的消息。若下龟兹,则往柔远增兵。威逼哈密。
  贾环在午前时分,抵达敦煌。临时总督府中,出入的官吏俱是喜气洋洋,谈吐扬眉吐气。
  总督府二堂后的厢房中,程攸开怀大笑,道:“哈哈。大帅一定很高兴。曾季高好手段。荀参将不负重托啊!三军将士们用命,居功至伟!”
  因心情大好,程攸一连串的词往外蹦!他本来就是长于辩论的策士。
  胡炽道:“看公达喜欢的!”
  贾环微微一笑,心中轻快!拿起捷报再翻了翻。
  他并非独独只是为沈迁立下大功、成长而感到高兴。国朝攻占龟兹,意味着西域新局面的将出现!
  三年之内,平定西域、漠北。然后返回京城。这是他的目标。然而,西域纵横几千里,幅员辽阔,这很有难度。而龟兹被国朝攻占后,这个目标的视线就出现曙光!
  不得不说,制定此战略的曾季高确实是军事长才!高参!
  西域全境,从广义上论,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区域:安西四镇、北庭、河中、吐火罗。这都是丰饶的土地,可以生息人口,供养大军。
  河中地区的首府,为撒马尔罕。此地历史上不乏强国。比如:兴起于河中的波斯萨曼王朝,帖木儿帝国。
  吐火罗地区的首府为月氏都督府的阿缓城。原贵霜帝国的统治中心。大食帝国的呼罗珊地区东部。今阿富汗北部。这里的平原盛产粮食。人口众多。
  从地图上看,攻占龟兹,就等于截断了拔野古联军退往安西四镇中的疏勒、碎叶的退路,更别说,想退往河中、吐火罗。纠集大军。
  那么,整片西域,胡骑只剩一条路,退往北庭、漠北。其余地区,则尽情的由周军去光复,去积蓄力量。准备与之随后的大战:漠北决战。
  如此大好局面,如何能不喜?
  在北山之战后,西域的局势由战略防守阶段,转为战略相持阶段。攻占龟兹,相当于是蛙跳战术,可以令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减少。在周军收复北庭之后,就是这一阶段的结束。
  马踏漠北,勒石燕然,则是进攻!
  当日,贾环曾当众说: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西域画图如长卷。长风吹过,画卷的颜色在渐变。蓝、红在交替。一夜春风来!
  长风浩荡九万里,天山明月照缁衣!
  接下来,这画图上,又会如何?谁要登场,谁要退场呢?
第812章
新时期,新形势
  十月三十日,一场小雪覆盖着葱岭以东的区域。白雪皑皑,自崇山峻岭,到空寂深邃的盆地。万里山河,同此颜色。
  敦煌。
  随着龟兹被攻占的消息传来,敦煌、瓜州一线的军政体系便逐步的忙碌起来。军中正在不断的试验,准备越过北山,往柔远城小股的增兵。在寒冷的天气下行军数百里,十分考验后勤保障工作。
  西域布政司的文官们,治理着敦煌地区的内政。随着,敦煌的局势稳定下来,商旅来往,这座丝路上的明珠,开始散发出夺目光芒。每日的各种纷争,状况不断。
  内政之事,用古代的描述,对应的就是县衙里的三班六房的差事:壮班、皂班、快班;吏、户、礼、兵、刑、工房。
  包括:内勤、缉盗、警卫;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典礼、科举、学校,丁壮及马匹征集与训练、城防、剿匪以及驿站、铺兵等,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由此可知,越是大型的城市,越是事务繁杂。
  数百名官吏在官吏敦煌地区的政事时,在冬小麦播种之后,还要着手筹备迁往龟兹的事宜。
  上上下下都在忙碌。
  总督齐驰在瓜州城中,与曾季高、杨渭等幕僚结合情报,反复的推敲接下来的行动。而军中的琐事繁多,总督府中的蜡烛,数夜未熄灭。幕僚,书吏们忙碌着。国朝军队占领龟兹,是工作时最好的兴奋剂!
  敦煌城中,左布政使韩伯安在府中,和亲近的官员们商议、琢磨着留守敦煌地区的文官人选。这在行政体系的权力版图中,是很重要的一块。
  丁右布政使、马知府等人在做事的同时,同样在琢磨这件事。一般而言,这个位置应给设分守道,由左右参政取一人兼任。敦煌太重要,等于是后勤基地。
  新任的沙州府通判汪学士则是撇开一切事务,带着州学里的魏教谕等人,专注在藏经洞的事务上。这是文化上的盛事。他亦写信告知京中的故友、同年、学生。
  而敦煌城外的长亭里,在商旅往来的道路上,离别的一幕正在上演。副将苗骐,正带着他的宠妾慕容雪,带着他的亲卫,被部下们送行。他被贬南直隶守备司。
  只是长亭中,离别的氛围不那么好。此前敦煌军中有流言:苗副将下辖龙骧营、哈密卫、沙州左军营中的将官愿意跟着去江南者,会放行。
  但,真正跟着苗副将去江南的,不过寥寥数人。气氛略尴尬。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0/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