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852

  正所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作为情报主管杨渭话不多,目光落在地图上。
  明年开春,大军将从瓜州出发,抵达哈密。再沿着吐鲁番盆地的沙漠出发,跋涉千里,抵达高昌。向北翻越过博格达山脉,便可进入庭州的核心区域:金满、轮台、浦类三县。
  而拔野古部撤退的路线是:从哈密出发,往北越过折罗漫山,进入草原和大漠,再往西疾驰至庭州。
  曾季高直言道:“大帅,贾子玉说的谨慎,以我观之,他肯定能说服跋忽勒去漠北搅局。而且一定会搅局成功。论起揣摩人心,阴谋诡计,我是甘拜下风。”
  北庭之战的难度,不在于攻占庭州三县。而在于日后消灭四处流窜的胡骑主力。否则,庭州三县,难以耕种、放牧。则会造成后勤上巨大的压力。
  “哈哈!”齐驰禁不住仰头大笑。贾子玉可是朝堂凶猛的政治风暴中杀出来的人物!
  他力邀贾环来西域,而贾环亦没有让他失望。刚到敦煌,就创造出胜机。希望这次贾环的计策,同样能促使快速光复北庭。他认可曾季高的说法。贾环的性格是非常沉稳的。既然拿到他面前来说,说服那胡儿的概率很大。
  “季高,开春之后,我们就要搬到龟兹了。”
  瀚海千里。敦煌作为大军的粮草基地就不适合了。距离太远。就像北山战役时,长安、嘉峪关都不适合作为后勤供应地。而要以龟兹地区的物产为后勤,进而攻取北庭的庭州。再以庭州的人力、物力,征服整个北庭。
  曾季高沉吟着点头。胸中酝酿着战略。
  ……
  ……
  贾环离开瓜州城正中的总督府后,并没有连夜返回敦煌,因为跋忽勒就在瓜州城中。他将其从敦煌带来。
  瓜州城内的驿站中,贾环随行的五十名家将们轮班出去吃酒,买东西。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马上就是春节。
  午后时分,城中风雪愈急。寒风刺面。
  贾环从街中回来。随行的钱槐手里提着酒食,到驿站的一间院落厢房中见跋忽勒。
  跋忽勒换一身干净的茶色胡服,青色的长发束起,还是扎着他风骚的红头巾,白皙玉面,剑眉星目。正在厢房里打拳。虎虎生风。
  见贾环一袭石青色的文士长衫出现在门口,他停下来,冷笑着用生硬的汉语道:“贾大人不怕我突然发难吗?”他是高手。十个贾环都不是他的对手。
  贾环从容的一笑,提着食盒走进来,道:“你是聪明人!”做个邀请的手势。
  在桌上将美酒佳肴摆好,等跋忽勒吃了几杯,贾环将青瓷茶杯放在小圆桌上,说明来意,“漠北拔野古部的宛国公主时年十七岁,花容月貌。我意欲放你去漠北,求娶宛国公主。”
  跋忽勒冷眼看着贾环,一肚子怨气。任谁有他这样的经历,都会对眼前的汉官有怨气。“你就不怕我娶了宛国公主,说服拔野古部的可汗发兵攻入西域吗?”
  贾环轻轻的一笑,很淡然的道:“尽管来。我欢迎!”
  跋忽勒恨的咬牙,挑衅的看着贾环,桀骜不驯的道:“如果我不去漠北,中途逃走呢?”
  贾环看了跋忽勒一眼,平静的道:“你听说过中原里夷十族的刑罚吗?等我朝大军打到吐火罗月氏国,你觉得我做不做的出来?”
  “你……”跋忽勒眼中露出精光,突然间右手握起拳头,青筋暴起。他出身于月氏贵族。家世好,长的英俊,武艺高,自出生以来,做事、追美人无往而不利。此刻,却是心中憋屈的很!
  追求石大家失败不算,她心中有喜欢的人。
  贾环笑一笑,起身,强势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允许你带着你的商队前往漠北草原。再借你十万银元作为初识资本。我只要你将宛国公主追到手即可。然后,你就自由了!当然,我要提醒你,漠北诸多胡儿。你未必争得过。”
  跋忽勒冲着贾环的背影嚷道:“贾参议,你不用激将。我肯定能娶到宛国公主。但是,你要言而有信,不要滥杀月氏国的百姓。”
  贾环没回头,停下脚步,身姿笔直,吩咐一声,“耐心等两天,即可出发。”再走进风雪中。
  派跋忽勒去漠北搅局,复杂点说,就是曾季高分析的那样。简单的说就是截断拔野古孝德的后路。
  宛国公主是拔野古孝德的后路。失去这个后路,他兵败,能往哪里逃?漠北,他是回不去的。这个刽子手,必须要为他屠杀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
  ……
  大雪至正月初一才停下来。而后是雪融。
  瓜州城中,充满着春节的气氛。大战带来的创伤,还没有完全的被抚平。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坚强的活着!
  正月初六,瓜州城外的一间中档的酒肆中,秦弘图、柳逸尘、易俊杰三人围坐着一起吃酒,在这大战间隙中,放松着神经。开春之后,大军将跋涉千里,前往龟兹。
  正月初四,贾环请西域军中所有的闻道书院子弟,计12人(在战争中已经死去3人),在瓜州城齐聚,吃年酒。给大家说起过此事。
  易俊杰一脸的络腮胡子,因养伤,变得有点胖,感慨的道:“老秦,你现在又跟着子玉做事了。我们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想起雍治九年的那场水灾啊!”
  那场水灾,铭刻在书院众同学的心中。
  秦弘图高大,黑黑的,笑着举杯,道:“会的。”他本来在乐白帐下效力,后调到黑衣新月卫,这次又被调到贾环麾下。月氏人跋忽勒前往漠北,实施美男计、反间计,由他负责跟踪、传递消息、情报。
  这事的意义,不在于他重新在贾环麾下做事。而是,贾环在西域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当前已经负责:后勤,舆论,代理内政。这一次是涉足情报部门。
  柳逸尘晃着酒杯,笑道:“老易,别想了。还是想想晚上回去怎么应付你的胡姬吧!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乐啊!”
  酒肆中顿时一阵哄笑。秦弘图、易俊杰纷纷举杯。理当如此!
  开春至龟兹。而北庭之战,已经迫在眉睫!
第823章
风雨入龟兹
  西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雍治十九年春,二月二十五日,上午。轮台县外二十里外的长亭内外,挤满了来迎接的将官、士绅、贵族、富商。
  小雨飘飘。少顷,地平线外,出现一支打着大周旗帜的骑兵,奔驰而来。
  “齐总督到了!”
  小亭内外,官道上,来迎接的人们迅速的整理着列队。
  当日午后,西域总督齐驰率领着十几万西征大军,并西域布政司的官吏,跋涉两千三百里,历时一个月,抵达西域的中心、安西重镇:龟兹。
  时值清明前夕,春回大地。通往龟兹城的道路上,车队、骑兵、驼队,络绎不绝。
  沿途的哈密、蒲昌、高昌、焉耆以及各山口的戍堡都留下了兵力。云骑军都指挥使、副将乐白在大军过高昌时,便率云骑军主力三万人攻入庭州。收复金满、轮台、浦类三县。并设防。与胡骑交战。
  耀武营参将荀阳,李游击,伸威营游击杨纪,千总沈迁等人,行军礼,道:“参见大帅!”
  被解救的汉人士绅俱是跪拜,“参见大帅!”自称有的是“下官”,有的是“学生”。西域这里,科举初开,若有秀才功名,便是地方上了不得的人物。
  铁勒贵族们跪拜道:“草民等拜见总督。”
  长亭内外,众人俯首。场面之盛大,尽显总督之威。
  西域总督齐驰掀起马车的窗帘,吩咐道:“诸将请起!随本督进城。”再对汉人士绅们点一点头,放下车帘。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队伍继续前行。
  一些信号、态度,就随着这简单的两个动作,在小雨中,传递出去。骑兵的马蹄,步卒的铁甲,拖着火炮的马车声,络绎不绝的回响在官道上。
  荀阳、沈迁等将校起身,翻身上马,跟着大军队伍前行。
  ……
  ……
  轮台距离龟兹约两百里。当日晚上,齐总督的车架在轮台县城中休息。
  时隔一年,重新回到龟兹地区的西域布政司文官们感慨良多。在县城中休息时,相互串门。
  “物是人非啊!”驿站中,左布政使韩伯安和几名来往密切的官员感叹着。
  西域布政司286名文官、吏员跟着西征大军抵达。官员的数量有限,一府之内,不过9人。这其中检校、司狱还是不入流的官。主要是吏员比较多。而这些老练的吏员,可以在很快撑起整个西域布政司正常运转。
  韩伯安作为西域布政司的文官第一人,他这声物是人非,不仅仅是感叹西域、龟兹的变迁,还有感叹官场上的权力变化。相比于当年,他头上多了一个总督。
  一名官员微笑着道:“方伯何须忧虑。以西域之大,齐大帅必定会下放权力。敦煌不就交给马知府了吗?”
  另有一名官员哂笑道:“方伯之忧,不在齐大帅。而在贾参议。没见和齐大帅作对的苗副将被发配金陵?”
  方伯,是布政使的雅称。方伯为古时一方诸侯之长,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以此别称。韩伯安和贾环之间有心结,随着贾环来到西域,早被有心人得知。
  几名官员心中冷笑。这小子为拍韩大人的马屁,口不择言。有些事,是能宣之于口的吗?
  离开敦煌之前,韩伯安召见沙州府通判汪璘,找个由头,训斥了他一顿。原因是因为韩伯安看中了藏经洞里的一卷经义手稿,派人索要,被汪璘拒绝。这令韩伯安很不满。
  而众所周知,汪学士和贾环走的比较近,分别是凉州士林的领袖。汪学士时常配合贾环的意图造势。这恐怕会被视作政治上的挑衅、政斗的开始。
  韩伯安摆摆手,淡淡的道:“贾环虽然为布政司的左参议,但本质上是齐总督的幕僚。他只不过是一个高级吏员、佐贰官而已。本官和他并无间隙。”
  这话说的非常假。冠冕堂皇。但在座的五名官员都听的出来,话中的意思。
  韩伯安的想法:以贾环的“战绩”,他不可能不重视。但要说畏之如虎,那未必。布政使有布政使的尊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