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852

  贾环说是左参议,手中握有一些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来自于总督。贾环终究只是个辅佐的角色而已。说话做不得数。西域军政大事,都由齐总督决断。
  于齐总督而言,要保证政令通畅即可。下面的人的关系如何,肯定不会管!他又不会傻得和齐总督作对。那么,对贾环又有什么好畏惧的?
  该训斥其政治盟友,就训斥了。
  几人正说着话,这时,韩伯安的亲随在门外汇报道:“老爷,铁勒的居可大人求见。”
  西域布政司驻龟兹。而龟兹城内外主要的民族便是铁勒、汉族。作为铁勒的贵族,居可和左布政使韩伯安有交情,很正常。
  “这老货,怕是给齐大帅的表态给弄的慌了。”韩伯安随意的一笑,道:“请他到偏厅中去吧。”
  众官员都会意的一笑。
  今日在轮台郊外,齐大帅看都没看铁勒人一眼。再想想齐大帅入西域以来的政策,可知他是绝对的强硬派。北山的京观还在呢!
  当日姑墨会战,两万铁勒骑兵反叛,至使国朝战败,损兵折将。齐大帅只怕是对铁勒人很不满啊!
  ……
  ……
  上午时分,小雨未歇。
  贾环骑在马上,披着蓑衣,跟着中军主力自轮台前往龟兹。两百里的距离,明日要至。大军迤逦。风雨无阻。行军之苦,大抵如此。
  贾环微微有些走神。除开思考供应北庭大军的军需外,他还在想韩伯安索要藏经洞里文献的冲突!
  这件事,汪学士做的对。这些前朝的经书,文献,都是朝廷、国家所有。要由朝廷组织人保护、修缮、研究。岂能这么凭白的给个人拿去收藏?
  作为一个现代人,贾环当然是支持国家博物馆。可惜,站在韩左布政使的角度,他只怕当做汪学士在落他的面子。这位韩大人,治理内政水平不行,官场手段倒是玩的很溜。
  官油子!
  这时,总督府的小吏,章吏员看似随意的骑马到贾环身边,低声道:“贾大人,昨日铁勒贵族悄悄的贿赂布政司官吏数人。试图影响大帅,高抬贵手。听闻韩大人得了5万银元。”
  贾环笑一笑,身姿随着马匹颠簸着,道:“章书吏有心了。改日请你吃茶。”
  章吏员顿时眉开眼笑,“谢贾大人。”弯着腰,退开。他和贾环门下奔走的娄冻是关中老乡。
  晚上在官道旁宿营时,钱槐打听消息回来,走进帐篷中,接过胡小四手里的水壶,咕噜咕噜的灌了一气,愤愤不平的道:“三爷,那些铁勒人简直是找抽!什么意思?三爷你也是布政司的左参议。他们不拜码头,甚至给胡员外都封了重礼,而三爷你这里,礼数都不尽到。”
  因为西域布政司的左右参政空缺。贾环的左参议,实际上是西域布政司的三号人物。而负责后勤的胡钱王,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贾环的副手。
  在钱槐看来,这些铁勒人简直不把三爷放在眼里。太轻慢!主辱臣忧,他很不爽。
  贾环坐在桌边,点着油灯,沉思着。这时,好笑的道:“那些铁勒人敢给我送银子?你家三爷可是颁布杀胡令的人。”接着,微微沉吟,轻声道:“西域布政司的问题很大啊!”
第824章
酒宴上的试探
  雍治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清明节。
  小雨纷飞。下午时分,绵延的大军,不断进入龟兹城中。长途跋涉,将士们显得疲倦。他们并无交谈,只是看着这座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充满了异域风情。
  然而,带着斗笠,穿着蓑衣,背着毛毯、干粮袋、水壶、各种武器的士卒们,或骑着马沉默的骑兵们,在行走、顾盼的不经意间,显露出百战精锐的气势。虎贲之士!
  十万大军入龟兹。
  龟兹这里,并没有官方组织的欢迎仪式。因为,主官、贵族、士绅们都跟着到轮台迎接。此刻都在队伍的后面。然而,城中的汉家百姓自发的在城内长街两旁迎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倒没有!因为,龟兹在去年就已经光复。但,欢呼声,鞭炮声,时而响起!还有人激动的喊着口号!
  王师西定龟兹日。
  别管什么“兵过如梳”,至少有一条:大周的军队会给大家留一条活路。而胡骑只会将他们的房子烧掉,掠夺他们的家产,将他们贬为奴隶,将他们的妻女奸银,将他们的父母杀害……
  数不清的血泪、仇恨!
  而龟兹城中,在整齐的大军步伐声中,长街两旁商铺、店铺中的铁勒商人们则沉默着。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时代已经过去了!
  国朝大军于今日才到。但贾环委派的宣传小队,早就抵挡龟兹。这些铁勒人都知道官府的最新政策、动态。极其的强硬!比如:北山下的京观。比如:胡儿敢在城中拔刀者罪加三等。比如:周人自称煌煌上国之民……等等。
  现在又重新成为汉唐时!杀汉民一人,则必有汉校尉率军前来问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杀唐人一人,则唐骑必至。大唐盛世、威压四海。
  通俗的说,汉人现在在西域成为上等民族。
  其他人,要么夹起尾巴过活:再想着仗着人多、刀多欺辱汉民,则不可能。要么,心慕上国,改服易俗,成为汉民。
  城中的四海酒楼中,娄冻、郭灌、韩无功几人远眺着朝廷大军,心情激荡。
  他们一路从于阗走到郅支满,再沿葱岭北上,至疏勒,然后东返,过巴楚、姑墨,至龟兹。这一路走来,他们倍加感到朝廷大军在西域的意义所在!
  郭灌低声道:“大周万胜!”
  “万胜!”隔着一条街,五十米开外的主街上,呐喊声爆发般的响起来!
  西域总督齐驰,带着文武官员进城了!
  ……
  ……
  十万大军入龟兹。那宏大的场面,开始沉默的军人,后来欢呼的百姓的情景,想必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无论是汉家百姓,还是胡儿!
  同时,震慑着某些势力!观看周军入城的,并不单纯的是龟兹城中的百姓以及南北来往的商人。这其中有多少人是西域其他地区势力的间谍,不问可知。
  西域很大,有:安西四镇,北庭,吐火罗,河中九国。而现在周军只收复了龟兹、于阗两镇。其余地区,还未光复。
  二十七日入城后,总督衙门很快就接管了所有的权力。同时,西域布政司的官吏们重新开始工作:丈量土地,登记人口、户籍,田契,商契等。
  百废待兴!
  而北庭已经开战!龟兹地区必须尽管恢复生产,商业。并征收上各种税收,为大军征战提供钱粮。贾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工作,熟悉着龟兹各处的情况。
  新的生活正在徐徐展开。
  ……
  ……
  三月十二日,休沐日。仲春之季,春和日丽。
  龟兹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干冷。不过在春季上午时,柔和的春光下,二十多度,非常的舒服。
  位于城西的总督府中,在上午时,显得有些喧闹。齐总督在今日宴请西域文武官员。算是入驻龟兹以来的第一场酒宴、盛会。不少商人、贵族都得到邀请。
  贾环自己购置的小院中,距离总督府不远,临着坊中大街,可以眺望到龟兹王宫。
  风情柔美的美丽胡姬在镜子前,帮贾环梳好头发,系好腰带,甜笑道:“三爷,好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这名二十五岁的胡姬,是他在敦煌的侍女。由韩无功家帮忙购买的。据闻是敦煌城中某月氏贵人家的美妾。由奢入俭难啊!他将她从敦煌带来,照顾他起居。
  “小晴,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你吩咐厨房一声。要去街上逛,让小四派人跟着。”
  贾环叮嘱了侍女一句,带着钱槐,黄观,张四水出门,步行前往数百米外的总督府。
  酒宴设在总督府二堂后的一处院落中。人声鼎沸。四五十人汇聚。还有仆人来往。
  贾环一身石青色的文士衫,和总督府的幕僚们在厢房里闲聊。等待着酒宴开始。透过轩窗,可见胡炽、程攸几人,在院中和军中将校或胡人笑谈。
  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绯袍官员带着一名胡人老者从门口转过来,笑呵呵的拱手一礼,道:“贾参议,这位是铁勒商人居可。他久仰你的大名,特意请在下领他来。”
  来的是正四品的蔡知府,他和韩伯安关系交好。
  或许是因为贾环当日在敦煌怒斥伏重的言语传扬开:皇周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南洋诸番,东海之国,极天罔地,俱是我汉家臣妾!非我大周朝廷册封,安敢在本官面前称王?
  蔡知府在介绍居可时,并未说他是铁勒贵族。而是说商人。
  所谓贵族,就是在铁勒部族里拥有声望,话语权。掌握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人。别看这老头六十多岁,老眼昏花。说不定家资百万,拥有大量的奴仆、商铺、牧场。
  居可满脸皱纹,模样衰老,带着黑色的圆帽,身体干瘦,衣衫华美,抚胸行礼,道:“草民见过贾大人。小老儿久慕贾大人风采,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贾环本来就对姑墨会战中当二五仔的铁勒人很不爽。只看这个抚胸礼,便皱眉,冷淡的道:“回去把《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读熟了再来和我说话。”
  贾环在总督府的幕僚中还是很有份量、地位的。四周响起一阵低笑声。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都是蒙童读物。正所谓,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贾环的意思是,胡儿不知汉礼。说什么“久慕”?虚伪至此。
  居可脸上的笑容顿了下。内心中极度不满。
  蔡知府脸上的笑容淡下去,黑着脸,拱拱手,不发一语,带着居可离开。
  他是带着韩大人的善意、试探来的。既然如此,那就罢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