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852

  沈迁率三万大军从乌云山口走著名的瓦罕古道,抵达乌浒河畔的护密国。
  在于阗镇的庞泽,则率领着新招募的两万士兵,出葱岭守捉,越连云堡,再沿瓦罕河岸,抵达护密国。
  两支军队,将在护密国的都城塞伽审城汇合。
  六月二十八日,庞泽带着前军抵达连云堡。看着这座坐落在山峰、谷地间险峻的城堡,绵延的兴都库什山脉阻隔着视线,放眼看去,全是山峰,白雪皑皑。
  庞泽对着随从们感叹道:“真是险地啊!难怪唐和吐蕃之争,这里是战略要地。”
  他早因沈迁在西域立功,而放弃了心中的执念,不想再回京城参加科举。而是想做一番事业。此次子玉派他募兵两万,跟着周军名将沈迁攻入吐火罗,这令他感到大展拳脚的机会即将来临。
  以生员身份,在军中官授疏勒军判官。
  几名随从们笑道:“庞大人学识渊博,纵古论今。”乌斯藏地区是周朝的都司,有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朝廷参与管理。连云堡地势险要,但其实并无大的军事价值。
  原小勃律、大勃律都是大周的牧民所居住的地方。
  庞泽笑一笑,打马前行,马蹄踏在谷道上,兴致勃勃的吟诵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
  贾环派出五万大军征讨吐火罗时,他派出的信使已经去往北庭。他虽然拿到疏勒,碎叶,河中的权限,但并不包括对吐火罗的开战权限。他需要向齐总督禀报。
  战时情况特殊,先斩后奏齐总督并不会为此而对贾环心生间隙。北庭之战的胜利,是首要的。
  纵观西域全图,贾环所在的疏勒,始终是处在侧面战场上。主战场一直都在北庭。
  但是……这只是对周朝而言。
  实际上,在大周雍治十九年秋初,贾环所知道的两大帝国都处在战争的阴云中。
  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实际上正处在王朝的末年,他们在与马特拉人的作战中,连连败北。一度连首都德里,都处在马特拉人的兵锋威胁中。只剩下富庶的旁遮普、信德等地在支持着。
  这一情况,正在被从阿缓城南下的易俊杰一行所打听到……
  ……
  ……
  波斯帝国在河中的情况,略微复杂些……
  疏勒城。
  贾环再送走沈迁之后,再次令张四水招募、编练新军。同时加紧向龟兹索要燧发枪。工匠门格外完成的燧发枪,都会有奖励。这是他和齐总督的协议。
  傍晚时分,一场秋雨落在城中,城中疏勒府衙外的一间酒楼中,贾环和前来行商的郭家商队首领郭维等人吃着酒。身边有两三名郭氏子弟陪同着。
  细雨浸润着疏勒城中的屋舍,在酒楼的二楼看去,成片成片的黑瓦屋角。鳞次栉比。
  酒楼的二楼早就被清空。贾环在临窗的酒桌边,看着雨色,微微沉吟,叮嘱道:“有劳郭老丈在撒马尔罕帮我打听一下石大家的消息。可以的话,尽早派人来疏勒给我回复。”
  郭维身边的一名青年欲言又止。
  郭维看了他一眼,制止了他,笑着道:“贾使君言重。小老儿一定竭尽全力,将石大家的消息带回来。”
  他们此行的目标其实是丝路北线的恒罗斯,而非河中的第一大城撒马尔罕。因为,从敦煌、于阗的南线过来,沿途的商人都告诉他们河中正面临着乌兹别克人的战争。
  他们的货物,只能往恒罗斯去卖。
  但是,贾环有要求,他当然愿意去撒马尔罕一趟。郭家的生意不是最重要的,帮贾环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贾环一定会弥补郭家的损失。
  据沿途的商人所言,河中这场战争的起因正是因为石大家。波斯帝国的皇帝阿巴斯大帝时年四十一岁,年富力强,喜好美人、丝绸、艺术。
  而在河中声名鹊起的石大家,正入了波斯帝国河中总督卡利米的眼,准备将她献给皇帝。
  然而,石大家似乎有所察觉,并没有去撒马尔罕表演,而是从石国的都城拓析城转道去了恒罗斯。丝路北线,这一段正处在乌兹别克人钦古可汗的控制之下。
  波斯帝国的河中总督卡利米联合粟特军三万人,袭占了恒罗斯城,将石大家带回撒马尔罕。但,这引起了钦古可汗的愤怒,率五万大军顺着锡尔河而来,收复恒罗斯城后,兵压河中。
  据闻,钦古可汗对石大家的美貌亦非常感兴趣。
  贾环点点头,举起酒杯,和郭维喝了一杯酒,道:“有劳了。”商人的消息,他自是全部都知道。易俊杰送来的最新消息,乌兹别克人正和粟特人的军队在河中水陆交通要地俱战提对持。
  要说石玉华是红颜祸水,有海伦、埃及艳后之姿,引发两国战事,这其实多半是牵扯在她身上的。
  以贾环看来,多半还是丝路的原因。涉及到两国的经济利益,所以才爆发大战。
  但是,现在两国已经兵戎相见,外面的流言这就由不得玉华了。全部落在她身上。不知道多少年后,她是不是会被历史贴上“祸国殃民”的标签?
  当天下午,郭维就率领着商队,在雨中,准备从天山南脉的山口出葱岭,前往宁远国,沿药杀水前往俱战提。
第845章
沙场秋点兵(下)
  北庭,金满县。
  初秋时节,北庭草原上的风景极其的美丽,绿油油的草原如同厚厚的地毯,在风中如浪!
  一队骑兵从草原上奔驰而过,进入金满县。金满县郊,俱是良田,阡陌纵横。金色的稻穗在田野中起伏,快要到收割的季节了。沿途随处可见烽火堡,农民。快到收获季节了,胡骑骚扰日趋激烈。
  金满县城中一处大宅院被征为临时的总督府行营。齐总督便是在停留在这里。
  午后时分,他正在院落中的胡杨林徘徊,思考着北庭的局势。曾季高落后半步,和齐总督纵论。齐总督脸上带着笑容,北庭的局势非常不错。
  杨渭、胡炽两人落后几步,跟着。仆人们离的更远。
  少顷,一名长随按着信件进来,跪地道:“大帅,疏勒贾参议写来的信。”
  齐驰接过信件,翻了翻,递给曾季高,笑道:“子玉向吐火罗出兵了。呵,他这脾气啊!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一个人!”贾环在京中,有睚眦必报的名声。
  身后,胡炽心里轻轻的叹口气。根据新月卫的情报:因为北山下京观的事宜。沙陀人被拔野古孝德鼓动,参与抵抗周军的活动。当日,洗劫北庭汉人的有沙陀人。现在那里还有很多汉人奴隶。可见,有时候太强硬,不是好事。
  曾季高没点评贾环为人如何,沉默的看着信。那日贾环从疏勒回龟兹,他便没有去迎接。大丈夫,何须对同僚卑躬屈膝?看完信,微微蹙眉,道:“大帅,我当日建议,不给贾环攻打吐火罗的权限,没想到他还是去打吐火罗。若是胜了还好说。若是不胜。整个西域的战略都将受到影响。”
  若北庭之战因军粮不够而失败,将贾环杀了都不够弥补的!
  齐驰背着手,看着天空中的白云,很平静,微微一笑,道:“季高没看到他出兵的理由吗?一为筹粮,二为练兵,三为扬国威。”
  曾季高晒笑道:“那什么燧发枪排枪击毙战术,只怕是借口而已。”他并不看重。
  事实上,周军的战术,火器,只要用兵得当,不出现粮草被断,在特殊地形被围,友军叛变,内奸投敌等事,足以横扫草原诸部。试验新战术,他不是反对,他的思想还是很开明,但是,这几个月能出成果?
  于北庭之战,西域之战,毫无用处。明显的借口。原因,只怕还是因为他同学、使者被吊打,他在吐火罗诸国中颜面尽失。
  齐驰哈哈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道:“诱敌之事,准备的如何?”
  曾季高自信的道:“大帅,没有问题。”
  水稻快要到收获季节,拔野古孝德和沙陀人的联军骚扰的越发频繁。显然,他们感受到周军增兵所带来的压力。要从周军的粮食上做文章。
  周军要做一个陷阱。
  ……
  ……
  金满县往北,是一片大漠,越过大漠,便是沙陀人放牧的草原。然而,随着周军增兵至十万人,只隔着骑兵四五天距离的沙漠显然不够安全。
  拔野古孝德和沙陀人联军的大营而在准噶尔盆地的东断,乌伦古河旁。这里已经是葛逻禄人的地盘。其实,拔野古孝德的联军之中,就有数千“讨生活”的葛逻禄骑兵。
  蜿蜒的河水,在初秋的上午,特别的清凉,干净。
  一顶顶的帐篷在草原上散开,牛羊成群。
  拔野古孝德,牵着他的妻子乌尼日的手,在河边散步,侍女和随从们远远的跟着。
  拔野古孝德穿着蓝色的棉布长衫,左衽胡服,带着圆帽。时年十六岁。身躯高大,充满着阳刚、英武之气,五官如若岩石般冷峻。很英俊的美少年。
  带着如同岩石般冰冷的气质。微微蓄着胡须,更添他几分男子的魅力和成熟。一表人才。不熟悉他的人,很难将他和残忍、嗜杀的屠城刽子手联系起来!
  他往日冷漠的双眼中,此时带着柔情,握着乌尼日的手,道:“王妃,我委托你全权代表我出使碎叶。你可以作出你认为的任何可以的决定,我只要你带来突骑施奉德可汗的援军。”
  乌尼日被成为王妃,并非因为拔野古孝德已经成为拔野古部的台吉。而是,他习惯于称呼这位漠北草原知名的美人,他从拔野古土门那里抢来的女人。
  以拔野古孝德的心性,他是不可能对任何女人和颜悦色的!但是,乌尼日显然是一个另外。这并非因为她是拔野古孝德妻子,而是她的作用。
  自打去年冬进入北庭之来,同罗两万骑兵随大将婆实返回漠北。拔野古孝德在剩余三万残军中的势力便摇摇欲坠。他手里只有五千人马。
  但是,他倚重伏重,分化拉拢,将其余所有反对他的拔野古、回纥、薛延三族的部落首领十几人给杀光,兼并其部众,得兵一万八千人。成为三万残军名副其实的首领。
  而安抚那些奴隶,部落里牧民的工作,全部是乌尼日做的。她将拔野古孝德的部落打理的井井有条!提供了大量的牛羊、马奶、乳酪等物资。还有兵源。
  否则,紧靠他和沙陀人共计约6万人的联军,怎么可能在周军的打击下支撑得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