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852

  “哦……”有人恍然。
  “北庭之战还没有结束。这位周朝的地方官,派一个使者前来,就想我们吐火罗归顺,实在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不知所谓!”
  “哈哈。就是!这位代理知府,真是狂妄的没有边。也不照照镜子他是谁?到月氏国来指手画脚!”
  易俊杰,周军被士卒用沾水的皮鞭抽的惨叫声不断,身上全是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而随着被鞭打的次数增加,时间流走,在炙热的太阳下,他们无力再骂,奄奄一息。
  鞭50,相比于杀头,被贬为奴隶挖矿等刑罚而言,这是一个很轻的处罚。毕竟在人家的地头上。但,这却是一种酷刑!
  然而,他们得到的是嘲讽,奚落!
  城头上,苏檀看着被鞭打的易俊杰等人,心中郁结的恶气,才算是稍微出了一些!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的儿子可是给人关在银矿里当奴隶挖矿数月。要不是,他在月氏国力无法做主,他是真想将这些人都送到波悉山银矿中当一辈子矿工。
  今年开始的北庭之战,周军未必能胜。漠北准备派出援兵。若是周军失败,那必定无力西顾吐火罗。在周朝没有大败拔野古部联军之前,月氏国不会投降周朝!
  ……
  ……
  易俊杰等人被鞭打后,并没有被打死。而是被人送到阿缓城中的医馆中。当然,诊金,药费都得他们自己出。
  医馆之中,在深夜里,略微恢复了些的康把总问身边的易俊杰道:“嘶……老易,现在怎么办?”月氏国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但出使的事情肯定泡汤。他现在想回去。
  易俊杰平日里嘻嘻哈哈,喜欢吹牛,这时倒像正使,道:“老康,咱们这把算是载了。我打算写信给贾使君,将我们沿途的情况告知他。派一个兄弟送回去。我们继续往南走,听说那边的粮食比月氏这里还要多。”
  他是读书人,要忠于职守。
  康把总顿时苦着脸,无奈的点点头。本以为跟着易俊杰出来一趟,轻松简单的捞一个功劳。不想到月氏这里白挨了一顿打。被打的死去活来。
  受得这个罪哟!谁挨谁知道。
  ……
  ……
  六月十七日晚。才到立秋,疏勒的天空直到晚上六点多,才徐徐变暗。炎热的暑气还在大地上没有消散。很闷热。令人烦躁。
  疏勒城中的府衙二堂后的书房中,虽然有冰块供应,但是房中的众人都感到闷、燥、不耐、愤怒、挫折感。
  贾环看看他的班底:沈迁,秦弘图,张四水,柳逸尘、杨纪、胡鼐,解参,等易俊杰写的一页书信传回到他手中,沉声问道:“大家怎么看?”
  贾环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是透漏出的意思很明确,他想要出兵吐火罗!
  厢房中,一时间略有些安静。
  要向北庭大军供应一百万粮食,单靠疏勒地区和于阗镇的粮食,绝对是不够的。必须要向吐火罗、河中地区购买粮食。粮食,是战略物资。出口受到管控。
  而河中地区正受到波斯势力的影响。军中的斥候,已经将基本的情况打听清楚:波斯人设置了河中总督,联络粟特九国,和北面草原上的乌兹别克人作战。
  疏勒要购买粮食,只能通过吐火罗。
  但是,现在这一战略,因为月氏国的“敌意”,无法实现。而没有粮食,贾环别说养活自己招募的士兵,他供应北庭的粮食都不够数目。
  “使君,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说话的是幕僚解参。
  他曾是左都督牛继宗的心腹幕僚,后来兵败,投靠副将苗骐,在苗骐被贬之后,他留在敦煌。贾环来疏勒时,将他抽调过来。他辅佐处理细微琐碎的政务,是一把好手。但就是比较容易畏战。
  秦弘图坐在沙盘旁的椅子上,打断解参的话,道:“解兄,易俊杰等人在阿缓城被当众鞭打,被打的可是我们疏勒、大周的脸面!”同学被打,他们还要忍着吗?月氏国王以为他是谁?蕞尔小国!
  解参不满的哼了一声。
  沈迁表态道:“打吧。我率军去。一边打一边练新军。等吐火罗打完,新兵就是老兵。我们可以北上碎叶。”他一表态,军方的将领纷纷表态支持。
  贾环点头,道:“我坚持要打吐火罗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收购粮食,第二,扬我国威,第三,练出新兵。去信给士元,他率领新招募的两万大军直接越过葱岭守捉,走连云堡,攻入吐火罗。伯仁将招募的两万团练给于乔。再调一万敦煌军。计五万人,由乌云山口出瓦罕谷地攻入吐火罗,在护密国会齐,由于乔统一指挥。”
  商议了一番细节后,众人告辞离去,为大军出征做准备。贾环留下沈迁在地图沙盘前说话。书房中安静,有虫鸣从庭院里传来,月华如水。
  沙盘上,蜿蜒、险峻的葱岭道路,尽收在眼底。秦弘图负责军中情报部门还是非常用心的。周围的地形图都勘探出来。吐火罗地区,由兴都库什山脉分割成两部分,西部的高原平坦,富庶。孕育了贵霜帝国。还有现在的月氏国:人口两百万,胜兵10万。
  贾环在沙盘前微微沉思着,轻声问:“于乔,吐火罗之战,能否打赢?”明亮的烛光照在他消瘦的脸上。私下里的相处,他的情绪有些外露!非常的凌厉,带着杀气!
  有些东西,在明面上是没法说的。比如,他的同学易俊杰在月氏国被人吊起来打,他能用这个理由出兵吗?不能的。但是,他派老易出使,给人吊打,他内心中会没有情绪?而且,还是为他背锅——跋忽勒之事!
  当他是泥菩萨吗?
  他曾经给跋忽勒承诺,不杀月氏国人,但是跋忽勒的老爹这样行事,那就对不住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沈迁容貌英俊,身姿修长,一身白衣。这段时间节制疏勒军以来,气度更加的凝练,英姿勃勃。到京城里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姑娘。这时,他轻轻的一笑,道:“子玉,如果吐火罗诸国是易俊杰信中写的情况,问题不大。呵,你可算是找到出兵的理由!”
  最后一句是打趣了。
  他对易俊杰被月氏国吊打,感到不满。但是没有书院体系的人那么愤怒。他毕竟和易俊杰接触得不多。
  贾环苦笑着摇摇头。
  易俊杰的信中,同样提到,根据吐火罗的消息:石玉华现在就被困在康国的撒马尔罕。
  公事、私事,谁说的清楚?
  他之前一直困恼如何练兵,缺少时间。然而,吐火罗不肯臣服,要继续观望,保持独立的地位。那么,这不就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他依旧可能还是赶不上北庭之战。但是,他不会将没有训练的新兵送上战场。
  “于乔,这次出征,一定要将燧发枪的排枪战术,试验出来。一定要将军队和粮食带回来。北方,还有一场艰苦的大战等着我们!”
  沈迁神情郑重的点点头,道:“我会的。”
第844章
沙场秋点兵(上)
  六月十七日,来自吐火罗易俊杰的书信,抵达疏勒。带来了吐火罗地区的最新消息。
  疏勒的筹措粮食战略受挫。
  十七日晚,与众下属会商后,疏勒节度使贾环令大军出葱岭,攻伐吐火罗诸国。兴大军以讨不臣!用周军的刀剑、火器,来为周军赢得粮食、尊严!
  因为,道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
  正处在狂飙突进时刻的疏勒,立即就动员起来。粮食、火药、棉服在点数,装运。骆驼、马匹、牛羊在准备。官府对外发布了雇佣民夫运送的命令,每日工钱1银元。兵营里的新兵们在严苛的训练后,得到出征的命令。
  战争来临了!
  三日后,六月二十日上午。晴。秋高气爽,蓝天白云。
  疏勒城南的兵营中,鼓声隆隆。校场上,一队又一队的士兵们列阵,然后直接从点将台前,踩着整齐的步伐,在雄壮的军乐声走过,步出军营,开赴前线。
  校场北面的点将台上,贾环正给即将出征的沈迁、杨纪、黄观等将校送行。
  贾环穿着石青色的文士衫,腰悬玉佩,身姿挺拔,气度沉静。他举着酒碗敬诸将,道:“孙子兵法有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然而,有些仗,不得不打!本官在此祝诸位将军旗开得胜!在吐火罗,打出我大周的威风。”
  沈迁时年二十一岁,一身白袍,星目俊脸,腰悬将军剑,身姿修长,英姿勃勃,朗声道:“定不负使君所望。”带着诸将饮酒,从点将台上下来,早有侍从牵着良马过来,沈迁翻身上马,沉声道:“出发!”
  一众将军各自上马,融到队伍中,跟着三万大军出了军营、城池、山口。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贾环在校场上,目送着众将、大军远去,心中沉静。
  他知道,营外的大道,城中的大街,城外的官道,两旁都是送行士卒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这些才脱下旧时衣,穿上战时袍的士兵们,有几人可以回来?
  然而……
  打吐火罗的理由有很多。于公于私,都有!
  如果说,因为他的同学被吊打,他就要出兵吐火罗。未免太儿戏!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粮食战略受挫,亦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他驻疏勒,要对北庭之战的粮食负责!但,除了战争,就没有别的手段吗?还是有的!
  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练兵的需要。
  在校场练一百天,不如真刀实枪的上战场打一次效果好。而在碎叶还有恶战等着他!突骑施人部众五十万,至少可以拉出七八万骑兵。
  更有,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的战术都将革新:换成燧发枪战术。若是大周不革新,恐怕要挨打!
  这种紧迫感,无时无刻的压在他心头,迫使他下定决心。他现在握有兵权。必须要将战术革新之事,推动起来。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心中看重的大事。
  ……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