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852

  带着纪婉儿离开教坊司。坐在马车上,宁潇情绪不佳。纪兴生任事,做事,却败给贪腐、媚上的华墨,家破人亡,这何其令人可惜?难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知道贾环何时归来啊!真希望他快一点,快一点。
  她之前和贾环初识时,曾说他是庸庸碌碌之辈。但他不是的。她心中很清楚,若贾环在京中,一定会帮纪兴生。而且,可以获胜!
  ……
  ……
  贾政、贾琏带着贾府众人于腊月初九回到四时坊宁荣街的荣国府中。至二十日,府中才算从搬迁的忙碌中,稍稍安宁下来。
  这几日,前头,贾府男子们酒宴,和京中的世交们互访,自不必提。
  府内,王夫人、王熙凤忙的脚不沾地。拾掇、清扫各处,照料大观园。安排各处的衣食住行。李纨、探春帮忙料理贾府庶务。宝钗只管着北园里的事。
  北园的正房厢房里的小厅中,麻将的搓洗声不断。午后的时光,微冷而静谧。
  晴雯、如意、香菱、莺儿四个通房丫鬟聚坐在一起打国粹。宝钗带着彩霞和黛玉一起去秋爽斋中,帮探春准备出嫁事宜。她们几人在屋里闲着无事。
  晴雯标致俏丽。如意清秀柔美,香菱温柔安静,莺儿灵巧娇媚。
  晴雯葱绿的掐牙背心,刚输了一把,郁闷的道:“三爷怎么还不回啊!”
  一句话说的如意几个咯咯娇笑。因为,贾环在屋里是出名的散财童子。
  如意娇笑道:“晴雯姐姐,你这个理由想三爷,可真是绝了。”
  晴雯翻个白眼,斜着大眼睛,呛道:“你们不想?”她吵嘴不认输。
  屋中笑声,稍减。如何不想啊?三年的时光,就这样悠悠的走过。有太多的话,太多的担忧,想问他,想和他说。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三爷,你现在到哪里了啊?
  此时,钱槐刚骑着一匹快马,跑进宁荣街。
第901章
回时莫徘徊
  腊月中的贾府在午后的时光略显安静。
  钱槐风尘仆仆的在侧门口翻身下马时,贾府门口顿时一阵轰动。随即,消息传向贾府各处。
  钱槐被管事领着,快步往贾政的外书房而去。
  ……
  ……
  荣国府前院中,贾政的外书房。
  书房中,一应陈设精美、雅致。挂着名家字画。多宝阁上陈列的装饰,价值万元。
  午后时分,贾政正在和七八名清客在书房里清谈。气氛融洽。
  詹光手里拿着一幅画,笑呵呵的道:“老世翁在金陵这三年,这笔法越发的老练。”
  贾政谦虚的笑着。只是脸上的笑容出卖他的情绪。几名清客纷纷出言赞和。
  这时,长随信儿从外头快进来,神情兴奋,跪在地上,大声道:“老爷,三爷派钱槐回来通知,他已到顺天府境内,今晚到府。”
  贾环今晚回来?贾政微怔,随即反应过来,道:“好!叫钱槐进来。”他要问下贾环的近况。
  政老爹没有察觉,他的声音有点高。高兴之意,溢于言表。八名清客们何其眼明,立即恭贺贾政。
  贾府的主心骨回了。老世翁能不能官复原职,就看贾环的了。
  ……
  ……
  贾环将在晚上回府的消息,如同一阵风般的在宁荣两府内传播。
  起先是在荣国府的侧门处,贾瑞等人议论着。稍后,前院的书房、管事处、纠风办等地,都在传遍。
  宁国府里的贾蓉、贾蔷亦收到消息。年关将近,基本都在家中准备过年。
  而随着贾政见过钱槐后,令人往后院里报信,令贾府的厨房准备接风的宴席,贾府内的气氛如同被点燃一般。
  宁荣两府,合计两千多口人,在雍治二十年的腊月二十日午后两点许热议着环三爷将归的消息!
  ……
  ……
  宁国府中。
  贾蓉和贾蔷得到消息时,正领着一帮贾府子弟在花园里饮酒看戏。消息传过来,当即就炸开。
  贾蓉今年三十岁,往日俊俏的奶油小生略显老成。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性格懦弱的纨绔子弟。一叠声的吩咐道:“都撤了,撤了。”又对贾蔷道:“蔷弟,你去西府和琏二叔,琮叔,芸哥儿说一声。我们到城外去迎环叔。”
  贾蔷二十七岁,相貌俊俏,有一个秀才功名。和宛平县本地的文士有来往。娶的是龄官。夫妻感情极好。孩子都有两个。起身道:“好的,蓉哥。”
  将戏酒给撤了,贾蓉再进到宁国府里,在东边院子里找着尤氏、妻子胡氏,说起这个消息。
  尤氏四十多岁,已见衰老,笑道:“嗳,那我们娘俩赶紧去西府恭贺太太去。”带着胡氏往荣国府来。
  ……
  ……
  尤氏、胡氏到时,东跨院里,王夫人面前,薛姨妈、王熙凤、赵姨娘、周姨娘并林之孝家的等内管事都在,正说着这事。
  自贾母死后,贾府内眷们的活动场所,便在王夫人的东跨院。
  东廊三间小正房内,赵姨娘犹自哭泣着,她其实是在得瑟。她儿子回了呢!嘴里骂道:“这蛆心的孽障,出去三年,还知道回来。”
  一屋子人都在劝解赵姨娘。
  薛姨妈笑着劝解道:“姨奶奶,环哥儿那是为国效力!不是他想回就回得来。这不是打了胜仗,得胜还朝吗?”
  王夫人坐在西边上首,喝着茶。看看赵姨娘。子和儿子比,要气死人。她那个孽障还在厮混。她的心情略烦闷。儿但,她得承认,贾环东归,是好消息。
  他是贾府的架海紫金梁!
  ……
  ……
  消息传到东跨院处,接着向大观园内传去。
  大观园中,秋爽斋是略偏贾府中路的位置。秋爽斋三间开,房屋相通,陈设典雅、华丽大方。
  贾探春正给一干姐姐妹妹们打趣着:她将嫁给沈迁。沈迁二十二岁,即为国朝名将。在京中,炙手可热。据闻,最近沈家的大门都要被踏破。
  有的人是想沈家太太悔婚。有的人则是想沈家太太为沈迁纳妾。
  她今年二十一岁,因贾母去世,耽搁三年,都成了老姑娘。好在是,得一良婿。
  李纨、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几人都在这儿笑闹时,外头忽而听得一阵阵的喧嚣声。
  贾迎春鹅蛋脸,温柔可亲。她和薛蝌成亲,就住在离荣国府不远处,婚后生活和美。笑着道:“三妹妹,准是沈家派人来下礼了。太太前儿和沈家太太在西平郡王府上遇着,说起你的婚事。”
  三书六聘。一一都要走到。预计,三妹妹婚事在明年二月春。
  探春大方,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质,但架不住闺中姐妹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调笑。正好转移话题,吩咐侍书,道:“去问问怎么回事?”
  半晌后,侍书满脸笑容的回来,对宝钗、黛玉行礼,笑吟吟的道:“倒是要先恭喜两位奶奶。”
  宝钗讶然地笑道:“我们正说你家姑娘的事,怎么扯到我和颦儿头上?若是……”话说半截,她忽而意识到什么,一双美眸看着侍书。
  一旁的黛玉轻轻的扶着凶口,手抓着手帕。陪着她的袭人、紫鹃都催促的看着侍书。
  侍书笑道:“三爷派人传信,他已经到顺天府地界,今晚可以回府。”
  “啊……”
  秋爽斋中的气氛,在惊讶、欣喜中迅速的升至顶端。众金钗们,笑颜如花!在这冬天里,仿佛春天提前到来。
  因为,贾环将归!
  ……
  ……
  大观园距离贾府中路略近些。秋爽斋这里得到确切消息时,一个小丫鬟正往无忧堂的正房里来报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