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校对)第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7/852

  正房的偏院里,鸳鸯正指挥着丫鬟、婆子们晒洗棉被。
  小丫鬟从东面的半月门进来,正好遇着,忙笑吟吟的道:“鸳鸯姐姐,三爷派钱槐回府传信,他已经到顺天府,晚上回府。”
  鸳鸯二十七岁,穿着缕金百蝶穿花青色洋缎窄袄,俏丽高挑,肌肤白腻。鸭蛋脸。蜂腰俏豚,香腮处几点雀斑。很出挑的女子。手里拿着水盆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听得这个消息,就感觉头有些晕,手里的水盆掉下去。一个声音在脑海里不断的响起,“三爷要回了。”
  她又如何忘记三爷走之前,那日和她说的话,“改日我再让姐姐真正的……”说是改日,一别就是三年。她无数次的梦回。想着那日到书房里见他的情形。
  鸳鸯这边还没反应过来,院子里的丫鬟、仆妇们都“轰”的一声,兴奋的议论起来。
  有人到正房的厢房里去告诉晴雯她们四个。片刻后,就听得里头,如意惊喜的叫声,“呀……”她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表达!
  ……
  ……
  贾环妻妾们的住处格局,他和宝钗住在正房,诗诗在厢房中。黛玉在隔壁的院落,偏大观园。而林千薇、林芝韵都在其他院落。正房这里得到消息后,她们随即得知。
  苏诗诗和林千薇关系好,两人时常在一起遣怀。消息传到时,两人正阅读着报纸,论着曲艺、才艺以及金陵圈子里的八卦。
  林千薇“嚯”的站起来,一米七五的身高,倍显得她风姿。腰细腿长。她大步走到门口,才恍然,贾郎是将回,要晚上才到家。时间为什么这么慢?
  苏诗诗情绪难以自己,将杯中的酒,仰头一饮而尽。她的气质清丽娴静。但她慑人的容光下,是对他炽烈的感情。
  ……
  ……
  林芝韵的院落靠近北园的角门处。她正在账房里看账本。雨儿跟在她身边。贾府的掌柜们,轮番在外头等着求见林姨娘。
  消息传进来,林芝韵呆住。万般情绪涌上心头,恬然自若、商业上精明、强干的御姐就此泪崩。“呜呜……”
  相公终于要回了。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第902章
归来
  贾环是以请假的身份离开西域返回京师,他无须一定要跟着齐大帅的队伍按部就班的走。
  过保定府后,他便将500名亲卫都留在大队中,单独带着石玉华、张四水、易俊杰、杨大眼、钱槐、胡小四等一行二十多人疾驰返京。
  由保定、涿州、房山的官道进入宛平县地界,此时已可见京城外城轮廓。
  京城在望,奋马扬鞭。归心似箭。
  雍治二十年腊月二十日下午四时许,阔别京师近三年的贾环率众抵达京城外城西的金光门外。
  贾琏、贾蓉、贾蔷、贾芸、贾琮、贾兰等贾府子弟二十多人,俱是等在金光门外的官道旁。
  “吁——”贾环远远的便看到路边的“贾”字旗。放缓马速,带着众人徐徐而来。
  贾琏欣喜的上前,“环兄弟……你可算回来啦!”三年未见,贾环变化很大。气度更加的凝练。
  贾蓉、贾蔷等人纷纷行礼,道:“见过环叔。”都是语气欣然,脸上带着期盼、亲近。
  贾环微微一笑,勒着马缰,道:“都上马吧。我们回府再叙旧,再休息。”
  ……
  ……
  一行人纷纷上马,径直的从城西入城,过阜成门,到四时坊。抵达宁荣街时,街上已经是人头攒动。
  贾环当先纵马,踏入长街。宁荣街两旁黑压压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三爷……”
  “三爷回来了。”
  自发的来迎接的人群中,有的是贾府中的奴仆,有的是贾府各房子弟,还有的是贾史王薛家等姻亲。
  如此声势,一方面固然是贾环施恩。另一方面是贾环一身系着贾府、四大家族的荣耀!他回京,意味着四家的势力将上升。
  几十匹好马在傍晚的夕阳中喷着白气。组成豪华的“车队”。展示着贾府的实力。贾环骑术不错,在马背上,团团的拱手一礼,朗声道:“谢诸位前来相迎。”打马直入荣国府。身后众人跟随着。
  林之孝、吴新登、李华、李伟等两府的管家、管事,早在府内的甬道上等着,见贾环进来,跪迎道:“奴才等恭迎三爷回府!”一溜的管事、奴仆跪地,声音整齐。
  易俊杰啧啧称奇。要说场面,在西域自是见得多。不过,在贾府中,能有这样的场面,可知贾环治理的才能。
  贾环翻身下马,自有小厮过来将马匹领走。伸手虚扶,道:“都起来吧。”这等场面,他现在已经经历的很多。这是他地位提升后的成长。
  众管家纷纷起身。林之孝穿着石青色的棉袄,上前道:“三爷,老爷在荣禧堂等着你。”
  贾环点点头。由贾琏等人簇拥着,穿过仪门、向南大厅、至贾府正中的荣禧堂见贾政。
  张四水、杨大眼等人,自有贾府的管家们安排休息。薛蝌、罗君子、纪澄、姚炜几人在花厅里等着。准备接风宴。
  石玉华的马车往北园去。马车中,石玉华有些紧张的握着丫鬟洁儿的手。哪里有半点在西域引起两国大战绝代名伶的风姿?
  ……
  ……
  荣禧堂五间开,大堂中,门匾是由周帝亲书的“书赐荣国公贾源”。两侧对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为大紫檀雕螭案。陈列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
  “见过三爷!”
  贾环由贾琏、贾蓉、贾蔷、贾兰陪着,走进荣禧堂中。在堂内外候着的小厮们,奴仆们,俱是向贾环行礼。
  贾环微微点头,踏进堂屋中。许久不见的政老爹正坐在左首的楠木交椅上拿着洁白的钧窑茶杯喝茶。两排蜡烛点的屋中亮如白昼。
  贾政换了件干净的深蓝色文士衫,头戴璞头,鬓角斑白,风度儒雅,略显暮气沉沉。
  贾环对贾政如此的“淡定”,心里忽而有些好笑,一种亲切的好笑。政老爹一贯是假正经,喜欢在儿子们面前保持严父形象。这是儒家士大夫的通病。
  他内心中,并不会将贾政视为父亲。但三年未见,陡然见贾政衰老,亦是有些感触,将他当做一个长辈。跪地行礼,道:“儿子自西域归来,见过父亲。给父亲问好。”
  父子人伦大礼,他即便不想跪,亦是免不了。包括他等会要见王夫人时。
  “环哥儿,快起来。”贾政眼中闪过欣慰的神色,严肃的表情没有绷主,感叹的道。
  他表面上不说,但其实盼着他这个庶子回来。有贾环在,贾府在京中才安稳。贾府终究是京中世家,窝在金陵,子侄后辈怎么进益、上进?至于他个人的仕途,他并不太在意了。近年来,他对宝玉都管的松些。
  贾环和贾政若没事情,很难聊得起来。
  贾政问了些几时返程的话,便顿住,想了想,道:“去见你母亲吧!”
  贾环拱手道:“是,父亲。”
  京中是什么情况?贾府是什么状态?这些事,他现在都不想管,不去想。而只是想尽快走完回府的流程,去见他想见的人。
  宝姐姐、林妹妹,我回来了!
  ……
  ……
  东跨院,就是荣禧堂的东跨院。贾环离开荣禧堂,往东去见王夫人。
  贾政则是在荣禧堂中,吩咐贾琏、贾蓉准备接风宴席,行程,随从等事务。一一叮嘱。
  贾琏心里好笑,别看老爷和环兄弟说两句话就没话说,其实心里关心着。要知道,老爷一贯不管俗务。
  想起他父亲,贾琏心中一叹!
  ……
  ……
  王夫人的起居,不在东跨院的正房中,而在东廊三间小正房内。
  贾环到东跨院外。小厮们跟着他。走上台阶时,他禁不住响起雍治八年他在贾府时,就在这里,金钏儿和小丫鬟们玩。一瞬间,十二年的时间过去!
  贾环停顿了下,走到门口。玉钏儿笑吟吟的福一礼,“婢子见过三爷。”给贾环打起门帘。
  贾环走进去。
  王夫人面东而坐,身边跟着赵姨娘、周姨娘、彩云等人。薛姨妈坐着。王熙凤、尤氏、李纨、胡氏、迎春、探春、惜春、宝琴等人站着。还有平儿、银蝶儿、素云、司棋、侍书、入画等丫鬟。
  贾环快步上前,跪地行礼,道:“儿子远道而回,拜见母亲。”
  贾环的生母是赵姨娘,但礼法上,他的母亲只能是贾政的妻子王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7/8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