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9/1859

  所以这种一旦登陆,能给人类制造不少威胁的舰船,在太空中却是合格的受气包。往往一发过去,连带伤害就能令其痛苦不堪。
  并且它们主要是通过曲率航行获得速度,如果没有这个加成,又或过早的脱离高速惯性,本身的推进效果十分有限,相对而言就是太空老爷车。
  所以即便它们主动分解也没用,分解就等于掉队,掉队后联盟都懒得打,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
  G星人自然是对七艘联盟舰船狠的牙痒痒,它们现在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没有太空鱼雷,没有突击艇,连几艘舰也敢面对几千的舰船正面装比了。还有那些炮艇,换成平时那是神马玩意?现在也能造成威胁了。至少那票太空鱼雷是挺让人头痛的,而其本身的轨道炮则感觉贱的很,伤害不大,可终究是有伤害,多了也受不住,击伤关键部位更是能让大舰掉队。
  然后夹杂在普通太空鱼雷中的高性能太空鱼雷就发威了。它们突然表现出高端的智能和强悍的杀伤力,接近后最后一程的二次瞄准子弹丸发射基本上躲不开且量足够大,G星人舰船的近战高射速武器阵列没办法在极短时间内击毁那么多高速子弹头。
  结果就是大爆,往往是舰船的一整个面,都被炸成筛子,然后就是高速引发的舰壳撕裂,结构破坏等等。
  所以真的是一发就要命,性价比高的不得了。
  几乎是在几秒内,就有大量的G星人舰船被击沉或重伤。
  整个舰队看起来都一片惨淡。
  远远的看,当G星人舰队离开这片空域,后面又是一大堆掉队,其实也包括舰船残骸。给人感觉,G星人舰队整体的40%左右被淘汰掉了。
  而事实情况则略好一些,2000+现在还有1500+,没到40%的总比例。
  但太空鱼雷的洗礼并有结束,第四舰队的驱逐舰基本上是不停的投放,将所有携带的太空鱼雷都放出了。
  所以不止是一波,而联盟炮艇也是尽量协同,适时的放出太空鱼雷,为高性能太空鱼雷做掩护。
  其实他们的太空鱼雷也是有不错的伤害的,但一比就差了许多,关键是容易被G星人的近战高速炮阵列干掉。不像高性能太空鱼雷,接近了就几乎没治。
  总的来说,炮艇群的表现远远超出了联盟战役指挥部的预期。
  当然这也是因为七艘战舰的加入,以及40艘名将级驱逐舰的太空鱼雷支援给力。
  另外,G星人已然成为强弩之末也是一大原因。
  这次战役也体现了预备队的重要性。假如赵文睿不留第四舰队做预备队,关键时刻就拿不出力量来撑这一下。
  而这个时候的有效战力,往往是最具价值的,是能不能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
  G星人现在基本就被压崩了。
  人类300多艘炮艇+7艘战舰,竟然跟它们1000多艘大型战舰打的有来有往,7艘战舰在最终跟它们交错而过后,转过屁股在后边边追边开火,打的那叫一个愉快。而普通太空鱼雷中潜伏的高性能太空鱼雷才是真正的杀手。
  虽然它们其实能分辨普通和高性能,但战场太乱了瞬息万变,忙不过来,顾此失彼,总有错漏。并且高性能鱼雷本身的生存能力极高,否则也不至于在之前站撸大战役中,给它们带来那么惨重的损失。
  甚至有G星人评估,近战防卫系统全力对付高性能太空鱼雷根本不划算,因为全力拦截高性能太空鱼雷未必能成,而拦截普通的却基本能成。
  高性能太空鱼雷也非常狡猾,一旦它吸引了足够火力,让普通太空鱼雷得逞,它就会寻找下个目标,而不会将自己浪费已经基本完蛋的舰船上,要不说智慧高的快能自己写书呢。
  于是G星人的舰队突进,再度成了死亡行军。这次伴随它们的是苍蝇一般讨厌的敌方炮艇,还有那七艘贱格的战舰。
  G星人现在是真的很无奈,战舰的电磁防护力场太克它们的主武器,它们也尝试了留下几艘舰船跟联盟七艘战舰纠缠,但对方根本就不上当。你留下,那你就脱离队伍了,脱离队伍的以后有的是时间收拾,我们就追大队伍。
  至于40艘名将级,倒是都撤了,它们最后的任务是基于轨道炮台群以掩护,当然如果能来得及补给一下最好,第四舰队的补给舰在炮台群那边,主要是将高性能太空鱼雷加入到炮台群阵列。
  伤痕累累,损失惨重,1200余艘G星人战舰,在敌方炮艇的骚扰下,悲壮的冲向人类的轨道炮台群。
  炮台群先是太空鱼雷发进,然后就是一轮轮的攒射。
  G星人的舰队自然也是纷纷开火,现在就算是超射程打击,也比较有谱了,而上千艘舰船的火力覆盖,形成流弹雨没问题。
  但人类有名将级驱逐舰的浮游能量护盾。
  一扇又一扇的能量盾撑开,多层防护,有的被破坏严重了,就重新阵列生成。并且这种开盾,是跟炮台群配合的,关闭时,就是炮台群攒射的时候。
  G星人很快也发现了,于是它们开始自由涉及,而不是齐射。
  这样炮击的时间固然错开了,但也没有了集火的打击效果。很难说哪个更划算。
  人类这边面对这种有时间差的乱射,只能是尽量协调,驱逐舰的富有护盾,由多个浮游核心聚合后撑起的大盾,改为由单个浮游核心撑起的小盾,为炮台群提供防护,而驱逐舰本身则通过高性能的能量护盾扛打击。
  这个时候双方可以说都比较拼命,联盟这边的轨道炮台也是不断被干掉,碎片坠入大气层,形成一阵又一阵的流星雨。
  而联盟方主要的打击力量,其实还是第四舰队补给舰送来的那批高性能太空鱼雷。
  G星人这时候真的已经是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力量去抵御了。舰队也开始出现自我牺牲的现象,一艘艘辅助舰,以及伤损舰船,为了掩护主力舰,主动跳出来拿身体去扛。
  抛开敌对立场,以智慧生命的角度去看,这绝对是让人肃然起敬、甚至潸然泪下的一幕,无数同僚主动牺牲,掩护推进,那种烈焰中粉身碎骨、化为宇宙尘埃的悲壮,对活着的人是绝大的刺激。
  觉悟被唤醒,更多的人开始不顾牺牲,全力执行任务。
  G星人舰队进入超发挥状态,整体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
  人类一方更多的轨道炮台化作流星雨,驱逐舰的近距离电浆脉冲三联炮也都纷纷开火。
  人类一方的太空战机出动。
  这些战机虽然跟空天战机差不多,但其实有所差别,它们不能在大气层内飞行,但太空作战能力更强些,也更大些,能够携带更多的对舰飞弹。
  飞弹和太空鱼雷的差别主要是射程,飞弹要靠战机距离敌舰足够近,发射才有可能命中。
  进入到这个环节,人类一方也开始悲壮,因为太空战机的驾驶员都是活人,而G星人战舰的近战速射炮阵列并不算差。
  投弹就有很大的概率被击落,但太空战机驾驶员没有太多选择,因为他们战机的速度比不过G星人舰队的速度,双方能交火,主要就是迎头交错的那一下,指望太空战机再去追,只会越追越远。
  机会基本只有一次,是唯一体现价值的机会,只能是觉悟满满的上。
  所以那个瞬间,很多太空战机都被打爆了,而能侥幸在交错之后活下来的,不管有没有完成使命,他们的战斗任务都可以说结束了。
  G星人舰队在这一轮打击后,也已经是非常的惨,连伤的算上,也只剩下600多艘。
  主要是第四舰队补给舰的那批太空鱼雷太狠,数量比40艘驱逐舰携带的还多,在这个最后阶段,可以说是平均两枚鱼雷一艘舰的交换比。
  不过,虽然面对人类的打击,舰船还在持续的损失中,但人类一方也真是没什么狠招了。
  就连第四舰队的驱逐舰炮击,都已经不以击毁为目标,而是尽量击伤,寄希望于G星人的伤损舰船在高速突破大气层时,被剧烈的摩擦干掉。
  而接下来也确实是这么个事。
  大觉悟的G星人受损舰船,又来了一波集体牺牲,跟轨道炮群正面碰撞,以至于切入大气层的角度都无法掌控,再加上本就受伤,纷纷在高空就开始解体,形成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流星雨。
  而胜于的较为完好的G星人舰队,紧跟其后,开始突破大气层。
  这时候所有人类都很紧张,包括赵文睿。
  G星人的舰队还有500+,简单的算一下,500枚亿吨当量的核弹引爆,地球会怎样?肯定不比当初结束恐龙时代的那颗陨石的效力差。
  而G星人的500艘战舰所能释放的毁灭能力,怕是要超过500枚亿吨当量核弹的。
  所以现在真的是最后最后一轮拦截,空天战机群和无人机战机群。并且这场拦截战的主要作战时间也就是几分钟。
  赵文睿遗憾的是,第一、二、三舰队的21艘无人机母舰,终究还是没能赶上这场战役。
  之前站撸虽然创造了20倍歼灭,而己方没有一艘舰船被击沉的神迹,但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那时候G星人舰队规模还宏大,弹药储备也相对充足,倾力打击之下,没有被击沉的,那也是第一秩序的舰船有层级级优势,又比较克G星人舰队的武力,但无伤就不可能了。
  尤其是近距离只能靠激光阵列和小心防空导弹御敌的母舰、补给舰之流,可以说被动的很。
  然后就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那场战役结束后,一些舰船是有伤损的,甚至影响了机动力。
  赵文睿一度考虑要不要将这些伤损舰船扔下,让三个舰队全速赶回来。
  后来决定远距离自由狙击,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但赵文睿还是决定让母舰尽快回来,以确保最终拦截,毕竟拦截的时间太有限了。于是维修舰开始对母舰进行维修。
  这个时候,纳米虫储备不足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或者说策略有问题。
  如果赵文睿没有贪心打造第五舰队,那么一二三四舰队每支舰队,都能获得一定量的纳米虫,无论是对中子光束炮的紧急维修,乃至关键时刻的设备修复,都能起到极大的正面影响。
  但赵文睿按部就班的打造第五舰队,一方面是打烂战思路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初衷不准备全力出手,而让这个世界的人更多品尝痛苦的思路在影响。
  淡定,甚至悠闲。
  可实际情况,是算他全力以赴,也未必就一定能Hold住这场文明对决,毕竟G星人的大舰队占有绝对数量优势。就是2万头猪,杀也得杀一阵子的。
  最后就成了这样。第一、二、三舰队的无人机母舰没能及时赶回来。
  其实也就是差两三个小时,但主要作战时间之后几分钟,还得提前布置,所以两三个小时跟没意义是划等号的。
  倒是瑞典工业集群那边,表现小超预期。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第一秩序有近7000架军舰鸟参与最后拦截。
  而有7艘无人机航母充当补给及调度平台。
  300架次的无人机母舰,却又1000架无人机要调度,外跑三分之二还多,看起来似乎忙不过来,但实际上错开时间,短期来说问题不大,毕竟母舰的无人机的发进和收容速率还是可以的,关键是这次拦截其实就是一波,无人机基本上是来不及补给再来一波的。
  联盟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所有能用的上的战机都适时上天了,除了空天战机,也包括普通的大气层飞机,再微弱,也是力量,说不定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就由这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F22\F35来承当。
  当然,还有路基导弹。反正能打上天空的,都需要,连自走高射炮群都进入了战斗序列,一早开始布置。联盟真的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
  最后的辉煌时刻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9/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