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至尊巫师(校对)第1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0/1859

  全球很多人都看到了G星人舰队突破大气层的那一幕,可以说非常壮观华丽。因为从突然开始,就伴随着毁灭。
  每当有一艘舰船毁灭,就会在空中裂解,制造大量的流星雨,也有可能影响后面的舰船,制造更多的流星雨。再加上各种规模的爆炸,灿烂也就灿烂在这上面了。
  绕后就遇上了蜂拥而至的战机,光是第一秩序的无人机就有7000架,联盟的空天战机更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还多,反倒是F22之流的数量最少。
  对无人机和空天战机而言,追逐高速坠落的目标是不可能的,15马赫也没用,基本上也只能是迎面或者斜前向拦截的一波。
  所以在米兰诺的战斗数据辅助下,几乎所有战机,在适当的时候,就全弹发射了,然后就是机炮什么的能开就开。包括神风特工式的撞击也可以上。
  联盟都默许了这种操作。所以这一刻,类似{天煞地球反击战}中,经典的战机钻进外星人母舰武器喷射口的场面,根本就是普遍现象。
  远远的看,成队列的巨大流星周身,不断暴起灿烂的大大小小的火花,然后巨大流星就解体了,这样的镜头在极短时间内不断重复上演,那一天的绚烂,超级壮观。
  联盟也实时报道了整个‘最后防线’的战役流程。
  所以很多民众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流泪。因为炮艇里边是一个四人战斗组,而轨道炮台的控制舱也有3个人,每一次的毁灭,都是牺牲。
  太空战机,空天战机更是如此,装上去是一定没有活的机会的。不装上去被速射炮阵列命中,活下来的机会也跟中福利彩大降差不多。
  那么这些人前仆后继的死是为了什么?往大了说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往小了说是自己的爱的人、关心的人有机会活下去。
  这就是最值得尊敬的英勇和奉献了。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战争从未改变。
第1091章
谱写文明大势
  不管战争因什么而起,战争本身是不义的,是一种残酷的毁灭行为。
  G星人有自己的荣耀和使命,而人类也有必须捍卫的事物。
  双方都在为了己方阵营进行最高层次的奉献,燃烧自己的生命,只为了更多的胜机。
  G星人舰队的损失格外的惨重。那真是耳中频闻噩耗起,眼中尽是最辉煌。
  友舰不断发出诀别电,并祝福幸存者武运昌隆,完成任务。
  剧烈的崩解,万千火光,象征着荣耀的结束,虽然未能达成使命,但仍旧无比辉煌。因为每一个死亡,都是一次分担,一次掩护。
  大气摩擦让巨舰内部也猛烈抖动,舰船不但承受伤害的破损警告刺耳,直观的舰船显示画面上标为猩红色的部分越来越多,这都是一种刺激。
  舰长们知道自己的舰船正在完蛋,自己的减员正在死亡,又或马上死亡,又或顶着死亡在抢修。
  它们现在能干什么?只能是拿出120分的状态,驾驭战舰,专注任务,直至成功过或死亡。
  所以G星人舰队内部,那也是悲壮到了一个极致。那种在毁灭过程中英勇前进的顽强,是震撼且可歌可泣的。
  但这些,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G星人面对的实际问题,就是损失过大。
  或者说,突入受阻。
  人类的战机、导弹,就像一波波的自杀蜂群,在高空瓦解着G星人的舰队。
  G星人的舰队就像一支香烟遇到了无形的墙,前端在不断被挤压,纸面破裂,烟丝飞散。无形的死亡封锁线,越线就会死。
  G星人必须在几秒内做出抉择,是这么继续硬顶,期望香烟成功顶破无形之墙,还是尝试其他手段?
  这真的就是胜败之间的最后抉择了。
  一念能不能天堂不知道,但选择不好,确实是只能下地狱,而且那么多牺牲都变得毫无价值。
  最终,已经换到第四任的舰队总司令下令,高空投弹!
  赵文睿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G星人们觉得胜利无望,开始发疯,在极高空就投放灾难级武器。
  并且在行军的路上,G星人对地球的地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因此灾难级武器都是很有目的性的,包括南北极永冻冰川冰盖,格陵兰道的冰川,地壳板块裂缝,著名的超大型活火山、休眠火山,以及某些岩盘脆弱的地震多发带。
  当然,也还包括人类的超大型城市集群,以及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
  超级拦截,超级拯救,大约同时有几百颗灾难级武器被投放,任何一颗都能造成巨大的灾难。
  接下来就是竭尽全力的拦截了。经联盟布置而在各自空域巡逻的普通战机,差不多是拦截的主力,它们在米兰诺的情报支撑下,知道自己该怎么飞,飞向哪里,何时攻击。
  大部分战机都不赶趟,极少部分战机有拦截机会,但攻击窗口大约只有2-5秒不等,就一次机会,错过也就真错过了。
  全球民众进入祈祷阶段。
  这个时候真的是要看脸了。
  赵文睿也是感慨,终究还是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
  接下来就是命运时刻,每当有一枚天灾级武器被成功拦截,都会换来无数人的兴奋呼喊和拥抱,而每次拦截失败,则是悬心和悲泣。
  其实前后也就是不到10分钟就尘埃落定了。
  总体战果,还是喜人的,黄石没有爆发,北半球人不用享受季风带来的类似核冬天的巨量火山灰阴霾。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缝隙也没有遭受重创,脚盆人可以欢呼他们躲过了陆沉之险,棒子也可以欢呼一下。
  然后南北极成功了一部分,所以在辉煌的冰蓝色爆炸中,大量的冰川融化。
  格陵兰岛的拦截则完全没有成功,这个大岛以后大约不会有永冻冰盖了,但海平面则进一步升高。
  南美近海地震多发地带的拦截也没有成功,所以接下来不仅仅是当地要发生大海啸,也为全球海啸推波助澜。
  洛杉矶都市群的拦截成功了一半,所以全球目前最牛掰,人口也最多(有大量的墨西哥人)的都市群基本废了。
  场面很宏大,但不像巨型核爆那样蘑菇云直上高空,吹散云层什么的,G星人的灾难级炸弹更具控制性,体现出来的就是虚头巴脑的不多,但类似核心大火球的区域更广,类似冲击波的次级伤害也更强力。
  无数建筑,高楼大厦在并不算太刺眼的亮蓝色光芒中粉碎并被吹飞,然后就是超级风暴般的能量冲击,在这种冲击下,高楼大厦就像被先肉后骨架般完蛋,先是墙壁什么的都被撕裂吹飞了,然后是内部的种种,最后是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倒霉的就是三部曲度走完,好一点的则走到一半,一多半,一少半,所以看起来也是各种触目惊心,花样繁多。
  至于人,在这种级别的毁灭中,人其实并不凸显,显得很渺小,哪怕瞬间将所有血液都溅在了某处,也会被吹干,甚至某处也被剥离成碎渣,因此根本不显。尸骸混杂在其他被撕碎的垃圾中,在整体垃圾比例中所占较低,因此除非事后一点点的刨,否则仅是单纯的扫几眼灾害现场,会觉得这里本身就是无人之地。完蛋大吉的仅仅是城市。
  还有就是阿三家遭了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口是真的多,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好几个,像孟买,这次就没挺过去。
  说白了,各国也是尽可能的先以保护自家为主,而像阿三家这些,拦截次数屈指可数,阿三自己则根本没什么逼数,连象征性的派些战机上天都已经做不到,他们已然在玩孤岛求生玩的很嗨,出营地就是两脚豺狼群。
  平时豺狼群倒也不会搞什么兽潮,因为营地里没有两脚豺狼们追求的利益,人家自己的低端近原始社会也运转的还行。
  而营地中的文明人,则与两脚豺狼太过格格不入,所以在外边逗留,就要承担风险。
  比如阿三家那些皮肤白皙的,只是整个族群中比较少的一部分,外面的亚洲黑们,就很喜欢抓住这一类,反复用到不能用,然后屠宰了吃肉。内脏大脑什么的貌似还是新复活的一些宗教祭祀的上佳祭品。
  非洲黑叔叔们这次比较幸福,给人的感觉他们在另一个星球,全程与其无关,连后来的全球海啸,他们那边的损失都是最小的。
  主要是因为虽然他们那边也不乏海港,但人口中心的偏重不似发达国家那么夸张。尤其是资本撤离后,港口养不活那么多人,自然只能是进入内陆找食。
  而像英法,日韩之流,则是越到后来,海洋物流越畸形昌盛。实在是需要流通的东西太多。
  所以后者都在全球海啸中,蒙受了较大的损失。
  东京都市圈成了威尼斯,威尼斯则成了亚特兰蒂斯,旧金山上演了水漫金山,而洛杉矶都市圈先被大炸比洗地,又被大海啸冲刷,其废墟程度已然跟{未来水世界}的基调很搭。
  其他地区的沿海城市也饱受摧残,亚洲四废都有不断的海岸线,甚至本来就是大岛群岛,同时也是海岸人多,中央群山密林的人口分布结构,在自然灾害中,损失自是无比巨大。
  但四废国的民众心态已经被彻底踩进泥地里,所以灾后反而显得有些生机勃勃,各种捡垃圾捡尸的,售卖垃圾尸体的,好不热闹。
  紧跟着就是瘟疫爆发,因为死人多了,腐烂了就容易成瘟疫,而四废国那种热带地区,更是容易爆发瘟疫。
  这时候四废已经没什么医疗体系,全民对瘟疫的抵抗率极低。于是赵文睿曾经预测过的人口大规模灭亡开始了。效果能跟欧洲当初的黑死病一拼,甚至更凶残猛烈。
  全球大海啸之后,紧跟着就是气候异变,大量的冰川融化,淡水加入海水,改变了海水的结构,也改变了温度,然后影响了天气,雷雨、大暴雨,厄尔尼诺现象,接下来就是严寒。因为这个时候,全球的废气排放达到了一个新低,主要是石油体系都基本崩溃了。
  这个体系过去主要抓在世界能源大亨手中,一部分抓在中东石油大王们手中。如今能源大亨抱聚变反应堆的大腿去了,石油大亨花高价去避难所了,靠一些军头和武装派别,根本组织不起稳定的产油和石油输出,甚至维护油井正常运转都不容易做到,越来越多的油井报废掉,也没有渠道销售,然后就是全面塌锅。各国的人也因超级经济寒冬,开不起车,烧不起油,整个体系也就那么迅速荒废了。
  另外,老式的高排废工业,不是被扔了,就是自行破产了。再加上人口的大量死亡,和普遍的生活指数下降,低碳时代成功到来。
  这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所以今年的寒冬来的又早又冷。
  从某种角度讲,赵文睿的初衷达成了,这个世界的全球人类死伤狼藉,正在受苦的非常的多。估计北半球的这个冬天,会有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死于饥寒交迫吧。
  很多的现代人对此不以为然,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其实这是个相辅相成的事,饥饿使得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寒冷使得热量持续流失,更容易饥饿,最后就是连呼吸低温空气都可能伤到肺,小小的病灶也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就算没有,持续的饥寒,也会让人器官衰竭。
  很多人裹着看似厚厚的衣物棉被,却浑身冰冷,第二天被人发现死于被窝中,不是单纯的饿死或冻死,而就是器官衰竭,熬不过寒冬,其中尤以免疫力不健全,抵抗力相对低下的未成年人为甚。他们本就生存能力相对弱小,也对如何更好的照顾自己没什么经验,如果没有呵护,寒冬对他们往往是致命的。
  不过赵文睿看不到这些了,他的任务结束了。一如既往的,还能逗留24小时。
  G星人的舰队最终还是有些落地了。
  当然它们需要的不是落地,甚至它们的很多舰船没办法正常落地,而是会像打不开伞包的跳伞者般活活摔死。
  它们要的就是投放大炸比的机会。接下来就无所谓了。
  所以虽然最后有两百多艘战舰落地,但基本上死的很惨烈,它们的落点在靠近西雅图的太平洋海域,联盟一早就有算出其轨迹,所以很快所有能打的水面、水下舰船都过去了,新时代就要带来,这些兵器也都落伍了。现在算是值好最后一班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0/18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