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1544

  一刀切下去,一直切到鱼皮上才停下,然后把菜刀向后挪动半厘米左右,在第一刀平行的位置下刀。
  就这样,每隔半厘米下刀,把鱼身从头切到尾,每一刀都要切到鱼皮的部位,只有这样,做出来的鱼才漂亮,过油炸的时候也更容易炸透。
  全部切好之后,郑光耀拿着菜刀再次返回鱼身的前面,从刚才那些刀口九十度的部位下刀开始切,每一刀也间隔半厘米。
  这样两种刀口交错在一起,就形成了完美的十字花刀。
  郑光耀一边切一边说道:“鳜鱼的松鼠花刀其实比想象中好切,因为鳜鱼的鱼皮很结实,不会碰到刀就会破开,所以切的时候不用紧张这点,只要不是太用力的切,都不会有事。”
  说完这些之后,他已经把这一片鱼肉切好,然后小心的提着鱼翻一下,开始切另一片鱼肉。
  “徐老板,你的刀工切这个没问题吧?”
  李浩凑到徐拙身边,小声的问徐拙对这刀工的看法。
  徐拙笑着说道:“自然是没问题的,之前我做油爆双脆的时候,刀花的难度比这个大得多。”
  他说的是实话,要论刀工的难度,油爆双脆比松鼠鳜鱼的难度大。
  但是油爆爽脆这道菜,不管是肚仁还是鸭胗,个头都比较小,切完之后还可以歇会儿再切另一个。
  而这松鼠鳜鱼中间可没有停留的机会,要从头切到尾才行。
  两种菜品一个对刀工要求高,一个对耐心要求高,相对于其他菜品来说,其实都挺难的。
  两片鱼肉全都切好后,郑光耀提着鱼尾,小心的把鱼肉放进了清水中。
  用清水浸泡一下,既能去除鱼肉中的血水,也能让切好的那些刀花变得顺当,不会出现扭曲或者纠缠在一起的情况。
  不过浸泡时间不能太长,不然鱼肉中的鲜味物质就会流失。
  郑光耀把鱼浸泡了一分钟,然后提着鱼尾轻轻把鱼提起来,放在铺着厨房纸的托盘中控水。
  趁着这个时间,他开始修整鱼头,也就是这道菜中,松鼠头的部位。
  其实不光徐拙以为松鼠鳜鱼中的松鼠头是直接把鱼头摆上去的,甚至连于可可这个从小吃松鼠鳜鱼长大的人也完全不懂。
  “我说每次吃这道菜的时候都觉得鱼头好好吃,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骨头不说,肉还很多,原来不是鱼头吖。”
  于可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让徐拙在心里不由得替于培庸鞠了一把同情泪。
  郑光耀把鱼头翻过来,然后从鱼鳃的部位下刀,将鱼头顺着鱼鳃的走势切开,鱼头扔掉不用,只剩下带着胸鳍的那块鱼肉。
  郑光耀把这块肉洗干净,里面的骨头去掉,往菜板上倒着放置,让两个胸鳍在最上面。
  胸鳍一左一右竖直向后长着,看上去真的跟松鼠的耳朵有几分相似。
  特别是那种耳朵比较长的魔王松鼠,简直一模一样。
  “哇,真的好像诶,原来这就是松鼠鳜鱼,长见识了。”
  郑光耀把这个松鼠头修整好,也放在清水中清洗了一下,接着他用厨房纸把这个松鼠头包起来,将表面的水分彻底擦干。
  又把切好的鱼身从托盘中提起来,也用厨房纸把水擦干,和松鼠头一块儿放在盆里。
  接下来,就该进行腌制了。
  郑光耀拿着菜刀,将洗净的大葱切段,然后用菜刀拍散,接着把洗净的生姜也用菜刀拍散。
  把葱段和生姜放在盆里,然后倒入一些料酒,再放入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胡椒粉,轻轻搅拌一下,让所有的料斗均匀的沾在鱼肉上。
  腌制的时候不用放太多料,主要是给鱼肉去腥。
  而盐也不用多放,只要能给鱼肉增加个底味儿就行,毕竟等会儿要进行油炸,鱼肉没底味儿的话吃起来会差点意思。
  腌制上之后,郑光耀架上炒锅,准备烧油。
  鱼肉腌制的时间不用太长,十来分钟就行,而十来分钟的时间,刚好能把一锅油烧热。
  等待油温升高的时候,郑光耀走到一边,准备喝口水休息一下,十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也足够让大家停机喘口气了。
  郑光耀喝了茶,休息一会儿,顺便跟徐拙聊了一下接下来几天要拍摄的内容,然后便开始准备给鱼肉过油。
  刚刚烧油的时候,郑光耀没开大火,所以这会儿油温也就六成热左右。
  不过这个温度已经足够,他检查一下之后,把鱼肉从喷淋提出来,把上面的葱姜碎末小心的抖落下来,接着便开始进行炸制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拍粉。
第1239章
吉士粉
  拍粉,其实也就是挂干糊。
  用干粉锁住鱼肉中的水分,这样炸出来之后,鱼肉会呈现出一种外酥里嫩的口感。
  这一步,跟糖醋鲤鱼很相似,但用的面糊却不一样。
  糖醋鲤鱼用的是全蛋酥糊,是用面粉和鸡蛋淀粉一起搅拌而成的湿面糊,而松鼠鳜鱼这道菜中用到的,却是干粉。
  郑光耀把腌制好的鱼肉拿出来,再次用厨房纸把表面的水分和料酒擦干,然后拿来一个干净的盘子,里面放入适量的玉米淀粉,也就是最常见的生粉。
  接着又往里加了一些中餐中比较少见的吉士粉。
  李浩碰了碰徐拙,好奇地问道:“啥是吉士粉啊?这玩意儿加进去有啥作用?你给我说说,等下次我写推文的时候能用得上。
  现在的人,特喜欢看这种完全不懂的内容,越是看不懂,越觉得高大上,要是能看懂,反而就会挑肥拣瘦,各种挑毛病。”
  这个问题还真难为住徐拙了,他也不知道吉士粉是什么东西,只是隐约记得,好像做蛋糕之类的甜品中会用到这种食材。
  正犹豫该怎么回答的时候,郑光耀却开口了:“吉士粉是一款复合型的西式调味品,由疏松剂、稳定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淀粉和填充剂组合而成。
  最早时候是在香港引进的,刚开始只用于西餐,后来被粤菜师傅所采纳,逐渐成了中餐也经常用到的食材。”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粤菜吸收百家所长的特性。
  要换成其他菜品,就算不排斥这种调味品,也不会主动运用到菜品中。
  但是粤菜却不一样,粤菜对于任何好的技法以及食材或者菜品,都会吸收过来,然后改良成适合粤菜的方式,将其发扬光大。
  这就是成长型菜系的魅力。
  当然了,粤菜之所以是成长型,主要还是跟粤菜师傅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有关,一代代师傅的努力,才使得粤菜成为能够跟法国大餐掰腕子的存在。
  从这点来说,粤菜在八大菜系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吉士粉用的时候要跟玉米淀粉搅拌均匀才行,郑光耀一边搅和,一边跟大家讲着吉士粉的主要功效。
  第一是增香:吉士粉能使制品产生浓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
  第二是增色:在糊浆中加入吉士粉能产生鲜黄色;
  第三是增加松脆的口感:在膨松类的糊浆中加入吉士粉,经炸制后制品松脆而不软瘪,形态美观;
  第四是赠加粘滑性:在一些菜肴勾芡时加入吉士粉,能产生粘滑性,具有良好的勾芡效果且芡汁透明度更高。
  这四种功效,使得吉士粉成了中餐调味品的新宠。
  特别是一些油炸类的甜口菜品,一般都会放入一些吉士粉来增香增色。
  淀粉和吉士粉拌匀后,郑光耀就开始拍粉了。
  他提着鱼尾,把两片鱼身全都鱼皮朝下放在盘子里,然后抓着盘子里的淀粉均匀的洒在鱼肉上,洒的时候还需要用另一只手扒拉着鱼肉刀花切出来的缝隙,使得淀粉洒得更加均匀,这样炸出来的成品会更加诱人。
  两片鱼肉全都撒好之后,郑光耀提着鱼尾把鱼肉提起来,然后用手轻轻在上面进行拍打。
  拍打的目的是让淀粉更加深入到鱼肉中,同时也能让多余的淀粉掉下去,免得淀粉过厚影响口感。
  拍粉结束后,郑光耀就提着鱼尾的部位向前折,从两片鱼肉中穿过去。
  这样就相当于两片鱼肉分别在扭曲一下,使得鱼肉朝外,鱼皮朝里。
  做好这一步之后,就该下锅进行炸制了。
  这也是大家最愿意看到的步骤,毕竟油炸类的食物,虽然看上去很油腻,但是不管色泽还是味道,哪怕光看着食材在油锅里咕噜咕噜的上下沉浮,也让人非常有胃口。
  郑光耀一手抓着鱼尾,一手抓着鱼肉的头部,然后缓缓把鱼肉放进油锅里,把表面微微炸一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花刀定型,免得出现粘连或者花刀没有蓬松开的情况。
  松鼠鳜鱼这道菜,说白了要的就是花刀的那种蓬松感,花刀越蓬松,做出来的菜品味道和口感就越好。
  两片鱼肉全部定型之后,郑光耀把鱼肉那一头丢进油锅中,而鱼尾的部位继续提着,这个部位只有鱼皮,没什么鱼肉,所以不能跟鱼肉一块儿炸制,不然就会炸糊。
  等到锅里的鱼肉开始变色的时候,郑光耀这才把鱼肉丢了进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