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校对)第1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8/1544

  赵金马戴上厚厚的隔热手套,打开蒸柜,然后把里面的蒸鱼盘端了出来。
  刚打开柜门,一股好闻的鲜香味道就喷涌而出。
  这味道中有鱼肉的鲜美,还有火腿的鲜香,让人一闻不自觉就会咽口水。
  赵金马把蒸鱼盘端出来之后放在工作台上,等蒸汽稍稍散去之后他嗅了嗅味道,笑着说道:“感觉没失手,亲家,你是客人,你先尝尝味道。”
  郭树英凑过来,左右看了看说道:“蒸的时候,下面的火腿不该切成片的,应该切成条,这样能把鱼垫起来,更容易蒸熟,同时也不耽误火腿的味道渗入鱼肉中。”
  蒸鱼的时候,鱼身下面的空气流通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关系着菜品的成熟程度,同时还关系着调料是否入味的问题。
  一般的家庭主妇都知道在蒸鱼的时候下面垫上一些姜丝,这样更容易让鱼肉熟透。
  赵金马身为厨师,自然是知道这点的,不过是刚刚装盘的时候太追求形式美,所以忽略了这一茬。
  现在郭树英只是站在一个厨师的角度上,提醒赵金马一下。
  说完之后,郭树英没客气的拿起筷子,先把鱼身上盖着的火腿片挑开,然后用筷子夹起鱼肚子的一块鱼肉,开始帮赵金马试毒。
  嗯,现在鱼的味道还不知道那样呢,赵金马这么热切的让亲家试吃,确实有种让人试毒的感觉。
  不过厨师嘛,尝菜什么的都是基本功。
  别说几位老人了,连徐拙自己,都尝过无数菜品,好吃的,难吃的,自己做的,别人做的,反正对尝菜早已经麻木了。
  能够完全做到好吃不贪嘴,难吃不会吐的状态。
  郭树英把鱼肉送进嘴里,先抿一下感受鱼肉的鲜嫩程度,再轻轻咀嚼两下感受鱼肉的口感。
  等彻底品味过后,这才放下筷子说道:“很不错,鱼肉很入味,也很弹牙,就是鱼皮的部位味道稍稍有些重,得配着鱼肉一块儿吃才行。”
  这话让赵金马顿时精神一振:“这么说来,那回头我多琢磨琢磨,把这道菜在店里上新。”
  郭树英尝完之后,其他人也依次品尝一下。
  火腿的鲜香完美融入到了鱼肉中,使得鱼肉鲜香可口,而且还多了火腿的鲜香和厚重。
  这种味道,使得原本清鲜的鱼肉变得更加美味多变。
  而鱼肚子里的味道更加丰富,香味儿更加浓郁,那种复合型的香味儿,让人欲罢不能。
  试吃完这道赵金马改良版的三鲜脱骨鱼之后,因为冯卫国做的烤花揽鱼还早,所以大家商量一下,决定先让郭树英做红烧臭鳜鱼。
  这也是今天的主题。
  这么多人聚在这里,就是想知道做红烧臭鳜鱼这道菜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第1560章
红烧臭鳜鱼(上)
  臭鳜鱼是徽州名菜,也是徽菜的当家菜品。
  臭鳜鱼的吃法很多,可以清蒸,可以香煎,可以干锅。
  不过最正宗的吃法,还是红烧。
  红烧臭鳜鱼这道菜品,最能激发臭鳜鱼本身的鲜香味道,同时也能代表徽州人的饮食习惯。
  徽州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造就了徽州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徽菜讲究就地取材,以鲜制胜,所有的食材,都要是鲜活的,只有这样才能突出菜品的本味。
  另外徽菜擅长红烧,在徽州,几乎所有的食材都可以用来红烧。
  除了红烧之外,徽菜还擅长焖炖和清蒸,对火功的掌握尤其娴熟。
  另外,徽州人也极其擅长腌渍各种菜品,从蔬菜到荤菜,从臭鳜鱼到火腿,都是每家每户徽州人所擅长的。
  不过徽菜不擅长爆炒,这使得徽菜成为优缺点非常鲜明的一个菜系。
  发展到现在,尽管徽菜中涌现了许多新式菜品,但整个徽菜体系,依然沿袭着古徽州的一些特点。
  比如重色,重油,重火功等等。
  现在要做的这道红烧臭鳜鱼,几乎涵盖了徽菜的所有特点。
  臭鳜鱼已经准备好了,整个鳜鱼的周身泛着绿色,这是腌制到位的象征。
  这些臭鳜鱼是郭树英他们带来给赵家的人品尝的,整整一木桶,全都是膘肥体壮的大鳜鱼。
  郭树英把鳜鱼从木桶里拿出来之后,便把这条微微发臭的鳜鱼放进了清水中,开始浸泡清洗。
  浸泡,能够把鱼肉中多余的盐分泡出去,同时也能让鱼肉略微回软一些。
  臭鳜鱼在腌制的时候,因为用大石头压着,所以肉质会比较紧实,加上鱼肉中的水分会流失,所以刚腌好的鳜鱼,摸上去甚至有些发硬的感觉。
  这样直接做的话,做出来的鱼肉口感会有些差。
  而且鱼身发硬的时候,也不容易清洗干净。
  所以,臭鳜鱼刚刚拿出来之后,要先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会儿。
  时间不用太长,五分钟就足够了。
  五分钟之后,郭树英开始清洗鳜鱼。
  臭鳜鱼在腌制的时候没有清洗,腹腔里还有内脏的残留,这也是鳜鱼能够发酵的主要原因。
  这会儿要吃,这些脏东西自然要清洗干净了。
  不仅鱼肚子里要清洗干净,甚至鱼鳃等部位,也得清洗到位。
  清洗过后,郭树英把鳜鱼放在一边控水,趁着这个功夫他开始准备做红烧臭鳜鱼要用到的配料。
  “臭鳜鱼想好好吃,就得尽可能的体现出鳜鱼的香味儿。
  虽然鳜鱼本身就有足够的香味儿,但是这种香味儿不厚重,不浓烈,所以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加点增香的东西。”
  说话的功夫,郭树英去旁边放着猪肉的工作台上,切了一小块五花肉。
  五花肉,就是臭鳜鱼增香的秘密武器。
  这点,让徐拙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做臭鳜鱼这道菜的时候,光有鳜鱼就行了,没想到想要好吃,还得往里面放猪肉。
  “郭爷爷,直接用猪油来做不行吗?”
  徐拙联想到川菜有很多用猪油来烹制的菜品,觉得臭鳜鱼用猪油来做,应该也是可以的。
  谁知郭树英笑了笑说道:“我个人不太建议用猪油来做,因为用猪油的话,做出来的臭鳜鱼口感会很腻。”
  他一边切肉丁,一边给徐拙解释这其中的原因。
  臭鳜鱼在制作的时候,因为鱼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所以烧制出来的汤汁会非常粘稠。
  假如再用猪油的话,这种粘稠感就会成倍提升,这会造成臭鳜鱼口感发腻的感觉。
  刚开始吃或许没什么,但是吃多了,油腻感就会越来越强烈。
  而把肉丁加进去的话,能够让菜品在香味提升的同时,也会减少那种油腻的感觉。
  另外,做红烧臭鳜鱼用的菜籽油,也能避免菜品过于油腻。
  徽菜虽然重色重油,但吃起来却没有那种油腻感,其主要原因是,徽州人喜欢用菜籽油做菜的原因。
  这跟北方喜欢用花生油是不同的。
  肉丁切好后,郭树英又抓了一把大蒜和一大块生姜,同样全部切成小丁。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了一些笋丁和红椒圈。
  这些都是做臭鳜鱼常用的配料,其实还可以再加一些,不过纯正的臭鳜鱼,是没有太多配料的。
  而且所有的配料,都会切成小丁。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菜品的卖相,不影响用筷子取食。
  配料切好之后,臭鳜鱼也差不多把水控干了。
  郭树英把鱼拿过来放在案板上,用菜刀在臭鳜鱼身上打上十字花刀。
  花刀不用太深,主要是让鳜鱼入味。
  做完这些之后,他把炒锅放在灶上,先把锅烧热,然后往里面放入一勺冷油,滑锅过后,倒出来,重新烧热,然后往锅里加了两大勺菜籽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8/15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