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

[49]
「懇」:鑄本作「勤」。
[50]
折柬:〖吕註〗《三國志·魏志·王凌傳》註:「卿直以折柬召我,我當敢不至耶?」
[51]
襆:〖何註〗音卜,裳削幅也,與幞字不同。襆,被也,猶言行李也。若晉魏舒爲尚書郎,議者謂用非其人者,宜汰之。舒曰:「吾即其人。」襆被逕出。襆是包裹之意。
[52]
贐:〖何註〗音燼,與賁同。送行者之禮也。
[53]
餽:〖何註〗饋同,送給飲食也。
[54]
橐:〖何註〗《孟子》註:「無底曰橐,有底曰囊。」《毛詩小傳》:「小曰橐,大曰囊。」
[55]
蒼頭稚子:〖何註〗蒼頭,《蕭望之傳》註:「蒼頭,老奴也。稚,幼也。」
[56]
祖送:〖吕註〗《前漢書·疏廣傳》:「廣以年老辭位,公卿設帳祖道東門外。」按:黄帝之子名祖,好遊,死於道,故今出行者祭郊次而後行曰祖。〖何註〗祖,祖神也。共工之子曰修,好遠遊,故祀爲祖神。祖,徂也,祖帳,設帳而祖祭也。《詩·大雅》:「仲山甫出祖。」
[57]
歘:〖何註〗《關尹子·四符篇》:「吾之神一歘無起滅爾。」
[58]
羊角風:〖吕註〗《莊子·逍遥遊》:「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萬里。」註:「羊角,風之旋者。」
[59]
「驗」:康熙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鑄本作「應」。
[60]
置身青雲:〖吕註〗《史記·范雎傳》:「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致於青雲之上。』」○謝靈運詩:‘惜無同志客,共登青雲梯。’註:‘仙者因雲而升,故謂之雲梯。’○《天禄識餘》:「《史記》云『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顔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青雲之士,謂聖賢立言傳世者,孔子是也;附青雲,則伯夷、顔淵是也。後世謂登仕路爲青雲,謬矣,試引數條以證之:《京氏易占》:「青雲所覆,其下有賢人隱。」《續逸民傳》:「嵇康早有青雲之志。」《南史》:「梁孔稚珪隱居,多構山泉。衡陽王鈞往遊之。珪曰:『殿下處朱門,遊紫闥,詎得與山人交耶?』鈞曰:『身處朱門,而情遊滄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又,袁彖贈隱士庾易詩曰:「昔聞巢、許,今睹臺尚。」阮籍詩:「抗身青雲中,網羅孰能施?」李白詩:「獵客張兔置罝,不能挂龍虎;所以青雲人,高歌在巖户。」合而觀之,青雲豈仕進之謂乎?王勃文:「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即《論語》:「視富貴如浮雲」之旨。若窮而常有覬覦富貴之志,則鄙夫而已矣。自宋人用青雲字於登科詩中,遂誤至今。
[61]
貴介:〖吕註〗《左傳·襄二十六年》:「夫子爲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註:「介,大也。」
[62]
戴笠:〖吕註〗《風土記》:「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鷄犬,祝曰:『卿乘車,我載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63]
綦:〖何註〗甚也。
[64]
瀉囊:〖何註〗傾囊也。
[65]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無此評。康熙本無「王」字,「令」下有「月」字。「阮亭」:青本作「漁洋」。
偷桃
童時赴郡試[1],值春節。舊例:先一日,各行商賈,彩樓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余從友人戲矚[2]。是日,遊人如堵,堂上四官皆赤衣,東西相向坐。時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聞人語嚌嘈[3],鼓吹聒耳[4]。忽有一人率披髮童,荷擔而上,似有所白,萬聲汹[5]動,亦不聞爲何語[6],但視堂上作笑聲,〔馮評〕寫瑣事細,從髫年望中看出,閑甚。情景如繪。即有青衣人大聲命作劇[7]。其人應命方興,問:「作何劇?」堂上相顧數語。吏下,宣問所長,答言:「能顛倒生物。」吏以白官,少頃復下,命取桃子。術人聲諾[8],解衣覆笥上,故作怨狀,曰:「官長殊不了了。堅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爲南面者所怒[9]。奈何?」其子曰:「父已諾之,又焉辭?」術人惆悵良久,乃云:「我籌之爛熟。春初雪積[10],人間何處可覓?唯王母園[11]中,四時常不凋卸,或有之。必竊之天上乃可。」子曰:「嘻!天可階而升乎?」曰:「有術在。」乃啟笥,出繩一團,約數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擲[12]去,繩即懸立空際,若有物以挂之。未幾,愈擲愈高,渺入雲中,手中繩亦盡,乃呼子曰:「兒來!余老憊,體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遂以繩授子,曰:「持此可登。」子受繩有難色,怨曰:「阿翁亦大憒憒[13]。如此一綫之繩,欲我附之以登萬仞之高天,倘中道斷絶,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嗚拍之曰[14]:「我已失口,悔無及。煩兒一行。兒勿苦[15],倘竊得來,必有百金賞,當爲兒娶一美婦。」子乃持索,盤旋而上,手移足隨,如蛛趁絲,漸入雲霄,不可復見。〔馮評〕如在目前。久之,墜一桃,如盌[16]大,術人喜,持獻公堂。堂上傳視良久[17],亦不知其真偽。忽而繩落地上,術人驚曰:「殆矣!上有人斷吾繩,兒將焉託?」移時,一物墮[18]。視之,其子首也,捧而泣曰:「是必偷桃爲監者所覺,吾兒休矣!」又移時,一足落;無何,肢體紛墮,無復存者。術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閤之,曰:「老夫止此兒[19],日從我南北遊。今承嚴命,不意罹[20]此奇慘,當負去瘞[21]之。」乃升堂而跪,曰:「爲桃故,殺吾子矣!如憐小人而助之葬,當結草[22]以圖報耳。」坐官駭詫[23][24],各有賜金。術人受而纏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兒[25],不出謝賞,將何待?」忽一蓬頭僮首抵笥蓋而出[26],望北稽首,則其子也。以其術奇,故至今猶記之[27]。後聞白蓮教[28]能爲此術,意此其苗裔耶[29]?
〔但評〕作劇甚奇,關白亦甚詭。此等人,即非邪教黨裔,而挾其巧幻之術,佐之以滑稽之口,將何事不可爲耶?迷拐婦女,以及剜孕婦之胎,攝幼孩之魂,致人之死以神其術,咒人之病以劫其財,爲盗爲姦,筆難罄述。自愛身家者,慎勿招之作劇,而引鬼入宅,開門揖盗也。堂堂薇署,赫赫赤衣,顧於法堂前傳命作劇耶?亦可謂不知爲政之道,而失旬宣之職矣。况迎春大典,新春令節,而使斷首刖足,肢體支解於階前,種種不祥,何樂爲是?
〔何評〕戲幻。
〔馮評〕明錢希言《獪園》一書叙有此事,然遠不如。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康熙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青本、鑄本)
[1]
青本無「試」字。
[2]
矚:〖何註〗音燭,視也。
[3]
嚌嘈:〖何註〗人聲雜亂也。
[4]
聒耳:〖何註〗聒音括,聲擾也。《抱朴子》:「春蛙長譁,而醜音見患於聒耳。」
[5]
汹:〖何註〗音匈,如潮之涌也。
[6]
「動」:二十四卷本作「涌」。鑄本「聞」下有「其」字。
[7]
劇:〖何註〗音屐,戲也。唐杜牧《西江懷古》詩:「魏帝縫囊真戲劇。」△按:劇音巨。
[8]
「聲」:異史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應」。
[9]
異史本、鑄本、二十四卷本「怒」上無「所」字。
[10]
「乃云」:異史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乃曰」。「春初」:康熙本作「初春」。
[11]
王母園:〖吕註〗《漢武帝内傳》:「七月七日,王母自設天厨;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帝收其核,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漢武故事》:「東郡獻短人。呼東方朔至。短人指朔語上曰:『西王母種桃,三千歲爲子,此兒已三過偷之矣。』」
[12]
擲:〖何註〗音躑,拋也。
[13]
憒憒:〖何註〗憒音潰,昏憒也,心亂也。
[14]
「嗚拍」:青本作「喝迫」。
[15]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悔」上有「追」字。「兒無苦」:二十四卷本無。
[16]
盌:〖何註〗同碗。
[17]
「視」: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示」。「示」古作「視」。
[18]
「墮」: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作「墜」。(下同)
[19]
青本「此」下有「一」字。
[20]
罹:〖何註〗音離,附麗也,遭也。
[21]
瘞:〖何註〗埋也。
[22]
結草:〖吕註〗《左傳·宣十五年》:「秦伐晉。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爲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抗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
[23]
駭詫:〖何註〗驚駭詫異也。
[24]
「官」:青本作「客」。
[25]
八八兒:〖吕註補〗未詳。○《負暄雜録》:「南唐李主諱煜,改鴝鵒爲八哥,亦曰八八兒。」
[26]
「蓬頭僮首」:二十四卷本作「蓬首僮頭」。
[27]
「記」:康熙本作「誌」。
[28]
白蓮教:〖吕註〗《通鑒記事》:「天啟二年,鉅野妖賊徐鴻儒以白蓮教惑衆,黨數千人。初,深州人王森以救一妖狐,狐斷尾藏之。詔人,人聞香,多歸附之,號聞香教。事露,斃於獄。其子好賢及徐鴻儒、于宏章輩,約於中秋起兵。謀洩,鴻儒遂先反。用紅巾爲識,陷鄆城及鄒、滕、嶧,衆至數萬。山東巡撫趙彦同,監軍道王從義、徐從治,都司楊國盛、廖棟及大同總兵楊肇基,次第擒滅之。」○按:《元史》:「韓林兒,欒城人也,以白蓮教燒香惑衆。其父名山童,與穎州劉福通、杜尊道、羅文素、韓咬住等謀起兵。官捕山童殺之。子林兒逃入武安山中,聚衆十餘萬,據毫州,國號宋,改元龍鳳。元兵來伐,敗走安豐。明祖挾還金陵,三年殂。」據此則白蓮教之名久矣,不始於王森、徐鴻儒也。
[29]
「術」:青本作「荷」。「耶」:異史本作「也」。
種梨
有鄉人貨梨於市,頗甘芳,價騰貴。有道士破巾絮衣,丐[1]於車前,鄉人咄之亦不去[2];鄉人怒,加以叱[3]駡,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4]止丐其一,於居士亦無大損,何怒爲?」〔馮評〕近情語。觀者勸置劣者一枚令去,鄉人執不肯。肆中傭保[5]者見喋聒[6]不堪,遂出錢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謝,謂衆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請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作種。」〔何評〕吝根。於是掬梨大啗[7][8],且盡,把核於手,解肩上鑱[9],坎地[10]深數寸[11],納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湯沃灌,好事者於臨路店索得沸瀋[12],道士接浸坎處[13]。萬目攢[14]視,見有勾萌[15]出,〔何評〕吝芽。漸大,俄成樹,枝葉扶疏[16]。〔何評〕吝枝葉。倏而花,倏而實,〔何評〕吝成實。碩大芳馥[17],纍[18]纍滿樹。道士乃即樹頭摘賜觀者[19],頃刻向盡[20]。〔馮評〕明季藩王多擁厚貲。一文不輕以享士。城破,賊盡出之以與獄囚。同此浩嘆。〔何評〕吝究竟。已乃以鑱伐樹,丁丁[21]良久乃斷[22];帶葉荷肩頭,從容徐步而去。初,道士作法時,鄉人亦雜衆中[23],引領注目,竟忘其業;道士既去,始顧車中,則梨已空矣,方悟適所俵散[24]皆己物也;〔但評〕己物而借他人俵散,吝嗇者每每如是。又細視車上,一靶[25]亡,是新鑿斷者,心大憤恨,急跡之[26],轉過牆隅,則斷靶棄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但評〕皆己物也,人代勞耳。一市粲然,除傭保而外,以鄉人而笑鄉人者,間有多少?道士何沾沾計校鄉人,特借以警天下之吝惜者耳。
異史氏曰:「鄉人憒憒,憨[27]狀可掬,其見笑於市人,有以哉!每見鄉中稱素封[28]者,良朋乞米則怫[29]然[30],且計曰:『是數日之資也。』或勸濟一危難,飯一煢獨[31],則又忿然,又計曰[32]:『此十人、五人之食也。』〔馮評〕勘透世情,豈曰寓言十九。甚而父子兄弟,較盡錙銖[33]。及至淫博迷心[34],則傾囊不吝;刀鋸臨頸,則贖命不遑。諸如此類,正不勝道,蠢爾鄉人,又何足怪。」〔馮評〕太倉一粟,性命以之;一擲千金,賤同糞土。世人欲學聖賢,當自免爲鄉人始。
〔但評〕文之取義,評盡之矣。然又有不必淫博罰贖,而亦消歸烏有者。蓋五行百産之精,不能有聚而無散;以儻來之物,據爲己有,良朋不與,窮乏不與,甚至家庭骨肉亦不與,彼固有財而不能用,天必奪之以畀能用者矣。即令安分自守,豈能任其多藏哉?
〔何評〕核是吝惜之根。勾萌成樹,倏花倏實,俵散殆盡者,皆是物也。人無吝根,道士縱有妙術,烏得而散之?乃知過爲吝惜,未有不至散亡者,天之道也。車無靶則不可以行,「吝惜」二字得行不得的,道士所爲伐其本。
〔方評〕願得數千億道士遊行天下,舉慳囊而盡破之,亦一快事。但日不給。奈何!
【校記】(底本:手稿本
參校本:康熙本、青本、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鑄本)
[1]
丐:〖何註〗音蓋,乞也。
[2]
「亦」:青本、黄本作「而」。
[3]
叱:〖何註〗叱,尺栗切,訶也。《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戰國策》:「呴籍叱咄,則徒隸之人至矣。」呴音鉤。
[4]
老衲:〖吕註〗按:衲,僧所服補衣也。五比邱曰:「僧當著何衣?」佛曰:「衲衣。」今僧通稱衲字,此借用。
[5]
傭保:〖何註〗《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註:「於酒家作傭保也。」
[6]
喋聒:〖何註〗喋音牒,多言也。《漢書·張釋之傳》:「喋喋利口。」聒音括,聲擾也。《抱朴子》:「春蛙長嘩,而鬼音見患於聒耳。」
[7]
啗:〖何註〗與噉、啖並同。上從,不從爫。音淡。《韓非子》:「孔子先飯黍,而後啗桃。」
[8]
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吾」作「我」,「梨」下無「大」字。
[9]
鑱:〖何註〗音巉,破土取藥之具。杜甫歌:「長鑱長鑱白木柄,我生託子以爲命。」
[10]
坎地:〖何註〗坎,穴也,謂穴其地也。
[11]
青本、黄本「地」下有「上」字。「寸」:康熙本作「尺」。鑄本無「深」。
[12]
沸瀋:〖何註〗音芾沈,熱湯也。
[13]
「處」: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