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48

[11]
「麝香」:鑄本、趙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麝」。康熙本無「充溢」二字,今據衆參校本補。
[12]
「大」:二十四卷本、但本、圖本作「厚」。
[13]
此上十六字:鑄本、異史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作「皆烏集鵠立,受命皆掩口語,側耳以聽」;「以聽」:黄本作「聽」;「當事者」:青本作「當事」。
[14]
「咄嗟可辦」: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趙抄本作「可咄嗟辦」。「醲」:青本、黄本作「濃」,鑄本、二十四卷本、趙抄本、異史本作「醴」。
[15]
皂紗纏頭:〖何註〗優令首飾也。
[16]
「金一出」:鑄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作「金若一出」。
[17]
摩戛:〖何註〗戛,擊也。
[18]
「之人」:趙抄本、鑄本作「人之」。「若民」:趙抄本作「居民」,二十四卷本作「民」。
[19]
上人:〖何註〗《釋氏要覽》:「謂内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之人上,故曰上人。」
[20]
風鬃雲轡:〖何註〗鬉當作,馬也。轡,馬勒也。石虎諱勒曰轡。△按:爲鬉的俗字,鬃通鬉。
[21]
「雲」:二十四卷本作「霧」。「可通」:趙抄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亦可通」。「挾」:異史本作「攜」。‘短長’:二十四卷本作「長短」。
[22]
「佃户」:鑄本、異史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作「惡佃」。「僧首」:青本作「僧」。
[23]
鑄本「異姓」作「異」,並趙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兒子」作「兒私子」。
[24]
帖括:〖吕註〗唐制:帖經試士曰試帖,舉人總括經文以應帖試曰帖括。○《文獻通考·選舉考》:「帖經者,以所習之經,掩其兩端,中間惟開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隨時增損,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爲通。」○《唐書·選舉志》:「楊綰疏言。明經者但記帖括。」〖吕註補〗:按今謂四書文爲帖括,非也。隋唐至宋,其試士有帖經法:所取習經本,掩其兩端,中間留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而使括之。十帖括其五,即謂之通,此記經之法,今無是也。
[25]
「慧」:趙抄本、鑄本、二十四卷本作「聰慧」。
[26]
「太學生」:趙抄本作「學生」。
[27]
膝席:〖何註〗漢田蚡爲相,娶燕王女爲夫人。竇嬰與灌夫往賀。嬰起爲壽,獨故人避席,餘半膝席,謂跪於席也。
[28]
耳孫:〖何註〗謂去高、曾遠,但耳聞之也。〖吕註〗《前漢書·惠帝紀》:「内外公孫耳孫。」應劭曰:「耳孫者,玄孫之孫也。去高曾遠,但耳聞之。」
[29]
「耳孫」:鑄本、趙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兒孫」。「北面」:二十四卷本作「北向」。
[30]
「一人」:諸參校本作「一」。
[31]
搴帷弔唁:〖何註〗搴音牽,取也。幃,蔽樞之幃幔出。唁音彦,弔生者也。
[32]
旛:〖何註〗音番橦,旌旗之屬。六祖寓法性寺,風動旛。《字典》作幡幢。
[33]
方相、方弼:〖何註〗送葬大人也。相傳方相氏即嫫母,黄帝次妃,最醜。帝周遊,元妃死,以嫫母監護于道。〖吕註〗按:方相、方弼,俱見《封神演義》,而方相之名甚久。《軒轅本紀》云:「帝周遊,元妃嫘祖死道,令次妃嫫母監護,因置方相以防喪。此蓋其始也。俗名險道神,又名開路神,抑由此故爾。宋朝喪葬有方相、魌頭之别,視其品級所當用;而世以四目爲方相,兩目爲魌頭。」《周禮》:「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以逐儺役。」蓋周亦有此名也。
[34]
百戲鞺鞳:〖何註〗鞺音湯,鞳音踏。鐘鼓聲。相如賦:「鏗鏘鞺鞳。」〖吕註〗《通鑒·隋紀》:「煬帝六年,諸蕃來朝,陳百戲於端門。」註:「百戲有魚龍曼衍、俳優、侏儒、山車、巨象拔河、種瓜、殺馬、剥驢等,奇怪異端,百有餘物,故名。」
[35]
「旛翳天…急欲産」共一百五十九字:異史本作「旛翳日,殉葬芻靈,飾以金帛,輿蓋儀仗數十事。馬千匹,美人百袂,皆如生。方弼方相:以紙殼製巨人,皂帕金鎧。空中而横以木架,納活人入,負之行。設機轉動,鬚眉飛舞;目光鑠閃,如將叱咤。觀者驚怪,或小兒女遥望之,輒啼走。冥宅壯麗如宫闕,樓閣、房廊連亘數十畝。千門萬户,入者迷不可出。祭品象物,多難指名。會葬者蓋相摩,上自方面,皆傴僂入,起拜如朝儀。下至貢監簿史,則手據地以叩,不敢勞公子,勞諸師叔矣。當是時,傾國瞻仰,男女喘汗屬於道;攜婦襁兒,呼兄覓妹者聲鼎沸。雜以鼓樂喧豗,百戲鞺鞳,人語都不可聞。觀者自肩以下皆隱不見,惟萬頂攢動而已。有孕婦痛急欲産」,此中鑄本「人入」作「入内」,「亘」作「垣」,二十四卷本「指」作「持」,「亘」作「恒」,餘文皆同異史本。「沸」:黄本作「鼎沸」。
[36]
「兒啼」:青本作「啼」。「雄雌」:黄本、鑄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作「雌雄」。
[37]
「蹩躠」:康熙本作「躠躠」,鑄本、趙抄本、異史本、黄本、青本、二十四卷本作「躄躠」,今徑改「躄」爲「蹩」。「一也」:鑄本、趙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作「一」。
[38]
緇:〖何註〗僧也。柳詩:‘願言懷明緇。’
[39]
此上十一字:二十四卷本無「然」字,並鑄本、異史本、趙抄本「兄弟行」作「兄弟叙」;鑄本「猶相」作「又相」。
[40]
兩宗六祖:〖吕註〗兩宗:按禪家有南北兩宗。自達摩傳五世而分北爲神秀,是爲漸宗。南爲慧能,是爲頓宗。後南分爲五宗,曰臨濟、溈仰、曹溪、雲門、法眼;而惟臨濟最盛。北宗轉衰。○漸謂遲,頓謂速。六祖:釋氏書:「梁武帝普通元年,達摩來自西土,爲初祖;以至慧能,爲六祖,而衣鉢絶矣。」按:初祖達摩圓覺禪師,姓刹利本,名菩提多羅;二祖慧可大祖禪師,姓盧,名神光;三祖,僧燦鏡智禪師;四祖道信大醫禪師,姓司馬;五祖,宏忍大滿禪師,姓周;六祖,慧能大鑒禪師,姓盧。〖何註〗六祖得道住曹溪,神秀一襲五祖法,居荆州,號南北宗。
[41]
五藴皆空:〖何註〗五藴,謂色、受、想、行、識。〖吕註〗《心經》:「照見五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註:「五藴者,就衆生所執根身器界質礙形量之物名爲色;以現前領納違順二境,能生苦樂者名受;以緣慮過、現、未三世境者名想;念念遷流,新新不住者名行;明了分别者名識。五者皆能蓋覆真性,封部妙明,故總謂之藴。亦名五陰,亦名五衆。」
[42]
六塵不染:〖何註〗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吕註〗《毗尼藏經》:「聲、色、香、味、觸、法,怨忿污人之净心,故云六塵。」○僧銘云:「六根不染欲塵之戒。」○王維《能禪師碑銘》:「五藴本空,六塵非有。」
[43]
「爲」:鑄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作「謂」(下同)。「參禪」:黄本作「談禪」。
[44]
鞋香楚地,笠重吴天:〖何註〗宋人詩話:「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又諺曰:「惠口街,五里長,踏花歸,鞋底香。」〖吕註〗《苕溪漁隱叢話》:「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謂雲遊僧也。△按:「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二句見《苕溪漁隱叢話》引《西清詩話》可士《送僧》詩。
[45]
「吴天」:康熙本作「吴山」,今據衆參校本與《西清詩話》改。
[46]
「撞耶?唱耶?」:鑄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異史本作「唱耶?撞耶?」
龍戲蛛[1]
徐公爲齊東令,署中有樓,用藏肴餌,往往被物竊食[2],狼籍於地。家人屢受譙責[3],因伏伺之。見一蜘蛛,大如斗,駭走,白公。公以爲異,日遣婢輩投餌焉。蛛益馴,飢輒出依人,飽而後去。積年餘,公偶閲案牘,蛛忽來,伏几下[4]。疑其飢,方呼家人取餌,旋見兩蛇夾蛛卧,細裁如箸,蛛爪蜷腹縮,若不勝懼。轉瞬間蛇暴長,粗於卵。大駭,欲走。巨霆大作,闔家震斃。移時公甦;夫人及婢僕擊死者七人。公病月餘,尋卒。公爲人廉正愛民,柩發之日,民斂錢以送,哭聲滿野。
異史氏曰:「龍戲蛛,每意是里巷之訛言耳,乃真有之乎?聞雷霆之擊,必於凶人,奈何以循良之吏,罹此慘毒?天公之憒憒,不已多乎[5]!」
〔馮評〕幾欲搔首一問,若謂前因後果,現在循良,亦可稍恕矣。劫耶,數耶,遭之者誤耶?抑可知而不可知,究莫測其故耶?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鑄本、趙抄本、二十四卷本、青本、異史本)
[1]
康熙本題作「龍蛛」,今從衆參校本。
[2]
「被物」:鑄本作「備物」。
[3]
「屢受」:二十四卷本、青本作「數受」。
[4]
「几下」:鑄本作「几上」。
[5]
「異史氏曰」:鑄本、異史本、趙抄本無此段。
商婦[1]
天津商人某,將賈遠方,往從富人貸貲數百,爲偷兒所窺。及夕預匿室中以俟其歸[2],而商以是日良,負貲竟發。偷兒伏久,但聞商人婦轉側牀上,似不成眠。既而壁上一小門開,一室盡亮。門内有女子出,容齒少好,手引長帶一條,近榻授婦。婦以手卻之,女固授之,婦乃受帶,起懸梁上,引頸自縊。女遂去,壁扉亦闔。偷兒大驚,拔關遯去。既明,家人見婦死,質諸官。官拘鄰人而鍛煉之,誣服成獄,不日就决。偷兒憤其冤,自首於堂,告以是夜所見。鞫之情真,鄰人遂免。問其里人,言宅之故主曾有少婦經死,其年齒容貌[3],與盗言悉符,固知是其鬼也。俗傳暴死者必求代替,其然歟?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異史本、趙抄本、鑄本)
[1]
青系、二十四卷本無此篇。
[2]
「預」:康熙本作「欲」。今據三參校本改。
[3]
「其年齒」:異史本、趙抄本作「年齒」,鑄本作「齒」。
閻羅宴
静海邵生者[1],家貧,值母初度,備牲酒祀於庭。拜已而起,則案上肴饌皆空,甚駭,以情告母,母疑其困乏[2],不能爲壽,故詭言之。邵默然無以自白。無何,學使案臨,苦無資斧[3],薄貸而往。途遇一人,伏候道左,邀請甚殷;從去,見殿閣樓臺,彌亘街路;既入,一王者坐殿上。邵伏拜。王者霽顔命坐,即賜宴飲,因曰:「前過華居,厮僕輩道路飢渴,有叨盛饌。」邵愕然不解。王者曰:「我忤官王也。〔馮評〕伍官,四殿閻君也。○一作忤,見佛書。不記尊堂設帨[4]之辰乎?」筵終,出白鏹一裹,曰:「豚蹄之擾,聊以相報。」受之而出,則宫殿人物,一時都渺,惟有大樹數章,蕭然道側。視所贈,則真金,秤之得五兩。考終,止耗其半,猶懷歸以奉母焉[5]。上二則,袁宣四云。[6]
〔何評〕一飯必報,鬼神之情狀如此。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青本、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趙抄本)
[1]
「邵生者」:鑄本作「邵生」。
[2]
「困乏」:二十四卷本作「匱乏」。
[3]
「苦無」:鑄本作「苦」。
[4]
設帨:〖吕註〗《禮·内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註:「弧,弓也。帨,佩巾也。以此二物爲男女之義。」
[5]
「考終」:趙抄本作「試畢」。「焉」:二十四卷本作「云」。
[6]
「上二則,袁宣四云」:參校本無此註。所云「二則」,包括《商婦》。
役鬼
山西楊醫,善針灸之術,又能役鬼,一出門,則捉驢操鞭者皆鬼物也[1]。嘗夜自他歸,與友人同行。途中見二人來,修偉異常,友人大駭。楊便問:「何人?」答云:「長脚王、大頭李,敬迓主人。」楊曰:「爲我前驅[2]。」二人旋踵而行,蹇緩則立候之,若奴隸然。
【校記】(底本:康熙本
參校本:鑄本、趙抄本、異史本、二十四卷本、青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