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608

  “小曲山……”
  徐佑唇角溢出一丝苦笑,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刘彖费尽心思也要得到小曲山,原来是为了利用小曲山的独特地形来藏兵,可怜他自负智计,却始终未能看破这一层,现在只能后知后觉,枯坐于此,徒呼奈何?
  何濡脸色也不怎么好,身为谋主,事先又有那么多的线索,可仍然陷入了绝对的被动,连自己的郞主都差点死于敌手,实在是奇耻大辱。
  “钱塘失陷那夜,我心中很是奇怪,天师军那千余兵马怎么做到悄无声息的突袭而来?沿途那么多郡县,为何都没有察觉?直到小曲山的藏兵蜂拥而出,在快马尾后绑着树枝奔跑扬沙以制造兵马众多的假象,并藉此彻底击败了府州兵,我才真正明白,刘彖不惜用价值连城的古玉收买陆会,且多次想要逼我们让出洒金坊,并不是为了占据碧幽河的上游,也不是因为洒金坊那块地有什么稀奇,而是因为洒金坊占了小曲山的北面入口,夜里运兵的时候难以避人耳目。所以刘彖使尽了手段,甚至想用两千万钱买下洒金坊,后来见我们油盐不进,实在无法得逞,于是改从小曲山南麓运兵……”
  徐佑听何濡说到这里,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叹道:“阴兵过境!”
  “正是阴兵过境!”
  何濡眼眸里透着几分被戏弄的怒火,道:“天师道最擅长这些蛊惑人心的伎俩,刘彖以阴兵过境之术吓得小曲山南麓九桥村的村民人人不安,入夜就早早安歇,哪怕听到什么动静也不敢出门窥探,谁能想到竟是天师军在暗中运兵运马?”
  冬至羞惭的几乎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俏脸直接红到了耳根,离席跪伏于地,道:“小郎曾吩咐我派人盯着阴兵过境之事,可我却粗心大意,将差事办砸了,以致这日后种种凶险。婢子罪该万死,请小郎重重责罚!”
  徐佑亲手扶她起来,道:“这不是你的错!杜三省也曾查过此事,都没有发现什么端倪。何况以刘彖的手段,又有风门协助,不是你能够轻易对付的。总归是我们大意了,此事非一人之罪,自然谈不上责罚!”
  冬至的指尖陷入掌心,隐隐的痛楚让她不时的提醒自己:别人犯错,或许还可以补救,可她主掌情报机构,一旦出错,就是灭顶之灾!为了小郎的这份信任和恩情,从今往后,哪怕再苦再累,也决不允许发生类似的事!
  “是啊,七郎说的对,这不是你的失误,而是我的失误!”何濡已经恢复了平静,在他堪称传奇的人生里,当然也犯过很多错误。这没什么,没有人能够永远算无遗策,往事已矣,最重要的是,从错误里总结经验教训,保证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长此以往,犯错的几率越来越小,于是行事就会逐渐的趋于完美。
  只是趋于,而不是达到!
  “刘彖得到小曲山,我们以为他是为了报复洒金坊;想要得到洒金坊,我们又以为他记恨旧怨,想要报复严叔坚;等到了天旱时,大肆囤积粮草,我们又以为他是想趁机发一笔横财;甚至已经发现了刘彖和都明玉暗通款曲,却依旧没有想到天师军即将造反……这么多线索,这么多破绽,我们却犹如目盲,视而不见,思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我们小瞧了刘彖,始终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对手!”
  何濡拿起酒壶,顺着壶嘴任由美酒流淌,衣襟打湿,坦胸而坐,道:“看不起的对手却差点把我们斩尽杀绝!七郎,我们前段时间顺风顺水,实在太过自满了!”
  徐佑同何濡一样,善于从失败中发现问题,却并不纠结于失败本身。世事如棋,棋差一招,也没什么好说的,至少提醒了他们,以后决不可小视任何人!
  骄傲,总会付出代价!
  “都明玉这次起事,不知暗中筹划了多久,草蛇灰线,皆是伏兵,动用的人力物力更是超乎想象。孟行春以卧虎司之神通广大,邱折冲以都督府之兵多将达,还不是接连败于敌手?我看咱们也不必妄自菲薄,静苑区区数十人,该做的,不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大家尽心协力,成,固然喜,败,也无须悲!”
  何濡和冬至先后做检讨,让大堂内的气氛十分沉重,徐佑这番话四两拨千斤,连消带打,立刻将众人的情绪又调动了起来。接着不再谈论正事,互相碰杯,开怀畅饮,压抑了这么久,今日彻底得到了放松。
  酒过三巡,徐佑借口如厕,到外面透透气,何濡跟了出来,站在他的身后。过来一会,徐佑低声问道:“苏棠的尸体,找到了吗?”
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气
  “苏棠的尸体被邱原派兵抢了回来,只是被大火烧的不成样子。我将其收殓后暂时放在吴县城外的寺庙里,等钱塘平定,再移棺回乡,择一风水胜处安葬。”
  徐佑没有做声,何濡看了下他的神色,道:“要是七郎觉得不妥,也可以先把苏棠葬在吴县。西郊有块地,阿五去看过了,乘金相水,深浅得宜,只不过那地是陆氏的田产,可能要麻烦顾允去讨个人情,价钱不是问题……”
  “不用麻烦了,你安排的极好!她生前爱煞了钱塘的小桥流水,死后想必也愿意魂归故里。吴县固然上佳,却终是异乡!”
  徐佑深邃不见底的眼眸里掠过几许淡淡的哀伤,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江南秋色还是如斯动人,但那个特立独行、不为世俗所容的女子却已经不在那么鲜活的反抗着这个世界。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如果不是因为他和刘彖之间的恩怨,苏棠本不必牵扯到这场纷争里,或许能够在乱局中保住性命。
  或许吧……
  “自古佳人薄命,发生这样的事,
并不是谁的过错,请七郎千万节哀!”
  徐佑眺望着九天云外,缓缓点了点头,道:“我知道,生死有命,强求不得。以后的日子会偶尔想起她,却不会悲伤太久,你放心!”
  重新回到宴席,众人只谈风月,不谈国事,难得的放松了一番。等兴尽而散,徐佑、宁玄古、何濡、左彣四人前往房内,分宾主坐好,徐佑恭敬的问道:“既然孙冠入了金陵,天师道跟此次扬州兵乱自然无关,那都明玉为何起事,还请真人为小子解惑!”
  何濡左彣他们事先也知道了孙冠的事,对都明玉的身份来历以及目的都觉得迷惑不解,同时精神一振,望向宁玄古。
  “说来话长,我跟都明玉其实并无往来,只是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女娘,她天资聪颖,精通道法,许多见解发前人所不能,若归于道门,必是我教的大幸。所以动了怜才之意,想要把她收归门下,稍加点拨,十年后即可继承我的衣钵。只可惜她沉浸无为幡花之道,不愿敬奉三天正法……”
  天师道以三天正法为根基,徐佑是知道的,可什么是无为幡花之道,却从未耳闻,奇道:“无为幡花?”
  “正是!你们始终猜不透都明玉的目的,其实这里面牵扯到了四百年前的一段公案,所知者甚少,了解内情者更是寥寥无几,故而一时看不破。”宁玄古娓娓道来,将延续数百年的道门内斗呈现在诸人面前,道:“伏羲、女娲之时,老君显化世间,各作姓名,因出三道,以教天民。那时八十一外域皆奉我华夏清约大道,被称为‘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盛世。到了汉时,群邪滋盛,六天气勃,三道交错,鬼魅纵横,以致百姓不能分辨真伪善恶,天民夭毙,暴死狼籍,人间已成炼狱。所以老君再次授张陵张天师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率正一明威之道,罢废‘六天’,以三天正法代之,始有天师道这四百余年的兴旺。但六天虽废,其心不死,多年来潜藏民间,广纳教众,自称修无为幡花之道,意图反击三天正法,重现六天盛世。所以,无为幡花,在鹤鸣山天师宫内,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六天故气’……”
  左彣啊的叫出声来,道:“六天治兴、三教道行?七郎,当初四夭箭行刺红叶渚,月夭和飞夭临死时好像都说过这样的话……”
  “六天治兴,三教道行。天地不长,无形自障。天地不老,故成大道。道本无形,莫之能名。赤书符命,化为长生!”
  徐佑回想月夭死前的那一幕,红叶红袍,黑发碧眸,印象何其深刻,道:“我原以为这些话只是四夭箭痴迷于得道长生,故而在死前求得解脱的胡言乱语,类似于道门的靖室悔罪,却没想过还跟什么无为幡花、六天故气有关……”
  他没有对宁玄古说实话,当初听到“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字眼,确实想起了前世里看到过的那些相关资料。若说无为幡花之道,他没听过,可‘六天故气’这四个字却如雷贯耳。
  简单来说,所谓六天故气和三天正法之间,就是天师道摒弃黄老道和太平道而刻意营造出来的对立关系,和之前的道教割裂开来,以正本清源,彰显其道门正统的无上地位。
  只是徐佑后来有意打听,在这个时空里,《上清天关三图经》尚未问世,人们根本没有“六天”这个概念,哪怕何濡学究天人,也不明白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含义,所以暂时放下疑问,没有过多的探究其中的底细。
  宁玄古道:“我对四夭箭所知不多,单从这几句话并不能推断他们的身份。不过,若是真的信奉无为幡花之道,那就跟都明玉是同路人无疑。”
  徐佑想起四夭箭的令牌,让左彣去找秋分取来,转交给宁玄古。宁玄古拿起令牌仔细审视,过了良久,叹道:“没错,这令牌背部的云雾缭绕之山外山,就是传说中的酆都山。山中有六宫,分属于六天统治,自大而小,称为天主。天主之下,男称将军,女称夫人;将军夫人之下,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伤官;五伤之下,有百精,百精之下还有无数鬼兵。那个女娘在六天里身份贵重,这都是她欲拉我入无为幡花道时全盘托出的机密情报,该不会有假!都明玉,应该就是六位天主之一,此次扬州兵乱,他是主导,目的很简单,借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猜忌,佛门和道门交锋正急的紧要关口,打着天师道的旗号逼孙冠造反,让天师道走上当年张角所创太平道的老路,最终被朝廷派兵剿灭,以报六天故气被废之仇!”
  徐佑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
  “至于那女娘是谁,七郎不必问,我今日说了这么多,已经对不住她。我虽然不赞同孙冠介入世俗的道,也不赞成她的无为幡花之道,道不同自不相为谋。可大道无名无形,谁也不知道哪一条路才能抵达真正的终点,若是泄露了她的身份,除了害死她,对你们并无丝毫益处,还累得道门少了一位可开山门的贤师。”
  宁玄古凝视着徐佑,道:“七郎,都明玉痴心妄想,要重现六天昔日荣光,或许还想取天师道而代之,却忽视了目前江东的大局。眼下的江东,儒教衰微,不足为虑,道门势大,却已有盛极必衰之象,而佛门看上去步步紧逼,占据上风,也不过是主上手中的利刃,一旦天师道被灭,佛门几无对手,马上就轮到那些和尚倒霉了。试想,国无二日,主上好不容易打压三教,又怎么会让六天再次崛起,强大到足以威胁皇权?尤其他们以谋逆起事,手段残忍暴虐,为成功不计代价,无所不用其极,更是为人主所忌。都明玉也好,六天也罢,无不是才高当世、人中之杰,却因为放不下,舍不得,看不破而走上了不归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徐佑沉默半响,道:“真人是告诫我,且不可找六天寻仇!”
  “六天组织极其严密,势力牵连之广,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摸清楚他们的底细。六位天主,除了都明玉和那个女娘,其他四人的身份依旧是个谜,敌人在暗,你在明,如何握有胜算?”
  徐佑忽而一笑,道:“真人多虑了,我跟都明玉并无私仇,他虽将我拘禁在钱塘,但好吃好喝招待着,没有太失礼的地方。何况我只有五年的时间去寻找五符经,哪里有精力去和六天周旋呢?”
  宁玄古不再多话,点了点头,起身说道:“我山中尚有未了之事,你既然无恙,我这就启程离开。记住了,扬州兵乱,自有朝廷料理,你不许插手其中,至于五符经,还是先前所议,一定要稳妥,不可操之过急。”
  徐佑急忙跟着站起,道:“真人这就要走?还想着多留几日,小子有许多事情要向真人讨教……”
  宁玄古笑道:“你已经做得极好了,我没什么能够教你的。”说着往门外走去,到了门口,突然顿住身子,道:“对了,你身边那个婢女秋分,是不是学了白虎劲?”
  徐佑不知宁玄古为何问起这个,道:“是!”
  “胡闹!”宁玄古脸色一沉,道:“家里没人告诉你,白虎劲传男不传女吗?”
  原来是为此动怒,徐佑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笑道:“小子那时年少无知,觉得有趣,便偷偷教了秋分。不过真人有所不知,秋分天赋极高,只用了三年就将白虎劲练到了第二劲,此次从义兴往钱塘,途中遇险,也多亏了她舍命相救……”
  “秋分的天份越高,你让她学白虎劲,却是越害苦了她!”
  徐佑笑容一敛,正色道:“真人请明示!”
  “白虎劲乃至刚之炁,女子为阴柔之体,如同水火难以相容。若是平常女子,哪怕穷尽一生,也根本无法窥得白虎劲的门径,偏偏秋分于武学之道极有天份,竟破开了阴阳障,通了水火关,将白虎劲练到了第二劲。可你有没有发觉,自第二劲之后,这两年她为何止步不前,毫无寸进?”
  徐佑已经猜到自己好心办了错事,道:“我确实有过疑虑,但秋分对武道的喜爱有限,平时并不勤加练习,所以我还以为……”
  “你啊,自诩聪明!”宁玄古摇了摇头,道:“你也说了,自离开义兴,危机不断,秋分忠心护主,岂不知多一分武力就能多一分安全?又怎么会疏于练习呢?我昨夜为她号脉,体内的真气汇聚于带脉,无法流转运行周天,若是再不疏导,怕是要不了一年,轻则残疾,重则丧命!”
  别说徐佑惊在当场,连左彣也是一愣,惭然道:“我竟没有发现秋分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你虽为小宗师,却对白虎劲不甚了了,没有察觉是正常的。白虎九劲的周天运行跟别的功法大不相同,所以表面上看似没有问题,可一旦爆发,就再也无法挽回。”
  宁玄古道:“不过还好,现在不算太晚!”
  徐佑松了口气,既然宁玄古说不算晚,就一定有解救的法子,躬身作揖,恳声道:“求真人妙手回春,救她一救!”
  “救她性命容易,散功即可,只是再也无法修习武功。可若想不伤她的道基,以求日后武道精进,却需要费些时日。你,可舍得吗?”
  “舍得?”
  “我带她走!峨眉山秀绝天下,适合静养修身,三年后,还你一个完美无瑕的秋分!”
  久久无声!
  自重生以来,徐佑逃义兴、过晋陵、入钱塘,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变成家财万贯的一方豪富,谋主、部曲、奴婢应有尽有,但在他内心深处,真正视为亲人的,只有秋分一人!
  贫贱相依,富贵相随,
  生不离,死不弃,
  毫无保留的信任,哪怕全世界都站在对面,秋分还会站在他的身边!
  “请真人稍候,我和秋分谈谈。她貌似随和,其实性子很倔,未必肯答应离开这里。”
  宁玄古负手立于院子里,望着那随风摇曳的梧桐叶,没有多说什么话。徐佑匆匆施礼,拉着秋分的手,去了旁边的房间。
  “我……我不想离开小郎……”
  秋分的眼很快红了,泪珠在眼眶打转,却极力忍着没有落下来。徐佑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髻,道:“丫头,你呢,就当出去散散心,跟在宁真人身侧,有他老人家时时提点,比跟着我要强百倍。再者你的身体最是要紧,若不及时诊治,伤了性命,到时候小郎找谁服侍,对不对?三年而已,眨眼即过,我又不是不能去看你,等有闲暇,就到峨眉山找你,好么?”
  秋分咬着唇,心口似要裂开一样,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离开小郎。可小郎说的对,现在的她反而拖累了大家,宁真人是神仙,跟着他学会大本领,以后也好像履霜和冬至阿姊那样为小郎办事。
  “小郎!”秋分扑到徐佑怀里,死死的抱着他的腰,不知过了多久才难舍难分的松开了手,擦去眼泪,郑重的点了点头,道:“三年……三年后小郎千万不要忘了我!”
  “傻丫头!”
  徐佑点了点她的娇俏的鼻子,道:“别忘了,你叫徐秋分,我们,原是一家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60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